钛媒体注:曾经是一家二十年以上历史传统报纸从业者的小鱼,在挥别纸媒行业后,写下了自己的亲身感悟。钛媒体将陆续发表作者的系列文章【行业报记者离职记】,“主页君”将如何通过这一段特殊的职场经历,侧面记录这个行业的兴衰?以下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
(第一篇在此:《那些年,报社领导和工资那点事儿》;第二篇在此:《决定离职,最初原因是某种“阶层压力”》)
主页君离开行业报的时候,仅仅是从工资上感受到了它的下滑。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在主页君离开之后。
根据前同事描述,这张报纸在某年年底已经亏损200万。主页君还记得2009年(或者是2008年)年会的时候,主页君听过当年净利润100多万元,这个利润甚至还不计算此前家底的理财所得。对于一个还不足100人的报纸来说,发完奖金,年底还有结余,幸福感还是不错的。
如此的转变,主页君是非常痛心的。报业下滑甚至行业经济下滑是事实,但对于一家行业报来说,亏损还是很难让人接受。后来听说这张报纸了又合并一家亏损报纸,人心浮动,当年招聘的80后的那批人基本上走光了。目测这份行业报近期不会倒闭(原因我不方便说),但前景悲观。
说一个个人观点:对于一张报纸来说,80后很重要。这是一批干活的人。70后都当领导了,90后活儿还干不利落,80后就很重要。个人见解,不同意可砸砖。
行业报是如何挣钱的?
如果主页君能够解释清楚行业报的挣钱方式,你也许能够理解这种痛心。
早期的行业报,背后靠的是政府,政府要求行业征订。在这种情形下,仅仅依靠发行,行业报的日子即过得相当滋润。
但好景不长。主页君所在的行业是市场化竞争开始比较早的行业,也是民营资本迅速崛起的行业。早期的老国企会老老实实听国家部委或者是行业协会的招呼,老老实实定一份行业报纸,而那些新崛起的民营企业,人家就是不定你的报纸,你管得着么?况且,主页君所在报纸背靠的那个行业部委已经成了协会,然后报纸又从协会中分离出来,归到了国家某报业集团,这就更加没有了征订的理由。
但千万不要小看行业报的惯性。所以,尽管民营企业在这个行业里早已崛起,但报业征订的真正下滑却出现在2000年以后。分析梳理后主页君又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事实:报业报发行下滑最严重的那些年,却是这张报纸赢利的最高峰。(那是2005年前后)
小伙伴们惊呆了,这不科学啊!
不,这很科学,因为这张报纸,它就是靠广告活着啊,而不是依靠发行。
主页君所在报纸背后的行业是一个产业链相当长的行业。正是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催生出广告环节“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比如终端环节因为报纸不直接面向消费者,不愿意在报纸上投放广告,但是原料加工机器的广告需求就很旺盛。
民营企业大量进驻机器加工业之后,推广成了难题。行业报所面对的成品加工企业正是机器的消费者。机器生产企业看中了这张报纸的受众——原料加工企业,因此,这张报纸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要倚重机器加工企业的广告投放。
此外,长期浸淫行业,了解其中的需求,举办和主导各类活动也是赢利的一个方面。
行业也是一个圈。行业报完全具备将这个圈子组起来的天时、地利和人和。对一些终端产品生产者来说,虽然这张报纸不能直接面向消费者,但它可以面向同行。同行有时候是冤家,但有时候也是心灵相通的交流者。总之,从圈子经济学来看,这张报纸完全可以将这个圈子组合变现。
变现的一个方式是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大型展览到小型交流,不一而足。主页君想说其中的一类活动,和地方政府合作的活动。在中国这样的国家,经济发展还是要依赖地方政府的支持的。我们常见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情况,事实也是如此。坦白说,台子搭的比较好的地方政府一般来说是比较有作为的地方政府。对于主页君所在的行业来说,苏南以及广东是政府台子搭的比较好的地方。
浙江虽然也是那张报纸所靠的行业大省,但历史上,浙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让浙江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目前也在飞速的路上驰骋,但它对政府的依赖程度是很低的。
苏南经济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集体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还曾经被广泛学习。鉴于集体经济的成长规律,一般是大队书记或者镇上的某个干部带领集体致富,所以从一开始它就有了点政府痕迹,对于政府的依赖程度也会比较深。
政府搭台唱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把行业迅速提升到地方经济名片的程度。据说,苏南某镇因为特色经济搞得好,其镇长的地位迅速提升,能受到市长甚至省长的点名表扬。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和一家国字头的报纸合办活动?当然是舆论宣传的需要。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说,地方媒体是很容易搞定的,央级媒体如果想搞定的话也不难,问题是一家一家找到对口人,一家一家搞定的话很费精力时间。
行业媒体天天去参加各类活动,很容易把各个央媒的跑口记者聚拢一起,信息互通有无,组织起来参加自己举办的活动简直可以用“轻而易举”来形容;行业媒体天天见行业领导,也会经常接触到涉及行业政策部门的部委领导,各路总能说上话,请上他们,活动瞬间高大上了有没有。
再说地方政府,有的是“搭台”的银子,要的就是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业媒体和地方政府简直一拍即合——写到这儿,主页君突然在想,知道这么多的人,会不会被封口?(开个玩笑......)
主页君费劲了口舌,其实就是在解释一个俗气到家的事儿:行业报是如何挣钱的。挣钱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就两个:一广告;二活动。
行业报为什么会没落?
首先,这和行业大趋势密切相关。行业报背后的行业若是欣欣向荣,行业报自然欣欣向荣。房地产行业报就是例子,他们活得很滋润,当然有他们的道理。房地产企业压根不差钱,给媒体点支持算什么?
记得有一年,主页君所在的行业报被某机构评为行业报前三甲,另外两家,一家是IT,一家是汽车。这两家都是飞速发展的行业,行业内的报纸自然也能不错。
当然也不尽然。这就扯到那个其次的问题了,鼓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深耕行业非常必要。
行业报做新闻和都市报做新闻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面对的人群是不同的。 都市报直接面向消费者,它的很大的目标就是所做的内容让消费者买单,发行量大意味着其影响大,那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厂家就会找他们做广告。行业报,仅仅指主页君所在的那种类型的行业报,它面对的人群是行业人群。里面就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事儿在行业里面炒的人尽皆知了,行业外的人茫然不知。
最近“澎湃”上线创刊词在主页君的微信里刷屏了,而行业外的人士对此表示无感。
大家都是行内的人,写的人最好也别说行外话。然后你再有点深度,高境界的再有点思想,有点意思,然后你就成了。
说起来简单,但这对记者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要求。新闻出身的诸位,要是想进入这个行业并且了解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容易。除了具备新闻学本身的素质以外,它还涉及到一些理工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如果你不明白基本的计算方式,也得理解其基本原理。
主页君在这家行业报学到的并且能够受用终生的东西就是:不论是一段什么乱七八糟的专业术语,主页君能看完之后用“人话”把它讲出来。对,行业记者懂专业和说“人话”一样重要。(注:人话就是人类能够听懂的话)长期以往就形成了两个习惯:一、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二、把懂的东西讲给别人能听懂。
归结起来,就是“翻译”原理啊。
第三点,主页君其实不愿意说,因为主页君特别瞧不上那些把一切问题归结到体制问题的人。可是,现实总是那么骨感不是。
顺带再说一下行业报归到大报业集团下面的优点以及缺点。
想起某电视人才离职时的话了,改编一下,这张行业报成事因为背靠着报业集团,不成也是以为内背靠着报业集团。早早的脱离部委的束缚,纯粹的作为一张报纸存在,然后有了市场觉醒意识,把赢利赚钱放在了日程上,对这张行业报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事情。
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是人事安排。归到大的集团,首先的一个标志是大集团来安排人事。报社高层也是局级干部,大集团里会有一堆人才无处可去(高升职位毕竟有限),其中的部分人才就会到其子报去做高层领导。
这张行业报毕竟不是综合性报纸,也不是财经报纸,它的运作和管理与报业集团的那张主报有非常大的差别。懂行业是首位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懂一个行业怎么会那么容易。
另外,如果领导此前没有新闻工作经验,是一张白纸,来到行业报中重新浸染,本着好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原理,几年下来也应该问题不大。
不幸的是,报业集团派来的人多数原来是主报业务骨干,或者是对新闻非常有感觉的管理人才,他们已经用自己的思路成功的将自己提升到了一定的位置,不自觉的会规避行业对他们的浸染。
如此以来,你可以想象,一家行业报按照综合报的管理思路来行进的话,那该是一种什么景象?下滑实属必然。
行业报的人事管理
顺风顺水时,所有的人事管理和浮动都是正常的;逆风逆水时,所有的人事都逆转成非正常。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这张行业报。这是一家老的报纸,生长在其中的人都个性十足:
脱胎于部委,报纸中自然有一些人出身大院,某老师在展示自己的童年经历时,照片标注中赫然写着:“国务院幼儿园。”
另一位老师已经年过50,却经常有小男朋友相伴;还有人是刚恢复高考时的毕业生,家世也相当可以,却不知为何终身未嫁。
列出这些,不是为了说明这些人的奇怪,而是为了说明,这是一家有历史的报纸。事实上,和这些人接触起来,他们一点都不奇怪,热心肠,愿意指导后辈。只是这家报纸太有历史了,以至于会留下时代烙印。
在2005年前后,那些有着强烈时代感的老师相继退休。其中的一些人一辈子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和一批老的行业人保留特别好的联络,还有一些人手里握住了一些行业资源。
主页君想说明,他们的退休,是这张行业报的损失。有些损失是能看得到的,有些损失是看不到的——一种精神的缺失。
此前,行业报老人或许对此前的利益分配不均有怨恨,或许对报社一些人的作为心生讨厌,但那种东西是属于心底的,它在制度观念等的束缚下,外在表现给报社的是一种踏踏实实的作风。
曾经见过一位老编辑改稿件。改稿记录显示,整篇文章密密麻麻的被改过,所有的论文化语言都改成了符合报社风格的柔软化用语。主页君曾经自问过,自己绝无可能达到这种认真程度。宁愿放弃文章或者重写文章也不愿意做如此修改。另:每篇文章都这么改,做出一版该是多么苦逼的活儿。
老人的踏实、新人的好学、中间阶层的活力,这是一家行业报生机勃勃时呈现出来的美好景象。
当这家行业报开始向下坡走时,老人退休,新人敷衍,中间阶层游离,这家行业报剩下的那点精气神儿,就只能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原理来支撑了。
领导的错在哪儿了?
对于一家行业报来说,它的没落与领导层脱不开干系。但是它的关系也没有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
主页君所在行业报的下滑出现在报业集团调整报社领导班子之后。新任领导从过去的履历来看,也是行业中人,并且此前也取得过骄人战绩,曾经带领一个行业里另外一家接近终端的报纸走向巅峰。(现在这家报纸已经在市场上卖不出去,最后因为有刊号最终被低价变卖)
她甚至有很不错的学历,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学新闻专业出身,浸淫报业和行业多年。
集团给她配备的总编辑也没有很差,虽然不懂行业,但愿意虚心学习,与人为善。在报业人事凶险的时候,也曾发出很有威慑力的一吼:“你们倒腾完就只能滚蛋,而我还可以重新回到集团,自己算算得失!”
以上仅为耳闻,主页君不对真实性负责。
但就是这样一个组合,为什么没有挽回报社的颓势?主页君想指出,没有认识到人员的价值,这是当年行业报领导各种决策中一个比较大的失误。对于领导来说,特别是还不到一百人的小公司来说,评估每一个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工作。
在这张行业报中,有些人是可以被替代的,有些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有的人因为资源的问题不会出走,有些人有掌握资源的能力但没有握到随时有可能出走。这些人员的基本情况,领导或者无心,或者有意,但他们对此置若罔闻。
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这样的:一张行业报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传承性。简单说,就是建立基本的资源库,做到一个人的出走不能影响整个报社的资源结构。
比如,重要活动的联系人,比如非常有潜质的广告用户,报社要在这个层面做好全面的统计。这样,一个人出走以后,并不会影响或者带走报社的资源。关于这些资源库的登记,有一个非常简便的办法。比如,活动需要报社的支持,获得至此需要填写一张表格,表格中有联系人以及联系电话。然后找一个工作人员以核实信息的名义对接并且输入资源库。
对于潜在客户的登记就更加容易了。调动起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说明上报的潜在客户报社将给予报道方面的支持。此类方法很容易将资源库建立起来。甚至可以将这些资源给广告部的同学,让他们进行跟进。如果最终成单,对于贡献潜在客户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样的机制建立起来后,“报社再也不用担心走人了”。
而事实上,这家行业报并没有做这些,这家行业报的领导对这些也不感兴趣。主页君记得自己辞职的时候,想找到一个对接人,把自己手中的名片给他,但报社对于主页君的这种想法没有给与肯定和支持。
对于一件自己出力不讨好的事儿,主页君干起来没有丁点儿动力。加上新单位工作节奏比较紧,就没有尽全力做好这件事。
难得主页君有闲功夫,竟然说了那么多。因为曾经身在其中,也因为现在已经不在其中,对有些事情看得比较透,然后又敢说,才成就此文。希望看到的人能有所启发。
【本文作者主页君系小鱼,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共账号:mtnxse 媒体那些事儿】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现在别说行业报纸了,就是综合性的大都市报都岌岌可危了。(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