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业化,已成为全美经济界热议的话题。科技的发展和管理能力、运营效率的提升,使美国成本和中国成本正在接近。对美国而言,低端制造在向中国以外地区转移,而高端制造则在回流,中国的外包制造业在美国本土的再工业化进程面前,也将毫无竞争力。中国如何能把握制造业的未来?
【陈倩璐/钛媒编辑】外包,“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已基本过时”。说这话的时候,通用电气(GE)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刚刚把生产线搬回美国。
“‘美国制造’智能手机不再是天方夜谭。”苹果代理商之一、新加坡注册科技公司伟创力(Flextronics)国际行政总裁麦克纳马拉受访时称,美国劳工成本变化不大,而中国每年上升2成。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加上代工的运输、交流和管理成本,以及创新技术等改进,美国制造将成为趋势。
这对中国制造而言是一场灾难。
目前低端以人力为主的外包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扩张。1月17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蓝平儿表示,日本制造业投资逐步正从中国转向泰国、印尼等。美国一些外包企业也做了类似的投资转移。
苹果是外包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它的动向尤其值得关注。在高端制造上,苹果今年将在美国打造1亿元美元生产线。去年年底已有一部分苹果新款iMac电脑机身标注Assembled in USA(美国组装),这是2004年苹果将代工生产新迁移至亚洲后首次重回美国,组装自己的产品。
1月8日,美国石油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克·杰勒德在美国石油协会年会上指出,陶氏化学和美国钢铁等企业都宣布或正在考虑将制造业迁回美国或者扩大在美国本土的制造业规模。
在此之前,GE、卡特彼勒、福特汽车、Hurst、玛斯特锁公司等也都撤离或削减中国制造。
此外,惠普负责业务运营工作的高级副总裁托尼·普罗菲特(Tony Prophet)表态,惠普公司计划将部分家用电脑的生产工作迁回美国。通用电气已经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会美国。
中国正在寻求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相对于东南亚崛起对中国低端制造业带来的现实威胁而言,美国制造的兴起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未来。
美国制造业卷土重来
2012年,一份出自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专家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的报告显示,在108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公司中,有14%的企业明确打算希望将部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1/3的企业表示正在考虑回本土生产。
这是自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制造为寻求更低廉的生产成本而纷纷在亚洲开设工厂以来,美国制造业掀起的一股回流热潮,而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和民间都对美国制造回流略有动作,开始涌动暗潮,如三年前,美国户外产品生产商Outdoor GreatRoom将部分商品制造基地搬回美国,但保留了中国长达7年的生产基地。
再工业化,已成为全美经济界热议的话题。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中心,几乎所有机器加工制成品都带有“美国制造”的标签。但随着亚洲四小龙、日本、中国、印度制造业的先后崛起,美国在很多制造领域失去了竞争力。为了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开拓广阔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很多美国企业将制造基地迁往亚洲。有数据显示,仅1997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就减少了600万个工作岗位。到2010年,“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头衔由中国接替,彼时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而美国为19.4%。
在金融危机之前,40%的美国企业利润来自金融领域,靠债务消费维持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产业空心化严重,有人指出,正是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美国人开始意识到重振制造业的必要性,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振制造业发展。
2009年11月,奥巴马提出,美国经济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依靠金融信贷的高消费模式,重新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此后,美国国会推出了斥资170亿美元的“美国制造”一揽子计划。2010年8月11日,奥巴马签署《制造业促进案》。
除此之外,美国出台《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投资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出口倍增计划”,提出未来5年出口额翻番;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制造业成本,包括降低税负、简化政府审批外资程序等;以总统令打造招商引资工作组——“选择美国办公室”等。
除了一系列政策利好之外,更多客观的原因也导致了美国企业开始考虑回巢。
成本不再是问题
近年来随着亚洲代工厂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当地工人劳资上涨,在外设厂和在美国本土设厂的生产成本差距缩小。
以中国为例,在2002-2010年间,中国平均工资年涨幅达到或超过15%。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的一份报告指出:200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工人每人每小时能赚0.72美元,2011年则可以赚6.31美元。他们预测,到2016年,中国长三角地区技术工人的工资会和美国技术工人相似。
同时,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让可编程的机器人代替工人工作,长远来看,这些机器人的成本将比一般劳动力便宜。
除此之外,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美国本土的地价和能源正在成为优势。
仍以中国为例,美国部分州的地价大大低于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阿拉巴马州工业用地价格为1.86-7.43美元/平方尺,而上海为17.29美元/平方尺。
而在能源上,美国电价便宜,某些州的电价只有中国的1/4,另外和中国用电高峰期限电不同的是,美国电力能够一星期7天24小时供应,非常稳定。
除此外,在美国鼓励非常规天然气创新的鼓励下,美国还有便宜的天然气供应。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5月美国天然气井口价为0.068美元/立方米,而中国长庆气田7月的天然气井口价是0.15美元-0.22美元/立方米。
更能佐证这种生产成本显著变化的是,除了美国企业开始考虑留在美国本土建造制造基地,一些原本是美国制造代工厂目标国家的企业也被吸引来美国开厂,事情正处在戏剧性的逆转中,“美国制造”里出现了“他国所有,美国制造”的特殊份子。
如在美国南卡上州对中国的招商中,已有三四家中国纺织企业愿意去美国开厂。作为劳动密集能耗高的代表,纺织企业舍弃中国向来被认为的廉价劳动力而去美国发展,一定有其道理。
向来和惠普竞争激烈的联想也已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设个人电脑生产线,计划在2013年初投入运营,而此前,联想的核心优势一直是中国制造相对低廉的成本。
另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对美国制造的影响。美国创新能力逐步向日常生活产品的渗透,也进一步促使美国制造业的收缩行为。在美国公司的理解,革新既包括产品革新,也包括过程创新,而制造加工的革新更为复杂。劳动力成本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大量看不见的隐形成本,这些隐形成本包括不同时区导致的时差成本、质量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创新正在不断降低总成本,而更为重要的技术突破是“大数据”。一项有关3万家美国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详尽调查报告于近期发布。新研究得出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结果:美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在对消费者行为和生产线使用效率等各个领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并且美国企业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除了经济原因,政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企业施加了压力。2011年以来,美国人民对失业不满,对经济发展不均不满,开展“占领”运动,让美国政府意识到了就业形势严峻,而跨国企业也需要考虑到本土稳定问题。
中国制造怎么办?
1月15日,沃尔玛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购买500亿美元的美国制造商品,主要是在体育用品和高档电器等领域,并增加雇佣退役军人数量,以此支持美国经济。
并不是所有美国跨国企业适合“回流”,一个事实是,即使选择回流的美国企业,它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和海外生产基地一样成熟的生产机制,因此回流的只是制造的一部分。
正如苹果CEO库克所言,将所有制造业务搬回美国很难,苹果选择中国代工的原因不是价格,而是技能,“有些技能已经离开了美国,未必是人的问题,但美国的教育制度已经不会培养出此类人才”。而库克也坦言,美国从未建立电子消费品制造业,因此不是将生产线带回美国的问题,而是建构的问题。美国制造业的断层太久,缺乏最新制造技术。
截止目前,美国制造回流并不会演变为大规模全方位的回流。但若高端制造开始离开中国,而低端又涌向东南亚,中国制造将会面临未来的危机。
科技趋势观察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指出,自动化科技层次的提升以及普及化,为美国制造业回流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条件。他直言:“苹果在美国生产只是一个开端,以后还会有更多制造业搬回美国,而演变成一种趋势!”
英国《经济学人》曾分析认为,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20世纪美国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后,世界正进入以个性化、高新技术应用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次工业革命中,更关键的是,如何把握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
钛媒专栏作者魏武挥曾在《中国为什么取代不了美国?大数据和3D打印将让美国一极独大》认为兼具收集数据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实证主义精神的美国,将能够很好结合大数据及3D打印,依靠互联网分发图纸就可以实现个体在家的货品生产,完成个性化定制,这将是美国制造的潜力。
大数据和3D打印近来博得了大量关注,人们对它们的想象力也与日俱增。早在2006年,就已经有人揣测起了3D打印技术的未来,“让未来制造飞机如同打印文稿”。我们不怀疑其实现的可能性,但是怎么将大数据和3D打印结合以及3D打印的具体问题尚需时间来研究。
对此,中国有什么有效的应对吗?目前来看,还没有。科技的发展和管理能力、运营效率的提升,使美国的成本和中国的成本正在接近。中国的外包制造业在美国本土竞争面前,将毫无竞争力。这个趋势虽然目前还很微小,从数据上来看也并不明显,但显而易见,如果失去高端制造业,中国如何能把握制造业的未来?■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本土制造真的可行么?不容易的。至少还有5-10年的过渡期。
由奢入俭难. 在美国已经习惯了,他设计,别人生产;他挣80%,别人挣20%的现在, 让美国企业自己在本土生产,其实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