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有一种关系,叫沉默的“僵尸关系”

“僵尸关系”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大多数时候不被激活。看似你有众多“好友”或“关系”,但大多时候没有互动。随着“僵尸关系”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信息冗余鸡肋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们的承受力便要报警了。

钛媒体注:微信从诞生至今已经更新至6.1版本,无数人的移动端生活因他而改变,不仅仅是沟通方式,甚至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基于社交工具的变迁带来的影响。钛媒体作者常宁就一直关注社交产品、媒介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她的系列文章如《深度反思:被异化的社会化媒体也在异化社会》《媒介变迁,正在让“圈子”形态如何变化?》《社会化媒体上个体“人格分裂”之死!》

作者说,“下面这篇文章构思于半年前,半年过去了微信之上社交关系又发生了更微妙的变化,反思者也越来越多”。常宁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来看看她基于微信关系的人文思考:

 

当我们越来越疲惫于应对微信上与我无关但又“被迫要看”的信息时,我脑海里始终闪现的画面是:一个看不清面容的人站在舞台中央独自表演,周围漆黑一片,只有聚焦灯的光孤独作伴,这人时而沉醉、时而失落、时而焦虑、时而期待、时而平静,黑漆漆的周围偶尔想起掌声,但他不知道观众是谁,他重新哼着自己的节奏再次翩翩起舞……

在使用微信时,或许许多人都对这种心境和状态有所体会。如今,基于微信的社交关系的确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初,微信上的圈子多是小圈子,由亲朋好友组成,这种关系是强关系,且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稳定性很高,即便不使用微信,这种强关系依然可以靠其他方式维系。随着微信越来越成为职业社交、工作范畴、营销的工具,一个人的圈子的确由当初单纯的强关系圈子,扩大到了更大范围的圈子,甚至更多的交叉圈子,而这种圈子是基于弱关系的,不依托情感来维系,只为了满足工作、职业社交需求、营销目的等。

于是,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圈子最终形成了两种关系:一个种是真实的强关系社交圈子;另一种是基于某种利益需求临时搭建的弱关系。

微信用于工作交流、职业圈子社交、营销推广等方面的需求越多,弱关系圈子占据的比例就会越大,那上面描述的这种画面就会让人愈发感到真切。其实,人们感到疲惫、失落、焦虑等情绪的真正原因并非如许多文章所说的“增多、泛滥的朋友圈信息”(这只是一方面),本质在于,这种临时搭建的弱关系给不到我们足够的满足感、安全感、维系感

问题恰恰在于,这种弱关系圈子在微信上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影响到我们?以及对微信产品本身有什么反作用?

 

一、以利益需求为基础的“临时社交关系”:最易成为“僵尸关系”

如上所说,这种关系如今在微信上占据的比例较大,这种关系虽然是因工作原因、职业社交、混迹某个阶层而起,但本质上就是以利益需求为基础的。当然,这里的利益并非贬义词,也并非指金钱,而是带有某种特定目的或需求。比如一个并不熟悉或陌生的人加你为微信好友,因为TA想咨询某些事情,或者只是初步建立微信联系以便日后有所求,或者为了储备人脉,或者为了营销推广,等等。

总之,这种关系不是由真实朋友引发的,而多半带有一定需求。这种关系在利益需求发生时就会激活,并搭建起来“临时社交关系”,一旦需求达成,社交关系便会逐渐淡化,甚至重新归于陌生人行列。所以这种关系就像一种临时默许的“交流契约”。

如果僵尸用户是代表微博上大量不活跃、沉默的用户的话,那么把“僵尸关系”形容微信上这种临时搭建的关系似乎也很贴切,这种关系的活跃性在大部分时间是不激活的,静悄悄的躺在那里。看似你有众多“好友”或“关系”,但它们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互动性较差。正是因为我们微信上的“僵尸关系”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信息冗余鸡肋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们的承受力便要报警了。因此,诸多文章讨论微信的这一现象,就是说明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这种问题的存在。

 

二、临时社交关系向紧密关系转化需要什么条件?

说到这个问题,那就要先聊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希望更有粘性,并向紧密的情感关系转化,是需要条件的。第一个条件便是:真实情景下的交流和维护。有研究表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会才会促进社交关系的增强。所以,对于微信上多数临时搭建的弱关系,只有不断地有机会或创造机会进行真正的交流,那这种关系才有可能更加紧密,共鸣越多,才会产生情感因素,而情感才是维系关系持久的重要纽带。原则上讲,更加紧密的社交关系才会有更多互动、交流,活跃度也较大。

那这种真实情景放在微信上看可以是:不断融入微信上某个圈子,并在其中不断曝光自己获得交流机会;不断与他人讨论;也可以从线上转到线下进行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在微信上与他人高频的交流,或者能把这种临时关系转化到线下,才有可能让临时关系升华,变紧密,才会有更多互动。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如果不能,那么这种临时关系便会在建立联系后很快淡化,后续的互动也会缺乏动力。比如像一些不爱参与圈子讨论也无心刻意营造交流机会的人,是极易成为“僵尸关系”一员的。

第二个条件是,当临时社交关系在利益需求重新启动的时候,交流和活跃度会再次启动,如果这种利益需求不间断持续地发生,比如彼此加对方好友后,因为工作需要定期会有沟通和交流,那这种关系长期来说也会变得紧密。但这种情况在你的圈子里发生只是少数,因为对你来说确实有长期交流需要的人毕竟占据少数,剩下的临时社交关系大部分时间仍处于沉默状态。

第三个条件是,当临时社交关系找到了“共鸣区”,比如关系双方兴趣爱好相投、生活环境相差不大、关注的信息类似、工作内容非常交叉等等。只有发生共鸣时,两个互不熟悉的人,或两个因某种利益需求而搭建的交流关系,才会有进一步维系的欲望,这种关系才有可能从临时关系转化成有情感的紧密关系,交流互动会增多,甚至成为真实朋友。不过,人生知己难求,这种“共鸣”也可遇而不可求。

因此,这些转化条件虽然是可以有机会达到的,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会频繁的发生,所以我们的朋友圈仍以交流不多、互动不多、活跃不高的临时社交关系为主。

 

三、为什么这种临时社交关系会逐渐淡化、活跃度下降,甚至越来越沉默?

正如前面说的,临时社交关系都是半路上建立的,多数是基于某种利益需求,所以搭建临时社交关系的双方是不了解彼此的。我们不知道对方真实的生活怎样,我们在朋友圈看到对方的信息是经过特别标签的,这些信息是经过自我筛选和过滤之后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对方,无论是生活、性格、性情、爱好、习惯、工作等等都是对方希望我们看到的,且都是碎片的。

所以,我们无法真实的了解对方,如果又不存在接触机会,那么我们无法感知到彼此全貌,于是更不愿意流露本我,因此,这种临时社交关系的维系也只能是断续的,利益需求发生时才会最大程度激活,互动关系的长期维系变得困难。所以偶尔在圈子里发信息便成了一种创造互动机会的办法,不过,信息曝光量不宜太少(太少不利于临时社交关系的维系),又不宜太多(过多又会对造成信息压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临时社交关系似乎成了一种鸡肋。比如,别人因为某种原因加你微信,而交流后你们没有更多信息往来,或者成了永远的陌生人,但是对方的信息又时常出现在你的朋友圈,而这些信息你并不太关心,所以这样只能徒增信息处理的压力。此时便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屏蔽,彼此成为永远的沉默者,再无互动和交流,化成真正的“僵尸关系”,如果对方发现“被屏蔽”,有可能还会恶化关系;

第二,出于某种考虑,时常给那些跟你建立临时社交关系的人点赞,偶尔评论,但这会让你变成点赞机,并会累心。

第三,不屏蔽,但永远不点赞,也不会评论互动,因为“实在不了解你,对你没有真实印象,有时我想评论互动,但实在不知用什么合适的字眼说起。我担心不当的评论会破坏彼此假设的印象。别怪我不说话,因为我们实在不熟。”

所以,维护这种临时社交关系的精神成本是很高的,甚至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当然有人说可以删除对方,解除关系,但是很多人会认为删除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于是会选择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一种进行处理。魏武挥老师在微信上有句话我很认同,“人际关系这件事很微妙,你怎么对人家,人家就怎么对你,都不需要公开挑明了说。”所以大家一边默许这种社交关系的存在,一边又忍受信息刷屏,甚至还要考虑维系,这的确会令人烦躁、焦虑不安。

那么这种状态造成的直接生理反应就是,对无关信息量增大的焦虑甚至是反感,最终这种状态会大大减少我们打开微信刷朋友圈的频率,因为避开是缓解信息压力和焦虑感的直接办法。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如此多人都在呼吁逃离微信朋友圈,丢开手机回归真实生活。临时社交关系的活跃度低,甚至会变成僵尸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四、微信朋友圈粘性将减弱,多数人成为孤独的表演者

我们还会发现,微信朋友圈加的不熟悉的人越多,我们越沉默,因为人们是不太有意愿将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暴露于并不熟悉的人面前。于是,当微信平台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职业生存、发展、营销等的工具时,这种圈子里的沉默是必然要发生的。

而对于微信上原本真实的紧密社交关系(亲朋好友,强关系),微信实际上起到的是通信平台的作用,这部分强关系的活跃度有限。即便不使用微信,这种强关系仍然可以依靠其他通信方式维系。而就是那些基于微信而生的弱关系是被绑定在微信平台上的,如果不能找到转化成紧密关系的方式,只能靠微信来维系,但正如上面所讲,这种长期维系的成本太高,难度也大。但这种弱关系如今在微信上占据的比例较大,势必会造成朋友圈的粘性减弱。

另外,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每个人关注和照顾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比如关心的多是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阶层圈、职业圈,你给自己定位的角色也限于一两个。比如,混媒体的人会经常关注并发布媒体圈的动态和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能引起你其他圈子朋友的兴趣,那这些圈子的互动一定是很少。而对于那些并不熟悉的临时社交关系,因为并不熟络,生活或工作无交叉,所以互动频率也会较少,这种关系越多,互动性越低。

于是,舞台中央那个孤独的表演者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每个人都站在舞台中央,却不知观众是谁,面目如何。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如此多“好友”出现,但却不知道这些“好友”怎样,该如何互动了解。当你的热情散去,朋友圈又会怎样呢?谁又和你是“僵尸关系”?(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作者常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媒体人和专栏作者,大学教师,钛媒体特约撰稿人。微博:@树有眼睛】

本文系作者 常宁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广告毁灭了微博,下个会是微信吗?

    回复 2015.04.16 · via pc
  • 各种新媒体,都会榜上各种广告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本来想转到朋友圈的,就是怕圈里那些人对号入座啊。

    回复 2015.04.20 · via pc
  • 又是一篇好文章

    回复 2015.04.19 · via pc
  • 【招】宅家【小,时,工】,按每天结算,大概80到200左右,手机或者电脑都可以操作,有意的朋友联系Q>>[1.93.93.70.08]适合宅家妈妈,学生党,上班空闲的朋友,想充实利用自己空闲时间的抓紧联系我哦=此处不回,加扣联系

    回复 2015.04.15 · via pc
  • 朋友圈是需要精心维护的,微信上的朋友圈也是如此,对于拍照跑焦、文字低俗、不停刷屏但内容无聊的,早早就屏蔽了。没有实力的表演者,只能让你孤独了,不好意思。

    回复 2015.04.12 · via pc
  • 常态

    回复 2015.04.11 · via pc
  • 无奈

    回复 2015.04.10 · via pc
  • 对盲目刷屏的微商们颇有指导意义。

    回复 2015.04.10 · via pc
  • 有道理,那么是否会有一种熟人社交领域的新产品来挑战微信呢?

    回复 2015.04.10 · via pc
更多评论

快报

更多

00:08

事关外卖、主播、代驾等职业劳动关系,最高法作出回应

2024-12-23 23:50

网传36家公司将被退市,证监会回应

2024-12-23 23:02

美国1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104.7,预期113,前值111.7

2024-12-23 23:02

刘世锦:中国需要提高城镇化比例至75%以上,力争十年内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4亿增至8-9亿人

2024-12-23 23:01

美国11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66.4万户,预期67万户,前值61万户

2024-12-23 22:55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决策通过首批子基金

2024-12-23 22:55

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2024-12-23 22:48

现货钯金日内涨幅达2.00%,现报929.97美元/盎司

2024-12-23 22:45

英伟达涨超2%

2024-12-23 22:45

中概指数盘初涨超0.4%,晶科能源、百度涨超3%

2024-12-23 22:43

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走低3%,现报3.635美元/百万英热

2024-12-23 22:4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发表谈话

2024-12-23 22:39

深圳二手房单周网签量超2000套

2024-12-23 22:35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本田涨超14%

2024-12-23 22:28

光伏领域首单数据资产“IPO”落地,涉及金额约2亿元

2024-12-23 22:27

中国前沿:股份合并将于2024年12月27日生效

2024-12-23 22:21

旭杰科技:拟现金收购中新旭德47%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024-12-23 22:20

沃尔核材:控股子公司拟参与竞拍土地使用权

2024-12-23 22:17

京东方A:电控产投拟投资显智链二期基金及显智链企业管理中心

2024-12-23 22:16

地方密集披露明年一季度借钱计划,发债节奏有望加快

3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