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创业者说,最有钛度的创业者故事)
吃饭自然是人生大事,但如今的城市里很多人因为懒、忙、宅,或者身处的环境不方便,都无法保证自己按时吃口热饭,在家吃饭更是奢侈——毕竟从买菜到做菜,这中间隔的不仅仅是一公里。
有不少创业者看到了这个痛点,不少产品、服务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钛媒体编辑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解决“懒人吃饭”问题的方式大致有这么几种:
- 方便、速食类产品。如方便面、速食麦片、芝麻糊、即冲紫菜汤等,易于储存,只要有热水,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不用等待拿出来就能吃。
- 自热米饭。解决了南方人爱吃饭的问题,特别适合带着旅行或者在办公室吃。吃之前把里面的水倒在发热包上,然后把饭菜放上去,大概10分钟就能吃上热饭了。里面的菜加热不变色、变味,饭不因为久放“回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 外卖送餐。移动互联网使得外卖订餐非常方便,从街边摊、小饭店到大饭店基本都能定到餐。从下单到吃到饭,一般一个小时左右。
- 生鲜O2O。生鲜O2O把各类食材送上门,免除了买菜的麻烦,不需要出门,只需要在家做饭就行了。
- 半成品净菜。如青年菜君、Blue Apron,可以免除择菜、清洗、搭配、切菜等程序,一般还配有烹调方法甚至调料。
上述5种产品服务各有千秋,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种不够营养,第二种不够新鲜、好吃,第三种等待太久,第四种麻烦,第五种还考验烹饪技术。钛媒体刚刚关注到的这家O2O平台“快好味”,声称“让做菜比泡面还简单”,主打准成品菜的生意要怎么做?
速食主义
快好味称自己的菜为“准成品”,由预先处理过的菜和一包酱汁组成,不易熟的菜如肉类是预先加工过的,所需的各种调料都包含在一包酱汁里,以保证不需要菜谱,所有东西放进锅里,3分钟就能出来一道菜。
易熟、不需要搭配菜和调料、不需要掌握火候是“快好味”的三个特点,比较适合时间紧、不会做饭的人。快好味CEO商未雄称这为“一酱功成”。
打破资金、人员的限制
快好味在采购、菜品研发与加工等方面跟连锁便利店7—Eleven很相似。7-Eleven在北京的研发部门只有3个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提出需求,让他们完成研发、生产;而快好味的研发部门目前只有一个人,负责提包括口味、原材料、成本等方面的需求,真正采购、研发、生产全部委托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的中央厨房、工厂。
商未雄告诉钛媒体,大型的餐饮集团有比较好的研发能力,而且产能有一定的过剩,进行这样的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成本有所降低。
商未雄在一次演讲中说,传统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有限制,出行领域的限制是出租车是有限的,但加上了私家车就是无限的,成就了Uber;现在餐饮行业创业的限制是资金和人员是有限的,如果打破这个限制就是餐饮界的Uber。这样看来,快好味联合大型连锁餐饮集团是试图打破资金、人员限制。
据钛媒体编辑了解,目前快好味已经与餐饮公司金百万完成签约,计划近期签下更多供应商。据了解,金百万的老板同时也是快好味的合伙人。
目前在快好味平台上已经上线了20道菜。商未雄告诉钛媒体编辑,在菜品研发方面,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酱包的研制,很多菜需要复合香型的酱包,要想达到饭店里厨师做出来的味道,需要反复实验;第二个是对菜品的预加工处理,这需要了解每一种菜,是适合煎烤还是适合蒸煮,会不会影响卖相,会不会出水,等等问题。
在配送方面,目前快好味在北京有大概10个取货点,快好味负责把菜品配送到取货点,由两家第三方配送公司负责送到用户手中。目前配送范围覆盖北京的望京、国贸等繁华地段。商未雄告诉钛媒体编辑,在近期将做到全北京1小时达。
采购、研发、生产、配送全部委托第三方企业,快好味自己的团队总共不到30人,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销售、地堆团队,其次是产品、技术团队,再其次是负责与各类资源对接的运营团队。
关于产品的三个问题
1、锅谁来刷?
有了不需要烹饪技术、容易熟的菜,用户还是吃不上菜,必须要翻炒。
基于这个需求,快好味为部分用户提供了自动炒锅,它可以更好地控温,不产生油烟。但可能是因为这个锅的成本比较高,快好味设置了3个申请使用炒锅的条件:充值500元后可获得炒锅的免费使用权;免费使用期间,每个月最低消费150元,否则用户需要归还炒锅;账户累计消费满1800元后炒锅归用户所有。
在用户刚决定尝试快好味时,就提出先充值500元、每月最低消费150元,或许会让很多用户迟疑,因为这时候他们还不确定试过之后会不会喜欢这种菜。如果选择不用快好味的锅,则意味着在办公室等没有炒锅的地方,是无法吃到快好味的。而在家里,用自己的炒锅,使用这种酱料烹制快好味的准成品菜,必须先在锅里加油,翻炒中途要加水,防止干锅或者糊锅。
烹饪之后还有个麻烦,就是要洗锅,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更大的痛点,不是么?从这方面说,外卖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快好味”这种模式对外卖的冲击是有限的。
此外,如果有能解决这个痛点问题的公司进入,想必对快好味的冲击会比较大。比如青年菜君推出的“微波炉餐”,不需要刷锅,包装都不需要去掉直接放进微波炉,而微波炉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个能给行业里的人一点启发。
2、火候
普通食用油的裂解温度是220-240度,而一般炒菜温度都在250-280度,必然产生大量油烟。快好味的炒锅试图把温度控制在220度以下,一键炒所有的菜。如果不用快好味的炒锅,所有的菜、料一起加入锅里,也是在一个温度下翻炒。这让钛媒体编辑想到了“火候”这个词。
对于中餐的烹饪来说,“火候”是非常讲究的。稍有烹饪常识的人都知道,爆、炒、烹,应该急火快速加热,而炖、兼、扒、贴,应该中小火加热。而对于不同的菜,比如青菜,为了烹饪后口感脆嫩、色泽绿亮,单凭热源火力和加热时间的组合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考虑原料在下锅之前锅内热度够不够高,而又的菜是不能猛火加热的。有的菜品里是有2种或2种以上的原料,在入锅顺序、火力变化上是有一些讲究的。
对于这个问题,商未雄认为,“火候”这个词对于厨师才有意义,普通的人是无法准确掌握火候的,快好味就是降低了对掌握火候的要求。传统的高温爆炒会造成油烟,污染厨房,也不健康。按快好味这个方法炒肉类、根茎类,出来的味道跟传统爆炒味道差不多。
那么,除了肉类、根茎类,其他类型的菜品该怎么处理?只采用肉类、根茎类是否限制了快好味新品的研发呢?而这个“味道差不多”会不会让一些用户感觉差点意思呢?
3、口味
“一酱成“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所有调料浓缩在一个酱包里,避免了搭配调料的问题。但是,想多点辣、少点盐是做不到了,除非备着调料,尝了再回锅。
中国各地域对口味的偏好非常明显,但麻烦就在于,现在人口流动非常大,喜欢各种口味的都有。比如点外卖,有人会备注少点辣、不放蒜、多点葱、不吃醋……而快好味是统一的酱包。适应了一些人,但缺少灵活变化。
对于众口难调的消费群体来说,“一酱成”是不是能受到足够的欢迎?还有待验证。
有关“吃饭“这块市场,很多创业公司都看到了商机,类似快好味这类刚刚起步的O2O平台,也许还需要等待风口的到来。(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o2o服务,没有最懒,只有更懒
本文不错,北京的 爱煮食 做的更炫!更落地!
外卖,快餐,“准成品菜”, 这些东西都有点瞎搞,不过中国市场大,能分点水喝喝,颠覆行业的东西早晚会出现,可能已经在酝酿中了,让你没地方哭,哈哈
懒成这样,活着真没意思
还是想念妈妈菜,
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吧 额
管你没
有想到了懒人科技这个词,虽然似乎和科技不是很挂钩。
人類好爛
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