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断刷新纪录为己任的中国电影,在不久前创造了新神话——7月18日,观众抢光了全国影院的几乎所有座位,单日票房达4.35亿!截至7月19日24时收官,当周总票房达17.613亿——须知,2004年时,全年票房不过区区15亿元。
令人欣慰,在这个一无“好莱虎”、二无“专属档”的周末,是《捉妖记》、《大圣归来》和《煎饼侠》三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片,撑起了全民口碑,攻上了票房新高地。事实很简单,最终打动观众的一定是主创者的诚意和独辟蹊径的精品,仅仅靠粉丝消费和消费粉丝的那帮家伙,一旦遇上真正的精品就迅速哑火。对,我说的就是《小时代4》!
言归正传,什么造就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
回顾历史,2009年大致是个分水岭,当年票房62.06亿元,同比增长43%,拉开加速增长的序幕;2010年,总票房首次突破百亿达101亿元;2011到2014年,年度票房一路攀高至300亿元,2015年突破400亿看来已毫无悬念。
一般来说,快速增长的影院和银幕数量,有效转化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是票房高歌猛进的公认原因。直到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受益于此——当年新增影院1015家,日均增长近3家;新增银幕5397块,日均增长15块,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
但是,事情正在起变化。大家都开始用互联网订票了——这将成为下一个十年中,中国电影市场新的发展原动力。
来自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数据显示,中国影迷采用网上购票的比例,在2015年第一季度达到63%。从猫眼、时光、糯米、支付宝到微信电影票,从垂直O2O到BAT的倾力杀入,中国影迷俨然成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一群人。几年前还在争论不休的“电影降价”,已经在9.9元的“互联网思维”轰炸下,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事实上,票价还是那个票价,只不过互联网公司用巨额的消费者补贴在跑马圈地,在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加杠杆”。
在杠杆的作用下,票房增长不再仅依赖于用户总量的规模扩张,更多将源于单用户观影频次上升,实现从“量”到“质”的双轮驱动。
在杠杆的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很可能驶出一个全新模式的“火车头效应”,其将迥然有别于美国电影产业——后者以IP资源为核心杠杆,撬动从多窗口发行到品牌授权的IP衍生产业;前者则以用户观影过程中的O2O需求为核心杠杆,撬动与观影行为密切相关的一系列O2O消费,从订餐、订车、订花到订房……
不信?看看来自猫眼电影的数据:在观影前,79%的在线订票用户同时预订了各种美食餐位;在观影后,11%的用户预订了酒店。好吧,果然是“看了速7就去速8”。
从人口红利驱动走向“资本+O2O”杠杆,中国电影产业终于开始融入社会经济的主流轨道,与更多消费产业发生更加直接的业务与资本关联。
作为消费者,我们则希望各种票价补贴来得更猛烈些吧,就像融资炒股,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更多快感,还不用担心爆仓和强平,多好!
当然,我们也会慷慨地付出更多关联消费,以及越来越多的行为大数据,这才是杠杆影市“从虚到实”的转化关键,不是么?
(本文刊登于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8月刊,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作者包冉,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产业工作组组长,易目唯(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不说正能量,一旦咀之无味消费者便会迅速弃之。
电影市场持续增长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