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上)

这些技术在社交、移动、云、大数据和信息等领域是新兴的聚合力量。这些力量既是创新力,也是破坏力,合在一起就能变革整个商业和社会,打破旧的商业模式并创造新的商业领袖。因此,力量的聚合是未来技术平台的基础。

这些技术在社交、移动、云、大数据和信息等领域是新兴的聚合力量。这些力量既是创新力,也是破坏力,合在一起就能变革整个商业和社会,打破旧的商业模式并创造新的商业领袖。因此,力量的聚合是未来技术平台的基础。

这些年,IT公司远没有互联网公司来得红火,这让很多IT从业者也感到了焦虑,未来究竟在哪,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定位与思考。

美国Gartner公司是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每年举办的IT年度研讨会,云集了世界各个公司的IT高级管理人员,是全球IT业界的最大盛会。在这次会议中,Gartner发布了企业IT的十大战略技术,其中包括了移动,云和大数据。这些战略技术将在未来至少三年内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将对企业长期规划、项目和新方案的制定起重要作用。受到Gartner研讨会的启发,我也结合自己的从业思考,将IT未来战略做了如下分析。

Gartner公司副总裁兼分析师David Cearley认为:“这十大技术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具有战略意义,应该纳入其战略规划。” 这些技术在社交、移动、云、大数据和信息等领域是新兴的聚合力量。这些力量既是创新力,也是破坏力,合在一起就能变革整个商业和社会,打破旧的商业模式并创造新的商业领袖。因此,力量的聚合是未来技术平台的基础。在这十大战略技术中,新提出了个人云以及整合的生态系统这些概念。而移动计算则应该是最具战略性的一个方面了。且随笔者逐一探查。(下图为本人制作)

1.移动设备战役

移动第一,移动无处不在,似乎成为了所有咨询公司的制胜法则。Gartner预测,到2013年,手机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上网设备,到2015年,成熟市场上80%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其中只有20%的手机可能为Windows手机,平板电脑也将占笔记本电脑的半壁江山。Windows 8的出现,以及它背倚的巨大的用户群,使它成为Android和iOS之后的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平台。所谓移动设备战,无外乎是苹果、谷歌和微软之间关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级(薄)本的较量。然而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一个三国大战。每一个企业都将在这里收益或受损。虽然看起来像几个巨头公司在争夺终端市场,从IT的角度说,却远非如此。消费化的大趋势使得企业不能迫使用户放弃他们的iPad或者阻止Windows 8的使用。每个公司的经理,员工以及客户,他们进入公司手持的终端都各不一样,但IT需要给他们提供同等的服务并且保证公司的安全。

在后个人电脑时代,Windows仅仅是IT需要支持的多种环境之一。而这,将是IT界从单一Windows和PC时代向多终端多系统时代转变的巨大革新。用手机,pad登陆企业内网,也应成为常规方式。回想曾几何时,那个为防信息泄露,用蜡封USB接口的通信公司,是否也准备好了呢?

2.移动应用和HTML5

通过开发工具来创建消费者和企业应用程序,这个的市场很复杂。未来的几年里,仍然没有一个工具能成为所有类型的移动应用的最佳选择。本地、特殊、混合、HTML5、信息和无客户端等六大移动架构仍将流行。本地应用还是网络应用,这是个问题。而这个问题还将长期存在。然而,随着HTML5的增强,从本地应用到网络应用也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转换过程。但是本地应用将不会消失,或者说,将变得更加强大以适应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开发人员还需要开发新的设计技巧以交付触摸优化的移动应用,这些移动应用需要以协调的方式在一系列设备上运行。有一种技术叫做响应式(自适应)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针对Web页面应用于广泛的设备之中。页面的设计与开发根据用户行为及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屏幕定向等)进行相应的响应和调整。这么看起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时代,RWD这个理念似乎是条出路。

3.个人云

这是新加入的一项战略技术,也是一个新的概念。云起云灭,个人云作为可存储个性化内容,并能访问服务和个人偏好的位置,或将逐渐取代个人电脑。之前,研究的方向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如何在智能终端上区分企业商务和个人行为,却很少研究如何帮助职员建立自己的个人私有信息云,用来包括个人数据以及企业数据。在云端,人们能够把个人云当成数字生活的中心。个人云服务可以成为连接各种设备的粘合剂,而这些设备是用户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层面选择使用的。当今尚没有一个平台,或者设计、技术供应商能主导并管理设备多样性。而个人云将是服务、网络目的地和连接的集合,用户将其视为一个便携的、随时可用以满足他们数字需求的地方。个人云的重心将从客户端设备向基于云的服务,跨设备交付上转移。

4.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美好憧憬,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它描述了互联网将如何作为物理实物而扩展,比如将消费电子设备和实物资产都连接到互联网上。物联网的关键要素包括嵌入式传感器、图像识别技术和近距离通信(NFC)支付。移动不再仅是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使用。移动技术被嵌入在包括药用容器和汽车在内的多种新型设备中。智能手机和其它智能设备并不仅仅使用移动网络,它们通过NFC、蓝牙、LE和Wi-Fi与广泛的设备诸如手表、医疗传感器、智能海报和家庭娱乐系统等进行通信。

物联网使广泛的新的应用和服务成为可能,至少将来你不用再担心找不到停在公共车库的汽车了。但物联网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所需的芯片、感应器和监视器会越来越便宜,IPv6的推广,都会鼓励企业向物联网方向发展。但目前的网络是否能承受巨大的负载压力,却很让人怀疑。更别说不同企业推出的物联系统在可用性,可靠性上的差异了。

5.混合IT和云计算

IT部门往往被看作是纯支出的部门,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由于员工必须少花钱多办事,IT部门在协调IT相关的活动上必须扮演多种角色,而云计算将为这一角色提供帮助。Gartner关于IT服务的最新调查显示,IT组织机构意识到要改善固有分布式的、异质的、复杂云服务的供应和消费模式,在建立企业云基础架构时,混合内部用户和外部商业资源。于是内部云服务经纪(Cloud Service Broker)这一角色概念被提出了。内部CSB角色是IT组织在企业内部获得认可并扩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将在面对在提出增加云部署等IT消费策略时成为考量的价值中心。这种混合模式在近几年应该是一种较为成功的选择,但从概念到落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才能使得这种价值能被测量,监控和保障。希望等待真正的CSB出现的时间别象期待真正的云出现那样让人失望。

6.战略大数据

2012年是大数据之年,大数据正在从专注个别项目向影响企业战略信息架构转移。对数据量、种类、速度和复杂性的处理迫使许多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发生改变。这一意识导致各个行业领先的组织机构选择放弃包含所有有用信息的单一数据仓库的概念,朝包括内容管理、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与数据服务及元数据捆绑在一起的专有文件系统在内的多种系统发展,这将变成“逻辑”企业数据仓库。但是大数据就像之前提到的云计算,铺天盖地的宣传掩盖了背后需要着重考虑的很多因素,比如定义企业需要的新类型数据流的完整流程,如果把这类新数据流整合到基础设施中,以及如何衡量创建大数据环境带来的价值。

7.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与之前的大数据紧密相关,甚至更为重要。仅仅在企业实施大数据并不会带来任何收益,除非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搜集,分析数据,然后基于数据采取相应行动。毕竟,大数据的成功不是为了让企业更快出错。随着性能和成本的提高,IT能为业务中每个采取的行动设置特定的情境,进行分析和模拟。连接到基于云的分析引擎和大数据库的移动客户,使优化和随时随地的模拟成为现实。可行性分析提供模拟、预测、优化,以使在每个业务流程行动中的时间和地点的决策更加灵活。

8.内存计算

内存计算提供了硬件甚至企业转型的机会。某种类型的长批处理流程能被压缩到几分钟甚至几秒完成,这样就可以允许这些流程以实时或接近实时服务的形式被提供,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内部或外部用户(我想到了后付费手机的充值)。数以百万的事件能在几十毫秒内被扫描以检测相关性和规律,机会和威胁也将被指出。内存运行为业务创新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大量厂商将在未来几年里提供基于内存的快速解决方案,并推动该方法成为主流应用。

简单来说,内存计算可以实实在在的被看作高速硬盘的替代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把数据库结构,查询和所有企业商业智能应用都移内存计算模式中并不是个正确的选择。用户应该重新考虑他们的计算系统需要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而不是简单的听从供应商的意见,上一个内存计算的项目。

9整合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而就是整合的,不仅仅在计算世界里如此。市场正在经历从松散耦合的异构方式向更为整合的系统和生态系统上转移。用户对更低成本、更简单、更安全的意愿正推动这一趋势。对于供应商来说,需要对系统有更多的控制并能获得更大的销售利润,同时还能在受控的环境中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应用程序与硬件、与软件、与软件及服务包三个方面集成,以应对基础设施。基于云的市场会加速购买、消费并使用来自多个供应商的能力,而且还能为独立软件开发商ISV的发展和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基础。在移动世界里,苹果、谷歌和微软等供应商通过应用程序推动不同程度的控制从端到端的生态系统,这样一直延伸到客户。通信领域里的中移动,Cisco,Avaya也都不同程度的试图建立一种端到端的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环境。

不管怎么样,这样的生态系统展现了厂商和服务的最佳组合,而不是仅仅使用一个厂商的一系列应用和服务。这使我想起惠普在IT基础架构领域以及中兴在通信领域引以自豪的全产品线策略,似乎与这个背道而驰,或者还是殊途同归呢?将来IT生态的趋势,是越来越标准化的全厂商生态系统,还是各自独立的私有生态系统仍将是个问号。最佳组合的生态系统低估了整合集成的难度,而这将是整合的生态系统化进程是否会胎死腹中的关键因素。

10.企业应用商店

由于一些供应商的应用商店限制使用特定设备和应用类型,使得企业需要协调多个商店、多种支付流程和多套许可条款,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应用未来。就象收费功能需要整合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快钱等,而登陆功能又要整合新浪,腾讯人人等,让人各种困惑,随时受不了。到2014年,Gartner认为许多机构将通过个人应用商店提供移动应用程序。如果有了企业应用商店,IT的角色也将从单一规划者转变为市场管理者,并为用户提供监管和经纪服务,甚至可能为应用程序专家提供生态系统支持。

有意思的是,应用商店在消费市场上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这让得企业用户也跃跃欲试的想提出企业应用商店。而这个概念实际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却很少有企业把它实施出来。说不清看不透,或许以快速获利为目的的消费市场应用程序开发者和传统的内部应用程序开发还是有所不同吧。期待企业应用商店这个新兴的概念能够真正新兴起来。

 

Gartner提出了十条未来三年或更长时间的战略技术,似乎概括了当前大部分IT领域的热门话题和热点技术。然而仍有许多新兴和发展的技术及趋势尚未涉及,笔者搜刮一番,加以评论小结,将在下篇继续讨论。

本文系作者 任铮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牛刀小试#这些技术在社交、移动、云、大数据和信息等领域是新兴的聚合力量。这些力量既是创新力,也是破坏力,合在一起就能变革整个商业和社会,打破旧的商业模式并创造新的商业领袖。因此,力量的聚合是未来技术平台的基础。@钛媒体 http://www.tmtpost.net/?p=1915

    回复 2012.11.01 · via pc

快报

更多

21:47

全国首个“低空+高铁”跨城联运场景在杭州投运

21:28

通义千问发布业界首个开源多模态推理模型QVQ-72B-Preview

2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全文公布:销售不动产税率为百分之九

21:19

*ST卓朗:收到上交所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

21:18

理想汽车会做人形机器人吗?李想:100%会做,但不是现在

21:07

万安科技:实控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21:06

专家解读专项债券管理新政:可减少在途时间,避免“资金等项目”

21:05

岭南股份:可转债偿付方案正加快制定,并尽量调动多方资源推进催收工作

21:02

韩国加密资产市场迅猛发展,日均交易额逼近股市

21:01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玻璃跌近1%

20:59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

20:55

王毅同日本外相岩屋毅会谈

20:52

外国投资者疯狂逃离韩国股市,韩国实体经济受政局动荡冲击

20:49

日本航天机构称“埃普西隆S”火箭上月试验中出现燃烧压力异常

20:46

上海:明年经济目标指标要尽早下达,政策要尽早储备出台

20:42

盐湖股份: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减持2%公司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20:42

港股今年IPO融资超830亿港元,预计重返全球第四

20:40

王毅:战后80年重要节点日本又一次面临历史之问、道义之问

20:39

宁波中百:法院裁定拍卖公司3540.53万股股票

20:38

神驰机电:调整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