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在参加竞拍话题“平台模式,能让传统企业斩获数字化发展新契机吗?”,欢迎提出不同观点,赶快登陆钛媒体给话题投稿吧!】
转型,尤其是向平台经济转型,在这几年,似乎成为了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发展的惯常路径,且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传统业务的经营,转向平台经济的生意,似乎就能斩获数字化发展的契机;而遇见的艰难险阻,多被看成是转型路上的必经考验。然而,我们有必要在火热的平台经济概念中,停下来稍问两个问题。一是,向平台经济的转型是不是契合当下市场发展的时机?二是,企业的平台经济玩法,有没有其它特定的前提条件?
和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一样,我试图为抽象化简的平台经济概念,找到放大或缩小版的沙盘模型。
如果说“平台经济”意味着一种虚拟或真实的交易场所的抽象,那么“城市经济”作为经营活动发生的来源地,因其有着对“非自营业务”的供求关系进行撮合的特征,便与“平台经济”有着轮廓上的神似。研习“城市"这个大平台的历史,也许就能从宏观层面给我们新的灵感。
因此,在思考平台模式和企业发展的关系之时,我们不妨先将“平台模式”抽象为“城市经济”,如若此般,我们便将平台经济类比为了“城市化”的目标,而地方经济借城市化进程寻求增长,便可类比为对平台型经济的转型需求。
那么,想要明晰城市经济这个平台的价值和方向,我们就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恩格斯在城市化问题上的经典论述:
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的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
他形象化地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之中,人口的增加是其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世界的演变》一书中,作者也写道,19世纪时,各地超级城市数量凶猛增长,它得益于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工业革命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将这些劳动力不断推向都市聚集。
城市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产品和人口的发展,而不是相反。这或可表述为,“平台经济”(城市)源于“市场”(工业化)和“产品”(人)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最直接有力的参考。
放眼当下互联网世界,容易看到的,是电子商务或共享经济在平台玩法中的叱咤风云,这也常被当作平台经济可以助推公司业务增长的直接证据;但是,如果有以上城市化历史作启示,再去探究平台自身发展的历程,我们仍会发现结论与之恰恰相反:和城市经济源于劳动力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平台经济,只是产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过程,而不能被当作原因。
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搜索入口、社交入口相继完善,有产品脱颖而出,逐渐强大和丰盈,助推着自身向前继续迭代演变。于是用户流量在此聚集和沉淀,为背后的企业提供了在平台中纵横捭阖的思想启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流量的先行收集作准备,就来探寻平台经济的行业理念,将是何等的悲壮——
关于此,互联网的世界里倒是已有先河。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在对外宣扬“产品为王”的年代,太多产品的生与死,却分明在给我们上着一堂关于“流量为王”的教学课:
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平台8848,所想创建的平台经济,并没有成就其征服互联网的美梦——为了上市需要,8848先后放弃B2C和B2B业务,转向系统集成和电子政务。
不到两年,8848迅速走向死亡,其核心原因自然不是“平台经济”有问题,而是出在用户数量上:PC互联网时代的8848,没有去切受众更广的B、C端用户,而是选择了流量少难公关的政府业务,失败便多少有了些“在所难免”的意味。
倘若产品发展完善,以C端、B端的用户流量和技术积累为基础,再打向其它领域,虽然仍不一定成功,但失败的概率却一定会减小。这正如王峻涛事后所言,8848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做网络销售了”。
站在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流量的汇集,是产品获取市场肯定和成功的标志;而又只有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发展才能带来必要的流量,那么,我们就推演得出了平台经济特殊的前提条件——产品和市场都必须发展到足够成熟。
平台死去的思考
“平台经济”字字闪耀,容易让人迷醉在商业模式的遐思中,而忽略了“自身产品是否处在合适的阶段”这个关键问题。没错,打造平台经济,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当前产品的流量规模,是不是到了足以支撑平台玩法的量级。这既要包括自身用户的体量,也要把当下市场的流量水平考虑在内。
市场的成熟,助推着产品的发展,这才是成就平台经济的充分条件。
比如,当我们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感受着出行领域的便利时,不应该忘了无论Uber还是滴滴,都非市场的先入者。在滴滴掀起的“出行大战”开打的当年,国内至少有数十家以上的打车应用公司,所有人无不把平台经济奉若神明,却大都败在了滴滴的麾下:
相信程维自己也承认,滴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成熟、移动互联网大规模的普及——即便平台型的市场策略有多么成功,产品打磨得有多么完美,都只能算作锦上添花;如果没有移动应用产品的发展,投出的钱就不会花得如此值当,也就不可能成就其平台经济的梦想。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把这句话放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逻辑里,一样是至上圭臬。
在“共享经济”出现的早期,“短租平台”概念就已然出现。最早在中国市场提供短租房分销服务的,是PC时代的网站“爱日租”。但其在烧完千万美金之后便草草收场。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服务在那时根本赚不到钱。
有意思的是,爱日租的联合创始人在前几年还曾通过“优美家”卷土重来,打的还是短租房源平台的概念,试图让这个曾经的梦想再次起航。虽然“优美家”也远算不上成功,但相比于之前的惨败,它却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赖自身盈利实现缓慢的增长。
至那时开始,国内各类短租平台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当酒店住宿都不断下沉布局之时,当短租服务也已成为中国国内房源平台竞争的参考标的之时,市场证明着这个点子并不坏,只是唯有恰当的时机,才能支撑机会之门的开启。
与之相似的,是90年代末期的美国与2010年左右的中国所兴起的团购大战。大浪淘沙的市场,留下了“团购平台”的胜者加冕,但恐怕那些夭折的团购网站,最饮恨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是过去的日子里,自身产品的发展始终无法拿下更多的未成熟市场——这意味着花掉的钱,大部分只是在做“市场教育”的工作。
只有当移动互联网的春风渐起,互联网营销开始成为线下商户慢慢接受的概念,团购平台方才会露出它的真容。留下的团购平台,大可高谈产品策略论,但唯独不能不感谢自己——不管是出于偶然还是有意,对“时势造英雄”的市场,作为成功者的他们,有着堪称敏锐的嗅觉。
产品的平台心瘾
产品发展于平台模式,如顺水推舟,畅行自如。
一如微信。这个如今已成为腾讯七大事业群之一的巨无霸,我们看得到它在打造社交平台、支付理财平台,内容创作平台上的赫赫战功。却不能忘了,当初这个1.0版本还无语音聊天的产品,每走一步都有着对产品平台化的克制。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微信的平台经济是被用户需求推着向前打造的——产品的夯实带来流量的沉积,内容分发成为用户在使用产品进行日常社交之外,获取信息的潜在需求,才创造了“微信公号”这一内容平台的模式。而这五年来,微信产品逐渐丰盈完备,产品旗下的各类平台经济玩法也已加持一身,却少听见异议的声音,就好像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步一步,才能实现我们心中平台经济的夙愿。反之如近来支付宝的社交化,仓促上线的“圈子”功能,将用户分级、内容变现、好友关系一齐整合其中,推向市场。苦功有了,却多收到调侃和批评。虽然社交平台是阿里押注未来的重要筹码,但从支付平台切入社交平台,产品不仅需要做好“圈子”的运营和管理,还需要整合社交关系功能,转变用户对支付宝的工具印象,这些都不是一步即可实现跨越的工作。
但是,支付宝好歹有这么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用户量做支持,而那些传统企业,在缺乏互联网阵地的用户的情况下,动辄就要转型切入平台经济,这与创业场上还在以求杀入熟人社交平台的初创公司,又有多大区别?
如果业务的萎靡能促使我们去思考转型升级,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审视产品的发展,不问市场的趋势需求,把经营的改善全寄托于平台经济模式之上,这就不是什么数字化发展的契机,而成了对“平台经济”这四字鸡汤的心瘾。
平台经济虽好,可不要贪杯。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如今在平台经济的推动下,剩余价值早已过剩,需要的不需要的产品充斥在市场环境的泡沫中,一旦平台经济崩盘,必然会对必需产品经济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冲击,所以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引入价值淘汰的理念制度才是制衡贪杯的关键。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都在发展过渡。当地都想转变思路,变成撮合买卖双方,什么钢铁网类似平台应运而生。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不具备平台的条件的很多,但别人偏要这么玩,你有啥办法呢。。。说到底,还是看有没有钱,某人当靠山,砸也砸出一个平台,管他活得长不。
怎么能不贪,人啊,这样的社会环境,还要速度的贪
卖辣椒的老干妈,做咖啡的星巴克,炸薯条的麦当劳,过得不也挺好吗
与政坊兄讨论后,觉得本篇文不加点,读来甚有收获。关于平台的过热迷信论调,我很同意。但是文中关于8848的死亡,恕我有所异议。8848的死,更多的原因恐怕是管理上的内乱。关于此,期待下次与作者线下交流。一个月竟如此高产,哈哈,点赞!
不是什么都向平台发展的。
大家都想怎樣
平台变得即如满汉全席,又像狗皮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