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巨头和创业者还在为共享打车、共享单车、VR、IP化、互联网金融沉迷时,一种全新的“众筹”正在造就一个又一个暴富神话。其名为ICO,即首次代币众筹,一般指区块链初创项目在众筹平台上发行项目代币,投资者使用指定数字货币购买代币为项目进行众筹行为。而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外ICO市场井喷式爆发。
今年初至5月17日,全球区块链的VC投资为1.07亿美元,ICO募资则达到了1.25亿美元。但这样的狂飙态势让人心惊,让人不由得想起此前P2P刚开始时的火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ICO并无监管介入,处在监管盲区。一旦未来监管插手,ICO是否会像后来的P2P那样,“跑路”频现呢?
资质的鱼龙混杂,千奇百怪
ICO的特点就是足够“隐形”,区块链创业公司不以公司股票或债券为融资工具,而是直接发行自己的数字代币,交换比特币、以太币等较为流行的数字货币,以达到融资创业的目的。简单来看,就是拿自己制造的钱,去换真正的数字化“真金白银”。
不要以为ICO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会让很多人谨慎对待,实际上其火爆之势已经超越大众想象。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7月25日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这样的暴利和敛钱速度,让很多创业者为之眼红,由此产生的乱象与投机者也层出不穷。最典型的现象,就是“草台班子”泛滥。很多团队规模小到只有几个人,不需要花钱去制造一个公司,也不需要有具体的产品,只要创造一个区块链的概念,就能找到所谓的业内“大牛”、“大佬”展台,然后以全面发散的营销方式进行宣传、造势。只要自己制造的新数字货币暴涨,就能吸引众多“韭菜们”入局。然后,就可以坐等“收割”。
洗脑般的传播手段
国内的ICO团队非常善于“洗脑”,他们的传播手段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全面撒网、重点捞鱼”。QQ群、微信群、小密圈、行业网站、路演等,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洗脑传播渠道。QQ群、微信群等吸引那些“韭菜们”的注意,通过小密圈继续发酵,而在行业网站上发表高大上且艰涩难懂的文章,证明自己的正规性和美好前景。
最终则是进行各种路演,邀请业内“大佬”来站台,疯狂炒作自身新币的前景,成功构建出一个有着极大潜力的ICO投资形象。效果显然是很显著的,某ICO第一天最高价格66.66元,涨幅33倍;另外一个ICO从最初的一股几毛,翻了90多倍;甚至还有的ICO,一年涨了1500倍……
“韭菜们”无法去甄别这些ICO的真假,只能是通过ICP团队给出的项目信息进行自己的判断。但在ICO团队精心的包装下,不是真正的金融界专业人士根本难以分辨,“韭菜们”只有任人宰割。
未受到监管的ICO会不会是下一个P2P的重灾区?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ICO都存在问题。就像P2P平台,“跑路”的虽然有很多,不过也有一部分正规的。但是从ICO行业目前的形势来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披露不充分、风险揭示不完整。
大部分ICO 项目处于初创阶段,参与ICO前也没有像IPO、VC等传统融资前完善的尽职调查。项目是否合规,不是专业人员难以甄别。而对于法律、政治、经营风险,很多项目避重就轻,甚至不予披露。ICO自以为不触犯法律,但其中却存在着极难以把控的风险。未受到监管的ICO,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下一个P2P重灾区。
不过,ICO并非真的能够“纵情狂欢”。在国外,已经有政府监管部门开始对ICO进行关注并且进行严格的监管。而在国内,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一次研讨会中直言,“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未被阳光照射的土地,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失控和毒辣。而当阳光照射进来后,迷障退散,妖魔鬼怪也就该现出原形了。
【钛媒体作者介绍: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