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2014年处于一种舆论漩涡的困境之中。从年初的国网成立到年中的互联网电视整治,再到年底的204号文出台,行业的监管风暴接踵而至。从习大大的要用互联网思维践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到各大电视台纷纷打造自己的新媒体传统平台,再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传统广电的变革加速前行。
资本、产业、市场、用户各个层面都因为这些事、那些事而对广电心存不满。
对舆论漩涡的理解
什么是舆论漩涡?按照大众的解释,舆论漩涡就是处于万夫所指的尴尬境地,做什么事情都有人指指点点、议论评说,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万夫所指,大家普遍反感;二是普遍性,无论你做什么、怎么做,都已经得不到大家的信任。也就说,舆论漩涡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大众的失望感,进而引发出不信任感,乃至厌恶感。
再按照百度百科对“舆论”的解释,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意见通常是通过与态度、信念和价值,尤其是和态度相比较来界定自身的。
这传达出一个信息,舆论是一种主观认知而不是客观事实。这意味着舆论可以引导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废除暂住证、劳教制度等各种社会黑暗面的监控。但舆论也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不能还原事实的真相,比如药家鑫事件等各种绑架舆论的事件。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舆论漩涡越来越频繁,所造就的冲击越来越大。
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广电更是不能幸免。对体制内话语权的断章取义,对监管政策的囫囵吞枣,对商业认知高于公共文化的幻想,都造成广电圈外的人对广电的舆论生态,环境恶劣俨然已经成为广电的“新常态”。
2014年:广电舆论漩涡中的那些事
1、互联网电视监管风暴
事件回放:2014年中业开始,从牌照商到盒子,从视频网站到聚合软件,互联网电视产业链的参与者可谓无一幸免。老百姓突然发现家中的互联网电视没有那些“千奇百怪”的内容了,互联网电视终端厂商突然发现生产的终端卖不出去了,背后的那些资本推手们突然发现这是要血本无归了。也就是在突然之间,相关的、不相关的媒体资源都被调动起来,网民们也被鼓动起来了,广电总局被口诛笔伐,瞬间就处于舆论漩涡之中。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能完全将广电总局的动机归因于部门利益,互联网电视上那些色情、侵权的内容也确实需要好好整治,这样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可惜广电总局用力过猛,加上一如既往的高姿态,不被人阴才奇怪。那句“互联网为什么不能适应广电”被广为讹传不就是写照吗?这句话广电的领导肯定是说过,但是绝对是有上下文语境的。
如果广电总局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在压力打击不良内容的同时,有序的引导行业健康向前发展,而不是一味的高姿态和严刑峻法,也许就会是完全不同的舆论环境了。
2、武媚娘剪胸事件
事件回放:一部叫《武媚娘传奇》的电视剧突然间就被停播了,换谁都会浮想联翩,慢慢大家才知道原来是“胸”出了问题。随之网上就出现了广电总局有关播出管理灭绝人性的N个新规,更是引来吐槽一片。但经过仔细查证,事实上所谓N个新规,要么是早就有之,要么是网络杜撰,跟武媚娘没半毛钱关系,是不折不扣由武媚娘引发的血案,但足见舆论对广电的反感。
如果你知道中国影视剧的审核规则,其实武媚娘所谓剪胸之罪绝对是对广电总局的冤枉。如果人家不让播这个,早在审片时就枪毙了,播出之后再停播不是自找苦吃吗?
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有更重要的(关键是总局得罪不起)的人看这个电视剧认为有伤风化,才遥控指挥广电总局“背后补刀”的,广电总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最近有个新闻里面提到陈云同志叫停播出电视剧,大家就知道这个事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话说回来,即使是你向往的欧美国家,在黄金时段对电视内容的审核是极为严格的,“春光如此乍泄”十有八九等待的是罚单。在武媚娘这个事情上,广电总局恰恰不是因为管的太死了,而是太松了,这个事情广电也是受害者。但谁叫你长期以来都是禁这、禁那,已经在大众眼中形成固定思维了呢。
对内容审查形成制度上的可依赖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从整个意识形态环境来看,这个想法无疑是很幼稚,黑锅还要继续背。
上面这段话啥意思?自行“知乎”去。
3、海外剧延后半年播出
事件回放:2014年12月份,网上突然传出消息,广电总局实施“限外令”,视频网站海外剧引进须有许可证,海外剧国内延迟半年播出,第一时间同步追境外热门美剧、韩剧,已无法实现。那些已经习惯于追美剧、追韩剧的高端白领们无不愤慨激扬,尼玛这是逼大家看抗日神剧吗?
广电又一次无辜躺着中枪了,广电总局管这一块的主管单位都表示不知道这个事情。先审后播是事实,但根本就没有“延后半年“这一规定。这个乌龙很可能是一些人士在对204号文解读基础上,对一部海外剧从引入到播出的时间估算。
说到这个204号文,网上也是骂声一片,这明摆着是不让网友们好好看美剧了,也让视频网站们得心应手的引入海外剧面临很大的政策监管。
但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所谓引入的海外剧很多都是尺度比较大,播出范围是受到限制的,付费频道是主力,而我国却缺少相关的监管机制。即使抛开这一层面不谈,其实视频网站海外剧的引入数量一般都没有超出204号文的规定,影响不大。而对于争议比较大的先审后播,电视台早就这样做了,视频网站要想成为主流,为嘛反对在监管上顺应主流呢?
当然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播出管理机制是否还适应现代网络传播语境,也确实是广电需要反思的。
舆论漩涡的背后
既然舆论可以被引导,那么在很多事情上其实很无辜的广电为何屡屡陷入舆论漩涡中,这背后到底是哪些力量使然,代表着一种怎样的心境呢?
从外在的因素来看,这里面有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不满,认为国有企业长期得到政策保护和资金扶持,让民营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这里面有资本对垄断的不满,认为政府就是在保护传媒文化行业的垄断,资本在这个潜在回报巨大的市场中被束缚了手脚,不能大干一场;这里面也有用户对现状的不满足,认为传统广电已经无法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而能够很好满足这一角色的互联网却屡屡遭受“封杀”。
从内在的因素来看,根本原因在于传媒管制思路的落后性,具体表现在:1)长期的两条线管理,存在广电和互联网两个尺度,让用户能在不同渠道上接收不同程度的内容,认为广电就是死板守旧;2)粗暴式干涉的姿态,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管理思维根深蒂固,不能与产业链沟通,政策缺乏伸缩性和与时俱进性,又不能向外界传达正面因素,造成外界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广电“群起而攻之”。
外在因素利用舆论达到某些想达到的目的,内在因素对于舆论的无反应,造成广电屡屡处于舆论漩涡之中。其实这也不是广电所特有的,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政府管理也一直面临这个问题,但从政府近期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处理来看,政府似乎正在逐步找到应对之策。
认清自己才是本质
舆论漩涡的使用,其实是跨界者、入侵者、挑战者看到广电这块“肉”不错,他们要通过舆论漩涡来造舆论,要么让你悲观,要么让你自乱阵脚,有时候被说多了,一些人在内心中也失去了自信,可能也觉得自己不行了。如此一来,正好入舆论漩涡制造者的局了。
在这种不利的舆论漩涡中,广电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此悲观和自乱阵脚,逐渐被新媒体夺取话语权和用户?还是用新媒体的武器武装自己,以实际行动夺回话语权,让不良舆论不攻自破?这在于广电自己的选择。一个参照物是,报业领域的澎湃已经在新媒体战争的不利格局下扳回一局。而广电系统内的芒果TV、SMG等也在重构自身的传播生态,这些就是希望所在。
用毛主席的话来讲就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关于常话短说:定位于电视娱乐视频领域,坚持做尖锐洞察的连接者,通过文字,语音,视频传播我们的态度,力争做到草根但专业、屌丝但敬业)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我觉得广电总局该换人了!而且一些措施的出台怎么就不搞听证会呢,什么时代了,还搞一言堂!
发展是硬道理
没有大胸美女看了
广电,在过去的2014年里,一直处于一种舆论漩涡的困境中,为什么?真是值得广电深思,最好,今年能从困境中走出来。
看不到大胸啦
闭关锁国
唉,往事不堪回首啊。
说的好
说到广电就恶心!一群思想僵化的傻逼怎么能做好现代管理工作?!比朝鲜还落后!
我一直认为广电,版署这些机构都是由一班弱智白痴脑残在操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