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朵里淘金不算新鲜,毕竟唱片业、广播业长期就是靠受众的耳朵获益的。但是到了广播没落、唱片业衰亡的时代,在耳朵里淘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做了一段时间的电台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算是见证了音乐和广播业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并没有看到这行的消失,而只是在竞争中的失势。
应该说是移动端的变化将过去的声音淘金工具给淘汰了,但更多的声优们也在移动端发力寻找耳朵里淘金的机会。各种音频的自媒体是其中的强大动力。而相应的播出平台,各种FM就顺势发展。但耳朵里淘金确实不容易。音乐虽然是强需求,但这种内容的获得与传播方式众多,不是普通的网站就能单独搞定的,纵然是苹果Music也不见得能独自将网络音乐的金矿给挖开。
音乐之外自然是语言了。说是容易做到的,但吸引人来听不容易,还要收费就会更困难些。当然很多人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比如凯叔说故事,帮父母给小孩讲睡前故事。而各类财经的自媒体也通过说的方式来占领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催生出类似吴晓波这样的大咖。
但现在的技术已经让说不只是说了,视频的直播技术已经让众多红人能够轻易抵达不吝惜流量的新一代消费者那里。当下的众多直播平台也让能说会道的名人们得到了一次淘金的机会。喜马拉雅FM最近就宣布上线移动音频首个“付费精品”专区,据悉除了马东的《好好说话》外,包括吴晓波、樊登、葛剑雄、罗振宇、袁腾飞、天下霸唱等一众大咖即将入驻。而马东的节目据说上线第一天,收入就突破了500万。
在信息的传播方面,声音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我们对受众更加关注,也许能形成更多适合目标人群的节目,而不是做出节目来找目标受众。
我们能看到汽车上移动收听人群的不断壮大和其强烈吸金能力。我们也注意到原创自媒体公号中,汽车类在一百强中占据近2/3的席位,这些都在证明汽车里的收听者是如何的有影响力。而如何占领获得这些原来被交通电台轻易获得的听众群体呢?这里面有很多技术的问题,但内容生产也必须有所突破。我们的汽车听众对路况的获得方式还比较难受,有人能去解决这个痛点的话,肯定能产生下一个爆款音频。
我最近参加一个创客的音频节目的录制,感受到制作者对声音的迷恋,但也体会到对商业变现的迷惘。除了打赏,除了广告还能有什么吗?果壳媒体最近脑洞大开,搞了个“分答”,除了用回答来赚钱外,偷听也成了打赏和提问者分钱的机会。这确实是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
(本文系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2016年7月刊专栏文章,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更多爆料和趣闻,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你这标题都没回答人家问题。。
风口越来越少了,需要深度挖掘
标题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