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最新竞拍话题【纸质书消亡的预言失效了吗?】的竞拍,如果持有不同见解,钛妹欢迎你来参与竞拍,观点PK,不服来战!)
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让展现形式单一、成本高昂、资源浪费、场景开始缺失的纸质书的最终命运成为一种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来源于两个人群,首先,纸质书的从业者,出版社、作者、其他利益相关人员。另外一个,是拥有纸质书情怀的人,这个人群很大,目前互联网原住民主要是90年后出生的几代人,其他人包括我这个80后,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识获取全部来源于纸质书,情感使然。
但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纸质书是必然消失的(是作为一种主流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消失,不是绝对意义的零存在)。
纸质书必然消失的理由是?
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纸质书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纸质书存在的理由是满足人对知识获取的刚需,是互联网出现之前,综合竞争力最佳的一种知识媒介。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某天它被满足同样功能但更低成本的媒介替代了或者综合竞争力彻底丧失了,到那时纸质书就真的消失了。
1、替代论,历史案例,帛与纸的更替。三国时代里“衣带诏”典故非常出名,古代帛曾作为一个更便于携带(相比甲骨文、铭文)、可展现更多内容(对比同等大小的竹简)等优势流行,但自东汉蔡伦的造纸术改进了其成本降低、质量变优,这种更低成本完成其功能改良纸的出现,帛作为一种内容媒介发展到东汉就基本消失了。
2、竞争力丧失论,历史案例,竹简的流行和消亡。竹简其实并不方便,相比同时代的帛书,它在携带便利性、内容呈现都是差了不止一个光年,但在帛书与竹简共存的时代,竹简这个缺憾明显的媒介载体却一度是主流的存在,包括很多秦始皇支持者们常说的“每天翻600斤竹简奏折”的史实,证明连皇帝都以看竹简为主,为啥竹简相比帛书缺点那么多,却存反而成了主流?
就是其综合竞争力要高于帛,几方面,成本低、料源丰富。成本低就不解释了,料源丰富是竹子多,竹简能够大批量生产,而帛产量很少,有关绢帛的产量唐代文献中曾有过记载“一亩之地,植桑10株,饲蚕得茧,缫丝织帛,可收0.5匹绢。”所以竹简作为一种落后的媒介,但因为综合竞争力一直在东晋之前的历史中名列前茅而存在,比如关公经典的读左传雕像拿的就是竹简。直至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在同样的低成本上实现更便利、内容呈现更丰富,而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所以说,研究媒介演进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只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纸质书就会彻底消失。之所以媒体会提出纸质书消亡论,是因为数字媒体完全可以替代纸质书(包括完全扫描纸质书的电子版,纯粹的数字化出版及在内容基础上植入音视频超链接等丰富结构的改良版),而且成本更低,料源更丰富(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曾说过一句话,手机的存储量未来有望实现1000G,相当于一个大型博物馆或者是国家图书馆里面所有的藏书的信息量)以后每人手里的手机都等同于拿着一个图书馆,媒介料源的解放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完美程度。
那为何纸质书反而升温了?
之所以如今纸质书市场回温,是因为纸质书的综合竞争力尚未彻底消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说过一句话“我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纸质图书消亡的”,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也说过类似的话“纸质书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消亡”,这个底气就是对纸质书目前综合竞争力的自信。从目前来说,这个优势还将持续一些时间。
钛媒体在发起这个话题的简介上也引用一个资料,2014年中国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一改前两年的负增长,实现了3.26%的正增长。欧美等国也出现了电子书增长停滞、纸书不减反增的现象。但从增长率来看,其实是纸质书在数字媒介的强势下,止住了跌势,在目前媒介格局下同数字媒介已经共存。在类似互联网界的“蔡伦”未出现之前,应该会长期的共存。升温只是保持平衡现状下的一种拉锯式波动,直至平衡被打破。
纸质书现存竞争力分析
纸质书缺陷第一段我就列过一个大概,展现形式单一、成本高昂、资源浪费、场景开始缺失。
那么存在即有其合理性,我们来分析下为何纸质书可以同数字出版目前保持一种平衡,对这些优势做个排序的梳理。
第一,对高质量内容的垄断,我曾尝试不少于十个电子书客户端下载我喜欢的内容,结果百分之九十纸质书内容在网上找不到。现在,出版社和一部分杂志报纸刊物,为了巩固自己的销量,同此前一些歌手出专辑,包括电影一样采取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延迟或不提供数字版(网友制作的盗版不算),数字媒介如何牛,但毕竟是媒介,人需求的东西是内容,如果媒介有一万条优势,没内容一切等于零。而目前纯粹的电子书如Kindle因为内容并不丰富受众群覆盖不到高质需求用户,或者换个说法满足不了高质用户的全部阅读需求。这也是电子书包括kindle发展不乐观的原因。
据统计机构IHS iSuppli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电子书阅读器的出货量开始下降,2012年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比2011年下降36%,到2016年,整个市场的出货量仅仅为710万。而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320万。
另外以80后两个作家代表事例来讲一下,韩寒在《杂的文》序文中曾说过这句话“这本书没什么好看,都是网上有的文章”,可以看出韩寒很清楚出版内容网上可以免费看会影响销量。而郭敬明的新书《爵迹》2010年5月开始在《收获》杂志连载,8月出版,9月才授权电子书在云中书城,难道纸质书和电子书不能同步吗?不是,是纸质书为了自身销量故意做的垄断。只要这个垄断存在,纸质书就拥有同电子书分庭抗礼的绝对优势。
第二,提供简单的阅读体验,这个阅读体验要从多个方面说起,一个是选择简单,读者可以从出版方(作者或机构)的口碑判别一本书值不值得看,二个是由于书载体特性阅读不受载体干扰。
阅读很大的作用是帮助人来提升自我,电子书获取不到更多的纸质书内容(故意垄断),就发展无门槛的电子书内容来补足内容短板。但一味求量忽略品质的电子书发展,让高质读者寻找合适内容的时间成本太高昂,虽然显性的成本(纸质书花的钱和电子书花的钱)电子书获胜,但选择的时间隐形成本,让电子书的综合成本反而低于纸质书。
另外阅读需要安静的场景,用户在电子书和手机、平板上的电子书客户端阅读,很容易受电子产品功能的丰富性干扰。可能阅读着书就自然的切换到游戏、资讯、视频上,纸质书也存在这种被干扰的现状。但纸质书的干扰是外物,对于阅读本身还是安静的。
电子书的干扰是其媒介自身所带,自然就是一个不安静的阅读场景,或者说读者会自然把电子书阅读的被干扰责任怪罪在电子书上。打心里就会认为还是纸质书阅读体验更好,其实只要内容一样是不该有这种体验差别的,但不同媒介营造的体验,却影响着大众对电子书不如纸质书的一种看法,尤其是电子书发展初期就留下了这种无法深度阅读印象(其实内容一样,说电子书无法深度阅读是让人很费解的,明明是自己定力不够),但这种偏见对电子书的发展限制是很大的。
第三,情感和文化惯性,举一个现实案例,节能灯的矛盾现象,节能灯的出现即符合现代节能的历史趋势,最重要的是节能灯的光更适合人对光源的适应性。但节能灯在成本优势和体验优势双重作用下,普及受阻,很多人还是坚持用钨丝灯泡,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灯,为此官方不得不用公益广告和限制性政策来推动节能灯普及。在纸质书上也存在这种现象,目前互联网发展才几十年,电子书的出现到普及也不过十余年时间。大部分人对纸质书阅读还是有情感和文化惯性的,至少在纸质书时代长大的人作为社会消费主流的时间段里,纸质书还是会持续有市场的。况且,即使90后互联网原住民课堂教材还是纸质书,这种习惯的力量其实很牢固。
所以说,纸质书消失是必然的,但电子书模仿纸质书阅读体验绝对无法抗衡纸质书,只有找到了自己节奏,才是彻底替代纸质书的开始。
文后我用钛媒体网友@我在睡觉 在《纸质书不会消亡,毕竟电子书还很“年轻”,二者会走向共赢》一文中的评论做结尾:“纸质书必将消亡这还有疑问吗?就像甲骨文会消亡一样。电子书也会消亡啊,从长远来看你觉得什么不会消亡?所以说世界在变化发展。消不消亡讨论无意义,该讨论讨论如何发展出更好的阅读方式,或者说知识获取方式。”(文章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錯,永遠都不會消亡
确实没有优势
用纸印刷时效性强的东西,确实浪费。比如报纸、杂志,但经典的文学作品,用纸印出来有啥不好呢?纸如果在自然光下阅读,连电都不需要。
现在阶段消亡的只是媒体类的纸质产品,因为时效性太强。而基础的东西和长期有价值的东西的消亡慢,可以用纸质书作为载体。并且信息的爆发还是初级阶段。
今年起,已极大降低了纸质书的采购,只有电子书没有的时候才考虑。一是电子书便捷阅读,二是拥有的成本更低
观点认同,另一篇文章有评论,MR时代必然被取代,互联网不足以取代还是
时代发展的必然
等地球上造纸的材料都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