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与其关注分答能火多久,不如来聊聊其对知识经济的启示

分答能火多久?这是一个没有有效答案的问题,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但是,分答现象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崛起。知识型应用如何抓住这波新的浪潮?分答倒是给出了许多启示,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6月5日,知乎愚人节启动的商业化尝试项目值乎App迎来重大改版,在朋友圈被许多人吐槽为像素级复制分答,后者是近日微信朋友圈出现的又一个爆款产品,由知乎对手果壳旗下的在行打造。

用户选择答主,付费提问后将得到一分钟内的语音回答,其他人想要听答案就要交钱,这部分由提问者与答问者分享,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分享模式,在模仿迹象严重的互联网圈算是一道清流。

分答已拥有10万注册的“知识网红”,新榜统计数据显示,截止6月3日上午九点,分答前100名“知识网红”的收入已突破2000元。收入最高的王思聪有23万,收入5-10万的有5人,超过1万的有26人。如果算上“偷听”费,整体流水在数百万元级别。

在互联网行业这个数字不值一提,但这款产品5月15日才上线,敢于挑战中国创业者敬而远之的“前向收费”,以及诸多新颖的社区玩法,使之成为坊间热议话题。

爆红的分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足记、脸萌、无秘。人们下意识地为分答未来担忧:会不会难逃“一夜爆红却只能红一夜”的宿命?

分答的选择是,赶紧在这个谁都不知道能延续多久的时间窗口,圈走用户再说,它直接将“在行”和“分答”的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名称互换,已运营一年有余的在行正在为分答让路。

知乎的选择是,一边继续探索主打实时和付费问答的知乎LIVE,一边将值乎变身“分答”玩儿其了付费语音。分答上线,花了2个月时间,对于一款从0到1,兼具社交、语音、支付等功能的App来说,已是神话。然而,从5月15日算起,值乎模仿相关功能,大概只用了半个月,问答行业正在上演高手过招的游戏。

分答能火多久?谁都不知道。然而毫无疑问,在分答、值乎之后,还将有一大波玩家入局,“免费创建你的语音问答平台”的工具已经问世,它能够帮你快速克隆出类似的产品。

为什么分答这么火?

分答打着“知识分享”的名义,实际上更像是一款以知识之名,行追星、社交、娱乐和知识分享之实的杂糅平台。它究竟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很火。

相对于知乎而言,分答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效率,需要付费,语音阻碍了分享和不利于搜索;提高了知识生产的门槛,因为只有少数专业或高端用户即“知识网红”才有可能去将答案卖钱。为什么分答还这么火?

一是眼下内容追求少即是多。传播效率、生产门槛为内容品质让步,付费是问题和答案的筛选器。“优质内容付费化”已成为趋势,付费是筛选手段,以提升内容品质。

二是名人效应满足社交幻想。马云演讲时如有提问机会,台下一定十分踊跃,普通人都希望能有跟仰慕者对话的机会。分答做到了这点,你花两百块就可以去跟王思聪对话,效果与花几百万去跟巴菲特吃午餐没啥不同。正如分答宣传语“与心目中的大咖成为一分钟的朋友”一样,许多人梦想着与偶像平等对话或成为朋友,分答一定程度满足了这等幻想。

三是人们一直在寻求知识生产和获取的捷径。人们总想要寻求捷径,希望能够解决困惑,盼望遇到高人点破,或贵人相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答有的是“高人”,还拉来几个贵人(ps,分答上的王健林是虚假账号)。

人们希望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获取别人要花一整天读完一本书才能获取的知识,“高效率知识获取”这个卖点,让罗辑思维会员已达到数百万之众,而分答,换了种形式讲类似故事,用其官方宣传来说是“用轻盈的方式获取知识”。

给知识经济行业带来什么启示?

在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人类进入知识化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在兴起,传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而知识经济的增长,取决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效率。互联网让全世界快速走过了信息化阶段,为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日益繁荣。

说到“知识型产品”,你会想到什么?罗辑思维宣称自己是“知识社群”,知乎、在行、果壳、分答、值乎的产品定义里面,均有“知识”二字。

然而知识涵义十分广泛:“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道为什么”的理论,“知道怎么做”的技能技巧诀窍,“知道找谁”的人机关系,均属于知识的范畴。这样来看,维基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搜索、网易公开课、YY教育、TED、可汗学院、coursera等产品,均是知识经济玩家。

分答等产品的火爆,表明用户对知识的渴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并且愿意为此买单,这对于知识经济型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知识经济进入2.0时代。分答给知识经济带来什么启示呢?

1、用户愿意为优质知识付出经济成本。

前面提到的各类知识类应用,几乎都是免费的——除了分答和值乎之外。分答现象表明用户愿意为优质知识买单,不是广告而是直接付费,事实上更早之前微信“赞赏”的尝试就已经在暗示这一点。用户赞赏的很多内容,就是知识型内容。

用户“买书”将越来越少,“买知识”则会越来越多。因此,付费型的优质知识内容必将兴起,网易公开课、文库等平台尝试收费内容将为时不远。

2、用户不愿意为知识获取担负时间成本。

从分答以及罗辑思维的火爆可知,用户不愿意或者没条件为知识获取耗费过多时间,总想走捷径。知识平台连接用户与知识的效率至关重要,社交化是一种方式如分答、知乎;大数据是另一种方式,如今日头条;还有个性化,美国在线教育平台KnewTon已成样本。未来人类获取知识会像今天电脑下载资料一样简单、快速。

3、知识获取可以不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分答与明星、网红结合起来,让知识获取过程充满了娱乐化的因素。有人说,这已经背离了知识的本质,实则不然。通过传统教育那样严肃古板地获取知识,将成过去式。

教育本身会变得更有趣,而人类终身的知识获取过程,同样会更加轻松、有趣和简单。知识获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是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去获取知识,如同我们观看《晓松奇谈》视频一样,这是娱乐也是知识。

4、知识传播必须迎合碎片化的消费需求。

除了K12和大学等系统教育之外,终身知识获取,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进行。过去,人们要报MBA,要报在职硕士班去系统学习知识,现在,人们通过网易公开课、YY教育等平台,或者加入类似于马云的湖畔大学,进行短时间学习。

过去,人们要买许多书来啃,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通过看一个公开课视频,看一篇微信文章,看一个分答答案,去学习。就算看一个视频,看一篇文章可能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设备、不同场合分多次完成的。总之,人们的知识获取方式越来越多碎片化,知识型应用必须在产品设计上满足这样的碎片化消费特征,比如更全面的多设备适配、知识消费进度同步、内容离线自动下载等功能。

5、知识生产门槛还有大幅降低的空间。

过去,知识生产门槛很高,有知识的人,往往需要写本书,当老师,才能将知识传授出去。“三人行必有我师”,但这种知识传播路径很短。互联网时代,百科、知乎、文库等平台让知识生产效率高多了。不过,人们生产知识依然还有门槛,需要去降低。

如何鼓励人们持续生产优质知识?这有不小的发挥空间,除了钱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答案?肯定有,付费一定不是最优解;

如何提供更好的知识生产工具?可汗学院在课程生产上采取了大量的新技术,分答采取语音尝试降低回答难度,未来肯定还会有直播等工具;

如何将碎片的知识更好地组织?知识散落在许多地方,一个系统的知识可能会分布在不同答案,不同文章之中,如何更好地组织进而便于消费?知乎日报、知乎出书,就是这样的尝试。

分答能火多久?这是一个没有有效答案的问题,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但是,分答现象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崛起。知识型应用如何抓住这波新的浪潮?分答倒是给出了许多启示,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钛媒体作者介绍:罗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luochaotmt】

本文系作者 罗超频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过于依靠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方式是会影响人的系统化思维能力的~~~

    回复 2016.06.08 · via android
  • 扯淡呢还知识经济,这就是一个娱乐平台,挑大梁的还都是那几块料和那几张老脸,别以为套个知识的马甲就是知识了。

    回复 2016.06.08 · via pc
  • 纯粹炒作出来的东西,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就是个笑话,在这个前提上建立知识=价值的模式,无异于在沙滩上盖高楼

    回复 2016.06.08 · via pc
  • 不看好 新鲜感过后

    回复 2016.06.08 · via android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