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HomeAway的进化史,给中国短租学徒们哪些启示?

中国短租学徒们一直叫嚣着要挑战国际巨头Airbnb,但是呢,学徒实力还远远不足。想成为武林高手、一统江湖,还得了解Airbnb、HomeAway等巨头进化历程,做到知彼知己,才可百战不殆。

Airbnb等在国际上叱咤风云,但作为其学徒的中国短租平台一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如今国内三大短租平台途家、木鸟短租、小猪更是齐聚江湖,融资、并购、重组动作不断,跃跃欲试,准备和鼻祖们华山论剑,一较高低。

但目前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中国短租O2O虽然在用户、产品上基础内功不错,火候却还不够,想成为武林高手、一统江湖,还得了解Airbnb、HomeAway等巨头进化历程,做到知彼知己,才可百战不殆。

且看Airbnb和HomeAway巨头们的进化

当然,国际市场短租巨头有很多,除了各位耳熟能详的Airbnb之外,市场还有HomeAway,Wimdu,9flats,Onefinestay,Luxury Retreats等等,市场业已形成以Airbnb和HomeAway为代表的两大阵营,我们且看它们如何从萌芽长成当今的苍天大树。

Airbnb主打分享经济,起步早,赢在聚合效应。

Airbnb成立时间比较早,发展早意味着它成为市场开创者、概念传递者,所承受的伤痛多,但相应未来空间也更辽阔。

在做品牌宣传时候,Airbnb独具慧眼,先结合奥巴马大选的噱头,宣传分享经济概念,拉拢用户,后来放弃中低端路线,雇佣摄影师,直面酒店;在资金方面,起初团队靠包装线下活动赢取发展基金,之后一番努力下,2009年斩获60万美元的种子轮,这对Airbnb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救命稻草。

就是凭着先机和资金,Airbnb不断完善,在前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房源,当竞品处在襁褓之时,2013年Airbnb的民宿和团队已经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6年9月为止,完成了E轮融资,估值超过了300亿美元,房源总额更是突破了1亿,甚至超过全球全球市值最大的希尔顿酒店,并远超喜达屋酒店、洲际酒店和凯悦酒店等。

HomeAway靠收购壮大,上演“贪吃蛇”故事

和Airbnb一步步靠自己成长不同的是,HomeAway走的是与众不同的路子,经过一系列收购和战略扩展,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假日房屋租赁在线服务提供商。

到2013年,HomeAway已经收购了21家公司,接下来又收购了Glad to Have you Inc软件公司,Travelmob剩余股权等,在全球190个国家拥有超过50万个假日租赁房源,1,542名员工,其中612名员工在美国境外工作。

HomeAway以收购为主,上演贪吃蛇的故事,规模空前!靠收购起家的它当然也不会拒绝被收购,2015年11月又以39亿美元的高价被Expedia收购。

无论是Airbnb还是HomeAway,在经历了一番弱肉强食之后,凭借独特的策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成长为一代巨头,它们的经历何其宝贵,有太多值得中国本土短租平台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土短租VS国际巨头争霸赛

当然,短租巨头在国际市场的火爆是有目共睹的,去年8月自带超级光环进入中国市场,其强大的品牌效应虏获不少中国用户。

然而呢,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探其原因无外乎三方面:

第一是产品面太广,国际性短租平台在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地区,受到不同层次限制,牵制了它在华的精力;

第二,中国本土化不足,国外全陌生的分享模式在中国并不适合;

第三也是最主要原因,中国本土短租市场梯形发展,O2O平台初具规模,途家占比40%、木鸟短租28%排位老二、小猪18%暂居第三,三巨头组成第一梯队,其他如去呼呼、朋友家、瓦当瓦舍等结成第二第三梯队,总占比32%,Airbnb等想直接攻破不太可能。

所以,目前来说,巨头在中国的暂时挫败,对中国本土短租平台来说,可是非常难得的机遇,中国的各大玩家可以从先机、初衷和节奏出手,谋定而后动!

抓住起步早的先机。俗话说得好,“机遇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它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句真理对民宿界同样适用。

回眸摸爬滚打近10年的Airbnb,它现在之所以这么成功,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它市场先锋的身份,最早进入市场,把握了“我有他无、他有我优”的房源,在分享领域最先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为其之后的扩张铺好了道路。

反观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一些起步比较早的平台比其他后来者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应该借势发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像途家起步于2011年,木鸟短租于2012年5月上线,小猪上线于同年8月,途家和全国知名旅游地产公司实现合作,小猪短租拥有大量的个人房东,木鸟短租境内境外房源总额超过40万,特色民宿种类颇多,并且融资时间早、频率高将更有利于各家在产品运营、品牌营销和规模扩张方面有所成就。

不忘初衷,忠于初衷。Airbnb对分享经济的坚持,从一而终,HomeAway明确企业发展策略,靠收购完成上市,可见坚持初衷对企业发展壮大尤其重要。

中国新兴民宿O2O平台大部分是以分享经济为初衷,意在解决中国房源过度闲置、人们旅游住宿空间不足的供需矛盾,通过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为个人及社会再创造价值。

然而有些平台上的民宿走的路子偶尔跑偏,房东过度商业化,专门以赚钱为目的,一定程度上悖离了共享经济的初衷。确实,共享经济中国化的过程需要经历些许的变革,但无论何时,企业都不能忘记“激活资源”和“再创造价值”,才能把共享坚持到底。

找准市场节奏,不盲从。人类的G点都是千差万别的,何况是行业?Airbnb有节奏控制成本和规模,实现估值超过300亿,HomeAway靠收购起家、后期急剧收购却落得被收购的结局,不难看出,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终将被淘汰。对应国内短租市场,从瞬时爆出的收购、并购、融资等等一系列新闻中不难看出,中国民宿短租业有点“着急”了。

确实,同是分享经济的网约车不仅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并且政府的监管条文都出台了,反观短租行业一直不温不火,短租创业者迫不及待想过渡到爆发期。

然而,行业爆发本就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顺其自然的结果,目前中国短租行业的产品处在成长期,运营不够完善,仍身处法律灰色地带,整体处在将蛋糕做大的阶段,离拼并购、拼融资的阶段还有一段距离要走,平台盲目跟风并购、烧钱,不仅会丧失和Airbnb等外来者抗衡的能力,还将自噬其身,沦落为下一个“爱日租”!

搞好政府关系,争取许可证。Airbnb起初借助奥巴马选举声名鹊起,后期不断争取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地官员的支持,还和里约奥组委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它的政府关系网可谓非常之辽阔。

Airbnb去年入华之时,主动 “傍上”中国政治经济背景颇深的红杉中国和宽带资本,今年10月份又密切布局在华势力,牵手深圳、重庆、上海和广州4大城市的政府旅游部门,凭借中国政府这双大手拿房源、推旅游。政府的助力将大大增加Airbnb在华发展速度。

反观中国短租平台的政府关系却比较薄弱,其实,中国的短租平台是本国企业,也是本土化产物,更应该和政府打好交道,这样才能促进相关法律出台,使民宿短租成为合法产物。

中国旅游短租市场潜力巨大,海外短租平台不免会虎视眈眈,但它们更面临着国际化和中国接轨的难题。中国的本土短租平台应该努力借鉴学习先师之道,把握先机,控制好行业及自身发展节奏,才能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地称霸旅游短租这片江湖。(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有意思的分析,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系作者 超级马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呵呵,我就想知道这些数据是哪儿来的,连蚂蚁都没提,一个劲儿夸木鸟啊……

    回复 2016.11.16 · via pc
  • 看了这篇文章,我产生了一个“ 反动”认识,称之为: “ 平台模式的五年大限 ” 具体来说就是 : 在五年之内,一定会有平台模式以外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产生,而且,它们将以不可抑止的生命力把现有的平台应用模式赶下“领导和领先者”的宝座 ------ 包括文中所说的Airbnb、HomeAway,以及,就不一一列举的其他平台。 主要原因如下: 1. 平台的作用是汇集和匹配信息,而云计算的普及将使得这两个过程变得很容易、很方便,完全不需要特定专门的应用/网站来实现; 2. 在现实上,平台阻隔了信息需求双方的直接信息沟通和交换,这是对互联网效力的“打折扣”,互联网自身的发展是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必将除之而后快; 3. 互联网平台实际上是起了一个中介的作用,但是,这些平台所追求的不是 “中介费”那样简单的收益,它们所要抽取的是可观的“ 利润分成”。这种贪婪和利益侵占必将导致它们将会被用户们所抛弃。 结论: 你要做的也许是以下这些工作 1. 不要跟在“老师”、“学长”的背后寻找启示和灵感了 2. 不要在筹划新的平台了 3. 立志做一个平台模式的颠覆者 4. 思考、论证和尝试那些可能的颠覆模式 5. 获得有识之士的支持 预祝:五年之内的成功!!!

    回复 2016.11.14 · via pc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