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经济学人近期的封面文章关注的话题是“共享型经济”引发的创业浪潮(见钛媒编译文章:《再谈P2P租赁:共享经济催生的商业模式》),随着网络技术逐渐降低了共享模式的成本,互助式短租、SNS互助、拼饭拼车已成风尚,旅行房屋租赁社区Airbnb正是这种模式的成功代表,在四年之内估值达到接近30亿美元。
当然,趋之若鹜的同类企业越来越多,P2P赁模式让“共享经济”逐渐形成规模。挤上流行的P2P大船,你就成功了吗?当然不是,有人成功,自然有人失败。我们能从P2P商业模式的失败案例中学到什么?也许更值得创业者关注。Pandodaily最近发表的创业者投稿,就结合自身创业经历,为P2P模式的追随者们提出了几大建议,钛媒体编译如下(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王睿、葱葱/钛媒编译】我们到底能从P2P创业的失败案例中学到什么?谈谈我自己创办的P2P创业公司neigh*borrow(beta.neighborrow.com)也许再好不过。
创立之初,neigh*borrow的出发点是显而易见的:我的公寓里有成百上千小玩意儿,什么扳手啦、电钻啦、真空吸尘器啦、蔬菜削皮器啦,还有自用的相机。这些东西我都只是偶尔用一下。我住的公寓大概有300多户,我估计他们的主人几乎和我遇到过同样的困境。而看看整个纽约,我的周围有多达二十多栋这样的住宅楼——而且都是步行可达。
在我看来,一栋挤满了人的大房子(满足“人口密度”要求)、冗余的物质财产所有权,加上很近的距离(满足“物理、社交、人口统计学”要求)——万事俱备,显然是个创业机会。如果我能说服人们分享不常使用的东西,那么当有人对这些物品有需要时,就可以立即借来使用,那我就真的能做出点事情了。我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域名和一位搞技术创业伙伴。接下来,再建个平台,募集点种子投资,也自然会登上Mashable和Thrillist网站的新闻头条(PandoDaily当时还不存在)。这样,我真的就离“改变世界”不远了。
出人意料的是,上面这些构想都接连实现了——除了“改变世界”的那一部分。我最终还是失败了。
“大家都仅仅是喜欢我们的想法,而不是解决方案”
2006年,我注册了www.neighborrow.com的域名,成功说服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创业。第二天,我从Craigslist雇了一个孩子,就开始了瀑布式开发。我们的想法是,将所有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做成类似常见的图书馆那种“闲置物品库”,拥有信誉值的人就可以从中借用任何东西,用完再将他们返回。
结果,我们又重蹈覆辙,犯了很多创业者和准创业者常见的错误——我们把钱无谓的花在了错误东西上:完全没必要的、又不好看又花费不菲的代码设计;一份很少有用户看见的《社区服务协议》;还有一个天天忽悠我们避免页面视觉疲劳、每次小的改动都要收钱的设计师......简直是恶梦一场!
后来,CNBC让我们上了电视。人们喜欢我们的想法,但事实证明,这也许就是最糟糕的事情。它加剧了接下来五年的悲惨状况,正如精益创业大师 Eric Ries所说的“僵尸企业”。问题就出在大家都仅仅是喜欢我们的想法,而不是我们的解决方案。记者们蜂拥而至,写了很多关于我们的稿子,但他们从未注册使用我们的服务。网络媒体门户之间也在争抢案例,各种创业沙龙都拉我们进去参与,但他们也没有使用我们的服务。甚至我们那些写邮件来(我每周都会收到这样的邮件)责怪我们没有把他们的社区拉入neigh*borrow的用户,也没有使用我们的网站。我们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侏儒。
这种虚假的繁荣让我们在错误的轨道越走越远。我们在网站各个部分的建设和完善上都花了太多的时间,准备迎接比实际多10倍的访问量。我们看上去有50个赚钱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对于赚钱毫无办法。长久以来我们都在苦苦思索问题出在哪里。也许我们应该筹集更多的钱?既然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后的A / B测试,也许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媒体报道?也许这是我们的设计一点也不流行?不,等等,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于专注,应该越过自行车和钻头,抬头看看前方。
“我们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开始在目标客户层面上做出调整,我们将目标客户的范围,从公寓楼转移到高校、环保主义者群体;此外,重点建设和维护那些粘度很高的核心用户基数。18个月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客户、关注商业模式、关注产品、关注功能的组合和不同重要程度中循环往复。我们一直拖着这家创业公司艰难前行,直到几年后才真正意识到,该自问一下:我们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理论上,我们确实能够解决50个不同的问题,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解决。
企业家通常都好高骛远,我们也不例外(公平的说,我的联合创始人Dave Tomback比我更接地气,更务实一些)。这并非都是坏事,因为你必须忽略那些对你的激情和远见毫无热情的人,但有时候你不得不“以市场为导向”。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很接近成功了,就像今天新闻里其他分享创业公司一样,叫好和炒作需要持续不断。人们希望我们成功,但这并不足以获得成功。
现在,我依然对neigh*borrow的理念深信不疑。我也可以很自信的说,一个以资源供应为导向、以电钻、吸尘器这类居民消费类产品的大量库存为基础的平台,真的不可能成为Steve Blank 所谓的那种“可规模化创业项目”。它可以是一种基于“生活方式”的业务,或者说某种“非赢利组织”(我们正在探索的一个未来方向)。如今,neigh*borrow只能作为一个实验项目来运行,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它应该是什么。它可以是独立的Facebook小组,抑或unbounce(一个营销页面测试服务)的登陆页面(我要亲自对每条数据做出反应)。
除此之外,我关于“分享经济”的思考,就是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构建一个平台,然后期待人们分享。这是一个悲哀的现实:大多数人不愿分享。他们只想要“方便”,他们想要被取悦。我敢挑战任何一家致力于分享经济的创业公司,看看他们能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不是去抱怨那些浪费掉的资源根本没得到充分利用。
最好的建议
作为一个“共享经济”模式的先入者,同时也是一个失败的出局者,想听听我建议么?如下:
一、只解决一个问题。这不会使你变得目光短浅。Airbnb不仅仅是一个乌托邦式分享房地产的网站。这个问题不是“浪费的沙发空间。“这个问题陈述太模糊,没有一个问题能被伪造。许多人对于额外的沙发空间很兴奋。真正的问题是“在X会议时没有适合的地方睡觉。”
二、必须有自己的案例。我的意思是说你并不需要一个平台,需要的是解决方案。你不需要通过10个人来测试你的想法和域名。Airbnb的创始人自己就出租过自己的沙发,Renttherunway创始人在他们的哈佛大学宿舍出租礼服。不要总是找借口。如果你找不到10人使用你的产品,你也根本找不到100个。
三、不要以为你的附加价值太小。你可以做个小改变,它仍然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流媒体之前,Netflix用户得到了和那些购买大片的人像头的产品…还无需滞纳金和更好的播放。Zipcars是一样的低端汽车但更容易获得。Freecycle只使用雅虎小组,用户就达到了700万。你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
四、在资源不足的时候,证明和搞定一些事情。你能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价值吗?从而确定这一产品和服务“真实的需求”——今天就行动。你要想想,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愿意付钱给你满足需求、或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你的解决方案?怎么做才是对他们、对你都有价值?你觉得需要钱来做这个吗?逆向思考你需要钱干什么(可能是技术人才、营销人员或者设计师),首先要自己有一套解决办法搞定它,即使只能做出一个不怎么完善的产品。
当然,首先要不怕失败,但也不要受制于它。有时候,你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承认这个事实,研究其中的原因,然后继续前进。也许这就是在分享经济领域我可以分享的最好建议。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