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钛媒体品牌栏目“创业者自述”,见证与连接大变革时代的那些创业弄潮儿心声。
钛媒体注:本文作者为广州君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CEO,却有着计算机学士和哲学学士双学位,是一名极客。他还是个微博时代著名的诗人@诗风 ,笔耕不辍地写了很多诗,最近的一首是模仿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词”所写。这是他的第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安全软件,第二次是网络营销,第三次他却选择了智能硬件创业。他组了一个奇葩的三个创始人团队:1个是Linux内核软件工程师;1个是从事特种射频通讯基站设计的;1个是深圳山寨从良者。
不过,在这个火坑里挣扎几年,他有了很多新的体悟。钛媒体一直很喜欢这些经历奇特的特立独行者,特邀诗风他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硬件创业专栏,欢迎关注钛媒体,持续收看,今天带来第一篇《智能硬件的火坑生存法则》:
创办君行OAIR是我第三次创业,在这个我从未涉足的硬件产品领域,我一直坚持四个经营原则来降低风险——“以软带硬、从易到难、谨慎试错、严守规范”。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智能硬件领域初创企业的常见问题,就教于方家。
今天,各个行业几乎都存在产能过剩,我还要在硬件方面创业,有人调侃说:创业是自己挖坑跳,硬件创业则是直接跳火坑。因为初创型的智能硬件企业,从设计到生产,都承受着比互联网、软件、贸易等企业更大的风险。但我认为世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就看你有没有找到芭蕉扇。
初创企业的“火坑”经验教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硬件宜保守,软件可激进
产品设计越是追求极致,特别是硬件方面,就越是容易出现生产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这点我们在OAIR充电宝设计的时候就深有体会,为了追求极致的厚度和长度,结果带了一系列问题,如电路板面积太小,SMT贴片难度大增,虚增了成本。
极致就代表要采用大量的非标准做法,做好了是突破,做不好就一败涂地,所以,好的产品经理必须在极致和可靠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我的个人体会是:软硬结合的产品,在起步阶段,硬件宜保守,软件可激进。
二、初创企业的供应链难题
初创企业一般既没有大采购订单,也没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即使是团队成员有人脉关系,也很局限。由于量少,与生产商、供应商谈判就没有优势,只能自寻采购渠道。在目前的鱼龙混杂的商业环境下,双方都缺乏互信,某些供应商很可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给你挖坑。这方面我们是交过学费的,生产第一批OAIR产品时,用来粘贴底部标签的3M不干胶就出了问题。那是我们自行通过阿里巴巴采购的,但一经试用,就发现粘不牢、脱落,买到假货了!几经周折,后来还是通过人脉关系,从3M总代理商购买才解决了问题。
可想而知,若然一开始未经小规模试验就贸然大规模应用,小小一片3M胶都能让你踩坑。目前,创业企业怎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找到可靠的供应链服务商,还是一大难题,只能靠创业者不断摸索、自己解决,所谓坑要早填,坑踩多了自然就知道如何少踩坑。
摸索难免耗时费钱,但是我的一些心得,可使后来者少走弯路:
(1)自己学习识别原材料真伪,干一行必须成为这行的通人;
(2)尽量发挥团队成员的人脉关系,直接找厂家或者总代理;
(3)尽量使用标准件;
(4) 核心IC尽量不要用国产货;
(5)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三、山寨的诱惑
我们创业的理念就是要做良心精品,但是在时间和成本的催促之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两难的取舍,要快要省,可以降低对规范性的要求,用一些“山寨”手法来临时解决问题。而严格按照规范来,不但成本昂贵,更可能要推倒重来。
其实,要最终形成一条成熟可靠的产线、要追求卓越,每个生产环节都困难重重,“山寨的诱惑” 始终存在。坚持“高大上、不将就”,说着简单,执行起来难。但再难也得咬牙坚持!假如一开始就抛弃了规范,处处只为求快、求便,最终产品必然是短命的,无法树立品牌,无非沦为又一家山寨企业而已。
以上是生产精品、树立品牌的主要问题,能克服这三大问题,公司生存就有希望了。我希望创业的同道们都可以坚持自己理想主义的初衷,继续做精品,共同把中国电子产品的质量提升起来,一同来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介绍:陈诗峰,广州君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卡巴斯基中国区副总裁,2013年带领一群极客创立“OAIR”(Outdoor Air)品牌,专业设计生产户外随身便携式智能产品,解决旅行中的供电、存储和上网等核心需求。 官网:OAIR.COM)]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很不错,不过大叔一看就是IT男,发型能修修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