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互联网金融风口上,征信行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纯征信或风控创业公司只有从工具转型切入具体业务才有做大的可能。

互联网金融乃时下最大创业风口之一,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应运而生,近3000家P2P公司,若干一年三轮融资的大学生分期公司等等。作为火热的P2P信贷及消费分期贷款的基础设施——个人征信和风控行业,也因为近千亿的未来空间以及大数据征信,云风控等概念被视为下一个风口。

然而,通过对比美、日、中三国征信市场的发展过程和最终格局,我认为中国大数据征信和风控市场将面临市场化空间仅数百亿、公办机构主导、牌照征信公司垄断剩余市场等问题,没有空间留给创业公司做大的机会,纯征信或风控创业公司只有从工具转型切入具体业务才有做大的可能。

互联网对于征信产业的改变

互联网对征信行业的改变,我认为只有效率的提升,而没有改变原有的商业逻辑及商业模型。

传统征信产业链由数据公司、征信公司及征信使用方三者构成。这其中,数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独特数据源的掌控和挖掘能力,而征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数据源完整度,数据覆盖人群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分析画像能力。

从逻辑上推演,互联网的出现,增加了新的数据纬度,也改变了数据采集的方式。但这两点只是增加了数据公司的数据源,或提升了获取数据的效率,并没有实质改变其采集并销售数据的本质模型。

对于征信公司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公司,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上的变化也无法重构征信公司核心的数据清洗,挖掘及画像的核心环节。而对于征信使用方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则有可能增加了自身直接采集数据能力及风控的能力,降低对前面两者的需求。

总体而言,我认为互联网会提升征信产业的整体效率,但不会改变征信企业的本质模式。因而,可以用海外美日欧征信市场的发展历程来推测未来国内征信产业的发展。

征信市场避不开的“三重门”

第一重门:市场规模有限。

美、日及欧洲国家等成熟征信市场成熟规模仅60到650亿人民币。从发达国家经验看,纯征信或风控的总体市场不大,最发达的美国征信市场也仅约650亿人民币的年收入规模。

一个国家的征信市场大小取决于政府设定的运营结构,有私营企业(以美国为代表),纯公办企业(以法国为代表)和公司混合(以日本为代表)三种结构,运营主体越市场化,则市场规模越大。

这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是第一种结构。以美国为例,三大个人征信公司Experian, Equifax 和Trans Union 2013年总年收入约在83亿美元,最大垄断企业征信公司Dun &Bradstreet 2012年收入为16.63亿元,最大风控模型公司FICO在2013年收入约为7.43亿元——这5家公司年总收入约为107亿美元。假设这五大公司70%收入源于美国市场,则它们美国市场收入约为75亿美元。

至于第二、第三种结构,产值最大的日本市场,规模也仅在10亿美元及以下。

第二重门:市场机构空间小。

中国征信市场结构与日本相似,以公办征信机构为主,市场机构为辅,央行征信中心垄断大部分市场,留给市场机构的空间很小。

中国征信市场体系现在是以公办的央行征信中心及地方征信机构为主体,辅以市场化的商业征信机构。从1980年末至今,先后经历了起步、搭建征信平台、央行主导统筹等数个阶段。

2015年1月5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择时发放第一批牌照。至今,除央行主导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外,还有50多家社会征信机构和80家信用评级机构。

在央行开放个人征信牌照前,2015年国内征信市场规模预计约60亿元。央行征信中心市场占比接近70%,短期留给市场机构空间十分狭小,20亿元空间。美国征信市场从1980经历信息化到2010年寡头垄断市场格局稳定,收入进入百亿美元规模,历近30年。算上技术加速的因素,假设年均增长22%,可以合理预期中国也需要15年才达市场千亿的阶段。

第三重门:牌照公司激烈竞争,创业公司生存不易。

牌照征信公司依托牌照赋予的融资能力及数据源权利做大,但做大的空间取决于央行征信中心的开放程度,而初创纯数据征信公司没有做大的空间。

假设未来市场机构能占比30%的市场份额,2020年前新增百亿的市场给新增的牌照公司争夺。但如果央行不将数据与牌照公司共享,后者将无法低成本最核心的全银行信贷数据,只能从央行购买,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推出比央行征信中心更有效的征信产品,只能做辅助作用。

牌照第一批发放8家,后续未知。若后续继续发放多个牌照,则个人征信市场会加剧现在以牌照融资,跑马圈地收购团队和小型征信公司的局面。未来征信行业将面临数据同质化、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的问题,甚至互联网免费的思路,降低行业整体产值。

与之相比,纯数据征信的创业公司,无论在融资、独特数据源、团队方面都不占优势,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同样激烈。而且,因为没有征信牌照,征信创业公司无法合法的去获取核心数据,比如银行信贷数据或者运营商,公安局的隐私数据;也无法以牌照去融资收购其他征信公司,资金上毫无优势。因而,我不认为初创公司能在征信领域发展壮大,成为未来的寡头之一。

征信行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纯征信市场已经没有机会给创业公司了,那么征信行业初创公司的机会会在哪?在此逐一探讨数据公司、风控模型、风控信息化系统、反欺诈、资产处置、贷款业务、资产证券化的各个方向可能性和市场空间。

第一,数据公司。

这可能是大部分征信公司的最终形态。借鉴美国、日本征信公司的发展进程,初始阶段都会出现上千家的征信企业,然后小征信公司被并购或者专业化成为细分领域的数据公司,最后剩下2到3家征信巨头,小征信公司则靠卖数据给各家巨头为生。同样的趋势也可能适用于中国。初创公司可以深挖非同质化的数据源或非结构化的数据源,例如舆论数据,社交网络数据等。

我接触过一家深挖地方法院数据的创业公司。大部分地方法院案例的执行信息或者和解案例信息是没有联网的,但里面企业或个人的履约信息却对判断个体的履约风险十分有价值,此公司就专门到各个地方法院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再卖给其他征信公司。这类有一定门槛的细分领域数据提供商是有一定价值的,可以被收购或卖数据为生,公司数量比较多,估计大部分公司价值会在几百万到亿的量级。

第二,风控模型公司。

在各个征信市场,只有美国FICO一家风控模型公司做大。FICO现今26亿美金市值,2014年营收7.9亿美元,净利润9200万美元。但我认为,在中国不会出现像FICO那样独立的风控模型公司,原因有几点:

首先,现今国内各大银行使用的风控模型基本属于一次性买断或自建模型团队,现行市场并没有空间给独立风控模型公司做大。

其次,传统FICO模型不能满足在互联网时代多纬度数据建模的需要。FICO模型的统一建立在过往有限的数据纬度上,比如信用偿还历史,账户数,信用年限,使用信用类型级,新开里信用账户五个纬度;但中国在征信初建,数据纬度剧增的情况下,需要的是新型模型。

最后,细分领域风控模型的专业化,随时信贷行业的细分化及专业化,通用模型已无法满足风控需求,大部分团队会以自身过往的信贷违约数据,自我研发该领域的风控模型,比如拍拍贷的纯线上P2P网络风控系统或者点融网线下贷款的风控系统。

第三,风控信息化系统。

这是指给信贷机构提供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现在更多被称之为风控SAAS服务等。这方面的需求在全国8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000多家P2P和其他民间贷款机构需求比较强烈。现今中小贷款机构在项目的风控环节主要还是靠人力审查,纸质材料传递,外加灰色渠道查央行征信。贷前黑名单扫描及贷后管理跟踪基本为空白。整体风控的效率非常低下,以及流程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出错等。

可以想像未来完整的风控SAAS系统应该可以提供贷前调用黑名单扫描,舆论扫描;之后贷中可以直接查询征信牌照公司或央行征信的征信报告,并选择评分模型;贷后,可以接入多个不同的借款人监控服务,包括手机监控,企业信息监控,资产监控等等。如果违约,系统还可以直接推荐相应的资产处置或催债服务方。

在这个方向,国内有不少创业公司从P2P系统,贷后服务等各个角度开始切。但因为市场比较割裂,同质化竞争严重。但如果能垄断具体一个细分领域,未来还是有做资产证券化或P2P二级市场的想像空间。

第四,反欺诈。

反欺诈领域在国内是个刚需,尤其是企业端需求反欺诈服务去防止用户造假和刷单等行为,在信贷领域直接的应用是防止用户重复申请,非本人申请,虚假信息借贷以及黑名单用户查询等。

2B的反欺诈服务核心在于商业模式的设计以及抢占龙头地位形成网络效应自然做大。国内的例子是同盾科技,通过收集和整理全网大规模的网络黑名单信息,给银行,第三方支付,信贷,电商,游戏等企业提供云端风险管控和反欺诈服务,免却单家企业黑名单信息不全,自建成本高的问题。

在服务的同时,也要求客户企业继续上载新的黑名单信息,继续扩大同盾的黑名单规模,有了一个正向循环,形成网络效应,黑名单库越多企业使用覆盖面越完整。2C端的反欺诈,美国有创建于2005年,并于2012年IPO的Lifelock。目前拥有360万的付费C端用户,14年产生收入4.49亿美元,远超过To B端2600万美元的收入。C端收入2014年同比增长32.1%,发展迅速。

我认为这块空间还很大,初创公司在设计战略时,尤其需要考虑如何面临同类初创公司如同盾和安全巨头的竞争。

第五,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是信贷机构贷后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根据人民银行2015年2季度的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在131.58万亿,增速为11.9%,年增长规模在10万亿以上。假设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资产为5%,则市场规模达6.57万亿,空间是极大的,有孕育千亿公司的空间。现今国内初创公司切入资产处置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信息对接平台,比如资产360,信贷机构在平台上对接催债公司。

二是专业化服务公司,例如专业电话催收服务公司。

三是细分领域资产处置公司,比如专业房产处置流通公司,抵押车处置公司等。

我认为专业化及信息化的资产处置市场才刚开始启动,整个行业还有极大的效率提升空间,有着极大的空间给初创公司尝试。

第六,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也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但各路金融机构都在关注。我认为资产证券化核心能力有亮点:

一是有能力判断资产的质量并定价。比如一个信贷公司,比如P2P公司出让一个资产包,如何判断里面具体资产的质量,总体风险?最终如何定价?

二是有能力将打包后的资产包销售掉。如果资产包被定价并且打包好后,对接什么销售渠道?二级市场,机构市场还是公众市场,如何有让买方有信心买下资产包?这两个核心能力都是任何涉足资产证券化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七,贷款业务。

征信初创公司转型直接做贷款业务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理由如下两点:

一,市场空间极大,增量万亿级,足以容纳多家公司。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在131.58万亿,15年2季度增速为11.9%,年增长规模在10万亿以上。以特点细分领域而言,中国消费金融2014年达15.3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2013到2014年增长了2.4万亿元。消费贷款中国人均1.12万元。同期美国消费贷规模3.32万亿美元,人均6.5万人民币;中国消费金融应当还有2-4倍的增长空间,十万亿以上的增量。假设每家贷款机构平均放贷1000亿,十万亿的增量也需100家新机构来满足。

第二征信初创公司数据往往覆盖具体细分人群,有特定人群的充足数据量后,建立风控模型后,有机会直接转为该人群的放贷机构。美国Zestfinance就是依照类似思路,用大数据征信及风控给美国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评分较低的人群放贷。

【钛媒体作者:熊猫资本投资经理,李豪达;微信号:haodali】

本文系作者 yeahda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走一步看一步吧

    回复 2015.11.07 · via android
  • 股票交流 筘筘3171859668提供短线必涨股!快进快出!涨幅低于5%-6%不收费! !先盈利后付费!有诚意加筘筘在线详谈!!!,(不卖软件,不收会员费)

    回复 2015.10.28 · via pc
  • 有对虚拟货币——JPM摩根币云矿机系统项目致富商机感兴趣的 电话18678212240

    回复 2015.10.27 · via pc
  • JPM摩根币

    回复 2015.10.27 · via pc
  • 虚头巴脑,不知所云。

    回复 2015.10.27 · via pc
  • 有9%?你哪里来的数据

    回复 2015.10.26 · via pc
  • 未来3-5年垂直互联网金融机构j将进入整合期

    回复 2015.10.26 · via pc
  • 又盗我的号了。。。

    回复 2015.10.26 · via pc
  • 有些都只是凑热闹

    回复 2015.10.25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22:36

以太坊日内下挫9%,跌破3000美元

22:31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芯片股普跌,英伟达跌逾4%

22:28

宋城演艺:花房集团退市后将继续保持经营,其退市不会对公司权益法核算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造成影响

22:21

商务部回应美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措施

22:20

明成集团香港子公司Lead Benefit斥资4700万美元购买500个比特币

22:19

小杨臻选在视频号开播,三只羊内部人士回应:多平台是正常经营思路

22:16

2024年外贸数据重点速览:12月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2:05

英伟达的主要客户因AI芯片架构故障面临延期

22:05

中英双方就ETF互联互通可行性进行探讨

22:04

融资规模逾66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伦敦交易所已发行六次GDR

22:04

英伟达宣布与Illumina、Mayo Clinic合作,共同推动健康发展

22:01

零跑汽车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5亿元,增幅不低于80%

21:58

云轴科技ZStack获北京信产基金数亿元投资

21:56

潘兴广场对房企Howard Hughes提出合并方案,开价每股85美元

21:55

Venture Global计划募资23亿美元,有望成2013年以来美国能源行业最大IPO

21:53

汇丰将潍柴动力A股、H股评级上调至买进

21:48

业内人士:预春节前或将上演新年首场ETF发行大战

21:46

苹果公司新收费结构据悉面临欧盟审查

21:36

高盛计划合并全球银行和市场部门的三个主要团队,集团将专注于私人信贷和私募股权

21:31

Semler Scientific公司宣布以2330万美元增持237枚比特币

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