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人类智能走到头了,后面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世界的规律性,是人类认知能力不足时,用以简化对世界的认识的一种手段。而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因为计算能力极强,不再强烈依赖于这种简化,而直接面对复杂的、规律性不强的世界。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最新一期话题竞拍《人工智能是狼来了吗?》,奖励丰厚,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投稿来辩!】

科学哲学有一个经典问题是:归纳法的正确性是如何保证的。波普尔的回答是:证伪理论。但这个回答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而在科学哲学中,演绎法的正确性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这本质上是定义、约定,只要能够逻辑自洽,就是对的。比如波普尔以辩证逻辑为例,说辩证逻辑就是1+1=0也对,1+1=2也对,当然这样定义也可以,也没有错,只是这样的逻辑体系没有用。

那问题就来了:那什么样的逻辑体系是有用的呢?

联想到第一个问题,我顿悟的结果就是:归纳法之所以成立,其实也是因为它有用。我们选择当前这样的演绎逻辑体系,也是因为其有用。

归纳法为什么有用?本质上就是世界确实存在某种规律性。一件事情发生了,在“相同”条件下,它会再次发生。因为有这样的规律性,所以,归纳法有用。演绎逻辑也是类似的道理。

但这样想,其实还是浅了。

因为思考类行为学、认知心理学,我对人类认知规律有一些零散的想法。我看《思考,快与慢》时有这样一个疑问:人类的认知能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错误和偏差?比如其中一个偏差是,根据明显不足的信息,人类居然能够很自然的做出一些从逻辑上并不成立的推断。为什么会这样?想明白了就很简单:即便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人类也需要做出判断,哪怕有很大的错误概率。否则,结果更为糟糕。所以,人类的很多认知偏差,其实是资源不足时的一种不完美但有用的策略。

基于这个,回头再来看上面的问题,就有了新的启发:人类选择了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因为其有用,所以,通过进化固化到人类的本能中。

甚至可以进一步推理,世界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其实未必计是因为世界本身是怎样的,而是因为某些视角、某些规律对人类最为有用,因而被人类用这样的方式来观察,呈现为这样的面貌。

可见,世界的规律性,是人类认知能力不足时,用以简化对世界的认识的一种手段。

而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因为计算能力极强,不再强烈依赖于这种简化,而直接面对复杂的、规律性不强的世界。

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智能的不足,在人工智能之前其实就已经暴露了。二战后兴起的系统论,就是对这种复杂世界的一种研究思路和尝试。但实际效果,以我这种外行的眼光来看,实在是乏善可称。虽然也有一些诸如分形、混沌等等重要的理论发现,但离能够严格计算和预测复杂的世界,还差得十万八千里。

比如,现代医学,现在发现的所谓规律,其实都是相关性,往往只比50%稍高一点,其背后的原理如何,根本无从解释。人类无法通过传统的手段来简化对象,得到有效的规律;其能够得到的相关性,也完全是野蛮回归的结果,没有任何可解释性,因而完全难以被理解,只能被死记硬背。应该说,面对这样的复杂领域,人类智能已经明显不足;和计算机的野蛮运算和野蛮统计回归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再举一个例子,可以更清楚地看明白这一点:如果我们拿pi=3.14...的各位数字来组成一个序列,做某种应用;其每一位数字都是确定的,但人类能够从中发现规律,并且利用这种规律来简化认识,从而分析和预测其应用结果吗?完全不可行。只能交给计算机,野蛮运算,强行得到结果。

总体而言,我认为,人类的智能已经接近走到了尽头。毕竟,人类的智能是生物进化时期进化得到的,面对的是相对简单的世界,相对简单的目标;而现代人类面对的世界,面对的任务,要复杂很多,人类的本能智能,不足以胜任,好不为奇。

而人工智能的思路就是,不再尝试必须发现那种简单的,可以用公式来表达,可以被人类所能简单理解的规律;而直接根据大数据得到统计规律,野蛮运算,得到结论。

再比如围棋。五子棋除了局部有结构和规律,能够进行简化,用逻辑推理来分析策略外;其整体上似乎是无结构的,其策略是无规律的,只能野蛮计算或者野蛮记忆。围棋要好很多,其策略的结构性比较强,人类研究出很多规律(各种招法)。其中,东方人最喜欢吹嘘的道,本质上就是,那种有某种规律性,但还不能够严格定义和描述的规律。

但无论是成熟度的招法,还是不成熟的道,都在人工智能的野蛮运算下败下阵来。这个遮羞布被撕掉后,人类还有哪种智能,是计算机达不到的?甚至,计算机下棋时的一些招法,人类解释都无从解释,这可能是人类的智能暂时还没有能够发现其背后的规律,也可能是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人类可以理解的规律性。

我没有分析过人类的情感等,是否会是人工智能不能超越的。但这可能没有意义。如果人类变得没用了,那么,人类的情感是否还有用,本身就相当可疑。

人工智能使得人变得没用,后果会有多么糟糕

一般人说到人工智能的威胁,都是机器人统治人类。这个当然需要警惕。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还有更紧迫的挑战等待人类,即人类变得无用,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后者说,其带来的政治挑战。

有人认为,就像过去种种技术进步,都使得人无用,结果人类都找到了其他用武之地,生活得越来越好。

但我认为,无论过去多少次的重复规律,都不能证明下一次一定还是这样。我认为,人工智能就相当有可能不再是重复过去。

根本的差别在于:人工智能,将使得人类全方位得变得没用,所以,人类找不到其他安身之所了。

甚至,这个都不能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问题:如果雇佣人类劳动的辅助成本(比如办公室、管理成本等),都超过了采用人工智能的成本,人类的劳动将变得毫无价值。

届时,大多数人的劳动将变得没有价值,不被需要。只有少数人还有劳动价值。

届时,人类将面临政治决断。

一种选择是自由主义+优胜劣汰。最终的结果是少数人有工作收入丰厚成为社会顶端,绝大多数人无所事事被边缘化和淘汰。如果这个阶层分化得以固化,那么,长期隔离进化之下,最终分化为两个物种,比如电影《时间机器》中的情形,并非不可能。

另一种选择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平均主义,在愿意工作的前提下,平均分配工作机会,比如每年一月工作制。
我个人比较悲观,认为前者的可能性较大。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最终都是来源于人是有用的。人有用,就有了博弈的资本,争取到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

人类从猎杀敌对部落成员到奴隶制,是因为人类劳动所能创造的价值大于奴役其的成本。人类从奴隶制走向租佃制是因为人类的劳动价值提高了,通过租佃调动奴隶的劳动积极性变得有利可图。人类进入近现代民主制度,是因为工商业的发达,使得人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民族国家间的战争,必须更多地动员普罗大众,从而使得后者的价值提升——要知道,近代福利制度,最早或者最早一批,就是在最为保守的德国俾斯麦时期诞生的。其实一直就有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进步,以及未来民主化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人变得越来越值钱了。

而反过来,如果人类变得无用,则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都可能流失殆尽。你没有用处,我为什么要给你福利,给你权利?

在政治问题上,我主张权力与实力对等原则。这既是应然,也是实然——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可能维持住相应的权力;而有足够的实力却不给相应权力的,实力派就会起来反抗结果造成社会动荡难以长期维系;所以,长远看,两者总是要对等的。

而民主,就是大众实力上升因而权力上升的结果,而其背后,就是大众变得越来越值钱,变得越来越有用。如果大众变得越来越无用,则其权力乃至福利的丧失,都将是必然的。就像罗马共和国坠入罗马帝国,魏玛共和国堕落成第三帝国一样,像川普上台一样,这些都没有什么不能想象的,时候一到,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

本文系作者 姜桑拉姆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人的智能走到了尽头?人的思维能从以前的阶段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也能从现在这个阶段发展到下个阶段。现在的对世界的认识和知识的增长,按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思维方式会越来越更适合认知当前的这个世界。但是究竟什么是最适合人类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若想不费功夫,发展到下一阶段自然就会看到,若积极思考,也许每个人都在努力促进这个方向的发展。

    回复 2017.03.04 · via android
  • 人工智能是根据什么野蛮运算得出结论的?绝不是凭空的吧?那其中的逻辑不还是人类的归纳演绎逻辑吗?假如你认为不是,那你就要指出是什么?如果指不出,那纯粹就是浪费口舌!还有,在论证“人类没有用”这个命题时,明显逻辑错乱,“人类智能没有用”并不等同于“人类没有用”,人类除了智能之外,还有情感。你根本就没有分析人类情感有没有用,也就根本无法判断“人类有没有用”,更不能本末倒置地,从“人类没有用”推论出“人类情感没有用”。最后,既然“人类有没有用”尚未解决,那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回复 2017.03.01 · via pc
  • 人才是世界的核心,即便人工智能还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的存在只不过是取代了一些不必要的人类劳动,包括思考,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人能在将来生活的更好,总不能让机器代替人吃饭睡觉吧,它们能做的是优化这些,比如喂宝宝吃饭,让人能更容易深度睡眠,而人工智能的元器件还是由人类创造,又怎可断言人类智能到了尽头,远古,人类进化出来,刀耕火种,又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在敬佩古人的智慧的同时,谁又能否认人类的才智不是在不断进化上升的呢。每种东西的出现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社会的进步难道不是一次次的“试错”吗,谁知道人工智能这条路到底是不是应该走下去的呢,现在下结论还太早,说不定出现一种新技术取而代之呢,而人类的才智去还在前进的道路上。

    回复 2017.03.01 · via pc
  • 这只可以算是一种可能吧了。

    回复 2017.02.28 · via iphone
  • 这种武断的结论是如何轻易的做出来的,现在是个人都能发个人工智能文章了。不说别的,即便人工智能取代了所有的一产二产,能全部取代三产吗?极端点物质极大丰富全人类集体从事娱乐业不行吗?关于社会的论述更是幼稚到不值得一驳

    回复 2017.02.28 · via pc
  • 如果真如作者所说,自由主义 优胜劣汰模式成了现实的话,那必定在中间的过程中会有次爆发,绝大多数人类是不可能甘愿被边缘化的。但想我这辈子应该是遇不到了,只是希望如今的灵犀语音助手,siri等智能助手类软件能做到像贾维斯那样就相当不错了。

    回复 2017.02.28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2024-11-24 23:03

华为Mate70系列预约购买人数已超300万

2024-11-24 22:11

中小公募的ETF发展空间越来越窄,业内人士:应将思路从当下放眼未来

2024-11-24 21:48

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表示,智利发生5.3级地震

2024-11-24 21:15

下周(11月25日-12月1日))市场大事预告

2024-11-24 20:39

稀交所今年前十个月交易量突破10万吨,交易额破百亿元

2024-11-24 20:38

澳大利亚放弃对传播虚假信息的社媒平台处以巨额罚款的提案

2024-11-24 20:27

年内新发基金超1000只,募资规模超1万亿元

2024-11-24 20:14

招商策略:率先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将成为新巨头

2024-11-24 20:09

招商策略:市场正处于大级别上行趋势的调整期中,建议年末积极建仓

2024-11-24 20:06

11月24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4-11-24 19:53

场内ETF“话语权”不断上升,股票型ETF成交额占比创历史新高

2024-11-24 19:52

瑞银经济学家:楼市拐点或在2026年,销售将率先见底回升

2024-11-24 19:44

安徽六安:在市城区范围内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2024-11-24 19:22

“固收+”产品业绩回暖,基金公司积极布局

2024-11-24 19:08

顺丰控股:H股公开发行价定为每股34.30港元

2024-11-24 18:59

2024年贺岁档电影票房突破3亿元

2024-11-24 18:46

寒潮预警升至黄色,最低气温0℃线将抵达苏皖北部至河南南部一带

2024-11-24 18:45

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2024-11-24 18:29

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再创新高

2024-11-24 18:27

ST永悦:公司实际控制人被留置并立案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