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影像栏目《在线》,每周四出品,力图准确记录互联网创业大潮中那些个体:初生牛犊的创业新贵、名利场上的资本明星、聚光灯下的高官巨贾、籍籍无名的程序员、运营、极客、地推、快递员、讲师……他们的瞬间,都值得被记住。图文视频版权为钛媒体所有,未经钛媒体授权禁止转载、使用,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社群,这两个字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社交、兴趣以及身份认同的一种划定方式。人们建立连接和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元,无论是我们曾经关注过的Cosplay群体、电子竞技爱好者以及航模达人,因爱好而被连接的人们,活跃在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中。
钛媒体《在线》第35期,钛媒体编辑通过一个活跃的微信群找到了一个“摩托帮”。消费升级时代,摩托车用户也在迭代,呈现出年轻守纪,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经济能力优裕,价值观超前的特点。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摩友们不再孤军作战,虚拟平台促进他们的交流,跑山、摩旅、主题聚会等各种社交活动正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摩友圈中兴起,摩托车从从交通工具变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生活。
你看到的是这样一群人:骑上个性化设计的机车,身穿炫彩的装备,在路上自由驰骋,英姿煞爽。“四轮承载躯壳,两轮承载灵魂”成为所有摩托车骑手的座右铭。而回归日常时,他们融入到一个本职工作中,或是朝五晚九的办公室白领,或是一个深居简出的艺术工作者,或是一个凌晨工作的酒吧舞者……
【听摩托车手的独白,点击这里看视频】
Vivi,是一名凌晨工作的酒吧舞者。她每天晚上10点上班,跳三场钢管舞,直到凌晨两点下班,骑着摩托车穿行在回家途中。“之前还喜欢和摩友一起跑山,但因为工作性质怕身体摔伤,就不大敢去了。我开心时和不开心时都喜欢骑车。摩托和舞蹈一样都缺一不可。”
ViVi的父亲是一名杂技演员,她在14岁以后也随着杂技团在欧洲各国巡演,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漂了7年多,但年纪越来越大,这一行吃的还是青春饭,几经辗转之后就来北京的酒吧跳舞了。”Vivi感觉自己的生活从来没有过归宿感,在国外跟团时还有群体生活,在北京生活很孤独,因此喜欢上摩托车,骑上它就感觉重获自由,而且摩友圈给她带来群体的归属感。
辛志华在他的个人画室休息,他于中央美院毕业,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和艺术品买卖商。他觉得,画画是件特别安静的事情,但骑摩托又特别热闹,对他来说是种释放,“不过往深里说,画画表面上看起来安静,画的里子却可以很热闹;骑摩托表面上热闹,里子却可以很安静。”
辛志华拥有两台摩托车,售价都在30万左右。“我都是开私家车代步,而骑摩托车不一样,是为了享受它在风中的速度,所以平时都骑它跑山或下赛道,闲时自己动手设计和改装摩托。我还有别的兴趣,都是发烧友级别,比如摄影,但我只把摩托车作为一生的爱好。”
卜仪(右)骑行在通州北运河大桥上,与邂逅的车友伸出大拇指相互示好。 “如果你没带护具或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行驶时,看到的摩友们都会来骂你。”卜仪认为摩友间的严格监督会提高骑士的安全意识,也会改善摩托车的骑行环境,这才是骑士精神。根据《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京A牌照可在市区内行驶,京B牌照不可驶入四环内。
赛车手孙晶在北京金港赛车场附近的郊外训练场地上进行赛事前的越野拉练,以备8月底在鄂尔多斯的赛事。为此,他在每次训练中都要求自己跑上100圈来提升体能。“玩这个不一定非常有钱,但它很烧钱。比如场地租赁,车辆本身的损耗、升级、改装和保养等各方面都要烧钱。民用车改装为赛车的费用达十万左右。比一场赛,要备三个轮胎,大概就要万把块钱,跑一次比赛就不能再用了,速度越快轮胎损耗就越大。报名费还要几千块,还得加上燃油费。一场比赛要花上两万块钱吧。”孙晶告诉钛媒体,“玩赛车快十年了,参加过的赛事已经数不清,都是公路赛,而且都没有奖金,只有奖杯,纯粹就是为了玩。骑摩托让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由我主宰。”孙晶还在金港赛车场附近经营着一家摩托车维修店。
“对于我来说,办公族的生活就像带着镣铐一样。”根据王西的创意我们拍摄了上面这张照片。王西创办了一个叫做“摩托邦”的社交平台,他认为移动互联网使得年轻一代的摩友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摩托邦”平台就是针对较高端的摩托车爱好者,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年薪在15万-30万之间。他告诉钛媒体,大贸(进口)车受到了一二线城市的年轻骑士们拥趸,因为国产车迎合的是三四线城市的低端用户群,并不具备精神娱乐性。“车辆的平均价值是4万元以上,每个骑士基本上9个月就会换一辆更大排量的摩托车,带有高端玩具的属性。”王西说。
哈雷女骑士严晗,是一位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室的老板,也是“铁骑丽影”哈雷女骑俱乐部创办人。严晗钟爱哈雷,4年前买了第一台哈雷883L,花费30多万,第二台哈雷软尾豪雅加上改装,总共花费高达50多万。“每个摩托骑士都梦想着拥有一台哈雷。哈雷和普通的摩托车不一样,不求速度,是一种追求摩旅享受的精神文化。我每年骑哈雷至少跑两万多公里。”作为世界顶级休闲摩托车品牌,哈雷是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的代名词。
苏大平,53岁摩托车骑士。这台幸福牌摩托车是他在80年代的第一个青年梦想。他通过熟人渠道用2000多元的价格买下了它,作为自己的私藏品,以满足当年那份情怀。“当年售价7000多块,抵得了一套房子了,我还在工厂工作,月薪只有10多元钱。我从83年开始玩摩托,传说中中国第一批玩摩托车的都死了,但我还活着,哈哈……”平哥对此津津乐道,“我买过十几辆摩托车,在北京做摩托车维修改装和二手车交易也已经有十多年了,北京很多车友需要维修和改装时都会找上门来。”他觉得,现在的年轻骑手更注重自身的时尚、个性,当年玩摩托的老炮儿更注重“范儿”,“越是上年纪,发现越热爱的还是摩旅,骑着车去看看高原和大海。”
位于798艺术园区的一家摩托车维修和改装店里,一位车友骑车前来询问两个月前就已预订的意大利进口改装零件,他购买这辆车花费30多万元,改装费用还花了三五万。据技工介绍,除了外观的个性化改装外(通过外观涂装、贴花、配饰来体现车主的个性),还有发动机、前后悬挂、车轮、制动系统、避震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排气管等零件的改装,都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能、速度或车身的减重。
2016年7月30日,在北京新港赛车场上,某国产车举办赛道试车体验活动,吸引30多位车友来这里体验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主办方向车友收取场地体验费100元/人。目前在北京只有新港和金港两家摩托车赛车场地。“要在北京购买私家车,摇号忒麻烦,所以把摩托车作为代步工作,又方便又快捷,免了堵车的烦扰。”有车友告诉记者,“国产车都不如大贸车(进口),水车也有很大的市场。”数据显示,国内摩托车存量市场用户超1.6亿,其中超过3000万城市用户,每年二手摩托车交易约600万。
2016年7月16日,中国摩托车场地锦标赛于北京金港赛车场举行,吸引了150位赛车手前来参赛。赛事组织方负责人张磊告诉钛媒体编辑,他组织这次赛事,拉到赞助900万,但没有获得盈利。他每年举办6-8次这种全国性赛事,对摩托车赛事的前景十分看好,因为“这种消费方式正在年轻人的群体中逐渐兴起”,一二线城市都在建设摩托车赛车场,国内外的摩托车厂商也云集于这些赛事进行广告赞助和宣传。”(供图/张磊)
钛媒体影像专栏「在线」
力图准确记录互联网创业潮中那些在线的个体
影像是准确的,但影像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影像是自由的,但影像也是陷阱
这个「在线」的时代,我们等你来一起发现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现实版 速度与激情
帅哥骑摩托吗
很酷但是也对社区产品存疑。早就有人做过自行车骑行社区,也几乎放弃掉了,垂直小众社区活下去挺难
赞👍
角度很新颖!
国产车屌丝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