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两年的专栏写作中,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无论采访对象是专注技术投资的投资人、还是致力于某技术领域的创业者,亦或是教育家,我和他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聊到过一个话题,那就是:在新兴前沿技术发展和创新方面,为什么西方国家总是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
尽管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谈论主题有很大差别,但一旦涉及到某些深层原因时,我们的焦点会不约而同地转向“教育”。
提到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让人无从说起。这也是一个很难讲的话题,讲起来让人一言难尽。然而,一提到它,我们的话匣子便会瞬间打开,无论从什么角度切入,总让人有说不完的话。
北京四中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李家声先生说的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震,他说:
“一切好事归教育,一切坏事归教育”!
从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到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似乎都与教育紧密相关。不过,这样的概括仍然是大而全的,如果追根刨底的话,可能孩童时期的基础人文教育在塑造人的探寻精神、文化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着更多的奠基作用。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去年在美国西点军校富有哲理的演讲,她认为,人文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至高无上,人文学科是构建“自我意识、性格特点和真知灼见”的源泉,伟大的领导人都理解语言的重要性,更了解“文字的阐释力与感受力”。
人分析问题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技能同样都与人文学科紧密相关,然而人文学科在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在技术至上的今天,财政上对人文学科支持的削减,让福斯特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与李家声先生谈论上述问题时,他给出了更直接的答案: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教育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因为语文承载着文化,而语文又具有化人的作用。但我们在基础阶段的语文教育却面临着许多问题。”
这不仅仅是教育家们的忧虑,也是值得我们整个国家深思的重要问题,究竟该如何正视人文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打开人文学科的大门
当然,人文学科的范围较为广泛,从文学、历史、艺术再到哲学等,但直接与语言、文字和文学有关的语文教育却是人文学科的奠基。
而对于语文在文化、化人等方面的作用,李家声先生在过去几十年的一线语文教学中有透彻和深刻的体会,“语文通过阅读让文化浸润到人的内心深处,而这种浸润无疑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的语文教育决定了人的素养根基,人对文学的兴趣,以及人的探究能力,从而影响一个人接下来的人生。
正是基础教育阶段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让人在文字中丰富了视野和内心精神世界,通过富有思想情感的文字打开探究外界事物的能力,慢慢学会情怀、视野、思想、思考,同时也会对其他学科有更多的领悟能力。“这种不断地进阶恰恰是语文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从小的长期浸润最终会奠定创新文化的根基。”
这样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是重要起点,对日后学习人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我们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会编写代码的程序员,更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福斯特在演讲中引用了英国议会去年初公布的一份研究数据,
国际上约50%以上的领导人都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位,75%的商界领袖都认为,他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便是分析、交流和写作能力,而这些则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所在。
如果说理工科在培养人的逻辑能力和理性方面能发挥作用,那么人文学科则会让人通过学习和理解文字,找到更多层次的思维方法、思辨和感知能力,而语文学习则是通向人文社会学科的金钥匙。
我们不得不承认,功利性的教育和学习目的让语文等人文学科自动变成“弱势”和“无用”,但这种“无用”只是我们站在功利性角度看到的表象,因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用途”是潜移默化和长久的,就像骨子里的血液。
当其他院校都在降低人文学科的要求时,美国西点军校却在过去的50年间不断扩大和增强人文学科教育,福斯特说,从这里毕业的未来将军和领导人,掌握了广博的科学与人文知识时,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变化无常的世界。
功利性的学习让探究和创新慢慢丧失
而当谈到目前基础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时,李家声先生却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思考。
“我教过小学,教过中学,也教过大学。但我对现在的语文教育有一定看法:观念和教材太陈旧,语文不等于挑几个文学作品放书本里,文学只是语文的一部分而已;
没有大文化的观念,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文化,而且还应该把世界文化的优秀部分放到语文里;跟时代要求不吻合,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需求很广,但教材提供的文本太少和单一。”
北京四中网校的一线教师许希林谈到语文教育时,更是单刀直入,他说,传统语文教学中,我们会把更多目光放在如何提升应试成绩,但这种教学往往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无兴趣可言。比如,为了提升分数,学生只是一味的背诵,老师也只是讲解考试中才会用到的“语文”,那剩下的大量语文文本就会变得无人问津了。
这种功利性的语文或文学学习方式,很难让人能够细细品味文学和文化作品中的深邃意境,更别提学生有兴趣从阅读文学中衍生出自己的思考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语文素养、文学素养的扼杀?
因此,除了是考试中的一门占据分数的科目外,学生并未从接受到的教育中体会到语文对自身内在的塑造和培养作用。我们在这种功利性的学习中渐行渐远,当涉足更多领域时,才深深体会到内心情感、思考、语言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极度匮乏。
在访谈中,他们提到语文教育、文学熏染、文化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时,侃侃而谈,出口成篇,难以言表的喜悦和热情伴随着积聚已久的思路和想法迸发出来。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反思和剖析以及由爱而生的“恨铁不成钢”表露无遗。
这些热爱、反思、寄望最终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
李家声先生带领团队对国内的语文教育进行了长期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北京四中网校于2014年10月正式启动“大语文项目”。李家声先生是大语文项目的领衔者,而许希林老师则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参与开发大语文项目的教师共有30多位,其中约2/3以上的老师来自北京四中等多所学校的一线语文名师。
他们的共同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和对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和文学素养,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考方式!
最好的教育状态是什么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并非一朝一夕,这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许希林说,“我们项目组的老师从成千上万篇文学和文化作品中精挑细选,选哪些不选哪些,我们都会经过反复论证,有些选完之后觉得不合适,我们会多次进行验证和更换。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最终有960篇文本进入大语文项目课程。”
在文本设计和安排上,他们花费了不少功夫和心思,也十分讲究。李家声先生认为,要培养我们欠缺的探究能力就要打破现在单一、枯燥、陈旧的语文教育方式。
“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四个文本,第一个是以老师讲读为主的精读文本,第二个是学生品读或自读的文本,第三个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扩展和发散读本,第四个文本便是探究读。而内容上希望能最大程度呈现出传统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
课与课的连接也不再是割裂的和孤立的,“内容和内容之间都有联系,就像高速公路的坡度设计,学生走的是高速公路,但坡度合理,在感觉不到费力气的情况下,能力便会很顺利地提升。”
先生说,
“最好的教育状态就是,受教育者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硬生生地接受教育,而是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得到教育。”
然而,大语文项目学习文本的制定、策划、精选只是第一步,骨架搭建好后,接下来更重要的便是,针对每个文本进行的互动教学设计。而这才是该项目的精髓所在,也是他们最为耗时耗力的阶段。
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是被动的,他们每个课堂都会运用4种以上的互动设计,比如话剧演出、文本内容中的动作设计、竞赛设计等,许希林说,“这些方式让孩子体验文本的同时,发现语言、文字、文学学习的乐趣,开拓文学视野,产生更深层次的文学感悟和立体理解,语文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就是潜移默化的。”
许希林向我生动还原了他上课时的情景。
“当我讲到郑板桥的竹石时,说了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有更多体悟,我会配送一个黄蘖禅师的梅花,‘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讲了梅花,那就顺道讲讲岁寒三友吧,所以接着讲松柏。让学生由岁寒,知竹、知梅花、知松柏。课堂就是就这样细水流下来,大量文学和文化作品的熏陶中穿插文学常识,同时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
“如果你想给人一杯水,你必须得有一桶水”,许希林说,在课堂上能够成为旁征博引的“名师”,是大语文项目对从教老师的要求。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对文字、语言、文化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创新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文字中思想和意境的揣摩,拓展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思维,在探究思想的同时形成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聊到这些,许希林的语调变得激昂起来,他又向我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他们的一个学生和父母出门散步,之后乘坐公交车时天空突降大雨,这时父母因出门忘带雨伞的事情互相抱怨,学生见状看着雨中的天安门即兴赋诗一首以化解矛盾,全车人听后为之鼓掌。
尽管这首即兴诗歌并不十分押韵,但当他听到家长反馈时,顿感欣慰,因为他觉得他们的付出有了回报。“我看到了如何用语文、文学去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影响价值观,这太重要了。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真的有所改变。”
福斯特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更是极力肯定了人文教育的魅力,“当你无规律可循时,就去求教哲学、历史、人类学、诗歌和文学,就从伟大的思想家和领袖那里去寻找智慧与启迪,然后才会有所创新。才能有激励他人奋进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所在。”而这些求教其实都来自于对语言文字和文本的学习和反刍。
所以,李家声先生认为,他们的教师团队正在做“最珍贵、最美好、最有意义、最有用”的事情。
“最传统”学科与新技术的碰撞
所有的互动设计都是为了让语言、文字与学生接触时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不过他们仍然在寻求和尝试新的方式,比如如何让技术与教学设计更加深度的融合,以完成更好的互动和学习。
许希林说,他们正在开发测试一个移动端的在线语文教学平台,即便学生不能直接参与线下课堂,也能通过移动端平台在合适的时间接触到丰富的一线名师教学资源和理念。
不过,他对于前两年媒体炒的火热的O2O模式有自己的评价和判断,“有些挺泡沫的。有时你不能光从形式入手,而不去真正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他们自己也在不断尝试将H5技术运用到课程设计中,比如教师团队会针对语文教学文本进行商讨,针对合适的文本场景或意境制作H5课件,给语文教学增加多样化的、有真实感知的、能提升趣味的、可沁人心脾的互动环节。
不过,H5课件的制作成本是比较高的,许希林坦言,他们会跟一些公司洽谈合作,花费了不少精力才将H5课件真正呈现在教学中。
H5的运用只是他们尝试新技术的第一步,他们也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了VR技术。在与同样致力于VR语文、VR传统文化的青岛不可思议科技公司一拍即合后,大语文项目的教师团队与该公司的技术团队开始充分合作,针对语文教学文本共同生产出既符合教学设计又有美妙画面和意境呈现的VR内容。
“我们对VR技术很看好,觉得很有吸引力。这些新技术可以辅助老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思考。”许希林表示,尽管现有的教学设计已经很丰富了,但他们仍想尝试将新技术融入进来,“把语文、文学、文化等学习真正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学生保有兴趣地在自然状态下提高素养和修养。”
虽然在新技术的运用上已经有了不少尝试和实践,但他们并不希望走形式或走过场。技术如何合理、巧妙地融入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技术到底该起到什么角色,如何发挥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价值,而不是喧宾夺主?大语文项目的教师对这些问题有清晰和理性的思考。
“就拿VR内容呈现来说,制作精良、有吸引力、画面优美只是一方面,但再好看的VR内容也不一定适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可能最后成为摆设。”许希林说,“所以我们的教师会实际参与到技术团队的VR内容制作中,而技术团队也会在沟通中知晓教师所希望的VR内容呈现逻辑。所以,最终生产出的VR内容是按照教学设计来制作的,满足我们需求的。这是VR技术运用在教育中时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无论是细致立体的教学设计,还是新技术的运用,许希林他们都在尝试和投入,而这都是为了达到他们共同的目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和对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和文学素养,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考方式!
而对于新技术的加入,年近七旬的李家声先生表达了积极但中肯的态度,
“科学技术的应用只能放大优质教育,让教育的优质程度更高。像VR这些技术,会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运用的好,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科学有度。它不能取代语文、文字的学习。”
在李家声先生看来,精神财富远大于物质财富,学生学会探究能力就是最大的精神财富。
尽管大语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上述能力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口碑,但它若想打破常规的语文教育状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扩散,得到更大范围的重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这种境况,就像人文学科如今在国内外整个教育环境下所面临的一样。我们不断培养更多“技术工人”的同时,也在慢慢扼杀更多“思想家”。
李家声说:“我们就像巨石下面的一颗小草,要努力的钻出来。”
【钛媒体作者常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大学教师,媒体人和专栏作者。钛媒体特约撰稿人。微信公号:科技常评论(kejichangpinglun)】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有點文不對題,而且邏輯不清。本文主旨強調的似乎是『領袖』,而非『思想家』,這不光是語文的事情,而是『禮樂射御書數』或者『文科七藝』;並且作者誤解了現代科學的起源,人文和理性傳統只是現代科學產生的一個方面,工匠傳統其實也是另一大淵源,沒有工匠傳統,『思想』最終毀淪爲清談。
没有灵魂的民族,谈什么思想,满清灭亡了,可是更多的人留起了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