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作者为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资总监易多多。此前魏则西事件详见钛媒体报道《魏则西,一个因医疗竞价排名而间接牺牲的生命》
华灯初上时,环路上堵得水泄不通。路边的霓虹开始闪亮,间或着跳出:XX不孕不育医院、XX男科医院、XX医疗美容医院。它们所在的地段,二手房每平米都要七八万。
曙光乍现时,京城某著名公立医院门口,被搬着板凳排队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四十多岁的女人,十几年求子无果,眼角额头的皱纹深处折叠了无尽苦难。她们从乡镇诊所到县城医院没得到结论,就到各种报纸电视上见过的专科医院。遇人不淑的,进去就被扣住各种检查,被做了莫名其妙的手术,到最后花光了家里十几万的积蓄,只剩下千疮百孔的身体。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日常,直到有一天,我们无法漠视。
魏则西事件发生已然一周,这次,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逐步淡化,倒是慢慢在发酵演化。这其中有导戏的,演戏的,当然大部分是看戏的。在这场戏收场之前,我来做个旁白,聊聊里面的一些商业逻辑。
应该全面禁止盈利性医疗吗?
很有意思,经济周期上行的时候,投资人们争论什么是风口和赛道。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大家往往拨开迷雾在寻找什么是抗风险稳增长的行业,这其中,谈论最多的是医疗、教育和娱乐。
生老病死是人间第一大事,谁也不敢开玩笑。很多理想主义人士一直呼吁应该全面禁止盈利性医疗。我不敢苟同,且不从政府职能和道德标准方面评价,单从商业角度来谈谈。
中国有多少家医院?在卫计委的官方统计数据里,各级医院一共2万6千多家。在这么多医院里,公立和私立的比例大约是1:1。更有意思的是,公立医院每年减少几十家,私立医院每年新增一千多家。这些还都是官方认定许可的,更不要提大量边缘的民营诊所之流。能有这么多私立医院蓬勃发展,必定是在巨大的供需缺口压力下应运而生。
举几个例子,看看民营医疗的行业典型:
1. “芸芸众生层”:重服务轻医疗
这类最典型的代表是医美和产科,其民营医院比例最高。这类医院更多与服务水准以及用户体验高度相关,医疗本质相对轻量级。类比另外一个场景,去理发的时候,技师水准当然很关键,但是小工服务和店面环境等因素还是会影响消费决策。
同样的,你很难想象公立医院如何事无巨细地满足各类用户需求。于是,大量的民营医院涌入并且迅速分级占领市场,解决了供给效率问题。
2.“隐形巨人层”:高频次标准化
这类最典型的代表是妇科、男科、皮肤科、肛肠科,其民营医院比例也很高。根据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病种发病率特点,这些专科绝对是高频次品种,而诊疗也相对标准化。同时,此类病种恰恰多是难言之隐,病人即便有心有力寻找到了公立医院的门诊,也很难在嘈杂开放无隐私的环境下毫无障碍地接受诊断和治疗。
举个例子,根据官方乐观统计,育龄人群中有10%左右比例的人有生育障碍,那每年要有多少人需要接受不孕不育治疗和辅助生育手段?很难想象公立体系在短期内可以弥补这个缺口。
3.“坑蒙拐骗层”:信息不对称
这类最典型的代表是肿瘤、免疫等各类疑难杂症。说到这里,便是最纠结最感叹的部分。老百姓摊上这样的疾病,即便砸锅卖铁寻遍大江南北也要尝试所有的仙丹妙药。碍于医疗极高的知识门槛以及中医西医平行体系之争,患者难免会无法理性判断而病急乱投医。没有两把刷子的民营医院往往是不敢乱碰这类高风险专科的,但恰恰是公立医院的承包体制助了一臂之力。
有了这样的声誉背书,骗取信任就格外容易,况且治不好也是在病人预期以内。在这条穷途末路上,就有一批又一批的骗子打着各种幌子神出鬼没。
盈利性医疗机构和渠道牢不可破的共生关系
既然是做生意,哪怕是医疗行业,我们也在谈for profit。“广揽八方客,诚邀四海宾”。谁有本事有能耐获得客户,谁才能谈论营收,这是决定成败的第一要素。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各类传统媒体是医院宣传的必争之地。我们看过各种电线杆传单、公交站广告牌、报纸杂志整版的软文硬广,乃至有一度时间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深夜档也全被攻陷。我们不禁就在问,是谁这么舍得花钱,到底能不能赚回来呢?
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说到底是抢夺病患资源的,而且有能力赚到大量钞票。在世界各国医疗支出结构里,欧洲国家的基本医保可以覆盖80%,美国的基本医保覆盖50%(但是商业保险覆盖30%),唯独中国基本医保覆盖也只有55%,但个人支出达到40%。中国老百姓在无奈或者自愿的情况下,在医疗上有极高的支付能力,这是在中国商业保险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支撑私立医疗盈利模式的基础。
在自建品牌和承包科室的比较之下,后者显然是更加隐形轻巧。这就好像前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的东风下,各个大学都开始建二级学院且完全承包给民营公司运营。那些二级学院拿着学籍指标和名校招牌自主招生,学费自然是数倍高于本校水平。而医院科室承包更加灵活,往往只签一两年的合同,做不起来及时撤退,经营好的持续滚动,可能明面上的承包费才几百万,但是年流水可以过亿,且极度节约资本性支出和固定成本。
民营医疗的毛利有多高?不夸张的说,一半甚至更高是有的。这部分钱也不是白拿的,必须持续不停地投入到各类市场营销手段上用来获客,不然就没有办法维持短期内拉来的non-organic traffic。毕竟它们没有百年医学院根基或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名声,而且高度同质化的充分竞争也让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搜索引擎也好、门户网站也好、地推网络也好,反正这钱是剩不下多少的,已然形成了纳什均衡。
于是盈利性医疗机构和渠道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共生关系:一方面只有民营医疗有能力有意愿支付高额渠道费用,渠道靠他们养活;另一方面,只有不停的砸钱获客才能有生意,民营医院被牢牢绑架。
互联网改造医疗行业的出路
投资圈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梗: 投医疗的不懂互联网,投互联网的不懂医疗。搞的楚河汉界似的,各守一摊对看好戏。
五年前,我们把互联网简单看作各类内容、产品、服务传播的渠道。在互联网和其他传统媒体的价差还存在套利空间的时候,这真真是个快速打天下、积累客户基础的好时机。时至今日,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互联网不再是廉价渠道。但是用户已经被养懒养刁,能在线上实现的就不到线下解决。
互联网改变了许多行业,大家也都期待它能改变最难搞的医疗行业,哪怕是部分改变。众多的在线医疗服务创业公司涌现,在短短几年已经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先从外围各方面逐步攻破,比如评价体系、知识传播、沟通工具、关系管理等等。我们必须承认,现有体制下,有一些核心的医疗业务互联网还不能做。但传统的医疗体系正在被影响被推动,线上和线下早晚是要走到一起的。
经常听到在线医疗公司的创业者说要做某细分专科的淘宝或者某治疗环节的滴滴。我佩服他们的愿景,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创造者。那么,在这个细分领域里,我做几个方向性设想,也是追寻的目标:
1. 提升诊断治疗水平的创新技术
2. 填补医患信息不对称鸿沟的方法
3. 医疗服务交易撮合和支付
4. 医疗信息结构化标准化工具
5. 医疗商业保险的上下游服务
结语
两千四百年前的古希腊职业道德圣典《希波克拉底誓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医护人员,他们永远记得:“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生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
回归人性本质来看,商业与道德并不矛盾,还看初衷。
【钛媒体作者介绍:易多多,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资总监】
—第18期钛坦白医疗健康主题预告—
钛坦白是钛媒体旗下微信公开课,每期会邀请钛客就某个话题进行在线分享、探讨,至今已举办17期(往期干货)。第18期将深度探讨医疗健康行业的大趋势:
话题:探究医疗健康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案、新方向
地点:钛坦白|医疗健康(微信群)
议程:
5月16日(周一)20点-22点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研究员莫人英:比VR更代表未来的AR在医疗健康市场有哪些分羹?
领医创造资深顾问、合伙人赵杨:非医疗企业进入医疗领域要过五关
5月17日(周二)20点-22点
阿里健康家庭医生创始人&事业部总经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晗:拿什么武装基层全科大夫?
深圳艾科赛龙科技创始人、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小文:3D打印如何在医疗健康领域大显身手?
5月18号(周三)20点-22点
华大基因副总裁、广州市肿瘤贯穿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彭智宇:基因检测与大数据
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CEO朱叶青:如何用基因检测+互联网降低肠癌死亡率?
报名方式:在微信公号“钛媒体”(taimeiti),发送“钛坦白”获取。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拜读后受益匪浅,👍🏻搞互联网的不懂医疗,搞医疗的不懂互联网。。。。目前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医疗产品,基本是集中于挂号和医患沟通,做的明白的确实还不曾看到。
他们干的不是商业,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谋财害命,丧尽天良的行当。
找有权利的单位去做,就行了么,净整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