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ofo 和摩拜的“黄橙大战”中,两种单车的上锁方式可以说是被用来对比和讨论最多的问题了。而每每说到这里,ofo 被吐槽的最多的就是密码不变的简单机械锁,以及由此带来的“羊毛党”问题。日前,针对这一状况,ofo 宣布公司将推出其自行研发的第一代新型单车智能锁,北京部分地区被首批投放点,包括北京中关村地铁沿线、北京大学校园以及沙河地区。
据了解, ofo 本次更新将采取“机械+智能锁”的方式,原本的固定密码将会改为可变的随机密码。公司表示,这种锁可以安装在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单车车型上,但对于此前已经投放的安装机械锁的单车,ofo 表示并不会进行更新。未来短时间内,ofo 单车将会采取两种锁并存的解决方案。
更新后的锁,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改变。首先开锁的密码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且当用户为单车上锁时,新型的智能锁会将信息发送的系统上,进行自动扣费,避免了此前出现的“羊毛党”现象。另外,在运营和维护方面,ofo 表示这种智能锁的续航时间可以持续一年半到两年的全天候续航,而且这种机械锁的硬件设计方案使其更有利于应对各种高温和低温环境。
不过,这种新型的智能锁最耐人寻味的或许是新添加的内置定位器。从校园走出来的 ofo,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使用人群还是像面对学生群体一样,抱着那种“完全信任”的心态的:将车辆编号发送到系统,用户就能获得相对应的开锁密码,之后输入密码,开锁,就可以开始骑车。学校校园这样边界明显且可控的范围不仅让单车的寻找更加简单,而且也让运营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但是一旦走出校园,这种“校园模式”明显就有点“水土不服”了。首先公众场所的更加多样复杂,不具备内置定位系统的单车让需要使用的用户寻找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使用人群的多样化也使得单车变得更加难管理,网上常常出现的一些 ofo 单车零部件被拆卸偷窃、以及“羊毛党”们的密码共享群让共享单车瞬间化身为“免费共享单车”。
这些问题的发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单车在使用前的开锁和使用后的上锁操作非常依靠用户的“自觉性”,因为一开始 ofo 就是假定用车的上一个用户是在停车的地方附近结束骑行的,以此来估算车辆停放的位置以及确定用户的使用时间;而在路程完成之后,同样是依靠用户“自觉”将单车锁复位来保证下一个用户需要获得密码才能开始使用。相较于摩拜单车的扫码方式而言,这种依靠用户自觉的使用模式,对于起源于学生群体的管理团队来说,入门门槛更低。
二是单车不具备自带的定位功能。这种方式在当单车还局限在校园中是缺陷并不明显,但是当使用范围延伸到校园之外时,差别就马上显现出来了。模糊的定位不仅加大了用户寻找单车的难度,而且车辆丢失的风险也变得更大,更严重的是单车丢了之后,管理和运营团队很有可能还无法察觉。因此,当 ofo 走出校园,原本为了减少运营和管理难度而设计的模式,却反过来加大了运营和管理的难度。
而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摩拜单车,为了让后期的管理和运营更加方便,从一开始就采用了统一的单车投放标准,不惜在前期投下更大的成本。在第一代单车饱受因重量太大而不好骑的诟病下,赶紧推出了第二代“Lite”版本。因此,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对于用户来说车辆的寻找和骑行提样,还是团队的管理运营,和 ofo 相比的优势似乎都非常明显。
其实在这次换锁之前,在单车来源的问题上,ofo 也同样向摩拜看齐了一次。一开始的时候,ofo 使用的单车主要来源于高校师生的共享以及校园废旧单车的回收利用。这种做法一方面的确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单车的成本,但是这同样也意味着这些单车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出行方式成为常态时,这种方式的后期维护成本明显更高。因此 ofo 在后来也宣布和 700Bike 合作,与自行车生产商和自行车运营方合作,走“连接+共享”的模式,现在更像是 B2C 的共享平台了。
当然,对于摩拜单车来说,也不是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据用户反映,摩拜单车的智能锁在恶劣的天气状况中更容易损坏,因此 ofo 的“机械+智能锁”模式或许更有利于单车的多条件的环境中使用;原本设想在前期投下“巨资”打造更耐用的单车来减少后期运营成本,但是据不少人爆料损害率还是达到了10%,等等。
然而,对于针对最后一公里的单车共享领域而言,如何在市场发展的早起快速占领用户、形成用户粘性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在一开始不能获得期望的体验,用户很容易就会更换平台。而“找不到车”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会对使用体验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方面。
在两家公司都不断在利用更多的投资进行更大范围投放,以期尽快占领市场的情况下,两家公司的趋同化是越来越明显了。而才刚刚开始加入智能锁、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的 ofo,在面对最近又获得了新一轮融资的摩拜时,如果只是紧跟别人的步伐,或许时间已经不够了。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我喜欢ofo的车,摩拜的车子骑起来太费劲了。。。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