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狼论”容易让企业翻船,现在唯一的红利是跨界

要么捕获跨界红利,要么回到老掉牙的“兔狼论”。“兔狼论”让企业翻船,唯有拥抱跨界红利,才能转型成功。

不能免俗,参与一下“兔狼论”的讨论。

史玉柱最近被马云说服了,“兔子窝文化要不得,兔子比坏人危害还大……要赶走老兔子引进新狼,激发狼文化。”(详见钛媒体此前报道《史玉柱:兔子窝文化肯定要失败,巨人网络必须重塑“狼文化”》

最近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被刷屏了,华为是公认的执行力超强的“狼性文化”,其背后是大范围的股权激励和巨额研发投入带来的高利润,才令各地的“狼”趋之若鹜。

阿里的至少有40%的毛利,目前市值仍接近2000亿美元,仍处于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造就了阿里狼群。市场上的“狼”总是少数,德鲁克说过,管理的真谛是带领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情。这才是阿里原来的基因。

史玉柱凭什么吸引“狼”呢?“狼”要不创业去了,要不去了更大的企业谋生。

学不会的“狼性文化”

马云的“兔狼论”是有他的语境的。

中国企业界有个普遍的现象,企业一上市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核心高管套现走人了。阿里正在变成一个金融企业,财富效应造成人才扎堆,大企业病也伴随而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湖畔大学是马云的高招,甚至是防微杜渐,预防新的企业杀出来挑战阿里。马云有很强的危机感,阿里的兔子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可能个个是狼。阿里的狼,到了阿里,却拥有了兔子心态。马云也有信心去鞭策兔子和狼,这是市场优势地位决定的。而多数企业面临着转型的苦恼,创业经济在虹吸着人才,能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就烧高香了。

周末有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作者认为,中国式创业有“三大法宝”,抄袭、低价和吹牛。作者没有指出的是,目前的问题是,“三大法宝”已经全部失灵了。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市场红利、资金红利、海外红利,一瞬间似乎都消失了,因此“兔狼论”开始救市了。

“狼”代表着自我驱动的精英,而“兔子”就是普通员工。“兔狼论”把狼和兔子对立起来。其实在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重运营和重服务就是唯一的优势,这需要大量的兔子充当企业的骨干。现在自我驱动的精英越来越多的去创业去了。优秀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平台加速了人才的成长,同时也加速了企业的裂变。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狼性文化”首先需要警惕的,操作不当,反而加快人才的流失。

目前,市场上有三类企业:优质的大企业、创业企业和亟待转型的企业。“狼性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部分优质的大企业的专属权。让亟待转型的企业学习“狼性文化”,门槛挺高的。

华为“狼性文化”的基因来自企业创始人。任正非40多岁才开始创业,负债200多万,拖家带口,同时进入的又是竞争门槛极高的通信产品行业。华为一天都不能脱离“狼性文化”,直到现在也保持了“狼性文化”的基因。我曾经跟华为一个高管交流过,华为的战略管理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和股权激励,都不是一般企业能够达到的。换句话说,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核心能力和制度安排来割裂的看。华为可能是国内最难模仿的企业,“狼性文化”知易行难。

中国优质企业的企业文化除了“狼性文化”,还有“家文化”,代表企业是海底捞。现在餐饮企业开始广泛地模仿海底捞,逼得海底捞创始人张勇都出来声明自己是资本家。“家文化”在微利的餐饮行业也岌岌可危。但换成“狼性文化”,最大的问题是学不会,驾驭不了。学不会的“狼性文化”又被拿出来讨论了,只能说明企业转型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

不懂创新管理的“兔狼论”

“兔狼论”说到底还是按照传统企业的思维去思考企业转型问题。互联网经济首先是一种外部型经济,是一种增量经济模式,兔和狼不再是企业的主要矛盾。相反,企业越来越难辨别,企业员工谁是兔子谁是狼。

华为的余承东和腾讯的张小龙当初都是在做边缘创新,如果企业是彻底的KPI导向,余承东和张小龙反而会被作为兔子的典型被误杀了;很多研究乔布斯的人容易忽略一点,乔布斯在皮克斯公司的经历对于其后来再造苹果公司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皮克斯公司作为美国动画公司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创业管理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创新管理是无边界管理,是半失控式的管理。如果不能容忍企业内部的混沌状态,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互联网经济反而更加意味着是走过一个窄门。绝大多数信息是公开的,竞争也是公开的。你努力,竞争对手同样努力,最后互相抵消。

互联网经济是无数路径交叉在一起的丛林。一条路走不通,换另外一条也是如此。这个时候只有回到原点,冷静观察市场,直到发现确定性机会再出手。这意味着要打破自己的能力边界,创造新的资源组合。也意味着发现机会的能力比获得注意力要重要百倍。

互联网本身就是黑暗森林。谈互联网思维的人谈的都是众所周知的内容,跟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说,明亮的互联网经济已经是完成时,现在都需要在暗黑中摸索。给一个企业六个方向,大家都看好的方向,但其实每个都是陷阱。而真正的路在企业自己洞察到的第七个方向。这需要做很多无用功,忍受一段时间的寂寞,才能在黑暗森林中通过自身的能量发光。

互联网是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过程。找到自己,互联网的路就能走通了。所谓的自己是需要重生的,然后与世界产生新的连接。这个企业员工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极容易被认定为是“兔子”的过程。可以负责任的说,创新的过程是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反复试错和迭代的,创新力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执行力。创新型员工并没有很强的辨识度,他可能就是一只普通的兔子,但是态度端正,不断努力去发现事物的真相。想想《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吧,它在一个“大企业”中身处最底层,只能做扫街的员工。但它敢于忘记自己的岗位去探案,最后被迫回到家乡去当一个售货员。

这就是“兔狼论”的后果。优秀的员工反而被最先淘汰。

现在唯一的红利是跨界

是的,现在很多红利都在加速度的消失。努力但不跨界对于工作而言是无效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红利,叫做跨界红利。只有扩大搜索范围,了解各种趋势,才能捕获跨界红利。

第一个跨界是从营销前端转向关注供给侧创新。德鲁克说,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营销是最富有变量和最能影响消费者的企业行为,居于企业各种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位置当之无愧。但是,现在的营销只关注市场已经不够了,要关注供给侧创新,然后再回到营销前端。供给侧在发生3D打印、虚拟现实、消费金融、共享经济等一系列的变化。不管你处于兔子的位置,还是狼的位置,扩大搜索范围,保持市场敏感才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跨界是关注市场已经从集中式产业向离散式产业发展,需要离散化的商业模式。碎片化、小批量、业余经济,这些反而成为了主流。不要低估兔子的价值。精英在天天奋斗,反而没有时间生活。兔子更加有生活的灵感,对离散性产业发展更能提出一手的洞察方案。

第三个跨界是国际化生存。市场已经越来越国际化,积木式创新比工业4.0更务实。积木式创新强调了全球分工的重要性,未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真的变得扁平化了。

要么捕获跨界红利,要么回到老掉牙的“兔狼论”。“兔狼论”让企业翻船,唯有拥抱跨界红利,才能转型成功。

(更多及时互动与福利,关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

本文系作者 林海电子商务研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这理论简直就是兔辛破,兔奶衣服。

    回复 2016.04.19 · via pc
  • 大家都在寻找出路,并带着明显功利性

    回复 2016.04.18 · via android
  • 战略存在的目的是商业计划可以提前设计么,史玉柱只要将企业的商业计划提前设计好。就行了,并且根据时代不要让自己的商业计划出现停滞就行了,一天瞎扯什么蛋。

    回复 2016.04.18 · via android
  • 兔子和狼也好,生态都需要。

    回复 2016.04.18 · via iphone
  • 赞成史玉柱老师的观点。

    回复 2016.04.18 · via android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