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最近刚刚投资了时光网,之前它还投资了微信电影票,再之前它还提出了电影“生态圈“的概念。而电影O2O只是万达生态圈模式的其中的一环。
任何一个在互联网带过几年的从业人员都知道,像万达这样的传统影视公司转型互联网是多么的不易。从目前的布局来看,万达的O2O转型似乎仍没找到感觉。而电影院线的成功、电影内容投资的成功,并不代表电影O2O也会手到擒来,相反还有可能因为这种“成功”的惯性思维二错失机会。因为院线和电影依旧属于传统业务,跟O2O的移动互联网根本是两个时代。所以笔者想站在互联网角度,并以万达为例,来说说传统影视公司向互联网的转型,也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少走点弯路。
万达电影O2O布局只算是跨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很遥远,并且这条路已经是血腥的红海。但是万达最大的敌人不是BAT等更大级别的巨头,而是万达自己,它需要与自身的传统“基因“作斗争!其成功与否,主要看万达是否能进化出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基因“。
万达入股时光网,看中的不是在线售票,而是衍生品销售
万达看重的是时光网的衍生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可以帮助万达影城更多的消费;同时,万达的观众也是时光网的流量入口。
也就是观众在万达影院看一部电影的情景模式下,去时光网购买这部电影的衍生品。万达对于时光网的意义,就像一款手游能进驻微信平台一样,用户量和收入会大增。
这个模式其实之前淘宝电影也在做了:让院线做电商的流量入口。电影院观众去淘宝电商购物,然后让淘宝商家来补贴用户的电影票价。这种交叉补贴模式,最终有望形成用户免费观影,商家补贴票款的模式。
这两者比较:淘宝电影是用户免费观影,电商补贴票价。并且除了卖衍生品,还能卖相关服装、植入品牌以及其他电商产品。是有第三方商家赞助的。所以会更刺激用户购物;而万达和时光网模式只是自营衍生品的导流,远比不上淘宝电影模式更符合互联网精神。用户免费,靠少量增值服务赚钱。
而淘宝电影在电影O2O行业还不是最强的,其他还有猫眼、格瓦拉,以及BAT其他两家也能这么做。
并且,万达封闭的自循环体系很难竞争过其他家开放的体系。因为这样的“闭环“消费模式只在理论上成功,而互联网是一个绝对开放的体系。一旦用户在电影院上网购物了,就不一定只去时光网,它更可能去天猫、京东比价购买,甚至去购买便宜的盗版。目前中国衍生品卖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便宜的盗版做的比正版质量还好。
衍生品这个远水解不了时光网的近渴,也不是万达通往O2O的金钥匙
衍生产品在中国的“风口“远远没有到来,中国观众对欧美模式的电影衍生产品需求不大,而适合中国国情的衍生产品模式还没探索出来,可能最快也要三五年之后国产影片跟上后才能实现。
目前国内衍生产品都是以好莱坞大片的衍生品为主,售价高,不接地气,本来粉丝就少,还买不起。而衍生产品一定随着国产电影的发展提高到某一阶段才能普遍起来。所以中国的衍生品目前的销售还不如卖爆米花和饮料来得痛快,并且后者利润更大,也更省事。
而对于万达的各个院线来说,都有自己的盈利指标,所以衍生品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业务更多也只能讲讲概念,难以在实际销售额中有大的增长,实际上也很难撬动起积极性来。
所以,电影衍生品并不是万达通向O2O的金钥匙,反而更像海妖“美杜莎“的歌声。
万达线下的高端观众同样也是线上电商的高端用户吗?
“万达+时光网“这样看似是”传统+互联网“的完美结合,并且双方都是高端用户,所以应该是绝配+互补。
但是电影高端观众不等于衍生品消费的高端用户。万达的电影票卖的是中国最贵的,而时光网上的确也是高端影迷。但衍生品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儿童和青少年,并不是年龄偏大的资深影迷购买。并不是他们是影迷,有钱,收入高,价格不敏感就能得出它们就会买衍生品,根本问题在于他们根本不是衍生品的核心消费群体。
又好比万达也要做网络院线一样,打的主意是:把来万达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转化成网络院线的观众,因为高端观众也都愿意为正版网络电影付费的用户。
这同样也是一厢情愿,并不了解互联网付费用户的特性。就跟QQ的付费会员恰恰都是低收入甚至是没有收入的低龄用户。而来自爱奇艺、优酷等网络院线的数据表明,付费会员也都是三四线城市的男性为主,更符合屌丝男士的口味:软情色、重口味、B级片等类型片更受欢迎。而所谓你我这样的高端用户一般都不付费,或者付费的也极少。
万达可能已经具备了一些互联网基因,但是还不具备移动互联网基因
万达能主动向互联网布局已经是拿出很大的魄力了!但是万达向互联网布局,感觉还是传统思维布局,并没有转换一套互联网思维,也没有给自己注入互联网基因。
传统行业正面进军互联网的方式有三种:1、自营。2、并购行业领头羊。3、并购行业潜力股并培养成行业老大。
万达采取了1和3。
1和3看似投资小风险也小,比较稳妥。但是可惜,电影O2O已经没有后来者的机会。就像视频网站也没有后来者的机会一样,这两个行业已经是血腥的红海。
对于万达来说,进军电影O2O跟投资电影院完全不同,投资大影院可以赚大钱,投资小影院可以赚小钱。但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如果进不了行业前三,你所有的投资最终都可能会打水漂。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残酷之处!所以要收购,就要收购行业数一数二的,猫眼、格瓦拉这样的级别,尽管已经是天价。因为电影O2O行业已经是一个必须豪赌才能胜出的行业了!所以选择2是唯一正确方法。
那么,万达自营O2O有机会做大吗?
从目前万达电影O2O布局策略来看,万达很可能走的是基于万达生态圈的“闭环“模式。因为虽然对外投资微信电影票,但是微票是腾讯的,万达无法主导。而时光网更多是卖万达的衍生产品。所以主力应该还是万达自有的售票平台,也是基于万达”会员+“的内部体系。这跟绝对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绝对是背道而驰的。万达不是苹果,而关于万达”生态圈“我们以后单独论述,在此不多展开。
并且,互联网行业也是讲究基因的,而万达不具备电商基因。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就像阿里巴巴没有社交基因,所以无论如何推广“来往“也干不掉微信;腾讯没有电商基因,所以不得不把拍拍和其他电商业务都入股注入给京东。BAT巨头尚且如此,那么万达没有互联网基因,更不具备移动互联网基因,也没有电商基因。并且传统产业思维和移动互联网思维差了两个维度,中间还隔着一个PC互联网。可以说,是两个时代!
所以对于万达来说,布局电影O2O,应该坚决收购数一数二的O2O公司,并整合成为属于万达的核心基因。否则,如果只是试探自营或收购一些无可能成为行业老大老二的业务,最后,损失最多的不是钱,不是投资失败交的这点学费,而是时间!并可能在缓慢试错中永远丧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不要违背消费趋势去构建所谓的O2O闭环,你的用户在哪里,你的营销就应该在哪里。如果你的用户消费场景已经开始往互联网迁移,那企业要做的不是把用户往线下引,而是学会如何在互联网截流。
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致辞 中美双方合影 中影与华纳签署《电影衍生品项目意向书》协议 时长:6'37'' 播放:0 来源:腾讯视频 中影与华纳签署《电影衍生品项目意向书》协议
O2O本来就是假命题,本质是更好的服务教育对象。如果教育服务的对象是符合互联网的某种习性,自然可以做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如果不了解消费者,强制性为了O2O而O2O其实是无意义的。
在没有经验的方向开拓业务,所付出的成本很高,且伴着高风险。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