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钛坦白】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云计算产业的趋势和机遇

从全球的科技趋势来看云计算处于什么位置?云计算行业在全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交叉的机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钛媒体在线课“钛坦白”第39期,我们请来了三位钛客,解读《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发布后,云计算的机遇、挑战、新格局。本期钛客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是网信办网络强国专家,也是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联盟副理事长、发起专家,在阿里巴巴负责云计算、大数据、Yun OS、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公共事务与产学研生态构建,是阿里巴巴云计算与大数据生态体系的主要推动者。在阿里巴巴之前,他分别在甲骨文、IBM等公司担任高级技术管理与战略发展职位。

本文节选自刘松在钛坦白的分享。如果您还不是钛媒体Pro用户,希望查看钛坦白所有干货,进入钛坦白九个专业群交流,并查看更丰富的专业数据和信息,可点击:https://www.tmtpost.com/pro 注册。

以下根据刘松在钛坦白的分享实录整理:

我是刘松,在阿里巴巴负责科技生态以及阿里云的生态体系。今天我分享的重点就是对工信部发布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做一个广角式的解读。

从头到尾看完工信部的《三年行动计划》之后,作为国内云计算龙头企业阿里云的一员,我对工信部是很钦佩的,因为这是一份非常及时的文件。我本人跟工信部,包括这次牵头编制《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信部信软司,有过很多次的交流。可以说,信软司的领导对阿里云的发展情况是非常了解的,也能够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这几年的发展,这点就非常了不起。在最近的一年里,我们陆续推出了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医疗大脑,有了在智能制造领域新的一些模式,包括最近我们在浙江省推动的十万企业上云模式,还有江苏省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项目,其实跟工信部一直都有沟通,在思路和节奏上跟这份《三年行动计划》都是十分契合的。

近两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发生了什么?

2015年初,AWS在云计算市场开始盈利,加速度发展,之后,2016年整个全球的云计算市场发生了分水岭般的变化,所以我在2015年初曾经用“云切变”这一个词来预测未来两年云计算产业的发生的变化。事实证明,整个以公共云计算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包括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物联网产业,在过去这两年里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全球的云计算已经进入“云计算2.0”,我想这对于中国的从业者应该有非常大的触动,这也是《三年行动计划》适时推出的大背景。

最近这半年,我们看到云计算市场呈现几个特点:一个是云计算本身已经变成了IT行业形态的主要定义者——尤其是以公共云这种模式来看。它定义了整个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未来的构建模式;定义了硬件,一些领先的云计算公司已经开始去规划自己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服务器;向上,云计算厂商在定义未来整个IT产业的生态模式,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SaaS生态,等等。

过去两年,云计算推进了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企业的高速发展,包括在中国,无论是在游戏行业、音视频行业,还是在短视频、直播行业,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在传统企业。大家看到《三年行动计划》里面写到了医疗、教育、政府、金融、健康、气象这些领域,一方面是互联网本身行业继续深化对云计算的运用,另外一方面,传统行业开始大规模地拥抱云计算

具体到在全球的生态,从2015年到2016年的趋势是: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运用云计算,包含像美国的NASA、CIA、一些大型的政府机构,甚至美国的银监会。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2016年人工智能变成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潮流,但是今天的人工智能不同于以前,今天的人工智能是高度依赖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并且云变成了未来人工智能普惠化的关键。因为我们知道,之前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成本是非常高的。今天即使在一个家用的智能音箱里面,我们也可以嵌入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的进入对于云计算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数,也会对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我们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是,智能制造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产生巨大价值的地方,我们之前有很多类似于技术改造的信息化项目,包括不断的运用ERP、供应链管理、CRM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我们去年根据阿里云的一个实践发现,我们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成品率离散制造业大量参数进来的时候,其实可以用机器学习的一些算法去做一种“外脑式”的算法和回归。这样,我们可以在不理解工业企业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用机器学习帮助这些制造企业提高成品率。我们在一些企业的实践,比如江苏协鑫、中策橡胶,在整个集团层面都达到了超过1%的成品率提升,这意味着非常大的经济价值。

在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我们叫“数据智能”的这个领域,除了刚才讲的“工业大脑”,阿里云去年还在杭州市做了一个“城市大脑”,但是这个是以交通为开始的,无论是运营商的数据,还是我们看到的摄像头、图片的数据,包括路政的数据、在电子政务系统里面的一些数据,统统汇集到一个具有大数据和各种交通识别算法的大平台。

我们说的大脑模式,可能就比之前的智慧城市又往前走了一步。今天是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新的模式,所以这种智能化的趋势已经超越了信息化时代。

推动云计算市场增量的变数

《三年行动计划》里面已经提到了很多行业都开始大规模地用云计算。云计算市场增量,就是在中国的整个数字经济的方面,我想有两个突出的方向:

  • 共享经济。今天中国所有的共享经济,无论是共享出租车、共享单车,其实都在大规模地采用云计算作为基础的支撑和平台。共享经济天然就是一种新模式,它需要用网络化、数据化的方式,没有基于云这种模式的数据平台,任何一种共享经济都很难支撑那么大规模的业务。
  • 社群经济。在泛互联网领域,在社群经济里面,大家熟悉有直播、短视频、网红经济。这些业态,如果不依赖于大规模的云计算,没法给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客户提供这种面对面的社交。包括短视频,过去一年相新浪微博这种阿里云最大的客户之一,其实是在媒体的高峰期,包括过新年发红包、跨年晚会、包括在中国足球队赢了韩国队,都是媒体的高峰期,只有用云计算的方式才能服务于上亿的消费者,并且这些用户的使用高峰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双十一”时候的高峰期。

刚才说的是在数字经济里面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共享经济,一个是社群经济,包括电子商务的社交化。另外一个我觉得非常值得关注的就是开始提到的智能制造业在广泛的应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这包括了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以及智能生产等几个领域,刚才我已经提到了智能生产的领域。

未来的几年里,中国从趋势上看,在五年之内一定是全球最大的智能产品与智能服务消费国,也应该是全球最大的智能产品的生产国,这里面包括了智能家居领域和新一轮的汽车领域产业升级。随着电动车在未来五年会翻新整个行业,汽车的互联网化也会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天翻地覆的影响。包括大家熟悉的智能硬件形成的联动,包括未来的医疗设备、康复设备,我想都存在巨大的机遇,这是智能产品方面。这方面阿里不仅有云,还有Yun OS,还有我们的物联网IOT的套件,未来整个这个方面是云端一体来实现的,又嵌入了人工智能。

云计算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说到物联网领域,物联网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一起组成了整个的智能化生态,包含刚才讲的工业互联网里面的智能制造、智能产品,以及我们工业制品未来的服务化,这里面大家都知道各种各样的例子,不管是我们去年与徐工合作的工业云领域,还是我们在云栖小镇运营的智能硬件项目。还有我们看到很多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不是在卖鼓风机,而是卖鼓风服务,这些方面都有赖于通过云计算、云服务推动的基于数据的服务,只有数据这种媒介才能成为制造业转型服务的一个要素

我们不断的看到云向下定义了硬件数据中心,包括我们未来的路由器和服务器、数据中心的标准,向上开始定义整个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包括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生产。还有一个领域就是软件本身,我想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也特别提到软件企业如何通过云来转型,这方面其实我在前几年推动云生态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工作,包括跟像用友这样的大企业展开了长达两年的转型合作,我也想讲讲这方面的体会。

  • 云计算带来软件SaaS化的趋势

云计算对于软件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今天看到是云计算会大幅降低软件企业部署软件的成本,比如SaaS化的这些软件,同时给这些SaaS化软件带来数据化、移动化,支持海量用户,未来可以内嵌人工智能的可能。但是我想整个Saas化、移动化,包括变成有数据、有智能的这种新一代的软件,还需要在业务设计,商业模式和触及消费者的体验方面花很多的时间,要以把极致的客户体验和全新的业务流程融合起来,所以这还是有一些门槛的。

从美国的整个软件行业的趋势来看,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了,无论你是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CRM或供应链的,所有的这些企业都需要基于全面的一个公共云、数据服务、天然的社交化和移动化去构建这个软件。那么我们发现未来的SaaS绝对不是一个软件部署的变化,简单地从线下部署到线上,由卖授权的模式变成卖服务的模式,新一代SaaS商业理念上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软件通过云的模式成为一种广场模式,未来的SaaS链接成为一个可以广义链接的大生态。

比如说像用友跟阿里在2015年开始有一些合作,通过云,用友SaaS化的过程是大幅的加快了,也可以以更低廉、更快速的部署成本,能够创造一些全新的商业模式。用友畅捷通的易代帐就是能够建立一个全新的生态,让完全没有会计的创业公司都可以通过直接接入SaaS。那些有一定会计经验的代帐服务商通过云端就可以为这些创业公司提供服务,形成一个“SaaS+服务”的模式,这个是在软件时代根本不可想象的,公共云改变了SaaS的存在模式。

  • 云计算是普惠科技,正在重塑软件行业的存在模式

云计算给软件SaaS化带来了全新的部署模式和商业模式,新一代SaaS有几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它采用了更新的技术,刚才提到天然的移动化、数据化以及社交化;第二,它降低了部署的门槛,使得它更快的被触及;第三,它增加了部署的灵活度,可以让客户只用1/10或者1/2的起始门槛或者是资源的购买,就可以享受到这些SaaS的服务。我想这给中小企业甚至是大企业里面的小部门带来了福音。

小结一下,从全球的趋势来看,以公共云为代表的这种普惠科技,正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对IT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

从《三年行动计划》中看到的普惠科技机遇

《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是继2015年国务院《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之后又一重量级文件。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也提到了政务云、工业云,以及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另外对包括网络安全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同时还特别提到了创新创业,整体的定位和视野都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正如文件里表述的,要把中国的云计算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推动。

云计算在中国发展的最早几年里,尤其在2012年、2013年、2014年这几年里,更多地是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些服务,2015-2016两年已经开始为大型的企业提供服务,包含对于政务云的社会治理、工业云的智能化这些方式,当然还有医疗健康、金融服务,以及一些公共服务里面的气象服务、环保服务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公共安全的服务,这些方面都开始享受到云计算带来便利性结果。

创新创业领域,我想不用讲,尤其是互联网创新创业,这是最早云计算服务的一些客户,这些客户这几年在数字经济,包含共享经济、社群经济的推动下,已经都变成了很多巨头型的公司。这些独角兽们成长之快,可能是传统企业望尘莫及的,他们非常多的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面,已经变成了有几十亿人民币估值的公司,这完全有赖于云计算。2013年阿里云开始在云栖小镇对创业公司提供服务,并且在去年前年已经开始服务于更多的创新企业,目前已经服务了差不多两千家基地内的企业。

再说一下政务云方面,我想电子政务发展这么多年,今天面临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全新的变化。有一两个例子,一个是在浙江政务云的部署上,在过去这一两年,做到了像逛淘宝一样去逛政务,整个政务服务的部署是变成了一个灵活的云的模式,并且省市领导都为浙江省的政务服务提出了“让数据跑腿,不让人来跑腿”的方向,这些都是很好的趋势。

还有一些新的领域,比如说金融云,我们看到过去几年里面,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云计算里面金融云的发展。当然金融云会有一些安全、合规的一些特点,比如阿里金融云帮助金融企业摆脱一些网络攻击的特点,一些金融行业的需求,不管是直销银行还是保险大数据、理财云等等,都开始采用云计算这种模式不断的往前发展。

关于云安全的问题

既然提到了金融和政务,那就顺便提一下安全的问题,就是今天可能跟两年以前很不一样的地方,两年以前大多数客户使用云,尤其是公共云的时候,首先提到的问题就是关于安全的担心。

两年以前更多的客户在使用云计算的时候是很担心的,就是到底在云上安不安全,部署是不是安全,数据会不会被窥探。但是我们今天发现,尤其在去年G20以后,更多的用户发现在云上才有真正的安全,近期发生一些网络勒索的事件,大家已经有感觉了,其实今天你部署在自己内部的信息系统,反而得不到更好的保障,所以其实安全的理念我们要发生变化。两年以前可能大家因为安全的担心不敢上云,今天可能是上云寻求安全的保护。这是一个安全服务社会化的问题,背后是云计算带来了安全的集约能力

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也确实提到了,云在安全方面还有待让客户更有信心。这方面,作为龙头的阿里云,其实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去年我们的政务云,也经过了网信办的安全审查,如果要借鉴发达国家公共云发展的大趋势,现在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在云计算的分级分类方面行动起来。在整个的三年行动计划里面也提到了,让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安全程度的云,这可能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因为每一个安全等级都会追加一些成本,我想这个可能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未来需要考虑的因素。

刚才提到的其实是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提到的,就是关于完善云计算的标准体系,整个提升对于云计算,包括核心企业产业联盟推动云计算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一些标准的制定。这个阿里云一直都在积极参与,积极与这些主要的工信部以及相关的研究所在做整体标准的制定,希望云计算进入主流的时候,大家都有标准可依,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恰当的云计算的一种部署的模式。

云计算环境方面的课题

云计算环境方面的课题,包括投资、融资的模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产业品牌的打造,以及在云计算发展过程中与全球各种公司,包括一些创业公司之间的合作,等等。因为云计算进入主流以后,大规模的用户都更多的从传统IT机房搬到云上,可能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环境的积累。

投资者怎么来看待云计算呢?阿里云在国内已经证明了一种好的商业模式,目前投资人都看好整个云生态的创业机遇。可能作为投资人更应该关注的是基于公共云上边的这些新一代SaaS行业、PaaS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云安全相关的企业服务,包括在工业云平台、新一代的政务云平台、企业云服务方面,我们觉得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还有一个大机遇就是智能化的趋势,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硬件这些领域,我们想也会涌现出非常多的创业公司,值得去投资和考虑。总体来说,公共云上面的生态体系,公共云带动的数据中心,新一代芯片等领域,长远投资的机会比公共云本身还要多。

另外,安全其实是变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未来几年的云安全是所有投资人看好的一个投资机遇,当然这个你要看具体这个安全公司在云上的技术背景、技术基因、技术门槛。但是整个大的安全方面,未来所有的数字经济在公共云上形成一个复杂多变的交织的新环境的时候,安全绝对是一个刚需,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再往下一步包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些领域对安全又有更独特的一些需求,所以安全是一个在云时代非常值得关注的目标。我们看到风投对于整个的云计算大趋势,以及相应的刚才讲的这几个投资方向都很看中,但是我们觉得可能政府侧也会在投融资的模式上,加大对于一些云计算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个在《三年行动计划》“行动指南”里面也讲了,这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模式。

人才培养的角度,我觉得其实整个云计算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缺口,尤其是公共云运维、公共云部署、混合云、云安全等领域的人才,更不用说在大数据生态、人工智能生态里。我们看到有一些人才还可以去培训,包括从原有的懂数据库,或者是懂商业智能这些领域逐步培训出来,但是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来看,中国人才总体来说缺口是大的。

从“保障措施”里面提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国家层面要有重视人才的工程,尤其是对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安全方面的人才,可能要从全球去引进人才。另外一方面我们高等院校也要开始筹备,在整个云计算时代,生态维护、大数据、人工智能各方面人才的积累,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可能未来五年中国就有百万级别的缺口,所以人才培训本身就是重大的机遇

在云计算品牌打造的方面,阿里云已经变成了国内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发现为什么品牌非常重要呢?因为这就像一百多年以前的银行一样,因为云计算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信任的业务,就是客户愿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和今天愿不愿意把应用和数据部署在你的公共云服务上一样。这是有一个长期由专业技术维护和客户体验支撑的品牌打造,所以这个品牌的知名度越大。尤其像阿里云现在在国内是第一品牌,更多的人愿意去使用,觉得它更方便,更可靠。但是在全球部署方面,阿里云的品牌依然需要在欧洲、美国、东南亚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而这个品牌是通过更好的客户体验、运维体系,更好的技术和产品来支撑的。

关于云的国际化发展

其实我们看到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微软,都在加速国际化,在过去两年,因为在全世界的云服务厂商里面,只有来自中美的厂商。德国、日本、印度都没有全球性的云部署的厂商,阿里云有幸变成全球部署的几个最大的厂商之一,但是我们也依然看到有非常大的空间。因为不仅是中国,全世界未来的数字经济的增量,都可能会跑在云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上,所有业务上的创新都有赖于像大数据这种逻辑,并且借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

全球市值排名前七位最大的公司,实际上多多少少都与海量用户,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几样东西有关。无论是大家熟悉的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还是中国现在的社群经济和共享经济以及云计算上面领先的企业。腾讯自己也开始做云计算,也是看到了我们阿里云在过去两年在云计算发展走的走向,所以我想现在云是新IT的基础设施,这个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共识,并且变成了这些科技公司里面推动他们市值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撑,其实资本方也看到了,云是整个数据经济的基础设施。

我们知道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国际化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现在中国的国际交往,无论是跟德国的工业4.0,中日韩方面都有一些国际合作,这个在规划里面也提到了,其实阿里云这方面也走在前面。我们在一带一路的部署中,无论在迪拜还是德国,都有非常好的部署,在日本我们有合资的公司,所以其实这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好的探索。我们也发现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尤其是泛IT的领域第一次有了像云计算这样的模式,让发达国家,包括德国和日本这样的用户,包括美国的用户来使用我们的云计算。 在这次一带一路的会上,一些媒体说,除了高铁,云计算也变成中国高科技的一张名片。

阿里通过云计算进行的转型

阿里是被商业成功掩盖的一家科技公司,我们通过过去6-7年里云计算的发展,包含了自主的操作系统,包括我们现在推出的人工智能,以及IOT物联网的套件,阿里已经变成了一家科技公司。未来通过云化我们所有的业务,并且数据化我们所有的电商、金融、菜鸟包括文娱,云变成了阿里整个集团的战略,并且对外我们把云作为一种普惠科技的服务模式,服务于各行各业。

最后就小结一下我今天讲的东西。我们认为,云计算未来几年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并且拥有覆盖全社会、全行业的一个钻石级别的产业机遇,连带了向下辐射的IT硬件数据中心和上下辐射全新的数字经济与智能化浪潮,以及传统企业上云这些重大的机遇。我们觉得这些机遇会给整个IT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希望整个的我们行业的各路英雄、各路朋友,在这个新的范式里面找到自己新的增量、新的兴趣点和新的发展方式,这不是一个IT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全新的革命。

钛坦白群友互动:

1、请问您认为云计算的技术门槛主要有哪些? 您认为未来云计算企业是否会取代目前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角色?

刘松:大规模的公共云的厂商技术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以十万物理机作为起步,大规模部署包括对于多个数据中心的部署、安全运维,以及对数千台机器统一调度的能力,我想都是有非常高的技术的门槛的。这是一个需要持续高投入、高技术、大范围运维、全生态的业态。

2、请问公有云的发展,是否会颠覆IDC数据中心,或者说合二为一?

刘松:从最新的趋势看,大规模公共云服务对数据中心有全新的要求,符合下一代数据中心要求的数据中心和公共云是互补关系。

3、之前和大型制造企业探讨过,他们认为云端往返还是有一定的时间,这对于比较高端一点的智能制造生产环节而言,还是太长,不能满足生产的时间要求。

刘松:云端一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端上需要有一定的数据过滤(类似边缘计算)和边缘智能的能力。

4、最后一公里在很多短期应用上运营商的传统模式无法解决,是否会延伸到移动云计算,通过移动接入改变最后一公里的尴尬境地,如果可以,您认为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松:移动SaaS本身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5G、NB IOT等技术和云计算的结合会给智能制造带来新机遇。

5、请问,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有能力或财力部署类似私有云,对竞争对手非常敏感,对自我数据意识特别强的公共云的适用模式么?

刘松:我觉得这是个增量和存量的问题,大型企业的创业业务,尤其需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数据智能、积累用户、产业协同,都应该优选公共云模式。对于特别敏感的数据,公共云提供第三方加密、安全设计、独立网络等等选择。当然对于有特殊行业需求的客户,阿里云也提供专有云的部署模式,并很容易通过运营商合作完成混合云的部署。

6、请问您如何评价AWS、Azure在国内的大规模投入?尤其借国际客户在国内的业务拓展这种情况。

刘松:客户都是自己掏钱买服务,他们会总体评价云服务商的水平,阿里云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是和AWS、Azure PK, 竞争有助于提升每一家厂商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7、您认为云计算是否必然会引发组织变革么?

刘松:是的,长远来看会引发组织变革。

(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在钛坦白上的分享整理)

……………………………………………………

钛坦白第40期:“人机大战”胜负之外的思考

地点:钛坦白 | 人工智能(微信群)

详情:https://www.tmtpost.com/2609803.html

报名听课、交流:

钛坦白目前有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文娱社交、VR/AR、区块链、支付创新、体育、云计算、SaaS等九个专业群。

1、钛媒体Pro专业版用户,可以点击链接https://www.tmtpost.com/pro ,登录账号,进入“在线课堂”,在线免费、任意选择自己要进入的群,按提示操作;

2、非钛媒体Pro专业版用户,可以添加微信号taitanbai0,在通过好友后,发99元红包给小钛,你将有权利从九个群中任选一个群进入,长期听课、交流。请告诉小钛你要进入哪一个群,然后等待小钛拉你入群~

推荐钛客、赞助、合作:

请与钛坦白负责人佳音联系,邮箱jiayinge@tmtpost.com

本文系作者 佳音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