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为什么说智能投顾没有光明的未来?

智能投顾让我想起十几年前那场互联网的春风,风过之处,留下了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零售谁强谁弱的论辩。高低之争在如今宛如首尾两端,实体与虚拟,本没有绝对的输赢。十余年后,智能投顾走入我们眼帘,它有着一个薛定谔的未来:既不会尤为明亮光鲜,大行其道,也绝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本文正在参加最新一期话题竞拍“智能投顾风口来临,技术可以打败人脑吗”,欢迎点击链接,把你的观点说出来!】

从法国的FundShop到澳洲的Stockspot,从加拿大的Weathsimple到美国的Weathfront,智能投顾的概念像一场全球化的飓风,席卷全球。

于是,在国内P2P的负面风波还在持续跌宕、国内股市屡有反复下探的背景中,智能投顾终于成为了那颗金融机构为个人资产配置,新投出的问路之石。

智能投顾如今的火热,有其特殊的前提:大数据和集群计算的发展,作为通行全球的技术语言,它从未像现在这样,在金融投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是因其得益于全球中产阶级人数的大幅增长。

根据瑞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全球中产阶层成年人的数目已由2000年的5.24亿人增加1.4亿(27%),至2015年的6.64亿。在中国市场,3万名左右的人工投顾面对的是超过2亿个股票有效账户。

资产配置的需求新增,反向刺激投资理财行业的技术发展与技术更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得益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以中国为例,截止到刚过去的11月底,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就已达到了8.74万亿。

债券基金总规模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智能投资理财,留出了相较人工投顾而言,优先级更高的位置。

也因此,我们仅凭对市场的趋势判断与技术的规律分析,就可以做出智能投顾必然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效率的结论。这也确乎是客观存在的机器效能优势。

但是,效率的提升,仅是其作为技术工具该有的原始属性,不能成为它拥有光明前景的理由。技术只是智能投顾搏击市场的工具,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喧宾夺主。

智能投顾让我想起十几年前那场互联网的春风,风过之处,留下了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零售谁强谁弱的论辩。高低之争在如今宛如首尾两端,实体与虚拟,本没有绝对的输赢。

十余年后,智能投顾走入我们眼帘,它有着一个薛定谔的未来:既不会尤为明亮光鲜,大行其道,也绝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为什么智能投顾没有光明的未来

  • 首先,不是所有的智能分析,都叫做智能投顾。

智能分析技术和互联网一样,是提升效率的工具,必然有其明亮的未来。但智能分析不是推导智能投顾的充分条件,区分概念上的混淆,能帮助我们厘清“智能”的区别,也就能明白“智能分析的光明前景与智能投顾无关”这个基础事实。

智能投顾(Robo-Advisor),有时也被译作“机器人理财”或“智能理财”等。不管如何翻译,它的核心要义,都是基于对用户大数据的分析,进而建立金融模型,再根据特定用户的理财需求和偏好,提供资产配置方案的“最优解”。

“最优解”是关键的关键。它说明智能投顾有数据、有分析、有取舍。

而诸如股票选购或期货理财等量化投资的领域,虽结合运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的智能分析计算,却只是在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站在大类资产理财的角度,统筹全局,有取亦有失。

通过数据模型的计算分析,选购股票和基金产品,从而获得高收益,这是谁都乐于见到的事情,但却不是智能投顾的概念范畴。更别说那些P2P理财的组合投资,蒙上一张智能分析的新皮就想赶上智能投顾的新风。

对于智能投顾而言,它必须要能避开人性逐利的天性,只在风险承担范围内去求最优回报。风险越大,收益就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少,这是智能投顾追求“利益与风险平衡”的基础,也是区分“智能投顾”和“智能分析”的一则判断依据。

因此,智能分析的技术工具,并不等同于智能投顾才有的,在大类资产上进行分散投资的方法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帮助人工分担了繁杂的计算和数据采集工作,但就像配置了几个关键字自动回复的小程序不能算作智能机器人一样,二者的未来不能等同视之。

  • 明白第一点后,我们就需要来看看第二个关键的问题:智能投顾可能并不是一种普世价值。

搜寻全球范围内的智能投顾公司,你会发现它们在美国的数量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所以,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公司开始把智能投顾作为金融创新的新出口时,我们应该谨慎地去了解美国智能投顾的发展历史。

在智能投顾领域的明星公司“Betterment”、“Weathfront”的业务经营,都是始于08年那场金融风波危机之后,这并非时间上的巧合——

华尔街的投资家们遭遇的信任危机,机构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民众对避险的更高需求,这三者促使低费用、低门槛,并能响应风险需要的智能投顾,成为金融业务中的新明星。而智能投顾在美国市场的繁荣兴盛,便开始印证着“静态投资”理论是多么的适合美国。

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其作为“静态投资”的教父级人物,曾说过这样投资金句:

如果人们把投资当成了日复一日的工作,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铸成大错,并输掉一大笔钱。

“静态投资”也即“被动投资”(Passive Investing),它对美国智能投顾的发展居功至伟。作为“静态投资”关键方法的“ETF基金”,就像是美国人得到的一项天然福利:买入不同但相关性很高的ETF组合,能保证长期稳定的市场收益,还能避开“洗售”的禁令(即30天内不能反复买进或卖出相同的一只证券产品)。

截至2015年底,美国ETF产品达到了近1600只,是2005年的7倍以上,其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如果说避险需求和综合配置资产的理财需要,是金融危机后美国人喜欢上讲求稳当的“静态投资”的原因,那么ETF基金的低费率、高流动性,加之其在美国市场的长期收益,则成为了智能投顾在美国迅速发展的肥沃土壤。

有数据为证。根据美国证券行业的公开报告,07年-14年间,美国指数型ETF共流入了1万亿美元,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出现了659亿美元的净流出。

回过头来看国内市场,ETF产品的发展还不够丰富,而在收益本身上,对比美国指数和国内指数的长期收益率,谁都能得出“投资美国ETF更赚钱”的质朴结论。

过去十余年间,ETF产品这块肥沃的黄土地,是智能投顾业务对市场进行投资的最佳培育场所,但它在美国市场的兴盛,源于美国的综合影响力、市场发展的高成熟度等诸多原因,不能当成智能投顾发展的指导策略,智能投顾在美国的兴盛,既不能被当成风口开启的标志,也不能成为国内智能投顾发展的样本,自然也就不具备普世价值的意义。

  • 第三,我们有必要讨论智能投顾的盈利难度,和智能投顾的目标用户有多少这两个问题。

类似于英国脱欧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以及美元加息等一类的金融政策,是财富的马太效应加剧的理由。对于中国这样的非美国市场,智能投顾避不开收益这个本质问题——

在《证券日报》一篇采访中,被采访的智能投顾业内人士给出过这样的回答:

“改善信任度,最根本还是一个赚钱体验的问题。加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最根本的就是提高用户赚钱体验,如果客户没有赚到钱,这个信任度是无法被建立的。因此智能投顾要尽可能的帮用户获得收益,保证客户有一个好的赚钱体验。”

而离开了市场长期预期收益,离开了ETF产品的成熟,在国内对市场本身进行投资的收益,可能还赶不上银行储蓄。谁敢说中国人会喜欢上“静态投资”这种美国智能投顾的发展理念?

这样来看,目前说它未来光明还为时过早。况且,那些动辄就要高额返利,习惯了“补贴大战”的国内大佬们,随时准备进来搅局,他们作为智能投顾之外的另类竞争者,我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虽然智能投顾看上去是一个颇为“高大上”的概念,但互联网折扣经纪商所拥有的中小型财富用户,可能是目前阶段智能投顾不该忽视的用户。能佐证此点的是,美国的大多数智能投顾公司只设置了2000美金左右的投资门槛,并削低费率,为的是赢得普通大众的理财需要。

而另一方面,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让财富管理公司和私人银行的高净值用户进一步增多,他们资产规模巨大,对管理费率的敏感程度偏弱,这让他们对低费率的智能投顾兴趣并不浓厚。

因此,财富积累庞大的富裕阶层,短期内不太可能是智能投顾的目标用户。而且其资产存在着投资数据的隐私属性,采集市场公开数据来做的智能投顾理财模型,可能根本就不是他们所需要的。

不要觉得这部分的资金是少数。瑞士作为金融天堂的迅速崛起,席卷了世界上超过1/3的储蓄财富,与瑞士类似的避税天堂们,已经是我们考虑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未来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听说过维珍群岛、瑞士、卢森堡这个避税的“魔鬼三角”,就更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智能投顾也不会是昙花一现

智能投顾,和那些越过大洋流传到中国的许多概念类似,它起始于科技与金融的中心之国美国,但其创新演变却发于不同的市场之中,人们对它的商业模式、产品策略想出了诸多的不同策略。

智能投顾的发展,从概念提出到如今的势头强盛,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其兴衰,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决出的结果。

智能投顾不会是昙花一现,它切中了金融机构的转型需要,是至关重要的救命良药。

智能投顾的机会之一,是为机构服务平台搭建服务提供商。

SP带火过电信运营商,也带火过游戏行业,以后可能也会带火金融机构。SP背后的服务商不是其它人,就是智能投顾的公司本身。智能投顾与其面对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正面交锋,不如侧面迂回,直接面向B端服务,共享利润,力求双赢。

对传统机构而言,他们能通过与智能投顾服务平台的合作,增补业务种类,降低交易费率;而对于智能投顾的公司而言,他们将可以规避掉牌照监管等政策性风险,不用那么重的又搞技术又上金融,轻型的运作方式,能让它专注于为现有金融理财服务,开发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这种服务的分支,并非我一个人的臆想。Betterment团队已经在内部划分出了新的业务“Betterment For Advisor”,意在提早进军蓝海。而高盛、黑岩等传统金融巨头在这一两年纷纷出手,收购具备智能投顾技术研发能力的科技创新公司,也说明了智能投顾本身,在一定周期内有继续保持火热的本钱。

智能投顾的机会之二,在于人工投顾的辅助。

智能投顾并非万能,人工投顾的专业经验为其背书,便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完全智能化的智能投顾仅能完成资产建议和投资管理功能,而人工投顾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和进阶性的理财建议,这是个性化投资最齐备的组合。对普通大众而言,“百年老店”的品牌影响力还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智能投顾本身在目前还未经历过市场的暴跌,人们有理由担心它在风险中的业绩表现。

停下来相信“智能”,或是独爱“人工”,都比不上智能投顾和人工投顾的组合,顾问协助型的服务,推促人工继续走上价值链的更顶端,这就好像是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车企中的应用——机器的智能加上人工的经验判断,才能更高效的避免偶然事件的出现。

嘉信理财曾对智能投顾做过一次公开的市场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7成的人工投顾表示智能投顾将成为财富管理行业主流配置之一。其中还有超过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在使用智能投顾技术来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而根据A.T.Kearney咨询公司2015年度的报告,其预计2016年美国智能投顾行业管理资产规模为3000亿美元,而另一家机构MyPrivateBanking的预测则是770亿美元。并都预言未来会保持极高的增长速度。

按此估计,智能投顾在美国这个金融国度的市场规模,在这几年应该保持在千亿美金以上,这个规模虽算不上冠绝群雄,但也能确保它绝不会迅速衰败。

智能投顾,这个带着光环的服务产品,它过往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市场条件,它并不是什么能让人盲目乐观的普世价值,它同时也面临着巨额财富下,灰色金融链条的挑战;但它又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并且还切中了传统金融机构存在转型需求这个痛点。这让智能投顾脱离了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它将保持生长,但未来仍然道阻且长。(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奉政坊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魔鬼三角非常可怕。举个例子。法国人借瑞士银行之手,持有谷歌公司的股票。在美国,这被标记为负债,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债权人是谁,只知道他来自瑞士。在瑞士,这不可能被记为瑞士对美国的债权。而在法国,这笔应该被记录的债权却因为没有信息没法被记录。在美国,估计有20%以上的证券找不到他真正的债权人。这笔巨大的财富,还仅仅是美国。如果考虑全球证券,这就是一条金融的巨流河,智能投顾,战胜不了贪婪的人性。

    作者赞过
    回复 2017.01.06 · via android
  • 今天我看到wind的一则新闻。谈到了今年的ETF变化。有必要作出补充分享: 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ETF基金采取混合策略,试图将主动和被动型的优点集中在一个产品上。 Elkhorn基本商品策略ETF (RCOM)就是这个趋势的典型例子。这只ETF在2016年9月推出,官方将其列为积极管理型ETF,但实际上这款基金采取的是指数跟踪策略,只是有一个主动因子。 资料显示,RCOM跟踪道琼斯RAFI商品指数,这是个被广泛参考的基准指数,另一方面,为了获取主动管理的收益,基金抵押物被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务、企业债和货币市场工具。最终,RCOM虽然被认定为主动型ETF,但实际上它是被动型基金,因为收益主要还是来自商品指数。 主动和被动的界限,也随着智能贝塔基金的不断壮大而越来越模糊。一些被动型的智能贝塔ETF包括了很多积极的风险考虑单因素基金,所以当其中某些基金明显偏离市场敞口时,投资组合也并不急着调整。 所以,不要被ETF的标签骗了,它们可能在名字中出现了“被动”两个字,但实际上比你想象中更主动。在这一趋势下,我们谈论ETF市场时,已经不能用“主动”和“被动”两个字简单区分。

    回复 2017.01.11 · via iphone
  • 智能投顾产品本质价值在于通过更全面和智能的全资产匹配,给用户一个更科学化、高效化的理财投资配置体系。不过这一体系所掌握的用户资源与信息由谁监管?显然在人工智能尚未成熟前,还是需要人为的控制风险和调控市场,未来至少在现阶段过于渺茫。

    回复 2017.01.10 · via iphone
  • 所谓没有光明未来的智能投顾只是针对并不智能的那部分,所以说,当智能投顾达到足够智能时,未来必然是光明无限的

    回复 2017.01.10 · via h5
  • 智能投顾是对人工投顾的补充,而不是代替。

    回复 2017.01.03 · via android
  • 我不同意智能投顾没有光明未来的观点,智能投顾最多明年肯定成为BAT的竞争高低,不信等着瞧吧

    回复 2017.01.17 · via h5
  • 北上广深月入一万的职场小白领,扣除每月的房租、伙食、通讯、交通及其他固定支出费用后,月余4000元,假设存款20万元。这远远达不到专业投资顾问的理财门槛(100万元起,并交纳1%佣金)。并且由于平时忙于工作,自身又缺乏理财经验,只能把闲钱存入银行。对这类普通投资者,智能投顾无疑是最佳选择。

    回复 2017.01.17 · via h5
1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