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综合】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称,处于经营重组期的夏普公司已基本决定接受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即富士康)提出的7000亿日元(约合392亿元人民币,约合60.2亿美元)收购方案,并展开最终协调。
此前消息称,富士康并无买下夏普全部股份的计划,而是打算向夏普公司注资3890亿日元(约合211.2亿元人民币)以换取新股份,1月30日,该报价提高到了357.8亿元人民币。此举也将使富士康集团持有夏普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
据腾讯科技报道,夏普社长高桥兴三周四在记者会上表示,鸿海“拥有很强的零部件采购能力和生产能力,将带来巨大的组合效应”。夏普考虑在约一个月后签署最终协议。
富士康选择提价的原因之一在于,日本半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也想参与此次收购,并且呼声较高。虽然富士康出价是INCJ的两倍以上,但INCJ仍处于有利地位,因为日本不希望让夏普的面板技术落入外国企业手中。
但夏普方面认为,鸿海的方案在资金方面更为优厚,由此,创立已逾百年的电器巨头将在外资的扶持下进行重组。
对于日本政府担忧夏普的尖端技术流向海外一事,高桥表示,与鸿海方面自2012年起共同运营位于大阪府堺市的液晶工厂,“已建立起了信赖关系,完全没有发生技术外泄”,认为无需担忧。
如果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作为外国企业对日企的出资案例,鸿海的注资额将超过1999年法国雷诺集团对日产汽车的出资规模。
据日媒报道,夏普曾是全球液晶技术的发明者,领导者。但是正由于液晶产业的投资失败,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由于日本企业向来风格保守,夏普也不能免俗。其主要面板厂设在日本国内,主要向自己供给,而不是像行业内的三星、LG等厂商一样结成企业同盟。因此,当全球液晶面板供应过剩,夏普首先遭遇打击。
虽然夏普采取了包括重组、裁员和出售大阪办公楼等在内的许多自救措施,但都无济于事。作为夏普的主营业务,其液晶面板相关部门业绩恶化,上个财年亏损将近120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9月底为止的本财年上半年又赔了约45亿元人民币。
一直给夏普公司做代加工的台湾鸿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旗下公司富士康是苹果iPhone和iPad的主要代工厂商,加上苹果的部分液晶面板也是从夏普采购的,因此其非常重视夏普的液晶技术和相关的产业。早在2012年,鸿海就开始谋划入股夏普。当时鸿海以每股550日元(合计约67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夏普已发行股份的9.9%达成共识,但是之后由于夏普的股价大跌,谈判在事实上陷入中断。
在此后的几年当中,谈判仍在断断续续的进行,据相关人士透露,当时郭台铭还表示,鸿海还可以根据需要向夏普公司提供更多的资金援助。同时,鸿海不要求夏普公司的经营班子实行改造,夏普现任社长高桥兴三也可以继续担任社长,不改变夏普的品牌,不裁员。
而今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将于北京时间14点在日本大阪召开新闻发布会,外界猜测可能跟收购夏普有关,夏普总部就位于大阪。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也许对夏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投资创新,却遭破产窘境,夏普的遭遇对于国内一众xx企业是多么完美而无暇的借口。
日本的创新乏力啊。
经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