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奔波之路,人才匮乏是最大的瓶颈

当前的电商市场是一个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我国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上难以满足当下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涉及到技能型、运营管理型的电商人才,需要经过多年的电商实践,或才能在电商领域有所成绩,而这并不是传统的电商教育能够满足的。

“电商人才”这个概念较为宽泛,不但指电商的运营管理人员,而且也包括电商的实践人才、战略人才,或者还包括电商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一些创新型人才。

当前农村电商最缺的就是一般的实践人员,因为对于农村电商企业而言,高层管理人员及一般中层管理人员基本上已经由电商企业任命了。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操作人员指的是能够从事基本的网购操作人员,包括能够使用支付工具、懂得退换货等基本程序,且懂一点电商的知识。

这些人员是当前电商下乡过程中大量急需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在当前情况下,需要从农村进行挖掘,这样对于电商企业而言,成本比较低。但是这个挖掘的过程并非没有难度。

指望高校培养电商人才,基本上指望不上了

目前市场上有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数据:一个说目前整个电商行业的人才缺口大约在150万左右;另一个是阿里研究院的数据,说未来两年农村电商存在200万左右的人才缺口。

但是就在整个电商市场人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就业最难的专业中,电子商务专业赫然入目,这说明电商人员的培养其实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是错配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培养的电商人员还谈不上人才的程度。

电商是一种对实践要求非常高的市场模式,涉及到管理运营、实践操作、资源整合以及具体的战略定位等,没有一定的实际实践经历,很难深刻的理解这个市场,更谈不上更好的从业。

但是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差,有的高校电子商务教材已经非常陈旧过时了,所以在当前电商发展一日千里的时候,高校的电商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框框内,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

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招生规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99年——2004年,这期间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个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招生规模保持平稳并稳中有降,但是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高职高专电子商务的招生规模达到顶峰,此后持续下滑。

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高专的电商人员主要面向市场,但是这种市场化的培养方式在面对发展迅猛的电商实际市场而言,节奏还是显得非常缓慢。而本科院校的电商人员培养基本定位在科研方面,但是并非所有本科毕业出来的学生都从事了和电商相关的科研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怎样,两种培养定位基本上都和社会脱节了。高校教师很大一部分也没有电商从业经验,学生对于高校电子商务教师的整体评价较低。

当前的电商市场是一个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我国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上难以满足当下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

尤其是涉及到技能型、运营管理型的电商人才,需要经过多年的电商实践,或才能在电商领域有所成绩,而这并不是传统的电商教育能够满足的。

电商人才涵盖的专业技能多样化,技能在农村电商施展不开

据淘宝发布的人才缺口调查数据显示, 24.86%电商最缺美工,24.29%最缺运营,22.6%最缺推广,19.77%最缺客服。当电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除了上述岗位紧缺,运营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也面临着紧缺的难题。

农村电商当前还处于拓荒阶段,一般的运营操作人员已非常匮乏,更遑论电商战略人员或者先进技术(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员)的操作人员了。即使有的电商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战经验,但是这些电商人才下乡意愿也不足。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农村网购市场较为初级化,对电商人才而言不具有吸引力。

因为当前的农村电商处于网购这样的初级阶段,管理较为简单,涉及到的运营等较为高层次的电商工作还不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

只需要一些能够懂网购的操作人员就可以满足购物需求了,所以对于一些高级的电商人才而言,农村电商市场的吸引力没那么高;

2、消费群体的经济状况差,导致电商人员流失。

当前农村电商的网购力量基本上是青壮年,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的居民群。当城镇化裹挟中国的千万个自然村的时候,中青年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家中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需要依靠救助以及子女提供的微薄经济来养活自己,因而没有多余的闲钱进行网购。

消费量的不足,降低了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热情,导致相关的电商从业人员流失。

3、产品层次差,电商从业人员工资低,电商从业意愿不强烈。

据相关数据显示,男性网购偏向家用小商品,如小电器、小器具等,女性网购偏向衣物、鞋帽及饰品等。与城镇居民选购的商品相比,农村居民网购商品的范围小、价位低、层次差。

农村网购覆盖面较低,商品种类不齐全,彰显了农村电商异于城市电商的独特性,消费市场严重不振,电商人员因此难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工资水平,降低了其从业意愿。

4、农村电商发展持久性不足,电商人员缺乏长期的坚守。

所谓的持久性,就是农村电商人员在从事农村电商市场的开拓方面进行的周期。

当前很多农村青壮年因为农产品市场的严重不振而选择到城市打工,而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或者其它群体,则不会成为电商试点的助推力;另外随着农村市场疲软等多方面的问题,高龄务工者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流出农村的队伍中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让农村电商的进展成效不佳。

随着户籍制度、就业、教育、医疗、住宅等方面的限制,农民工群体难以在城市中获得身份认同,所以城市只是一个暂时的栖息地。随着行业经济状况的不景气,农民工群体则不间断的回到家乡从事农耕工作,人员城乡流动现象凸显。

电商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其所需要的持久耕耘和深度探索从来都是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就和乡村的人员流动性造成的人员断档形成了鲜明矛盾,进而造成了农村电商在掘金农村这个市场的时候,表现出发展持久性不足的特点。

电商人员因此也出现了断档现象,对于电商技能提升的坚持周期就不会很长。

5、电商人才技能的沉淀成为奢侈。

专业的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是需要综合化的素质的,因为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行业,企业对于电商人才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电子商务高效便利的商业特征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对于电商人才的选择方面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层次。

当前,互联网体现出了较之于传统行业较高的资源整合效率,对传统的经营管理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变,商务智能化的特点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

所以,电子商务需要不断利用新技术进行行业改造,例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实现精准营销,对项目进行运营策划和实时监控等等,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商务似乎成为了综合各种学科、涉及多种知识体系的大学问,在当前互联网浪潮时代,这些因素都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

但是农村的电商市场则不需要这种全方位的电商技能,很大的原因在于,农村的电商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或者阶段。

农村从来就缺位于市场化浪潮的一次次裹挟中,即使当前农村具有了参与市场的机会,但是因为基础太弱、市场化意识不强、人才储备不够、政策认识迟滞、农村“空心”等现状突出等原因,农村完备的电商体系建设能力先天不足。这就决定了农村电商的投入浪费了大量资源却成效不佳。

于是,很多电商从业人员对电商综合化的技能沉淀就显得没有耐心,导致了电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堪忧。

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还是处于政府推动层面,市场层面尚待开掘

当前众多电商纷纷下乡,电商人才的缺失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电商下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及各电商巨头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采取措施进行电商人员的培养。

电商的培训也如火如荼的在农村展开,例如,2014年10月,阿里巴巴签署“农村发展战略落地桐庐试点项目”,紧接着在2015年1月20日,阿里巴巴和桐庐县政府再牵头,合作打造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培训中心。阿里巴巴将依托这一培训中心,开展包括淘宝大学县长电商研修班在内的一系列培训活动;另外一些其它的电商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了农村电商培训中去。

各级政府也制定了详细的培训目标,并开展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例如2014年12月20日,由吉林省商务厅与省农委共同主办的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在长春举行,针对全省175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师资、大学生村官、政府部门等有关人员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大户,农村能人、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等职业农民、农村连锁店、直营店、基层服务站等各行业、企业人员开展电商知识培训;

山东省商务厅、团省委也组织开展农村电商“百县万人”创业培训活动,培训对象包括,中小企业经营者、农村创业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经济困难家庭未就业青年、电商园区运营人员,以及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团县委业务主管人员和大学生村官等。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效应,并且也在村镇中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例如遂昌模式,走的是平台化的发展路子;成县模式,走的是资源整合的路子;通榆模式,走的是品牌化的路子。

不同模式说明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的可能,发展的路径多元化,农村电商特色化的路子正在探索阶段。另外,电子商务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不断增加,交易的区域较为集中。

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4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国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增至211个,这些淘宝村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等10个省市。

其中,浙江62个、广东54个、福建28个、河北25个、江苏24个,这5个省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占比超过90%。

同时,中西部首次出现淘宝村的身影,来自四川郫县的两个淘宝村、来自河南和湖北的各1个淘宝村,进入了淘宝村大名单。

这些淘宝村依靠各自的资源优势,生产不同的产品品类,如家居、服装、农产品、小商品或者户外用品等,规模效应较高。尽管不同模式基本上还是网购范畴,但是随着农村网购规模的不断壮大,必然要求电商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有所提升,这也是符合农村网购市场发展态势的。

农村电商的不同模式,其共同点在于还是依托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而呈现出比较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发展态势,发展模式还处于一个较为初期的阶段,对于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高,网上开店、售卖等初级电商技能应用已经足够满足农村电商人员的发展需要了,电商技能应用较为低级。

但是随着网购规模的逐渐扩大,后续的电商人才配备将成为必要。

本文系作者 陈虎东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关键是要接地气,怎么让老百姓接受

    回复 2016.06.24 · via android
  • 纸上谈兵不可以啊

    回复 2016.06.25 · via android
  • 确实是

    回复 2016.06.25 · via iphone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