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社会在进行着快速的更迭。这使得每一家IT公司都会遭遇到“米缸效应”:贪恋米缸中白花花的大米,最终米缸见底,却发现再也无法跳出米缸。在IT领域,被米缸困住的公司并不在少数。
迈克尔·戴尔有一句著名的名言:用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予以庆贺,随后便开始新的工作。这意味着,贪恋现有的成就“吃老本”,并不符合戴尔这家公司的作风。这正如同戴尔在PC产品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尽管连续多个季度取得市场份额增长的成绩,其依然在秉持着“快且新”的精神,高效持续地运转着。对于戴尔来说,其会为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与调整策略。这种“强适应”的体质铸造了今天戴尔在中国的经营模式:多渠道通路、深耕4~6级市场、不断地产品迭代,再加上长期的运营、供应链以及现金管理经验。有积淀,也有创新。
PC未死
当戴尔2014年年中在中国市场推出游匣7000游戏笔记本电脑时,曾经引发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们的观点是:在今天这个PC不断被“唱衰”的年代,为什么还会有公司能够在此投入,持续采用最新的科技,并坚定地引领市场上的设计潮流?不过,这种看似“逆流而上”的做法,却是戴尔适应市场自我调整的不二法门。
在这个移动互联横行、互联网精神充斥的时代中,戴尔依仗对消费者深邃的洞察力,深刻地明白了只有“新且快”,才能够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消费者能够见到,戴尔不仅在快速迭代产品,满足细分用户需求,而且一直在第一时间采购最新的处理器、显卡等组件。产品一年更迭一次,这已经成为了戴尔在PC方面的底线。
“换汤不换药”,这恐怕是很多企业推出新产品时最常用的做法。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戴尔PC产品的迭代。全新的工业设计与模具,最新的科技成果,大胆而前卫的材料选择,使得你不由得相信,正是由于有这样热忱的企业存在,PC行业的前景依然充满激情。
更何况,市场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IDC在2014年10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PC出货量为7850万台,虽然同比下滑1.7%,但好于4.1%的同比下滑预期。与此同时,第三季度美国市场PC出货量达到1730万台,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2.6%,欧洲市场也有乐观表现。分析师特别强调说,亚太市场实际的PC消费超出预期。另一发面,尽管大环境依然处于下滑,不过根据IDC的报告,戴尔在2014年第三季度依然斩获了13.3%的全球PC市场份额,相较去年同期的11.9%有所增加。(注: http://www.fool.com/investing/general/2014/10/14/why-lenovo-continues-crushing-hp-dell-and-apple-in.aspx)这一增长幅度超过了惠普、Acer以及苹果。
调研咨询公司Gartner的首席分析师Mikako Kitagawa这样看待PC市场的未来:“消费者的注意力正在慢慢回到购买PC上来,随之而来的是平板电脑的采购已经到达了峰值。从PC 转向平板电脑的趋势已经开始消退,因为平板电脑的普及率已达到40%~50%。(注:详见Gartner报告)
最后一公里的打通
戴尔兢兢业业的态度感动了消费者。根据戴尔方面所公布的数据,在其新客户中,有70%是首次购买PC。换句话说,有为数众多的人选择将首次购买体验与戴尔分享。这对这家一直以用户服务为重心的公司来说,既是动力,也是责任。
今天,戴尔正在不断拉近自己与PC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努力。为此,在中国,戴尔不仅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维持与消费者的互动,同时会将更多精力放到4~6级城市之中。这与很多公司过度发展一线城市用户“买椟还珠”般的策略截然不同。对于戴尔来说4~6级城市占据着中国80%人口,在这里更多的用户有着接触信息化、数字化的需求。他们需要购买PC,PC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丰富文娱生活。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有利于4~6级城市的IT建设:国家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在加大,这些领域与信息化紧密相联;IT品牌的市场渗透率比较低,需要知名企业提供成熟可靠的PC产品;“宽带中国”策略使得村村通宽带成为现实……
根据戴尔公布的数据,目前其在中国大部分的PC零售网点都设立在中小型城市。对于大城市来说,戴尔则主要利用直销和电商渠道进行覆盖。分层分级的不同策略,使得戴尔在中国的策略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尽管很多人是依靠戴尔认识了直销模式,但是戴尔却并不仅擅于做直销。
始终领先的产品与技术服务、有效的供应链及现金流管理、对消费者的洞察、多样化的渠道策略、把握潮流动向,戴尔在中国的发展正在这样全新且快速地稳步向前。PC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戴尔以实际行动告诉业界:永无止境。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