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创业者说,最有钛度的创业者故事)
如果你不知道崔玉涛,去问问身边的妈妈一族,这位著名儿科医生深受妈妈们的信赖。崔玉涛医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将近30年,擅长婴儿生长发育监测及婴幼儿营养与疾病的指导和预防,在新生儿科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
我国每年新生儿已超过1700万,这其中85、90后开始成为新手爸妈的主体,这个群体更追求科学育儿,移动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而除了在就职医院坐诊,通过新浪微博账号(@崔玉涛)解答问题、和新手爸妈们互动成了崔玉涛的主要方式。
2015年5月起,崔玉涛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置顶推荐一款叫做「育学园」的独立App,主要关注0岁起儿童健康管理的育儿及孕期指导,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记录功能。育学园成为崔医生在微博之外的另一个发声通道,而这款App的运营主体——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是由医生崔玉涛和马泷齿科董事长邵宗宗、前宝宝树快乐孕期产品总负责人姜巍联合创立的,崔玉涛任职董事长兼首席健康官。
公司成立的一年内,已经先后引入了弘晖资本和双湖资本的两轮融资。
育学园的创始人之一姜巍告诉钛媒体,如今个性化的育儿健康指导开始成为很多新爸妈们的刚性需求,怎样快速直接的获得最适用的“名医指导和服务”?针对这个痛点,过去医生的经验和指导内容需要被重新组织。
育学园怎样将内容的组织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为什么不做社区?
创业之初,姜巍研究了国内外众多母婴类产品,她发现论坛(或者圈子)已经成为了此类产品的“标配”,各类母婴电商类产品也纷纷加入社区功能。但育学园却选择坚持不做社区。
在母婴行业从业8年的姜巍有自己的判断,她告诉钛媒体,育学园之所以定位在儿童健康管理, 就是希望与大多母婴、育儿类产品相区隔,不做“大而全”而是要“减法”。育学园不做社区是基于两个原因:
- 第一,育学园的知识体系是相对结构化的,能够便于被组织从而为用户提供指导知识。论坛,则属于完全扁平化的,优质内容的发现和组织是很难达到的。
- 第二,产品调性不匹配。论坛中大部分讨论的话题往往跟儿童健康管理无关,这也不宜于产品的权威和专业性。
姜巍还认为,一款应用内如果提供过多的服务,事实上并不利于把每一个功能做深化,这样与其他母婴类产品甚至社交类产品很难有功能上的区隔。比如育学园所推出的“妙招”,虽然提供了育儿经验交流的平台,但是这种社交是在具体知识点引导下的针对性讨论,而非一般母婴论坛的无限制交流。
“产品上线一年以来,都只是围绕着儿童健康管理为核心将产品做得更加深化,最终固定了知识+记录+在线育儿咨询三大功能。”姜巍说。
这是一款工具性很强的App。“记录”和“任务”功能,可以帮助用户直观了解宝宝每天的饮食、睡眠、排便和等身体数据,输入身高体重等数据后还将生成专属于宝宝自己的生长曲线;在育儿内容方面,由崔玉涛医生以及从业多年的专业儿科医生团队把关,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科学育儿知识。
工具类产品会积累大量数据。例如每一个注册幼儿/儿童都有一系列发育数据,当这方面问题困扰用户,育学园就可以依据用户线上生成的数据模型,最终用户提供定制化分析和专业的育儿建议。
在线咨询怎样保证专业性?
最新版本的育学园App已经正式推出了线上“付费会员制”的咨询服务。
付费咨询的做法在如今“免费当道”的背景下,鲜有创业公司敢于尝试,线上付费咨询还未成为一个可靠的盈利方式。姜巍告诉钛媒体,关于付费的尝试是基于两个逻辑:
首先,迫于用户的期望,在运营过程中,他们收到很多家长的反馈,希望获得专业的育儿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育学园的线上付费育儿咨询主要是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用户,而目前育学园的用户群体中多为经济水平、教育水平较高的用户。
付费就意味着你的内容必须够专业。优质内容是育学园赖以提高用户粘性的核心之一,收费的“个性化服务”怎样保证专业性?
这是国内的大多数在线咨询模式面临的问题。在线的“寻医问药”都有其局限性,例如,通过“招揽”各地各类的医生加入平台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但是,往往因为医生的水平和专业背景的不同,最终的咨询效果通常也是参差不齐;另外这些平台对于医生的分散性管理也不宜于咨询服务水平的提高。
育学园的做法是:构建统一化和标准化的内部专业团队。姜巍向钛媒体介绍道,育学园的内部专业团队由客服、咨询师以及医生组成。除了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医生或者护士,还包括了育婴师、育儿师等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背景的人员。姜巍表示,
“儿童健康领域的咨询与一般的医疗咨询存在一定的差异,非疾病性的健康教育类问题往往占据了多数比例,此时医生的建议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相反具有育儿经验和专业资格的人员的答案往往更加专业。”
对于很多“慕名而来”的用户来说,更希望得到的是以崔玉涛医生的育儿理念为基准来提供的相对标准化答案。因此在姜巍看来,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非常标准化的解答,还可以随着团队的专业性的不断补充和增强来提高解答的质量。
此外,在保证内容的专业性上,育学园还建立了内容数据库——包括养育库、疾病库、以及产品库。例如产品库里包含了很多用户海购的进口奶粉、进口药品的适用人群、使用方法等等。通过内容数据库来帮助专业人士来提供更加全面的解答。
重蹈覆辙还是另辟蹊径?
育学园选择了轻医疗、高频次、刚性需求的儿科领域切入,从最初知识型、智能型的共性免费服务,开始向个性化的付费服务过度。
除了在线收费的育儿咨询服务,育学园在商业模式上还有两个未来规划:一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保险,另外就是是线下实体儿童健康医疗机构。
姜巍也向钛媒体透露,育学园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设北京第一家线下诊所,在医疗服务商更偏重于健康服务,比如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评估和干预。除了进行一些常见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外,诊所还将充当一个专业分诊机构的角色,将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孩子转到权威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育学园未来的想象空间是,从新生儿出生伊始,通过线上的用户记录形成健康档案作为就医辅助,线下和实体医疗机构合作,将线上咨询服务与线下医疗服务打通,实现全流程医疗服务。
线上线下结合的思路,正在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主流趋势,春雨医生、丁香园等都在做类似尝试。但线下医疗机构的第一门槛往往就是品牌信任的问题。对育学园来说,在微博上拥有500多万粉丝的崔医生的个人品牌,奠定了影响力基础。
品牌只是入口,育学园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姜巍坦言,如何将高标准化的服务和管理复制出去,而后扩张到全国各地正是育学园第一个线下医疗机构落地之后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
另外,线下医疗机构还需要更大的投入和团队规模,以及更高标准的安全质量管理。这也将成为育学园难以避免的挑战。因此,无论是线上付费咨询,还是涉足互联网保险,亦或是育学园未来的盈利重心——线下医疗机构,都只是其商业化探索的尝试。
但在如今儿科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的背景下,儿童医疗健康的需求频率明显更高,加上新一代年轻爸妈们普遍十分愿意为育儿“花钱”,育学园的做法也未尝不是一次“另辟蹊径”的尝试。
名医的个人品牌效应,往往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事实上,崔玉涛也并不是第一个踏入移动医疗的医生,之前已经有于莺、朱岩、张强、龚晓明等互联网上颇有影响力的医生走上了创业之路(可参考阅读钛媒体对于莺离开体制创业的报道),但他们也不得不二次学习,在公司战略、资本运作、管理技巧方面接受种种挑战。(本文首发钛媒体,杨雪丹/记者,葱葱/编辑)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看看
笔趣阁 ltoooo.com sdxlong.com
这感觉基本就全靠崔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