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钛坦白】大朋VR章立:企图越过技术一把抓内容红利的VR创业都不现实

未来VR的成功一定是多项技术的成功!是VR技术与AR、AI技术结合的成功!

钛媒体注:本文根据钛媒体旗下的「钛坦白」微信公开课第16期分享整理。钛坦白已举办16期(往期干货看这里),每期邀请钛客就一个特定话题进行在线分享。报名参与公开课,请关注微信公号钛媒体(taimeiti),发送“钛坦白”获取通关秘籍。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VR热潮下的冷思考”,我们请到了几位VR行业从业者加入讨论,干货非常多,将分三篇文章发布。以下是第一篇。另外两篇见:《和君资本安乐:对VR创业者来说,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关于VR最核心的五个问题,看看投资人、从业者们怎么说

本期钛客:章立,大朋VR首席战略官、原ARM亚太区生态负责人

分享主题:VR的下一步在哪里?

以下是章立在钛坦白16期上的分享干货:

今天VR处在哪个阶段?

借用Gartner的技术成熟图, 我们的共识是VR技术起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低成本、高性能的硬件平台的出现,以及软件生态的成熟, 今天的VR已经处在一个稳定向前发展的时期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所有的技术革新与新的划时代的产品出现,大家在强调用户界面、应用、操作系统的时候,往往忽视了硬件的发展事实上是所有这些技术革新的基础!从这个逻辑, 我们事实上可以通过把握硬件,比如移动处理器的计算能力的发展路径,来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并作出相应的规划。今天很多弱化硬件以及技术创新在整个科技进步中作用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今天我们从互联网时代,经过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进入智能硬件时代。在智能硬件时代, 要布局新的技术趋势,一定要把握智能硬件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从技术成熟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AR的成熟度略晚于VR。 事实上, AR一直处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我在ARM时,在2011年开始与Metaio以及其他AR的合作伙伴介入移动AR,受制于技术成熟度, AR在当时硬件上无法很好地解决功耗和性能的问题,同时也缺乏合适的应用场景,在to C端未见大规模部署,反而在to B端风生水起。未来我们的判断是AR会借助VR迎来新的一轮发展,而这新的一轮机会是to C的。

未来VR会与AR技术结合,借助AI,迎来一个新的星辰大海。

技术为本 or 专注内容?

我最近在和大家的交流中,一直强调,今天我们依旧处在技术红利阶段。(VR领域创业者)忽视技术红利,企图越过技术一把抓住内容红利是不现实的。

今天大家一个很普遍的感受就是,普通的VR设备容易让人头晕。好的内容一定首先是需要一个技术过关的硬件平台承载,而目前瓶颈在哪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智能硬件时代与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同是今天的智能硬件时代是碎片化与非标准化。我不认为在没有一个有足够量的、有相对标准的软硬件平台出现之前,内容红利是可以抓的住的。

所以我们的判断是:未来两年依旧是技术红利,抓住技术红利才有机会抓住内容红利。

移动VR对于生态的意义是什么?

移动VR包括VR手机盒子、手机与移动VR一体机两种形态。

这两种形态实际上覆盖了用户从初级VR用户体验到高级VR体验的需求。而手机VR的形式以非常低的成本,让VR接触到最大量的用户,这对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智能手机全球的出货量在13亿台左右,如果其中10%的人使用手机盒子的形式来体验VR,将造就1.3亿的VR用户。这对于任何一个新的智能硬件的分支与品类都是短时期无法超越了。而这些用户也是VR生态走向下一步的基础。

当用户不满足于在手机上体验入门级VR体验时,他们会选择完全为VR体验设计的移动VR一体机。因为手机天生不是为VR设计,比如发热的问题,比如电池的问题,比如屏幕曲度的问题,等等,而一体机可以为VR量身设计。

当然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手机会对VR做更多的优化,2017年我们预计有更多的手机能交付比今天好很多的体验,但是一体机也在同步优化。

另外更重要的是, 移动VR是未来VR社交的基石,下图的场景很快会变得平淡无奇。

一张图看懂VR的生态:

最后,未来VR的成功一定是多项技术的成功!是VR技术与AR、AI技术结合的成功!(本文首发钛媒体,根据大朋VR首席战略官、原ARM亚太区生态负责人章立在钛坦白的分享整理)

…………………………………………………………………………

本期更多钛客分享可以点击:

《和君资本安乐:对VR创业者来说,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关于VR最核心的五个问题,看看投资人、从业者们怎么说》

17期钛坦白预告:

看17期完整分享,或与行业大咖进行探讨,欢迎进入“钛坦白生力军”或“钛坦白直播”微信群。

进群方法: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或搜索进入微信公号“钛媒体”(taimeiti),发送“钛坦白”,将获得通关秘籍。

报名分享或合作:请联系钛媒体编辑佳音,邮箱jiayinge@tmtpost.com

本文系作者 佳音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智能眼镜

    回复 2016.04.15 · via iphone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