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央视《新闻1+1》报道了一则大跌眼镜的新闻,题为《职业乞丐揭秘:白天乞讨晚上喝酒吃大闸蟹》。按理说,乞丐职业化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公众大都有一定的认知,但这次央视却把矛头指向了收入问题上,每月上万元收入让广大白领人士再也无法淡定了,于是掀起了一场关于职业乞丐的全民大讨论。你还敢相信街边的乞讨者么?当你知道你的同情心换来的只是“诈骗”,作何感想?你是否会对曾经根本瞧不起,毫无尊严的职业另眼相看?等等,如果说,央视对东莞色情行业的抨击还能通过司法系统遏制“卖淫嫖娼”行为的猖狂,但央视对职业乞丐的声讨却要面对“法不禁乞”的尴尬事实,舆论声讨不会对职业行乞者产生任何约束,反倒让社会公众陷入该不该施舍的纠结当中,刺激本来就脆弱的社会信任,让整个“道德救助”市场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
当然,我们要坚决抵制“职业乞丐”专业化诈骗行为,但除此之外,笔者倒认为与其传播收效甚微的负面情绪,还不如另辟蹊径,从侧面窥探其中的“正能量”。
这两年,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颠覆式创新力量是有目共睹的。我一直认为,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不仅商业会被重启,人也会被重启。首先,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和一系列的新型商业创富神话会给人带来“思维重启”;其次,传统的组织结构会逐步土崩瓦解,个体掀起革命浪潮,人将面临“职业重启”;最后,以互联网虚拟经济为主的人的个性化体验和服务会成为主流,人将面临“生存重启”。而,抛却诈骗的成分,“职业乞丐”所反衬出的职业素养,倒是人进行“职业重启”的最好范本。
你一定听说过,网上有一段对职业乞丐的调侃,称“零投入、高回报、工作自由,上班地点城市黄金地段,不用注重仪表,更无须看学历,月薪上万”。表面上看似对职业乞丐现象的冷嘲热讽,实际上则是对现代都市白领人实施的冷暴力,言下之意,这样的职业,你“愿意”做么?我相信,不论这行多么诱人,大部分人仍然对此嗤之以鼻。要知道,做职业乞丐的“门槛”也是非常高的,首先得学会自我“包装”,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一副能无条件获取同情怜悯的悲催像;其次得有吃苦耐劳的“死磕”精神,不畏寒暑,风餐露宿,始终保持顽强的职业态度;最关键的是,得放下“尊严”、“情面”“傲娇”等种种情绪包袱,安稳踏实的工作。光凭此三点,就有很多都市白领做不到,更何况很多人根本看不到“职业乞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即使看到了,也瞧不起。
罗振宇曾经极力倡导一种U盘化的生存方式,表现为“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作为互联网的拜物教徒,一直在呼吁现在的80、90后一代能够接纳这种“手艺人”的生存之道。只是这16字箴言,尚且未被普世价值观认可之外,反倒被这些边缘化的“职业乞丐“演绎的淋漓尽致。
拥有一技之长
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曾描绘过一种社会形态,那时候资本主义越来越纯粹,自由竞争越来越健全,真正拥有实力的人越来越受到推崇。大前研一预言——“任何人都能成为专家”,要成为专家,就要在综合素质一般的前提下,拥有明显的特长,要么擅长遍代码,要么UI设计精良,要么文章写得一级棒等,总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事实上,很多都市白领人士都仍然抱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心态,凭借搞办公室政治,靠混资历经验在组织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事实上,这种人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一旦失业就失去了赚钱能力,沦为某种意义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最近,流行互联网剩余的说法,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缺乏学习新技能的意志和能力,一旦过去养家糊口的铁饭碗丢掉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相比之下,职业乞丐,反倒表现出一定的“专业精神”,想尽各种办法装扮成一个可怜悲惨的人,或者将自己的弱势的一面尽可能放大,让路过其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可怜,从而勾起路人内心深处的同情心,从而获得施舍的可能性。从央视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相当一大部分人的施舍行为都是一时同情心的涌现促使的,根本不计较是否受骗。这就意味着,只要尽可能让更多人感受到你的可怜,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收益。而且乞丐的生存技能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化的,没有可以依赖的“组织”避风港,这就要求他们得不断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自身,装可怜都可以变多种花样,一切目的都是让自己的“专业”特长有市场。
在互联网剩余时代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用专业主义精神给自身重新定位,寻找一份专业的技能和特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手艺人或者专家,这样以来,我们的职场导向就不再是一个工作岗位,而是胜任该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创造更多连接
相信央视爆料职业乞丐的月收入能上万,大部分都市白领依然抱有半信半疑的心态,在他们印象中,乞丐的碗里永远都是那几个可怜巴巴的几元钱,怎么可能月入上万?类似于摆地摊,手机贴膜,擦皮鞋、工地临时工等等,这些我们认为不赚钱的职业,事实上获利都是颇丰的,钱正是在我们毫不在意的瞬间流入了他们的口袋。职业乞丐营收大的秘诀就在于此。守住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闹市区,从早到晚,一动不动就是一天,他们并不在意个别人对他们的不屑于顾,而是耐心地去创造更多连接,一天时间下来身边可能路过数万人,就算一万人,投钱施舍的人有个10%,假设每人会投1元钱,也会有1000元的收入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钱,堆积起来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乞丐的价格是市场给的,乞丐的流量也是市场给的,如此大体量的流量和转化,才造就了乞丐实际上的富有。
相比之下,很多都市白领阶层,收入虽然高,但是下班时间的业余生活也比较丰富,很多人无奈被业余剩余时间绑架,产生诸多无法避免的消费应酬,一到月底就没什么钱存下来了,和乞丐比起来反倒成了贫穷阶层。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决不能只依赖一个组织,利用组织获得的工资收入,是很难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而要利用一切可能发挥自己的个体价值,把自己的才能推向整个市场,通过和整个市场连接,从而取得价值收益。互联网时代,多一个连接,就多一份机会。守着一份工作,靠一份收入能带来的安全感会越来越弱。
价值决定价格
央视甚至诸多权威媒体,通过舆论抨击职业乞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都擦亮眼睛,尽可能的理性施舍,不要让部分职业乞丐的诈骗行为败坏了整个社会风气。这种呼吁的作用也是收效甚微的,据数据调查,大部分人施舍行为的产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判断,或者一刹那的情绪反应,即使知道里边埋藏着一个大骗局,也不会太在意。这就导致职业乞丐的行为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抑制,除非立法。乞丐的生存逻辑正是价值决定价格,要知道,同情心也是有一定的消费市场的,广大民众有布施的需求,而乞丐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可以接纳公众同情心的接口价值,让经过的路人产生愿意施舍的心理动向,并且,施舍多少并没有任何限制,1毛还是一百客官您随意。况且,模拟一次施舍的行为全过程,1元钱的价值还是有的。
相比之下,一些职业白领的生存逻辑却并非如此,做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能为这件事情创造多少价值,而是先昭告天下自己值多少钱。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市场给出的度量衡是绝对公平公正的,只有价值才是衡量一个人索取回报的标准。一份报酬优厚的工作,如果创造不出相应的价值,也不可能长久。事实上,很多人在职场各种跳槽徘徊,无非就是在钻信息不对称的空挡,一份工作根本持续不了太久,跟职业乞丐相比,他们倒像是大忽悠,也同样需要舆论的声讨。
当然,人的职业属性是一个社会性的大命题,互联网能够依托大数据、大连接、开放协作等优势给这一切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直到重启人的职业属性。这条路漫漫又久远,从现在起,用另一种视角审视你身旁的弱势群体,你一定会有意外的发现。
【作者:郝天喜(社群经济研究者) 微信公众号:kjsiwei】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