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钛媒体编辑】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到底有多远?这是10月22日由太库主办的2015产业中国年会分论坛的主题。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
先看一组数据。1991年我国的发明专利大概是4120多项,2001年达到16000多项,2013年就超过了10万项。目前我国有效专利存量超过66万件,但是,转化率不到10%,也就是大部分的技术创新都没能落地。就算能落地的,比如核磁共振技术到核磁共振仪,经过了漫长的四十多年。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房汉廷说,大部分技术创新以知识形态存在,没有商品属性就不能交易,没有交易就不能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里。所以技术交易量不到保有量的10%。而且大部分技术创新不能够直接使用,就像农民种出来的土豆直接拿到餐桌上吃是不好消化的。应该有一个“厨房“加工的过程,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经过市场调研对技术进行优先排序,之后交给创业者去商业化。这个“厨房“就是孵化器。
太库科技CEO黄海燕,也就是前国企张江集团企业孵化器总经理,2014年7月离开体制出来创业,希望整合全球技术、产品、服务、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通过孵化-加速-产业化-商业化的方法,缩短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距离。
五个国家八个孵化器
在这次论坛上,太库科技展示了它在全球的孵化布局:截止目前太库在全球八个“创业圣地“建立了孵化器。最早的是硅谷于去年9月份开始运作,去年12月特拉维夫,今年5月份上海,6月固安,8月份北京,9月底深圳,10月首尔和柏林。
太库首批选择的这八个地方在各自领域领先且具有创新活力:硅谷的医疗健康、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特拉维夫的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软件产品及服务,首尔的TMT、文化创意、医疗美容,柏林的精密制造、生物材料、汽车新能源,北京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O2O、节能环保,上海的健康、高端半导体、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清洁能源、新材料,深圳的智能硬件、TMT、文化创意、医疗器械,固安的生物医药。
太库的总部设在北京,每个海外孵化器占地一千多平方,有一个5人左右的团队,负责人都是入了当地国籍的华人,团队成员都是当地人,以此来保证既跟国内建立联系,理解太库要做的事情,也深入了解当地情况。
黄海燕介绍说,太库作为孵化器对海外创业者最大的吸引力是,太库不会考虑自己是中国的孵化器还是哪里的孵化器,思路会打得很开,而且增加了海外孵化器与中国的联动,也增加了海外孵化器与世界的交流,比如说美国的和以色列的在交流。
除了在全球建立孵化器,太库也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在这次论坛上,太库联合十数家机构宣布了全球创新产业资本联盟成立。黄海燕说,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越往前走风险越大。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希望和别人一起合投。一是降低风险,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人可以一起看项目,联合投资,为企业整合资源,给他们更多的帮助。比如有的投资机构投了种子轮和A轮,他希望后面有人接手,这些都是太库会提供的服务。最近太库刚刚跟硅谷著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建立了合作。
太库在帮助创业者对接到其他投资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投一些项目,不过黄海燕告诉钛媒体编辑,太库在每一个项目投入资金都不会太多。太库只投早期项目,A轮之后的就不投了。
从产业链后端开始梳理,找到机会
大部分孵化器关注的是从创意到创业,这样孵化出来的创业死掉的比例很大。太库决定换一种思路,从后端出发,从商业化的需求考虑产业化。太库会梳理一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看看哪些部分是大公司不会做的,或者其创新机制不足无法cover到,这就是机会。然后看哪些创业企业可以做到这些,如果没有这样的企业,看哪些技术可以做。
比如,如果一个创业者手里掌握着一种材料技术,你问他用在什么领域,他说什么领域都能用,那他就是对市场不明确。通过梳理,会发现这个材料可以主攻什么领域,有什么样的企业会用这个新材料,这个链条就非常清晰了。
目前太库孵化器上比较有名的项目有,上海的 ACTON 火箭鞋,硅谷的可以记录人们室内运动状态的 Vimo Lab ,可视化内容平台 Yttro,帮助专车司机计算真实收入金融管理平台 Sherpashare ,等等。
关于对创业者收费,黄海燕告诉钛媒体编辑,太库对于进来的创业项目只收服务费,全球统一标准每人每月200美金,如果6个月之内有快速的成长,服务费减半,如果再有成长再减半。
黄海燕说,既然这个社会对失败不是那么宽容,我们也只有帮助创业者尽量向成功靠近。(本文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大众创业热潮来了,创业者的竞争也激烈了,孵化器同样井喷了。作为创业者乐于看到真正有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