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谈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不得不先看看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逻辑。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陈龙在10月18日的蚂蚁金融分享日上做了一个演讲,非常清晰的厘清了互联网金融的逻辑,并以详细的案例,讲清楚了中国经济和金融制度的本质与未来。全文由《商业价值》记者刘泓君根据现场整理,钛媒体编辑先提取了几个要点:
1、如果要看金融的未来,就要知道它的大的图景在什么地方?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需要金融的增长支持它,金融就像市场经济的血液一样。在中国十八大以后,将来真的要释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力,金融一定要大的发展。但现状是一个资源倾斜的金融体系,它不会非常快的改变,为什么?因为如果把资源倾斜的政策取消了,比如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发生很快的话,国有企业就受不了了。
2、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中国的消费只占了GDP的30%多,美国是70%。美国为了支持它的消费,储蓄率甚至到零了,通过借债,通过不储蓄,在消费,不能持续就发生金融危机。现在中国经济的现状,为什么那么多的行业产能过剩,因为消费国已经出了问题,生产国必须调整,我们是一个最大的生产国。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因素,长期来说,这样一个中美失衡的情况必须调整,怎么调整?中国的消费必须有很大的提高,所谓的消费拉动的经济,这是我们中国的未来。
3、金融的本质,如果将来看20年,有三个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所以,科技的进步,加上金融,再加上中国消费的前景,有一个非常大的前途。金融生态可总结为三句话:金融产品也是卖产品的;产品是有不定性,是有风险的;卖产品的机构也是有道德风险的,需要被监管。这基本上把金融的生态圈最本质的东西讲清楚了。
4、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可以在三大案例中得到支撑。案例一:支付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案例二:技术推动的投行变革;案例三:大数据下的征信体系。
5、基于上述要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能做多大,很需要技术革命的想象力。金融史的各种产品告诉我们,第一,商业发展本来就会对金融产生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会带来金融创新,这个创新又会带来新的金融需求。例如,在信用卡这样的金融产品产生以前,你是无法想象消费者信贷的。所以,我们有了新的科技会带来新的金融创新,它的体量可以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可能没有足够的想象力。
技术革命有两个好处:渠道,把生产和需求联系起来了。由于大家做事情,就有了信息,有了信息就可以有征信,有了征信就可以有金融。
6、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中国金融产品的六大机会:理财产品;消费者信贷、小贷、保险、供应链金融、网络银行。
以下是《商业价值》记者刘泓君根据现场演讲整理的全文,小标题为钛媒体所加:
我今天主要讲的不是产品本身,主要讲的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逻辑,因为金融是有本质的,把这个逻辑讲清楚了,可以帮我们理解未来。
从宏观的角度怎么看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第一,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制度所理解的未来。
在这里先讲一本书,叫《21世纪的资本论》,刚刚在中国开始上架,这本书出来以后得到全世界经济学家的追捧,大家都在热议这本书。为什么会有人讲资本论呢?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经济制度都有一个资本论,所谓的资本论就是资本和劳动力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去推动经济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和劳动者的分享是不是公平,效率和公平是每个经济体都面临的问题,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资本论。马克思会说资本家和劳动者是搞不好的,劳动者有一天会起来把资本家给埋葬。Piketty(备注:《21世纪资本论》作者)也觉得资本家和老东家是搞不好的,所以要对资本家征收重税。
我写了一篇文章叫“21世纪的资本论应该怎么写”,我讲到了中国的资本论应该怎么写,因为每个国家都是有资本论的。如果讲中国的资本论,可以说在建国以后,前30年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最核心的东西是资本的国有化,为了完成它的追求重工业发展的目标,资本基本上国有化了,产权的政策上,取消了企业的私人的产权;在市场的政策上,取消了市场,统购统销。用压低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把所有的资源向重工业的发展倾斜。在宏观的政策上,利率管制,汇率管制,压低利率,压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把所有的资源都向重工业的发展去倾斜,这是中国前30年的历史。
后来出现了消费短缺的经济,我们的福利非常低下,中国是一个城乡差别非常大的国家,在金融体系里,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消费者找不到投融资产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的存在。中国原来是没有银行的,因为金融体系是中国国策的一个取款机,即便后来有了商业银行,一直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商业银行很有像政策银行的味道。
如果要看金融的未来,要知道它的大的图景在什么地方?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需要金融的增长支持它,金融就像市场经济的血液一样。在中国十八大以后,将来真的要释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力,金融一定要大的发展。但现状是一个资源倾斜的金融体系,它不会非常快的改变,为什么?如果把资源倾斜的政策取消了,比如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发生很快的话,国有企业就受不了了。
这个倾斜会一直存在,存在很长的时间。我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关心的一个东西,在现在这个时代,新技术带来的给金融消费者服务有非常大的前途。金融消费者包括了中小企业,也包括了在座的各位的个人的金融消费者,因为资源倾斜的关系,原来投融资产品非常少,由于新技术、由于互联网,有非常大的前景,而现在的金融体制是不满足这个前景的。
讲一下宏观。这个图告诉我们金融的未来在哪里?
这个图讲的是中国和美国消费占的GDP的比例,中国越来越低,而美国是越来越高,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经济,美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国,甚至可以说是消费过度了,而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生产国,支持它的消费。
由于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中国的消费只占了GDP的30%多,美国是70%。美国为了支持它的消费,储蓄率甚至到零了,通过借债,通过不储蓄,在消费,不能持续就发生金融危机。现在中国经济的现状,为什么那么多的行业产能过剩,因为消费国已经出了问题,生产国必须调整,我们是一个最大的生产国。
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因素,长期来说,这样一个中美失衡的情况必须调整,怎么调整?中国的消费必须有很大的提高,所谓的消费拉动的经济,这是我们中国的未来。
长期来说,中国是消费拉动,如果你还有钱需要投资,应该投资的是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体验经济,老年化,投资的应该是和服务业、消费相关的整个产业链,包括物流、交通、信贷、金融服务、互联网。
未来的金融本质,有三个关键词和三句话
如果将来看20年,有三个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所以,科技的进步,加上金融,再加上中国消费的前景,有一个非常大的前途。
下面从金融的本质谈一下,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唐朝的小贷的契约,这是从以前的丝绸之路挖掘出来的。这里面有一个居民从另外一个居民左崇喜那里收到30匹丝绸,月息4匹丝绸,如果利息不能按时付每月多付一匹丝绸。
总结一下,现在各种高利贷的因素全都在里面了,小贷是自古以来都有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呢?这跟金融的本质是相关的。如果我们要知道金融的未来,就要知道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功能本质和商业本质。功能的本质很简单,第一个是做支付的,最老的金融产品是钱,后来有了信用卡、储蓄卡、银行卡。第二个功能是投融资,把钱作为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传导,这个传导经常不是一对一的,你还得把钱都存到银行里去,有些时候是穿越期限的,存是短期的,贷是长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险。
如果要知道金融的未来,更应该理解它的商业的本质,三句话:
1、金融产品是卖产品和服务的。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是提供一种产品和服务的,当你提供产品和服务,一定要三个东西要注意,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渠道卖产品?有没有品牌卖这个产品?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离不开这三个角度。也因此,马上能知道互联网跟金融是有关系的。为什么呢?互联网第一个是渠道的革命,金融产品不神秘,还是一个产品,是卖产品和服务的,有渠道的问题,有产品的问题,有品牌的问题。
2、金融产品跟一般的产品不太一样,水是一种产品,金融产品跟这个产品可能还有一点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什么呢?金融产品有不定性,金融产品本来反映了商业的风险,代表了商业的活动,它本身是有风险的。还有立项选择的风险,在金融里面都知道,最想借钱的人你是不能借钱给他的,因为他可能把钱拿过去不给你了。再一个风险是道德风险,你把钱借给对方以后,你可能控制不了他。由于这些风险,金融的产品跟一般的产品不一样,它是一个有风险的产品。而且这个风险往往是滞后的,现在不会发生,可能以后才会发生出来。由于有这个特点,就需要中介做风险的界定、控制和定价,这是金融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倒过来说,互联网除了是一个渠道的革命,另外一个可以做的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平台,有了信息,有了数据,可以大大的降低这个不定性,可以产生新的金融产品。
3、金融机构作为一个中介,需要对金融产品的不定性做一个甄别,但是金融机构本身也是有道德风险的,风险会不会出事呢?可能一两年以后才知道,我现在卖掉,钱就可以拿到了。金融中介也是需要被监管的,这就是金融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有金融的消费者,有金融机构,就是卖这个产品的中介,还有监管者。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很紧密的关系,如果你要推动金融的发展,需要整个生态圈的健康的发展。
再总结一下,三句话:金融产品也是卖产品的、产品是有不定性,是有风险的,卖产品的机构也是有道德风险的,需要被监管。基本上把金融的生态圈最本质的东西讲清楚了。
三大案例看金融创新的机会
案例一:支付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们怎么用它?如果你想知道一个金融产品能够发展多远,一般来说,金融的不定性越大就越难被互联网化,不定性越小的金融产品发展的越快。这是一个原理。你如果想知道互联网金融的东西能够发展的多快?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东西跟商业的结合有多紧密,商业是不是需要这个产品,是不是需要一个商业的场景。如果已经有一个商业的平台,再去做金融和从头去做金融是不一样的,因为你本来有一个商业的需求,它会发展的更快。
互联网金融能够给我的产品带来哪些贡献?第一,新的互联网对渠道的贡献,原来在线下卖产品,现在是网上了。第二,除了渠道,还能带来新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帮我们甄别风险,降低不定性,从而带来新的金融产品。
我讲几个距离的案例。第一个例子,支付,互联网支付是发展的最快的产品,为什么呢?很简单,它符合了两个原理:一是它跟商业的结合是最紧密的,在互联网的时代就需要互联网的支付。阿里巴巴之所以有今天,跟支付宝是分不开的,网上的交易就需要支付宝,它就发展起来了。二是支付相对的不定性是比较少的,因为买卖双方已经决定要做这个事情了,它的不定性比较小,唯一需要的就是便捷和安全,如果把这两方面做到了,它就可以去发展。
另外,它跟商业的结合是最紧密的。跟商业结合最紧密的道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我可以很快的提两个故事,比如说现代的银行,如果看金融的历史,现代银行的产生就是因为支付。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在荷兰,荷兰的船造的很好,很多货物通过阿姆斯特丹运到欧洲。
如果你有很多的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一定是要去支付和结算。由于这样一个背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就诞生了。这个银行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支付和结算,一直做了70多年,到1683年的时候,因为支付和结算,把阿姆斯特丹的贸易做的非常发达,就像支付宝把淘宝做的非常旺盛一样的。在这之后,阿姆斯特丹银行开始提供小贷。所以,当支付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提供别的金融的服务。
第二个例子,山西票号。
现在想起山西是一个资源的大省,其实山西是以前的金融之王,因为山西离原来的边境是比较近的,在名朝的时候,有个东西叫盐运,山西产盐,又在边境上,就可以做盐的贸易。做了贸易以后,就需要支付的支持了,他们就有了山西票号,1823年第一个山西票号叫日盛昌,后来有乔家大院,先是有贸易,后来有了支付。山西票号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全体衰落了。衰落的原因,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自己成立了银行,把结算和支付拿过去了,山西票号的核心竞争力就慢慢萎缩了,加上国力不济,它就衰落了。
中国的互联网支付比西方做的还快,我在北美生活了17年,在美国做教授的时候写支票写了好多年,现在美国人还在写支票。中国的支付已经领先美国了,我有时候开玩笑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一定会领先美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不够发达,中国的金融不够发达,注定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会更发达,说起来有点奇怪,但就是这样的,因为你可以弯道超车,支付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习惯了中国的支付,到美国就会觉得很不方便。
实际上现在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支付,谷歌从01年就推出了谷歌的钱包,苹果最近刚刚推出了基于苹果手机和iPad的手机支付,到下个月会推出。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东西,现在苹果的口号是,要像ipod整合音乐一样去整合支付行业。美国零售的联盟在建立移动支付的体系。
我想说的是,互联网公司非金融机构进军支付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不要觉得只有银行才能做,只有金融机构才能做。互联网公司由于有商业场景这个平台,做支付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所以,支付是走的最快的。在这块,中国多少已经领先于西方的一些国家了。
支付之所以重要,除了是支付本身,另外还是数据的收集。当我们在做支付的时候,就知道了你支付的习惯和信息,我们可以很精准的服务。支付代表了两个东西:数据和支付。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的服务。比如余额宝。有了支付以后,就可以提供别的金融的服务。
案例二:技术推动的投行变革
下面讲投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投行的,在1812年的时候,美国和英国打了一场仗,它直接导致了加拿大的独立,当时美国政府需要融1600万美金的现金,只融了600万,有了1000万的缺口。当时是没有投行这个东西的,当时到了在纽约的商人,商人说帮着融,他们就把1000万美金面值的国债买进来。
这就是投行的本质,它是销售一种有不定性的金融产品,它要承销,说担保可以做这个事情,而且我有渠道,可以担保承销。有了这个例子以后,我们发现这个东西可以做,因为你可以赚好多钱。
到了1864年的时候,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又需要钱,这时候他就发国债,想发20年、30年的国债,上一次因为借钱的费用非常高,这次就想怎么办?当时有一个新技术的产品,叫电报。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小的投行,一个叫库克的人说我帮你承销,我不会收很高额的承销费,我用电报的方式帮你做承销。首先他把各个地方小的代理机构做登记,通过打电报的方式,在华盛顿向全国打电报去卖,这是由于新技术带来的一个销售渠道的革命。这个金融产品就发生了变化,这个非常成功,卖掉了10个亿美金的国债,而且是以平价的水平卖掉的,100块钱的面值可以卖100块钱。这就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带来的金融产品的改变,他只收了千分之一的承销费。
到了今天的美国国债,已经完全不需要投行了,美联储就可以做了,通过网络就可以去做了。为什么不需要投行?渠道非常好,美国的国债不定性已经很小了,因为美国政府是最有信誉的政府,它的产品没有不定性,这时候渠道就够了,不用承销机构去承销了。可以看到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透明给你带来的金融产品的革命。
案例三:大数据下的征信体系
第三个例子,消费者信贷。上个世纪初分期付款的方式慢慢开始推行,我们现在用信用卡已经很习惯了,其实信用卡就是一个小贷,而且没有抵押品,其实是很难做的。
在信用卡市场产生以前是没有不需要抵押的小贷,人们一直做的是典当。不需要抵押品,给你小贷是很难做的,消费者信贷是怎么做起来的?在一我开头的时候,慢慢有了分期付款。提供各种小贷,没有抵押品,我怎么知道你的品质呢?所以,我需要一个征信的服务,我们需要大数据,没有大数据征信是做不了的。包括二战以后,美国有一大批的军人退役,他对金融有需求,如果没有征信的评级就没有办法给你服务,在1956年的时候,美国第一家个人信用评分的公司产生了,到现在还是比较权威的评级机构。
有了征信基础之上,到1958年,什么样的记录都可以进来,这就是大数据的收集。到了1958年,第一个信用卡就产生了。信用卡产生了以后,推的很慢,因为它的成本很高,我们没有足够的大数据把征信做的足够好,一直到60年代有了计算机,这时候我们的运营成本才大幅度降低,这也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征信的发展,带来了消费者信贷,带来了信用卡的普及。这就是科技和金融的关系。由于科技的进步带来金融的创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Visa等信用卡的联盟就成立了。
这是美国的一些信用卡的利率,从96年到现在大概百分之十几,一般的违约率只有3%左右,信用卡这个东西还是挺赚钱的,而且信用卡往往是大的银行在做,越大数据的基础越充分,运营成本越低,其实是一种不用抵押的小贷,它产生的基础是征信和信息,对征信和信息的处理,一定是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的。这就是科技给我们金融产品带来的创新的改变。
讲一个中国的案例,淘宝在08年的时候只有1000亿的规模,到2012年就到了一万亿,他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08年以后,中国东部加工制造业产生过剩,而在西部,在三四线城市,有庞大的内需的人群,一方面是有需求,一方面是有生产,我们通过互联网把他们接起来,一下子淘宝几年翻了十倍。这就是架构了一个在互联网上国内的统一的大市场,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把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内需接起来了,这是互联网公司给中国做的贡献。
如果你要把网上的交易做好,一定要有评分,我们可以看得到这个产品,要给足够的评分,做的好就可以做起来了。同样的逻辑,当你把这些都做起来之后,你就搜集了很多信息,我们可以给商家去做评分,有了评分就可以做消费者信贷,可以做小贷,金融产品就产生了。这就是大数据所带来的金融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能做多大,需要技术革命的想象力
根据上述提到的,金融史的各种产品也告诉我们,第一,商业发展本来就会对金融产生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会带来金融创新,这个创新又会带来新的金融需求。什么意思呢?在信用卡这样的金融产品产生以前,你是无法想象消费者信贷的。
将来互联网金融能做到多大,其实是没有足够的想象力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产品没有产生,这个产品的产生依赖于大数据,我们有了新的科技会带来新的金融创新,它的体量可以是非常大的,现在可能没有足够的想象力。不止是现有的金融产品的转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对金融的需求。
技术革命有两个好处:渠道,把生产和需求联系起来了。由于大家做事情,就有了信息,有了信息就可以有征信,有了征信就可以有金融。
基于此,可以看到金融产品的六大机会:
第一,理财产品。到2013年的时候,美国大概有60多万亿美金的理财产品,家庭的财富金融资产只有15%的钱存在银行里,剩下的37%是在债券和股票里,48%是其它资产。中国大部分的钱还是放在银行里面,做理财还是比较小的。中国现在家庭的存款余额大概有49万亿,假设这个钱不只是放在银行里,至少有一半转化成理财产品,至少有20多万亿。还有非金融机构,存款大概有40万亿,假设有20%的钱给互联网,可以转成互联网理财的东西,大概有8万亿左右,加起来有三四十万亿的空间。所以说,理财将来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所以,如果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很大的渠道和平台,是很有可能做一个很大的网上理财的。
第二,消费者信贷。到今年6月份,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只有0.3张,美国在2011年的时候就有1.8万亿持有信用卡,每个人持有7张卡,卡值8000美金。如果每个人持两张信用卡,卡值1000美金,大概会带来16万人民币的需求,比现在的3万亿翻五六倍,这又是非常大的消费者信贷的空间。
第三,小贷。在中国,一般的小微企业,贡献中国GDP占60%左右,如果按照2013年的数字,贡献了大概30多万亿的GDP。中国是一个倾斜的金融体系,中国的钱70%以上的贷款是向国企、央企倾斜的。所以,一般中小企业、个体户是拿不到多少钱的,这块市场是很大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征信的基础,能够给他们带来金融的服务,这块可能还有十几、二十万亿的小贷的规模,它是在科技进步的时代是有可能产生的。
第四,保险。2013年中国的保险为1.7万亿,互联网保险是非常小的。1.7万亿的保险只有很少在互联网上。中国的保险渗透率是非常低的,中国人买保险的额度是很低的,我们为什么不买保险?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买什么样的保险,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所以,这个市场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这块互联网化的话,也有几万亿的空间。
第五,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时代不是简单的B2C,现在是C2B的,从消费者引导零售、分销、品牌、生产。这个时代上面和下面,一个是物流,一个是金融。如果把这个供应链搭起来,信息打通,那么多的信息就可以提供供应链金融,因为我有了大量的信息,我就知道给你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这又是非常大的一块。
第六,网络银行。腾讯的微众银行已经下来了,阿里前几天网商银行也下来了。荷兰ING Direct网络银行,随着规模扩大,成本是降低的。成本占的客户存款的比率是非常低的,相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它的成本比较低,因为它不需要开非常多的店。但是中国的网络银行,除了渠道的优势,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呢?本来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商业的场景,无论是腾讯的社交群体,还是阿里的网上的场景,有了这个场景,除了渠道,还有很多非常精准的信息。 如果做的好,中国的网络银行,尤其是已经有平台的互联网公司,借助平台做的网络银行,也可能有非常大的前景,跟从头去做网络银行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客户的基础支持它,有很多的信息,还有渠道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黄金时代
最后提两个:第一,平台优势。互联网金融尤其有未来的,是那些有平台优势的公司。金融很重要的本质是它有不定性,谁能够把不定性降的很低。有了征信之后,就可以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这个市场是非常大,不是没有人愿意投资,而是你不敢去投资。有平台优势的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大数据和征信。像阿里、腾讯,可以以这个平台做一个底层,做征信,这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以这个为底层,可以跟社会上所有的金融机构,跟消费者结合起来,做非常不一样的普惠金融。这是平台公司最大的未来。中国是个资源倾斜的时代,一下子不会改变的,如果把钱撤出来,那些就会出问题。由于高科技革命带来的普惠金融的未来,就会有非常大的前景。
因为金融机构本身是有道德风险的,做金融机构是需要被监管的。在金融生态圈里,有监管者、有金融机构、有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包括了投资人、中小企业、大企业等。如果互联网金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除了要做金融的创新,还需要监管者跟金融机构之间互动,尤其需要监管者知道这是一个大的历史机遇。阿里已经上市了,中国的BAT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做到了世界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由于中国传统的服务不发达,互联网不发达,互联网金融可以走的更远,我们的金融监管者应该懂得这样的机遇,监管者和金融机构一起结合才能创造普惠金融的未来。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是需要金融体系的发展去支持的,没有一个发达的国家是没有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的。但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落后的、资源倾斜的,而且不会很快的改变,否则中国的国企、央企就要出问题了。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新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给金融消费者的服务就有非常大的前途。科技的革命,渠道的革命和信息的革命,还有新的金融创新的产品,由于渠道和信息带来了征信,这就是普惠金融的时代。
所以,如果你要做不一样的金融,这就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这是我对这个愿景的理解。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首要明白金融市场这一体系。
高谈。
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势不可挡
好长的文章……大家的评论都好有逼格……
互联网金融产品也要做服务,单一产品不适合在互联网销售,余额宝的成功已经非常说明问题。
期待
似乎什么都想跟互联网沾边!
并不容易
互联网的发展,搭建了一条低成本的渠道,国内企业已在上面做文章了,待监管机构的认识的转变和监管方式的创新。
【点赞】优先通过,现已1900人QQ群【110262209】,群内已经汇集了天猫商家1900多人,还差100人即将满群,群内全部天猫商家,每天汇集讨论关于天猫营运遇到的问题!群内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非常温馨,希望类目TOP商家尽快加入!群内已汇集了女装类目,男装类目,家具类目,运动户外类目老大!广交天下朋友,就在电商精英俱乐部!千人医药保健行业电商QQ群 【7928959】汇集医药保健电商行业近500余人,即将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