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导演,你真觉着《闯入者》票房惨淡是排片少的事儿吗?

实话实说,就当下国产电影市场来说,对于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佳片排片率不到3%,不可否认王小帅导演有指责的资格。但这种指责一次就够,多了便是卖苦矫情惹人嫌。因为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真不止《闯入者》一个。

五一前就有不少朋友嚷嚷着要去影院支持《闯入者》,因为执导该片的王小帅是国内至今已为数不多的肯认真拍电影的导演,并且从之前的点映效果来看,混合了悬疑犯罪等商业元素的老三线题材电影仍被多数电影人交口称赞,所以要在五一档正面迎战《何以》《左耳》此类票房大势的“项目”(抱歉我真没办法把它们称之为电影)时,被称作“最好的王小帅”而且注定能赢得口碑的《闯入者》理应不会死得很惨。

然而,现实就是喜欢狂扇盲目乐观者的耳光,很合理的是我再次成了被扇的一份子。可当我捂着脸转身时意外地发现,王小帅导演竟然也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员!他用那种苦苦哀求的眼神和近乎乞讨的姿态向路过的人群发着传单:“朋友们,谢谢!请看一眼吧!”

说实话,这张自白书的确触动了我不少濒临坏死的悲悯性神经。

“我拍了20年电影,坚信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要有一点文化尊严和自信,永远不能被眼前的一切利益忽悠,我觉得我比陆川、宁浩要幸福,因为我可以做自己的电影。”这是2009年的王小帅,坚定自信,让人倍感崇敬。

而面对如今连张艺谋、冯小刚这类“正经”导演都难以把控的中国电影市场,王小帅的哀求的确显得很悲壮,似乎也更值得鼓励。

问题是导演自己真得以为,《闯入者》票房惨淡只是排片率的缘故吗?那您知不知道,您这样的好片子,为啥会使院线经理笑而不语吗?

 

1、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太多了,院线经理又不是冒险家

实话实说,就当下国产电影市场来说,对于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佳片排片率不到3%,不可否认王小帅导演有指责的资格。但这种指责一次就够,多了便是卖苦矫情惹人嫌。因为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真不止《闯入者》一个。

您看,击败《阿凡达》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全球票房仅4900万美元,而被称为目前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高票房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才卖了5910万美元。到了华语电影,前有拿过金狮奖但上映没几天就被迫下架的《三峡好人》,后有捧着金马奖票房也不到2000万的《推拿》。所以王导您看,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影的导演,没有谁把自家电影票房的惨淡归咎于院线经理的不给力吧?因为大家都知晓一个既定的事实,那就是严肃电影永远获得不了主(平)流(庸)审美的观众,古往今来。

或许因为清醒,或许因为无奈,所以面对同样问题时,娄烨们选择了集体沉默,保留了艺术片导演最后的格调;院线们选择了顺应市场,保证了影院未来能正常运转。所以王导您看,您的此番呐喊意料之中地无力,票房非但没涨多少,您的小贪心和小矫情倒是一览无余。

所以在“钱”的问题上,导演最好别充当野心家,容易露馅。院线经理也不敢扮演冒险家,容易被炒。

 

2、您问您的观众在哪里?我问您的宣发团队在哪里?

其实不管对于严肃电影还是商业电影,“火”和“好”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好”的成分很复杂姑且不提,而解释“火”就很简单。

对于一部电影的火不火,我有个简单粗暴的定义方式——是否经常上热搜榜。

在宽容度高、操作性强的互联网时代,再烂的片子都能炒得很火(太多了不一一举例了),而影响电影排片和票房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宣发团队是否靠谱。

《闯入者》上映之前,有朋友说王小帅这次票房应该不错,入围过威尼斯,宣传也很好。对此我表示了一下激动。然后我又问,宣传有多好?最近微博上得不勤,它上过几次热搜?朋友又说,没上过热搜,但圈内电影人都反响不错。我恍然大悟,合着《闯入者》所谓的宣传就是他们一帮人关门烧炮仗——自娱自乐。

当时我在肚子里咆哮,王小帅导演,您就不能多花点钱请个好点的宣发团队好好炒一炒吗?买几次热搜也能提升一下关注度啊?可我转念一想,多数文艺片导演给人的印象都该是不食人间烟火,因为有艺术家骨子里的自信和清高,自然有资格嫌弃商业炒作的那股子油烟味。

可是同样不是主流题材的文艺片《桃姐》和《观音山》,虽然有刘德华和范冰冰这样的明星卖点,宣发周期也要长达半年,人家没用导演发声照样赢得了票房和口碑。为什么?因为靠谱宣发团队用电影足够的卖点给了院线经理们足够的安全感。

所以王导您看,能卖钱又卖好的片子院线也想排,商人也不想和名声作对。而这次《闯入者》被院线集体冷落,真不能全归咎于电影院和畸形的中国电影市场。不信您问问在繁华地段还赶上场次的观众,上座率有多少?您再问问路过商场的小年轻,他们知道今天有个叫《闯入者》的新片上映了吗?

 

3、就算不宣传,电影本身也该具备一定卖点

从电影题材上来说,《闯入者》选得很有意义。不管是谈家庭伦理还是时代变迁,乃至人物最后的自我救赎,王小帅把故事讲得虽不尽善尽美,但也是可圈可点。所以觉着《闯入者》是因为片子本身没营养大家才不爱吃的人,只能说是你天生缺吸收系统,与电影无关。

但题材有意义也仅限于有意义。在快餐文化至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急时代,《闯入者》的票房失利似乎很合理,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已经有太多的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就算你很好,但也请把自己“打扮”得显眼些,好一击即中我们。

所以2006年并未怎么宣传的《疯狂的石头》,用300万投资,在无大明星,无大导演,无大制作的情况下仅依靠“新鲜”的故事题材和拍摄手法,仍获得了2300万票房的可喜成绩并捧火了宁浩班底。而反观电影《闯入者》,虽为配合电影的商业性,王小帅从现代背景出发,并加入了一定的犯罪和悬疑元素,可实际效果并未如王小帅所期,对于见过太多花样的主流年轻人群体,《闯入者》太普通了……

而《闯入者》若想从影片的社会性赢得关注,也同样不具优势。和同以“拐卖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失孤》相比较,“文革”和“老三线”对现在电影市场的主流消费者80后、90后来说显得稍微陌生。

所以为求票房安全,在演员阵容上,《亲爱的》用了有票房号召力演技也不错的赵薇、黄渤等明星;而《失孤》选用了刘德华、井柏然二人,所以不管影片本身如何但绝对能保证票房稳妥。

实话实话,电影《闯入者》中所有演员的演技都称得上绝对实力!哪怕客串的警察和路人都比现在某些大电影的主演走心。可演技实力向来无法和票房号召力划等号,您若把少年嫌犯换成鹿晗、吴亦凡,你若把冯远征换成梁朝伟、吴秀波,票房低了才怪!不过这些可能吗?!

所以王小帅导演,要专注拍好电影,您就别老操心着票房,好片子不用指着挣快钱,咱从长远着看。

可若想票房不那么难看,您真就得付出些代价,代价就是,您迟早也要变成那种自己曾经最鄙视的人。(文| 阿不

 

【本文系“不止电影(微信ID:buzhim)”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不止电影

4篇资讯

粉丝

新媒体公司“新知百略”旗下自媒体“不止电影”(微信ID:buzhidy),带你了解电影周边及其背后的故事,情怀、专家、大道理什么的都闪边去吧,就是有趣、有料.

本文系作者 不止电影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去尼玛笔

    回复 2016.09.18 · via pc

快报

更多

10:23

虹软科技: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2%公司股份

10:19

深圳:增强深圳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10:17

深圳: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

10:15

深圳:支持深交所加大科创相关制度供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及融资工具

10:14

深圳:支持“硬科技”企业用好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政策

10:14

深圳: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促进资本要素向科创领域集聚

10:13

深圳:持续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10:13

土耳其4月汽车出口额突破31亿美元

10:08

比特币市值超越亚马逊,升至全球资产市值第五位

10:07

龙蟠科技:常州锂源及南京锂源签署超50亿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售合同

09:58

金山办公与全时成立合资公司

09:55

卧龙地产:公司证券简称5月15日起将变更为“卧龙新能”

09:55

海上丝路指数:整体需求稳中有增,综合指数维持涨势

09:52

央行: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09:52

央行: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09:49

央行: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09:49

央行: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09:48

央行:研究进一步扩大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的试点地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09:46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超40亿港元,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居前

09:45

央行:启动2025年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工作,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

107
1
14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