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再谈科技博客:小而美的媒体与并不清晰的未来

2012年,是中国科技博客元年。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抓住互联网机遇,科技博客是大有前途的,无论是通过广告或是线下服务或是付费阅读实现盈利,依然都可以坚持独立的方式继续下去。

2012年,是中国科技博客元年。在这一年,虎嗅,钛媒体,PingWest等独立的科技博客纷纷上线,在这一大潮影响下,杂志《创业邦》打造了“快鲤鱼”,元老级门户网新浪则推出“创事记”,而已有的爱范儿,36氪等也获得了快速发展。2012年虽已过去,但科技博客时代才刚刚开始。

 

科技博客简史

科技博客并非中国的独创,也并非在2012年才开始有。很早之前,美国已经有多个科技博客,著名的有TechCrunch,Engadget,The Next Web, Read Write Web, the Verge等,还有从科技博客起家逐渐向周边发展的Mashable,Business Insider。这些博客都有共同特点,即从专注科技领域,特别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开始起家,由单个或者多个作者共同撰写博客文章,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报道和评论平台。

在中国,很早之前就有多个关注互联网科技的独立博客,最著名的当属月光博客,以撰写互联网相关技术文章,并对互联网产品和事件进行报道和评论,影响很大。

就目前的科技博客来看,科技博客可以总结为:利用WORDPRESS等博客建站技术,由一个或者多个作者采取松散或者公司化的模式,对以互联网科技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创业信息和事件进行整合,分析,报道和评论,借助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体系和平台,独立发展起来并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这样的博客,即是我们所说的科技博客。

 

科技博客的细分类型

从中国目前已有的科技博客来看,笔者将科技博客主要细分为这样几个类型:

1,媒体型。具有典型的媒体属性,注重报道新的资讯,就各种相关事件发表评论,并有一些深度调查报道。

2,产品型。主要集中于对产品的报道,评测,关注科技产品本身会更多。

3,服务型。主要集中于报道互联网科技的创业信息,融资信息,并为创业者提供产品发布和寻找融资的机会和服务。

4,技术型。专门讨论技术方案和策略的博客。比如专门针对WordPress技术的“我爱水煮鱼”。

5,应用型。提供APP或者软件的评测推荐,并做相关的挖掘和评论。比如推荐软件的小众软件。

6,社区型。提供一个线上和线下极客或者爱好者的交流空间,如极客公园。

7,综合型。涉及到多个方面,或者本身定位不够清晰的科技博客。

8,粉丝型。针对某一个产品或者某家公司的追踪报道和研究的科技博客,其中典型的是跟踪Windows Phone的WPDang,专注报道谷歌的谷奥。

 

目前主要的科技博客类型表

类型       博客

媒体型 虎嗅,钛媒体,PingWest,猎云网,雷锋网,创见,快鲤鱼,

产品型 爱范儿,Engadget中文版,互联网那点事儿,最科技

服务型 36kr

技术型 我爱水煮鱼,卢松松博客,

应用型 小众软件,天涯海阁,同步控,APPSKU

社区型 极客公园

综合型 月光博客,雷锋网,创事记,腾讯科技,云科技

粉丝型 谷奥,WPDang

目前,尤以媒体,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的科技博客最为火爆,代表分别是虎嗅,爱范儿和36氪。这三个科技博客目前都已经公司化,采取职业化的方式来维护和更新博客,因此常常显得更加的高效,敏锐,具有深度。

还有一些并未公司化,或者是创始人一个人或者是几个同好者在维护。比如,月光博客主要是William Long在维护,卢松松博客则是博主卢松松主要在维护,他们同时都接受其他作者的投稿。

还有一些则是公司或者杂志社的某个部分,比如《创业邦》旗下的“快鲤鱼”,新浪旗下的“创事记”,腾讯旗下的“腾讯科技”,也都是博客的形式来组织和展示的,但是后台却是以团队的方式来运行的。

总的来看,老牌的科技博客像月光博客,因为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而且诞生时间早,积累粉丝多,所以目前形势还算好,但总体发展态势不如虎嗅,钛媒体等新兴的科技博客。而成立公司来运作的科技博客,比如钛媒体,虎嗅,爱范儿,36氪等,则更加有活力,无论是采编还是新闻发布,以及线下活动组织等,都办得有声有色,不仅访问量大,而且在圈子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一些诞生在公司旗下的科技博客,诸如创事记,快鲤鱼等,固然有先天资金,人力和资讯优势,但是发展的状况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初跟潮流开设科技博客而并不是很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受制于各种利益关系等因素而不能大步发展。一些独立的科技博客,则更加大胆激进,在争取关注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科技博客的优势

科技博客之所以能够在2012年引爆,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平台和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传播机遇期,另一方面,还有它本身的优势。

内容生产优势。如果说门户网和传统媒体是大邮轮的话,那么科技博客就像是快艇,船虽小,可是速度快,而且十分运转灵活。比如,针对某些科技圈事件的报道,传统的媒体可能需要记者花一天时间采访,晚上再熬夜写稿,第二天才能见报,时间已经是一天之后了,对于资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这已经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THE DAILY》在2012年年末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一个定位为平板上的新媒体,却采用的是传统媒体的采编发的方式来运作,显然无法跟上读者对资讯的需求。科技博客则不然,他们可以让作者现写现发,速度快,并且可以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报道。科技博客还可以接受其他爱好者的投稿,通过他们的贡献来增加博客的信息量。目前大部分科技博客的内容并非都是作者原创,他们常常通过编辑来精选和摘编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报道,这样能够让博客的内容更加充实,更新更快,而整合的消息对于在琐碎的消息世界里几乎迷失的读者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编辑制作优势。博客的维护相对简单,而且对于作者采写的稿件和文章,编辑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就能上文章。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国家对新闻采访权管制的某种挑战。而传统的门户网站,大多都是使用纸媒的内容,在内容上没有自主采写和编辑的权力。科技博客中,无论是创始人还是作者,都是一个综合体,自己写自己编,然后自己发,整个流程简明快捷。相对于传统媒体对文字的苛刻要求,他们更多的追求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而产生一点点文字错误在他们看来并不是致命的问题。

定位优势。科技博客首先是定位于与科技相关,但通过上面的分类我们也能看出,各个科技博客都有自己的细分定位。这种细分定位,能让科技博客快速地判断一篇内容是否合适在博客上发表,同时他们在寻找内容,挖掘信息,整合分析的时候,目标更加明确,效率也更高。清晰的定位能够让科技博客选择更合适的渠道来推送自己的博客内容,精准送达受众的程度就更高。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清晰定位,让科技博客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兴趣内容并精准送达受众,这是科技博客小而美的重要特征。

传播优势。科技博客能高效的生产和整合内容,并提供快捷的分析,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它能有效的凝聚目标受众,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虎嗅网每天都会有很多关注科技创业和互联网公司的作者来投稿和发表评论。而36氪也能通过作者群提供创业信息和融资信息。科技博客小而清晰的定位,让传播有效,并且能够让读者产生较大的黏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博客中来。

另一方面的传播优势,博客能够便捷的将内容转化成各个体系和平台的内容源。目前大多数科技博客都引入了社会化登录和分享的方式,让读者更好的通过社交网络来登录博客,参与互动, 并将博客的内容传播到社交网络上去,这对于增加博客的人气和流量是极为有好处的。除了和社交网络的无缝对接外,爱范儿,虎嗅,雷锋网等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公共帐号的方式来收集订户,并每天适当推送精选的内容到订户的手机上,而且还能通过微信的方式和读者互动。还有36氪,已经开发了手机APP,可以下载到手机上后,随时打开应用就能关注最新的博客内容。通过深入到社交网络,微信平台,和手机应用,科技博客充分抓住了目前最流行的传播渠道,将平台逐渐延伸,形成一个广泛的读者关注和互动体系,更快速精准的将内容送达读者眼前,还能随时的回复读者的问题,和读者形成良性互动。

负载优势。门户和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来盈利,这样广告商的意见极大的影响了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相比而言,新兴的科技博客,则没有这些沉重的负载,目前的科技博客,无论是否已经公司化,都是比较小的规模和团队在制作,最主要的支出是在人力和硬件设备上面。而主要的科技博客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有种子期或者A轮融资,所以至少在最近两三年时间内,科技博客不用直接通广告商打交道。投资人因为主要看中的不是科技博客目前的影响力,而更多的是在长远,在于布局,并且这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他们不会给予科技博客很大的压力和发展方向的引导。在这种负载较轻的情况下,他们能够更加自由的去报道和评论,即便是针对某些公司或者产品的不利评论,也能够顺利的发表出来,这样更能获得读者青睐。

总而言之,科技博客是个“小而美”的东西。所谓“船小好掉头”,科技博客一出生的目的,就不是取代大门户和传统媒体,而是在他们中间寻找未被充分开垦的土地,来扩展自己的生产空间。在互联网科技大步发展,移动互联网爆炸式扩张的背景下,科技博客小而美的优势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科技博客是不是媒体?

PingWest的创始人骆轶航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媒体属性已经逐渐成为了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第一属性。在中国常常被作为戏谑的“媒体属性”,如今不再落寞,而逐渐成为主流互联网产品的重要属性之一。那么,天生就是一个言论表达和信息传播平台的博客,是否也是一个媒体呢?

许多科技博客创始之初就是奔着媒体的方向去的,他们都宣称要做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科技媒体。虎嗅的创始人李岷原来就是《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而PingWest的创始人骆轶航记者出身,钛媒体的创始人赵何娟原来也是媒体人。他们都是凭借着自己在传统媒体的经验和洞察力,敏锐地感知到了当下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于是从里面跳出来,开辟新的天地。毫无疑问,科技博客受到了创始人个人气质的极大影响,而这些创始人前身都是从事媒体工作的,所以也就决定了这些科技博客本身将会带有很强的媒体属性,不过他们更多的是将在传统媒体学到的工作方法应用在了新的平台上。

除去创始人的影响因素,科技博客还有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媒体或者报业集团的影响,他们在新的领域里的发展,其实也是传统报业集团转型的先锋,也是他们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棋子。浙报集团投资虎嗅网,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虎嗅网的发展,也是浙报集团在转型和向新媒体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虎嗅网也成为浙报集团深入到新媒体领域里的触手,通过它,浙报集团能够更好的把握新媒体的发展状况,从而为自己的今后的发展积累经验。以虎嗅为代表的新媒体科技博客,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传媒触角的延伸和转型时期的战略设置。

传统报业集团以资本的形式介入科技博客,让科技博客的媒体色彩更加浓厚。同时,在社交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博客通过于社交网络的对接,形成了社会化媒体。科技博客通过自己的采编方式,快速精准的发布行业消息,产品消息,以及为创业者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平台服务,这些功能在社会化的作用下,迅速的向周围扩展,形成波纹效应。科技博客就像是投入平静的水面的石头,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快速的形成波纹向周围扩散,形成的波纹也越来越大。这种波纹效应的核心,是科技博客本身生产和整合出来的内容,内容再加上社会化方式的传播,最终都将科技博客扩大成为一个具有重要辐射力的媒体。在社交网络的助力作用下,科技博客以内容为核心,可以获得极大的扩散面。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科技博客还可以通过浏览器导航/APP/微信公众帐号等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最终,科技博客实现了一个核心多个渠道的发展模式:以内容为核心,以社交网络(如微博,人人网,QQ),移动互联网平台(微信,移动浏览器)等为渠道,成体系的发展。每一个科技博客都是一个具有媒体属性的小石头,投入到水中,不断扩散,区别是不同的科技博客扩散的广度和效度是不同的。

 

科技博客的未来

关注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科技博客,通过公司化,引入资本力量,是一个大势。目前大部分科技博客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风险投资。但按照一般的互联网产品规律,在三年的大限内如果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基本上继续坚持下去的可能性很小。36氪的创始人刘成城表示,他们已经通过举办线下活动的方式,在最近期间内实现了营收平衡。而其他诸如虎嗅,钛媒体等则在加紧提高内容质量,聚集人气,但尚未看到盈利的迹象。

在科技博客赢得大量的用户的持续性关注后,他们有一些商业化的路径可以选择。其中重要的就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据报道“云科技”卖广告卖到了1万元/天,3万5天的高价。通过广告获得收益不是新鲜事,但将会很大的影响科技博客的独立性。其中软文的方式,则更可能让读者反感,以致造成用户流失。科技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垂直细分的领域,面对的读者群体也是特定的,所以用户的流失将是科技博客不得不权衡的一个问题,而独立的高质量的报道则能更好的留住用户。

通过线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实现营收增长。在国外,有影响力的科技博客科技组织新产品发布会或者技术会议,通过卖门票等方式来获得收入。从实践来看,效果很理想。不少美国的科技博客组织的产品展示会的门票都供不应求,这既是给创业者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是给投资者一个好机会来考察投资对象,也能满足新产品追求者的需求。在国内,目前以36氪,极客公园为代表,都做出来不少的尝试,其中36氪的开放日等活动影响力也逐渐提高,不但积累了人气,也获得了收益。

付费阅读也是一个可能的盈利方向。以国外的经验,通过读者付费订阅博客内容的方式,能够养活作者群体,但是要实现较大的利润,仍然存在较大难度。在国内,阮一峰曾经做过实验,但由阅读者向消费者转化的转化率不到0.1%,远远低于电商转化率。这中间有多种因素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人的已经习惯了免费的网络服务,不再愿意向作者支付费用来阅读。

目前,大部分科技博客的创始人还都没有清晰的对盈利模式的思考,他们当下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提高影响力并加快占领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至于如何将影响力变成真金白银,他们认为,现在谈赚钱,还为时过早。爱范儿的创始人Wilson向媒体表示,爱范儿已经通过广告和线下活动的方式实现了收支平衡,而爱范儿是一个没有依靠风投的公司。爱范儿的现实也说明,未来科技博客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模式实现商业化,但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对于依靠大把风投过日子的科技博客来说,倘若不能尽快的实现大发展,则离盈利的日子将更加长远。

2012年是中国科技博客的元年,而今天科技博客的发展态势更是迅猛无比,但是他们的未来在哪里呢?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清晰的看法。

科技博客当然可以坚持独立的方式继续走下去,比如像爱范儿那样,能够通过广告和线下活动,实现收支平衡,未来也许能够获得更大的盈利。但这需要长期的坚持,而在科技博客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独立发展的道路也将十分艰难。

参照国外的科技博客发展路径,中国科技博客未来还有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传媒集团或者大型公司收购,成为他们旗下的一个产品。典型的TechCrunch被AOL收购,但收购后,创始人出走,核心团队也基本离开,TechCrunch发展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如今更像是AOL旗下的一个频道了。36氪也曾经面临某互联网大佬的收购邀约,但被创始人拒绝。中国的科技博客目前还出于井喷时期,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大部分处于观望状态。但未来,难免会出现科技博客被收购的浪潮。

另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科技博客通过不断壮大,向周边领域扩展,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媒体。比如,可以从科技领域衍生,关注市场,资本等与原来的关注点有亲缘的财经内容,然后再继续扩展到其他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科技博客可以变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媒体,还可以开展其他方面的诸如服务,资讯等业务,向企业用户扩展,利用建立的网络和数据库,收费服务等,都是科技博客壮大的方向。但形成这样一个可能的媒体形式,在策略得当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否则很难实现转型。而一旦成功转型,又将面临已有的大媒体的挑战。著名的Huffington Post,通过创新新闻采编和意见表达模式,借助互联网的浪潮,成功成为网络第一大报,影响力已然超越老牌子《纽约时报》。这可能是未来科技博客发展科技参考的对象。

未来科技博客的发展,还要克服许多问题。比如,提高权威感,打造信息的权威性,才能更好的增加读者黏性。更加开放的方式,来接纳读者,并扩大高质量的作者群规模,形成一个广泛的参与性媒体平台。科技博客还应当在交互/分享上面做更多文章。互联网是一个开发的世界,科技博客必须秉持开放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在互联网世界生存。而在这之上,科技博客还应当逐渐在巩固内容核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样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本文系作者 黄小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2024-11-23 23:03

第三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签约项目总投资36.35亿元

2024-11-23 22:53

中信建投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展望:银行板块各自将具备不同的投资主线

2024-11-23 22:47

韩国人赴华旅游订单量激增,中国景点在海外旅游平台搜索量暴增

2024-11-23 22:45

常铝股份:智能化刀片电池壳制造设备工业母机正式开机

2024-11-23 22:40

以太坊日内涨超5%

2024-11-23 22:35

无人机动力电源获新突破,-40℃到60℃都能稳定工作

2024-11-23 22:34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机制显成效,券商称有望提升市场稳定性

2024-11-23 21:41

首届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开幕

2024-11-23 21:22

汇顶科技拟并购芯片独角兽,标的公司曾计划IPO

2024-11-23 21:08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中欧“即将”达成电动汽车关税协议

2024-11-23 20:15

工信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原子级制造产业

2024-11-23 20:14

新疆将首次开行贯通南疆东疆“复兴号”动车

2024-11-23 20:06

11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19条

2024-11-23 19:43

持续督导业务将要出新规

2024-11-23 19:36

历史突破!赵丹夺得钢架雪车世界杯延庆站冠军

2024-11-23 19:35

南京与合肥共同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

2024-11-23 19:24

辽河储气库群周期采气量将再创新高

2024-11-23 19:24

国开行:共向625万名学生发放本年度国家助学贷款803亿元

2024-11-23 19:23

玻璃坠落致1名行人受伤,合肥银泰中心致歉:全面检查玻璃固定状况

2024-11-23 19:22

日媒称日本外相岩屋毅已在协调最快12月下旬首次访华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