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消息,在不久之前,美国科技巨头们将中国视为囊中之物。但没过多久,剧情再次被反转——美国网络约车企业优步(Uber)在与中国同行滴滴出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经历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比拼后,优步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决定停止对抗,同意签署协议让滴滴收购优步在华业务,从而换取滴滴董事会一个席位以及少量股权。在这个决定作出前一年,这位出了名傲慢的优步掌门人还宣称中国是其最重要的目标。
换言之,卡兰尼克所到之处,所见之事,却未能所向披靡。
上海咨询公司亚锴璞隆(Kapronasia)总经理卡普隆(Zennon Kapron)指出,“优步进入全球各个市场的办法都是比较傲慢的”,从嘲笑当地出租车监管规定到威胁破坏媒体评论,“但傲慢这种态度要想在中国成功是非常困难的。”
优步争夺中国市场份额的历程尤显特别——它最初面对的是一家由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支持的小型竞争对手。而其经受的磨难也为亚马逊或者苹果等硅谷巨头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企业可能将中国视为一个金矿,但最终可能会被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喜好所压垮。
普华永道驻香港公司高级经理汤姆·贝特维斯图(Tom Birtwhistle)表示,那种只是带着一些新东西,例如一个苏打水品牌或者新奇的智能手机,进入中国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如果你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要与多家已经成立的企业竞争。”
此外,正如《大西洋月刊》在2007年采访一位中国企业主时所提到的,中国消费者和企业不再“将就”。
贝特维斯图说:“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看看智能手机吧: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以往提供的是低价和劣质的智能手机,但现在他们生产的手机既廉价又优质。品牌推广以往也是挑战。但现在,很多新冒起的企业也像欧美品牌那样塑造品牌和进行营销推广。现在,中国企业提供高规格配置,低廉价格以及世界级的品牌——要战胜他们太难了。”
在欧洲取得胜利后,硅谷越来越自大。但《阿里巴巴:马云的基业》作者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指出,可能欧洲只是个例外。当然,美国企业现在在欧洲也过得并不舒心,例如谷歌现在就被多个反垄断指控弄得焦头烂额。
优步最终接受的协议与2005年雅虎与阿里巴巴之间达成的安排高度一致。由于阿里巴巴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eBay在中国市场不得不节节败退。谷歌也因为未能与政府达成一致,而在2010年推出中国市场。
当然,中国并不总是让美国企业空手而归。苹果iPhone在这里销售火爆,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不过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饱和并且竞争激烈,苹果的未来前景更加难以确定。过去一年,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幅降低,导致公司业绩受损。
目前在多个行业里外资企业仍然存在优势,尤其是在那些产品安全和尖端技术占支配地位的行业——例如配方奶粉、计算机处理器、汽车、民用飞机和引擎。
普华永道的贝特维斯图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可能7、8年前,当时社交网络成为主流,大众的共识是未来将有一个社交网络成为主要。我们都将加入这个社交网络,它将获得主导地位。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社交网络的变种在大行其道。”
中国科技企业巨头的崛起并不新鲜,只是这些故事最近占据了新闻头条,并吸引了海外读者的注意。北京创业巢总经理安迪·默克(Andy Mok)表示: “很多西方政策制定者和机构投资者都还没有认识到的是……他们一直专注于外部世界将如何改变中国。很多人所忽略的就是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他举例说明中国观众现在如何影响好莱坞的拍摄决策。“中国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地成滴滴为一个影响产品决定的全球性驱动力量,这种事实越来越明显。”
埃利奧特·恩格(Elliot Ng)现在是谷歌产品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她曾在中国为该公司领导开发项目,于2015年回到加利福尼亚州。他认为硅谷的科技企业可能必须接受改变半个世界的现实,尽管这与行业的追求目标相违背。
尽管优步的卡兰尼克可能错误判断了自己公司在中国的前景,不过他对该国的一个预测可能会变为事实。在今年1月于北京举行的极客创新大会上,他告诉记者们:“未来5年,在中国,在北京,出现的创新、发明和创业要超过硅谷。”
本周,他终于证明自己的话是正确的。
更多福利与互动,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怪我咯,中国人多
来这套
树大招风,国人改变世界,呵呵,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