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O2O玩完资本“过山车”,未来何去何从?

进入2016年,O2O行业曾最受追捧的教育类O2O,被唱衰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2015年是O2O行业最为狂热的一年,在资本的助推下,多家公司烧钱扩张火爆一时,但到15年底开始,O2O整体上已经是横尸遍野了。进入2016年,作为该行业曾最受追捧的教育类O2O,被唱衰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团长君了解到,眼下整个O2O市场出现资金链短缺,让已经困惑的O2O创业者更加迷失。多位投资界人士也公开表示,教育O2O或许还处于行业早期,资本是否会再次进入,还需冷静旁观一段时间。但脱离了行业本质的教育O2O企业,必然不再受重视。

教育O2O新的风口在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育O2O土壤贫瘠

2015年,我国在教育行业对外公布的投融资数量为199起,总融资金额达到了20.3亿美元,相较于2014年,投融资数量增长了36.6%,总融资额则增长了160%。而20.3亿美元的融资额,让中国在线教育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在线教育最热的投资市场。

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行业前景的看好,使得该领域的融资热度高涨,但需要警觉的是,当行业整体发展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再加上资本市场身处寒流的大背景,希望通过烧钱烧出未来的想法简直是妄想。

团长君觉得,此前教育O2O火爆的导火索,主要是投资者企图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布局在线教育平台,并未对这个领域做出仔细的考究。以“跟谁学”、“轻轻家教”、“疯狂老师”等为例,通过大笔烧钱,希望以提供高额回报的方式吸引优质师资进驻,进而吸引更多学生,其本质无法真正输出教育价值。

但一大波O2O项目的灭亡,证明了烧钱模式在教育O2O领域同样也是不可持续的。对教育行业而言,只有真正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资源区域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并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才能保证用户的教学效果,形成长期的盈利模式。

说到底,2015年O2O火爆的本质在于这种方式理论上可以提高原有方式的效率,缩短端到端连接的时间。而作为教育品类,如果仅仅作为两端的搭连,原本的方式并没有过多的不透明,本质上进行互联网化的需求似乎并不大。

其次,与打车、生活服务这些O2O高频次的需求不同,高价格、低频次、个性化、试错成本高的教育O2O,相比之下存在根基显得十分薄弱。比如洗车行业,在火爆的2015年,“率先”走上关门的命运。对比来看,起始于简单的烧钱、业务电子化的教育类O2O,恐将面临同样的危机。

教育行业大转型

团长君认为,在线教育领域的本质的问题,不仅是供给端优质师资的稀缺,而且需求端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详细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家长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服务信息越来多样和透明。受互联网的影响,学生和家长在观念上已经转变,对于老师、平台、机构、教学内容等信息希望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教育O2O未来应该在管理流程化、精细化、标准化等方面下功夫,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的成长档案、学业规划和大数据的分析,对家长和老师对平台的依赖和满意度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个变化是学生和家长的学习需求正在呈现社会化的属性。传统教育机构的资源、组织架构还是围绕着PC流程去做,可是学生和家长更多的是使用移动互联,他们希望得到最短路径最快决策,以及即时个性的服务。

所以,教育O2O未来应更注重娱乐化、社交化、碎片化的转变,在工具、内容或者服务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做深做透,树立竞争壁垒,重视客户体验。

也因此,要想在教育O2O杀出一条血路,简单的培养优质师资、扩大用户规模并不足够。提升教学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才可持续。不论教育行业在线上还是线下,核心仍是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资本考验行业前景

据业内人士透露,疯狂老师将启动C轮,计划融资5-7亿元,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城市扩张及线下运营、平台硬件搭建。在整个胶着的竞争态势下,团长君认为想融到这一金额并不易。

同时,针对近期资本市场的动荡对创投的影响,也有一些投资人分析,当前宏观环境对早期天使投资的影响不会很大,B轮和C轮的公司最危险,退出通道和估值都有影响,大量的公司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为资金的短缺出现死亡潮。这对于疯狂老师来讲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天机,也从侧面反映出这种形式的教育O2O即将走向败势。

着眼于资本层面,教育O2O机构选择“投资+并购”的新模式不失明智之举。藉由资本的力量,完善业务中的上下游链接,从而打造教育行业生态圈。

着眼于业务层面,互联网促使教育资源重新配置以及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但即便如此,互联网教育仍无法完全颠覆线下培训机构,“教育+互联网”是融合而非颠覆,“传统教育+互联网”将孕育出新的生机。

在资本普遍进入冷静期时,教育O2O这一尚且属于行业早期的领域,更该抛弃浮躁冒进的思维。扎实做好资源与内容建设,并实时维持现金流,才是与巨头抗衡、与行业同进的出路。(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首席观察团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