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综合】昨日(10月22日),LinkedIn(领英)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在搜狐财经"CHUANG江湖"沙龙上就创业这一话题发表演讲,演讲主题为“有些机会只是看上去很美”。
沈博阳认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总是会有很多“看起来很美”的机会,无论你是选择坚持还是跳槽、或者创业,一旦做出承诺,应该在一段时间里边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要再去看外界的那些机会。而且很多时候,也许还是现在的状态最适合你。
在演讲中,他总结了创业者需要具备六个基本素质:坚韧、担当、大局观、追求极致、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
指出了关于创业的两个误区:1、创业并不一定是要砸锅卖铁执泥于打造一个独角兽公司,这是狭隘的创业观,实际对于很多的年轻人,加入一个创业公司去观察去学习,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独立创业打基础;2、有人认为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未来将不会有创业的机会,实际上创业的机会是不断出现的,但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为了创业而创业,则大可等一等。
明确了创业的两个公理:首先创业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创业的成功率不会超过1%;其次,创业没有失败者,即便是最后项目失败了,但通过在创业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你最终获得了成长,你就是成功者。
提出了他认为最适合创业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学刚刚毕业后,这一时期你思想活跃,没有生活负担;第二个阶段则是在人生、财富和资源上有一定积累的阶段,这样的人相对于刚结婚和刚有小孩的,对于创业的坚韧会更强。
创业是场马拉松,而非冲刺。因为大学换过一次专业,所以沈博阳研究生毕业时依旧27岁,落后于21、22岁就毕业走向社会的美国人。加入谷歌做工程师时沈博阳32岁,离他眼中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不到41岁,他就已成为领英的全球副总裁。
他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厚积薄发,时刻保持自信”,你所做过的所有努力、经历过的所有失败都会成为日后发展的铺垫。
我从美国因为转换过一次专业,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都已经27岁了,所以那个时候和那些21岁、22岁毕业走向社会的美国人来比,其实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很多了。
但是后来你看我的职业发展经历了很多变化,念书的时候转换过专业,做技术,在谷歌转换轨道做商务,谷歌又从美国回到中国,创业做糯米网,现在又做领英。大家看到这些看似不太相关的一段一段的经历其实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了一个更好的基础。
比如说我做化学研究,我很长时间做化学研究,念博士念了三年,做化学研究的背景让我懂得了做科学得那份严谨。我做工程师八年,让我学会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我孤身一人在美国待了10年,对自己的抗压能力帮助非常大。后来做商务,对人与人的沟通、业界人脉的积累有好的积累。创业糯米网4年,对整个人管理带宽、对人的把控、自信心、对中国互联网的认识有一个非常好的认识。所以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经历,把它串在一块,都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面对遥不可及的未来时,不如把握当下。
我这里分享的不是看书,而是更多的把握好当下的态度。包括我个人当年在美国,其实也是孤身一人,很多困难,经常也迷茫,但我觉得一个非常良好的读书习惯是让我能坚持走很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印象里,前三年的时间,一周工作6天,只有一天休息,休息的一天干什么?去我们学校附近和一个星巴克开在一起的书店,一杯咖啡几本书待一天,看书的时候会觉得非常踏实,至少你觉得没有浪费时间。
以下是沈博阳演讲全文,来自搜狐财经,小标题为钛媒体所加:
我今天要讲的话题“有些机会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在我们大家知道整个创业的热潮非常热,大家难免会看到非常多的机会,这些机会里边有一些可能是比较好的机会,但是可能有更多的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机会,所以这时候我跟很多年轻人聊的话,很多人非常的迷茫,关于这些机会的选择。
所以今天我只是想用我个人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做一些分享,没有办法针对每一个人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但我希望我的这些分享能够帮助大家在未来做这种选择的时候更好的做出关于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创业也好,无论是打工也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有些机会看上去很美:关于创业和选择的故事
开始之前我喜欢讲故事,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关于这个话题,关于创业或者关于选择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创业的一个故事。我们在过去的这个周末,我非常有幸被邀请参加庆生总,我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立十周年的这么一个庆典,红杉应该是过去十年中国最优秀的一个基金,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之一,是最优秀的那个基金,已经陆陆续续投资了400多家公司,我非常有幸的在400多家公司里边作为10个左右的代表上台去分享。
上台去分享的时候,我看跟我一起上台的这些人很多人跟我是老朋友,其实勾起了我非常多的回忆。比如06年,那时候我刚刚从谷歌回到中国时间不长,我就认识了赶集网的杨浩涌,是04年创办的,06年发展了两年他们才十几个人,从来没有拿到外部融资,还是靠自己的钱支持,他们在抄美国的。现在58和赶集合并,杨浩涌的身家几个亿不止。
另外一个是王兴,今天美团已经牢牢的占据了整个中国的风口。
07年的时候我在上海第一次认识了大众点评网的张涛,那个时候我跟张涛一见如故,点评那时候还只是大城市里面人使用的早餐厅的美食指南,点评那时候整个系统非常糟糕,经常出问题。我问张涛你的系统架在什么系统上?说架在视窗的系统上,为什么?因为张涛当年回中国想创业的时候,进到书店里边想买一本架设网站的书,结果买到了一本ASP,大家用技术的知道ASP是微软发明的一个东西,所以他用ASP搭建的大众点评网都是在Windows上,系统是有问题的。今天你看大众点评网市值已经好几十亿美金。
紧接着09年,我印象很深,第一次见到张一鸣,那时候张一鸣刚从酷讯出来,他带着酷讯继续做租房的搜索引擎,那时候我在中关村跟他第一次认识,今天今日头条已经是家喻户晓的APP。
2010年的时候我第一次认识了唯品会的沈亚,在广州,那个时候唯品会还是偏居在广州的一个非常小的电商平台,那时候他们的老总还时不时的帮助员工去打包,那天在红杉的会上,我问他唯品会有多少人,唯品会2万名员工,市值100亿左右。短短几年时间,从09年到现在。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就是告诉大家什么呢?一方面,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创业确实能够改变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实现我们很多人的梦想。但另一方面大家一定要看到什么呢,这个勤奋、这个梦想是不能少的,如果没有勤奋、没有梦想,任何创意的东西都实现不了。所以我们讲,一方面要心怀梦想,要仰望星空,另外一方面,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这是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故事。
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更多的是关于选择的故事。
我记得好像应该一个多月以前,有一天晚上,突然我收到了一封很长的微信,非常长的微信,是谁发的呢?是我领英的一个员工发的,那一天他刚加入公司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但那一天是她在公司的最后一天,我不知道。她跟我讲,“我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给您写这个微信的”,她说:“咱们的交集可能不多,您可能不知道,我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偶像”,她今天是在公司的最后一天,希望我不要失望,希望我能够理解她的这个决定,因为这个所谓的创业的机会是很偶然的就出现了,而这个创业方向和他个人的兴趣非常匹配,所以她决定要愿意冒这个险,要尝试,希望我不要失望,希望支持她。
很快我就给她发了一个也是很长的微信,我就跟他讲,首先,失去这么样一个优秀的员工、这么乖巧的一个女员工,肯定感到非常的失望,这是跑不掉的。但是,我说既然你做了选择,我希望你按照这个路坚持走下去,但是我希望,如果你能够听得进去、还愿意听我唠叨几句,我可能跟你讲几句话我就说看到新的机会,心动,想去冒险,愿意去尝试,这一点无可厚非,这一点没有错。
但错在哪儿呢?当你无论是在工作中也好,甚至在感情生活中都是一样的,当你一旦做了一个承诺的时候,你应该在一段时间里边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要去看外界的那些机会,不要去看外界的那些诱惑。如果你去看,总会有一些机会看上去很美,但是一旦你经历了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机会,无论是工作中也好,无论是感情中的那些机会也好,它可能是看上去很美,它不一定有你现在这个机会更适合你。
所以我相信类似像我刚才讲的这样故事的选择和努力之间的挣扎的话,在我们很多的年轻人的心目中,在我们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里,每一分钟可能都在上演。所以这两个故事跟大家讲一讲,一个是关于创业,一个是关于选择和努力和这些机会。
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六个基本素质
下边我可能言归正传,更多的来分享一下关于创业的感悟,另外关于机会、关于选择、关于努力。
第一个,我要讲的,作为创业,我们讲创业者需要具六个基本的素质。前一段时间Uber的CEO Travis在清华大学分享了创业者的八个故事,说起来他是我的师弟,他做Uber成就比我大,所以他分享八个,我今天分享六个。
第一,坚韧。这个没有什么好讲的,今天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你没有坚韧、坚持做不好。
第二,担当。
比如我天做领英中国,有的人讲,其实你还是职业经理人,其实我从来没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打工,我把这个事当作创业来做,我们领英作为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中国发展非常好,用户数从最早的400万,到现在远远超过了1000万,发展的非常好,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领英是一个10年旧的产品,是一个基于PC和基于电子邮件打造的产品,领英在无线上做不好。
第二,领英很适应跨国公司背景讲英语的人,因为他们需要和世界相连。同时过去一年多我们看到,在中国可能有更大一群职场年轻人,他们关心更多的或者你们关心更多的是如何在中国发展的更好。领英这个产品从这个调性角度来讲,也许不能很好的服务和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无论我们在中国做出多少努力,本地化的尝试,我们毕竟给一个全球化的平台打补丁,没有办法应对互联网激烈快速的竞争。基于这个我们提出来,我们在中国要做自己独立的APP,完全割裂开的专门给中国市场打造的APP叫赤兔。
我第一个把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我们的CEO说你是不是疯了,我跟他沟通了很多次,其中有一次我跟他很动感情的讲,我说我要是职业经理人,一定告诉你这个在中国有多好,因为这是对我最安全的选择。我如果作为创业者,我的责任是把我们公司未来在中国价值最大化,做到最好,所以我愿意冒这个风险,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做赤兔如果失败了、如果出问题了,所有的责任在我身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敢于担当、敢于冒险的态度打动了他,最后我们同意在中国做一个赤兔,我们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零把一个赤兔这么复杂的一个无线互联网产品做出来,而且创造了一个历史的产品。
因为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做新产品我们绝对不是第一个,但是在核心的业务上,敢于给中国团队自主权,开发独立于全球体系之外的产品,并且这个产品和全球化的平台有一定的交集和竞争,这在历史上绝对是第一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希望大家以后更多的支持赤兔,这是划时代意义的一款产品。
第三,大局观。当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你很难一蹴而就的做一个产品,每一个竞争都是非常漫长的过程,2010年开始做团购,直到今天美团和点评合并之后未来的路还非常长,这个时候更需要大局观。所谓大局观就是能够更清楚的看到未来竞争的格局,或者我们讲最后这个结束的时候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站在未来看现在这个能力,大局观的能力非常强,不然你竞争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眼都迷住。
第四,追求极致。互联网让这个世界或者让这个地球变得非常扁平,用户迁移一个产品的成本就是一个点击,可以从这个产品迁移到另一个产品,所以这个时候要求你的产品要非常极致,所以之前做糯米,包括现在做赤兔,大家如果常用赤兔会发现,经常我被用户在赤兔上IM里问的最多问题是,你是不是你本人或者你是不是机器人,或者是不是你员工帮你运营,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没有必要回答,因为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讲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产品更重要,今天来这里演讲例外,我回去要把赤兔的时间补上,我把我当成最大的产品经理、最大的客服,直接跟用户去沟通,我相信大家在赤兔上跟我应该都有交流。
第五,创新精神。这里面有大规模的创新,互联网讲究的是创新。
第六,国际化的视野。未来我判断越来越多的像领英一样的、像Uber一样的跨国互联网公司进入到中国,同时可能有更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走向世界,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更国际化的视野,把国外好的东西带到中国,把中国好的东西拿到国外,所以这些是一个国际化的视野要具备的。
关于创业的两个误区
下面讲一下关于创业的两个误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我跟很多人聊,我总结出来关于创业大家有一些误区
第一,大家一提到创业总是想,我作为一个创始人、作为一个老大,打造一个独角兽公司,我认为这是创业,其实我觉得这个太狭隘了。我觉得真正的创业,甚至跟在座的很多年轻人密切相关的创业,你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其实也是创业,而我觉得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你在一个创业公司,感受创业的氛围,近距离的观察创业公司怎么运作,为自己未来独立的创业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这可能是一个更适合你、更好的一个创业,所以不要被忽悠的,说一说创业就是要砸锅卖铁,像马云一样当年做了伟大的事,这可能是一个误区。
第二,我问很多人,我说你为什么要创业?很多人告诉我答案可能都是类似,就是说这一波如果赶不上的话,以后就没有大的创业机会了,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误区。所以我们看到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从最早期的BBS,到后来的社区,到后来的搜索,到后来的游戏,一波又一波的,当大家都在抱怨的时候,好的机会没有了,所有的风口被BAT已经把持住了的时候,小米出现了,大疆无人机出现了,滴滴出行出现了,不断有新的机会出来了。对那些来讲,可能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人,你大可等一等,等5年之后、10年之后一样有更好的机会,一样有你更好的时代。
关于创业的两个公理
紧接着讲关于创业的两个公理,什么叫公理?公理就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第一,大家一定要知道,创业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很不幸我们在媒体上听到的创业故事永远是创业成功的故事,滴滴烧了一两年钱就成为市值百亿的公司,习大大还接见。一讲聚美优品,这么短时间就成功上市了。其实背后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大家一定要想创业成功是小概率的事件。之前经历过千团大战,全国性的团购网站有几百家,地方性的团购网站不计其数,每个城市都有好几个自己的团购网站,最后的结果呢,中国到今天剩下三个团购网站,两个合并了,等于就剩下两个团购网站了。大家看一看,创业成功机率一定是非常小概率的事。
第二,创业其实没有失败者。什么概念呢?我相信只要大家在创业的过程中坚持了、努力了、成长了,就算你这个创业的项目失败了,你这个人其实成功了,你变成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我这里面讲的更多的是那种,稍微规模大一点的创业,因为我关注到,有些创业者坚持时间很短,团队规模也很短,没有拿到什么融资,那种创业对个人成长帮助不是很大。总的来讲,如果你很认真的折腾了一把,肯定你就是成功者,创业没有失败这一说。
适合创业的人生阶段
什么是最适合创业的人生阶段?我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说,我是不是适合创业,但针对每个人没法回答你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但我可以大概总结一下,至少我个人觉得最适合创业可能有两个阶段,哪两个阶段呢?
第一个阶段,大学刚毕业的这些年轻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且你的思维也非常活跃,没有任何生活负担,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去创业,因为但凡这些特别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是这些。甚至都不是刚毕业的,是辍学的这些人创业,Facebook、谷歌、雅虎、戴尔电脑、微软、苹果,这些例子可以摆的非常多,这些人他可能适合创业,能做一些非常伟大的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阶段,没有负担,思想非常灵活。
第二个阶段,可能像我这样的阶段,或者比我再年轻一点,就是有过一定积累的人,从人生上、从财富上,甚至从你的资源上有一定积累的人,这样的人可能能够更淡定的去做一些创业。
反而,相对来讲我观察到比较多的、比较痛苦的创业者是什么呢?是那种工作过几年,刚结婚的、刚有小孩的,这种人创业有时候稍微差一点,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察,不代表每个人的情况。我觉得这前两种人更适合创业。
结合自身经历的三个分享和两个决定
最后我可能就花一些时间给大家做三个分享,这三个分享我之前在其他场合做过类似的分享,就是结合我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选择也好、努力也好一些分享,希望大家对未来自己做选择能有一些帮助。
第一个,厚积薄发,时刻保持自信。我会把我的整个职业发展,从我上大学到现在在领英划成一条曲线,大家可以看到这条曲线,这是一个经历非常长的漫长的发展过程的曲线,最近几年才有一个加速的上升,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曲线。
大家可以看到,我加入谷歌的时候那时候已经32岁了,那时候还只是一个工程师,离所谓的成功非常远。那些所谓所有成功的人是用现在的点来看,不到41岁,做到领英的全球这么大的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副总裁。
但是当时32岁还是一个工程师,离所谓的成功差的非常远。
我从美国因为转换过一次专业,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都已经27岁了,所以那个时候和那些21岁、22岁毕业走向社会的美国人来比,其实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很多了。但是后来你看我的职业发展经历了很多变化,念书的时候转换过专业,做技术,在谷歌转换轨道做商务,谷歌又从美国回到中国,创业做糯米网,现在又做领英。大家看到这些看似不太相关的一段一段的经历其实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了一个更好的基础。
比如说我做化学研究,我很长时间做化学研究,念博士念了三年,做化学研究的背景让我懂得了做科学得那份严谨。我做工程师八年,让我学会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我孤身一人在美国待了10年,对自己的抗压能力帮助非常大。后来做商务,对人与人的沟通、业界人脉的积累有好的积累。创业糯米网4年,对整个人管理带宽、对人的把控、自信心、对中国互联网的认识有一个非常好的认识。所以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经历,把它串在一块,都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每个人经历不一样,有的人很幸运,成名非常早,我相信更多的人和我一样,经历非常长的发展期。这些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那份自信,知道自己未来能够有所成就。
第二个,不要迷茫,把握好当下。什么概念呢?以前在糯米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员工来找我,这个员工跟我讲说,我现在要去读MBA,我要离开公司,后来又跟我讲,他其实感到非常迷茫,他打开社交媒体看到的都是负面的情况,整个社会变得非常奇怪,他毕业几年以后选择出国去念书其实也是一种逃避,因为他不知道未来自己想要什么。
我跟他讲,我说首先,如果用另一个角度去看看我们这个社会,其实没有你想想的这么不堪,我说我们的社会还是充满了很多正能量的。另外一点,你要去看一看对于你们年轻人看未来的10年可能不太切实际,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当下的态度,当你迷茫的时候,你与其去发呆,还不如去拿一本书去看,看书至少是增长之知识。
我这里分享的不是看书,而是更多的把握好当下的态度。包括我个人当年在美国,其实也是孤身一人,很多困难,经常也迷茫,但我觉得一个非常良好的读书习惯是让我能坚持走很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印象里,前三年的时间,一周工作6天,只有一天休息,休息的一天干什么?去我们学校附近和一个星巴克开在一起的书店,一杯咖啡几本书待一天,看书的时候会觉得非常踏实,至少你觉得没有浪费时间。
这是给大家分享,与其看得非常远,不如把握好当下,把自己眼前的事做好,所以跟我刚才分享的故事是呼应的,一旦做了决定把自己封闭起来,在一段时间内把眼前的事做好,把握好当下的态度。
第三个,把握好几次重大的决定。我们讲人的一生中可能真的不需要经常做决定,如果你每三个月经常换工作可能要经常做决定。人的一生中我总觉得上帝给我们的机会是公平的,每个人或多或少可能就那几次机会,很重要的是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能不能看的更长远一点,把握好这个机会,抓住好这个机会,这个更重要。
所以我个人在我的职业发展刚才那个曲线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机会把握住了,作出了相对正确的决定。比如大学一毕业去美国念书,比如在美国转换专业,放弃博士,从化学转换成计算机,比如说我加入谷歌,比如从谷歌回到中国,那时候很多人回到中国,大多数人待了一年回到美国,只有我和少数一些人坚持下来了,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创业做糯米网,也是重大的决定,加入领英也是非常重大的决定。
这里边我拣重要的讲两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就是创业做糯米网。那个时候我06年跟着谷歌回国,很快在中国谷歌又待了三年多的时间,将近四年的时间,对整个中国互联网有一个非常好的认识,那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出去做一些什么事了,但我们那个时候谷歌的很多同事也都在找机会,他们可能更多的看的是:少于150万的年薪不谈——那时候是09年底的时候——少于100人的团队不谈,更多的看的是钱,更多的看的是团队。
但对于我来讲这个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未来职业的发展,所以我创业做糯米网,从原来在谷歌管不到10个人,到糯米网这4年最后管将近3千个人,对整个我就讲管理的贷款、整个人的提升有一个巨大的帮助,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是我个人成长最快的这么4年的时间,所以这是第一个决定。
第二个决定,加入领英。在糯米网做了4年时间,糯米网被卖给百度,那时候看有没有新的机会,我没有看到新的机会,这时候领英的机会冒出来了,我跟领英某种程度上讲一见钟情,有很多很多原因,这里边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说对于我来讲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单纯的财务的成功已经不是一个最重要的首选,对于我来讲,就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同时,如果这一件事能够对社会,对年轻人有一些帮助,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更有意思的事,但恰恰领英这个机会就能够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因为我们应该都去过,比如说或者去过、或者听说过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总部,当然大家也看到,微软已经变成印度人的公司了,谷歌已经变成印度人的公司了,但是总部里边、高官层里边有印度人、美国人、欧洲人,为什么缺少中国人,是中国缺少优秀的职场人吗?并不是,中国有非常多的像在座一样的优秀的职场年轻人,但是我们讲你们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一个机会,缺的是一个与世界相连的机会和平台。我想恰恰领英能够很好的提供这个平台、提供这个机会。
所以我们领英中国的愿景是什么?我们领英中国的愿景就是说,因为能力搭建好这么一个平台,让中国的年轻人跟世界相连,成就一代中国职场精英,这是我们一个非常伟大的愿景。
这就是我给大家做的三个分享,所以我希望这三个分享能够帮助大家在未来的选择、努力、机会里边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
两点感悟:做自己,善良比聪明更难
最后,我再送给大家两个非常简短的感悟或者期许,大家可以看一看:
第一个,做自己。其实很多人都讲过类似的话,做最好的自己。什么叫“做自己呢”?因为一定要认可每一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能发展的高度可能真的是不一样是一样的,但是很重要的是什么呢?很重要的要知道自己我是谁,我以后要什么,我从哪儿来,我往哪儿去,做你自己,做最快的自己,千万不要纠结。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一方面,我想要工作,想要事业有成,想要努力,想要拼命。另外一方面,要生活,要生活质量。很不幸,在这两个东西之间纠结很难达到平衡,最后两件事都做不成。所以做努力,想工作,拼命努力地工作,要生活,找另外的方式。所以鼓励大家,不是做最好的自己,也不是做更好的自己,做自己就够了。
第二个,善良比聪明更难。什么概念呢?尤其对于你们在座的,尤其很多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人更有价值,在我们这个年代,比如70年代,我们长大的这个年代,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的知识还是比较封闭的,聪明还是一个比较稀缺的价值,但随着互联网世界变得扁平,这个知识已经变得不是一个稀缺了,就是聪明人变得越来越多。但这个时候如何变得又聪明、又善良,就变得非常难能可贵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用一个善良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去看身边的每一个人,去看这个社会,去创业,这样的话你以后能够做到那个事或者你做出那个选择可能会更适合你。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巨头入华最喜欢说的就是自己‘最懂中国职场’。以为聘请了几个中国人就融入了中国文化。最后无一不被本土屌丝打败,就凭领英取了这么个不中不洋的名字,我看离‘懂’都差的很远呢
我居然也用了领英一年了......
领英是做什么产业。
讲的真好
做自己就是听心的指引
受教了
创业就是去观察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