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最新竞拍话题【纸质书消亡的预言失效了吗?】的竞拍,如果持有不同见解,钛妹欢迎你来参与竞拍,观点PK,不服来战!)
1819年秋,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小说《选择未婚妻》初次发表,在小说中描述了一种无字天书,“您只要把这本奇书放进口袋,随时随地都可以掏出一本您所希望要念的书来。”在小说中,拥有了这本奇书的枢密院秘书欣喜若狂,他再也不用给图书馆添麻烦了,原本人家要为他寻找珍本古籍而要耗费整日的时间。
2007年11月,第一代Kindle发布,加上互联网的共同作用,霍夫曼在两百年前所描述的奇书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现实。爱书人也能随意在口袋里装上千本书,没有什么比这个移动的图书馆更容易满足爱书人读书藏书占有书的执念。
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预言纸质书将在五年内消亡。书籍的历史似乎来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有人拥抱科技的前进,坚信预言指明的方向;有人仍对墨香恋恋不舍,面对似乎无法避免的转变不禁唏嘘感叹。
但似乎巨变并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今五年过去,尼葛洛庞帝的预言显然落空了。纸质书并没有消亡,反而销量却在增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纸质书消亡的预言会失效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尼葛洛庞帝在2010年做出的那个预言。在尼葛洛庞帝教授看来,纸质书五年内消亡的根据,在于电子书将会取代在五年内取代传统纸质书籍。不过,据统计,2014年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一改前两年的负增长态势,实现了3.26%的正增长。目前,全球图书市场规模达到1510亿美元,我国图书市场规模全球排名第2,达到187亿美元,但我国电子书2013年的收入仅为38亿元人民币。
即使在美国这一电子书出现最早、最为普及的市场,电子书似乎也没有几年前那样风光了。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的首席数字官曾经预言,到2013年电子书将占美国全部图书销量的一半。但据美国出版商协会统计数据,2013年美国电子书的销售额仅增长3.8%,电子书只占一般大众图书销量的不到30%。
进一步的思考,为何电子书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得到大家的一致青睐,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1、暂时没有完美的电子阅读器
目前在中国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被看做是小众产品,一方面由于它价格稍贵加上无法查看彩色和动感的图像,另一方面则因为它似乎有更完美的替代品——可以承载更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且随着手机阅读软件在护眼阅读和阅读社交方面的改进,电子阅读器很可能最终成为和电子词典一样的古董产品。
这一点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电子阅读器的使用率非常低,甚至已经出产将近十年的Kindle仍被看作是非常少见和新鲜的产品。更多的人表示用手机看小说不是挺好么,何必再另购置一台所谓的电子阅读器?
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是手机阅读软件会逐渐代替电子阅读器,但对于电子书市场来说未必是件好事。一旦手机阅读变成和手机视频、手机游戏一样娱乐化后,电子书的种类势必会受到很大限制,优秀的出版物完全没有必要选择电子出版这条路。
2、电子书更适合泛阅读
对于那些以读书写文章为业的文字工作者来说,他们是将时间花在阅读上最多的读者,即使不算是图书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但也算得上是重要消费者。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认为电子书只适合泛阅读,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携带。
事实上,手机阅读已经成为通勤路上继看视频、玩游戏之后第三种打发时间的选择,而网络文学更是占据了手机阅读的主要部分。如果说电子书的销量在缓慢增长着,一个不容小觑的增长点则来源于网络文学。但如果大多数人都仅仅将电子书当做泛阅读的选择,那么它无法替代纸质书的地位也是必然的结果,否则麻烦不就大了吗?
3、三分之二的读者不愿意接受付费阅读
尽管数字阅读的读者增多,但是愿意付费的人还是少数。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5年4月20日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在接触过数字阅读的读者中,超过一半的人不能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愿意付费的读者群体总体能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58元。其中在手机阅读群体中,33.3%的人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66.7%的人只看免费手机读物。
对此,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韩卫东社长认为,人们可能将免费的互联网信息和电子出版的内容混淆在了一起。互联网的精神是免费和共享,因此大众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还要收费”可能难以接受。
4、出版社和作者对电子出版不积极
电子书市场的疲软同它不能拥有同纸质书市场一样的丰富种类也有一定关系。相对于美国很多电子书和纸质书价格不相上下的状况来说,目前国内的电子书定价处于低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出版社的电子书部分盈利很少,更加阻碍了纸质书的电子化进程,使得很多优质的纸质书资源无法转化为电子书资源。
并且有时即使出版社想通了,作者还不一定愿意。想出版一本书的电子书,首先需要获得作者授权。例如,中国的出版社在取得电子版权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一些国外作者,他们对中国的电子出版仍存疑虑。比如广受欢迎的作家如米兰·昆德拉和村上春树等,一直未能就电子版权问题达成协议,所以这些作品的电子版迟迟不能和读者见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电子书和纸质书视为替代产品,如果电子书的销量不断增长,那么纸质书的销量自然会下降。如同市场上的羊肉和猪肉一样,买羊肉的人多了,可能买猪肉的人也就少了,毕竟总的阅读需求再大,也是有边界的。同时,由于大部分读者不愿意接手付费电子书,导致出版社和作者对于电子书不抱积极的态度,最终造成电子书在销量无法实现爆炸性增长,结果就是在销量上不能对纸质书造成致命性的打压。
沿着经济学的角度继续分析,众所周知,除了替代商品关系外,还有互补商品关系模型,比如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之间就是这个关系。根据先略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书柜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不仅中国书柜架需求持续增长,整个全球书柜架市场也将保持着平均每年10%的增长率。
不言而喻,书柜架和纸质书之间也可以纳入到互补商品关系模型中。由于近几年书柜架的销量一直稳定增长,必然会带动纸质书的市场需求。而且,但凡购买书柜架的消费者,不管是出于阅读的爱好,还是为了增添家庭的书香气息,以及彰显个人品位等因素,都会想办法用纸质书来充填书柜架。
在笔者看来,未来一段时期内,纸质书的销量仍将稳定的增长。纸质书消亡的预言不仅在如今是失效,甚至在五到十年内,电子书以及移动阅读都无法取代纸质书。这不仅是人性需求的体现,也是科技螺旋式上升的必经过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电子书(非盗版扫描的)更利于查找内容,对于有版面优势的纸质书来说更适合长时间阅读,还有就是装点门面。
电子书和纸质书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面,比如我买了鬼吹灯的纸质书,但这不妨碍我在手机上看啊
不是电子书不行,而是喜欢读书的人数本来就逐年下降……
个人觉得纸质书籍的收藏价值非常大,但是电子书也非常方便,更加便于阅读,两者是相对的
拭目以待吧!
纸质书不会消亡,因为我们需要确定感
印刷出来的书就像打印出来的相片,那么真实而不可更改,有固定的格式,确定的版面。电子书,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自己调整文字的大小,每页的字数随着字体的大小而变化,很随性,适合纯文字的书。
电子书有很多纸质书没有的优点。
写得好
至少教材试题这些就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