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告别免费:数字音乐该怎么玩

目前国内至少有7亿左右潜在音乐消费人群,未来将成为强大的付费用户,如果按30%的月活跃度,每人每月付费10元计算,未来数字音乐市场的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现行分账模式有何问题,免费到收费究竟有多远?

近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下简称《著作权法》),然而新法该草案一公布,其中的第四十六条和第六十九条便遭到音乐人士的集体“口诛笔伐”。 有人说数字音乐应该将免费进行到底,有人说数字音乐终归要告别免费模式,在这背后是对是否改变中国人对数字音乐的消费习惯的追问,也是对数字音乐盈利模式应该如何适应中国音乐市场问题的探究。

 

分账模式问题

先来看看《著作权法》的两条争议条款:

第四十六条规定:

录音制品首次出版3个月后,其他录音制作者在满足已经备案、指明作者和出处、支付使用费的条件后,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新法草案删除现有法律中“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的条款。

高晓松在微博上立刻吐槽说:这是对侵权和盗版赤裸裸的支持。

第六十九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版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而这条的Bug在于网络服务商只需要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及时断开盗版链接,即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事实上,音乐人觉得不公平主要在于著作权不被尊重以及没有被提供相关保护,而根源在于如今行业分账模式并不倾向于音乐著作权人以及唱片公司。据了解,国内音乐版权人收益比例大概是整个音乐市场收益的2%;在日本、韩国这一比例为90%;欧美为70%。

音乐数字化后,音乐人的主要收入大多来自两部分:一是音乐网站所支付的版权费,另一个是手机用户通过几大电信运营商下载手机铃声后的收入分成。日本在数字音乐版权管理十分规范,任何一家卡拉OK都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一个云端管理系统,每首歌的点击量都会被系统精确记录,系统会及时将版税转到音乐版权所有者以及其他渠道商的账上。我国卡拉OK一年的产值上千亿元,按照国家标准其交纳的版税应为100亿元,但是去年,内地一线唱片公司每家只分到37万元。

而在音乐网站层面,如今在中国,用户依然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各大网站免费搜索、在线聆听、下载音乐,“免费”的营销模式在这里仍然管用,比如百度宣称其音乐将继续坚持推行免费政策,原因是百度这样的音乐服务提供商已经向唱片公司支付了版权,唱片公司按点击下载或者分成。这样的盈利模式并不希奇,广告是网站的主要收益之一。音乐网站会拿出广告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支付唱片公司的版税。然而这种分成模式,国内运营得好的唱片公司每个月收益不过十多万,一些小的唱片公司能获得的收益可能就几千。另外互联网公司给的总是“少得可怜”,而且分配数据不透明,试听和下载的定价极为不合理,完全不足以弥补歌曲的制作费、企划费、宣传推广费等成本。

如今只有规模较大的唱片公司,背后拥有众多的流行音乐版权,近年来他们能够与门户音乐网站谈价格,如果是“一年一次性买断”能获得比较多的收益。但是真正分到音乐家手里有多少又是因人而异。

 

免费到收费有多远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曾在自己的著作《免费》中这样描述:“如果说视频游戏是一种向免费模式加速演进的商业类型,那么音乐就属于踉踉跄跄地向免费方向发展以减缓其衰落速度的商业类型。”在安德森看来音乐的免费是十分地迫不得已。

事实上,免费的音乐有利于扩大乐迷基础,但是商业终究并没有真的“免费”。传统的唱片场上总是把把自己的经营惨淡归于“免费”,这样的吐槽并不为过,厂商的利益与普遍音乐市场的利益博弈却有些尴尬,免费后的音乐唱片公司往往吐槽自己的权益利益不够,而数字音乐版权模式的盈利能力也一直备受质疑。

2008年,美国最大的音乐零售商iTunes向其播放列表中添加400万个新音轨(40万张专辑的价值),苹果通过播放器销售来获取大量的用户,再以此积攒更多的人气,从而缔造了收费音乐王国,给收费下载音乐方式指出一条坦途。唱片公司与苹果公司都成为了该商业模式的受益者。

苹果的模式是否能够在中国复制没有人能说准,然而另外一个商业奇迹美国的潘多拉网络电台(Pandora)却给人更多启发。靠广告模式支撑,融入社交元素。用户可以免费在线听歌,但是对听哪一首具体的歌曲没有选择权。当用户换台或者点击喜欢的某首歌时,潘多拉的系统将推送广告,而且推送的广告与用户年龄、性别等相关性很强。

如今国内的音乐门户网站需要支付巨额的版权费用,而单个事业部的收益却屈指可数。于是音乐网站开始探索通过提供体验式服务收取费用,这种思路构建了数字音乐时代新的商业金字塔——底层是庞大的免费下载用户,塔尖则是愿意付费的追求体验式消费的高端用户。

如何为金字塔尖这部分高端用户提供用户体验这似乎成为必由之路,如今包括华纳在内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合国内的酷狗、酷我、百度、QQ音乐,豆瓣FM Pro等多个音乐服务网站,都在尝试采取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QQ音乐就是向用户推出了10元QQ绿钻会员服务,开通会员的用户可以享受高品质音乐的试听和下载。随着会员等级提升,允许下载的歌曲数量也会增加。酷我、虾米等音乐平台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提供增值服务来收费。豆瓣FM Pro收费版本,为用户提供高音质和无广告两项服务,其红心功能通过计算机分析每首乐曲的节奏、音高、音色、旋律,当用户标记喜爱的音乐达到8首及以上,系统会根据数字编码找到更多跟这些标记有共同特点的音乐推荐给用户。吸收的用户群体越多,计算越精准,为后面的广告精准投放提供商业依据。

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国内至少有7亿左右潜在音乐消费人群,未来将成为强大的付费用户,如果按30%的月活跃度,每人每月付费10元计算,未来数字音乐市场的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杨晓音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