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似乎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转折点。一纸文书,将整个P2P的命运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改变。而就在这一天后,车贷和信用贷作为“小额分散资产”的典型代表,走上了决定各大P2P企业生死的神坛。
数千家P2P平台陷入了“割据式”的争夺中,抢占高地,盲目扩张。但这场源起于P2P车贷的“千团大战”,却并未带来“和谐共进”的局面。半数参战者正在车贷2.0的升级大战中逐步消失。
“进化”,已然成为了车贷后江湖不可回避的第二个生死场。
1.悲情凯歌
在2016年8月24日资产限令下达前,无论运营多久的平台,都想当然地在“规模”和“体量”上大做文章。但在过去一年的“强监管时间”里,人们却都不自觉地开始往“小额分散”上靠。
车贷和信用贷,作为最具合规色彩的资产,突然受到了“宠妃”般的待遇。
公开资料显示,仅2016年一年,P2P车贷的交易量就达到了16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高达143%。但激情还远不止此。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7年7月末,P2P车贷历史累计交易规模历史性地再次翻番,达到了3457亿元。而此时,业内已至少有450家以车贷为主要业务的P2P网贷平台,这一数字已然占到了整个行业的30%以上。
“资产限额后,大部分平台都选择了转型车贷或消费金融。但考虑到征信体系的缺陷,车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所有人眼中最便捷的路径。”某车贷平台负责人描述道:“但这种“千团大战”的局面,却致使大量平台争抢不可多得的优质车贷资产。这让P2P车贷看起来空前的繁盛,但隐忧却也在等待着爆发。
虽然单纯从数字上看,P2P车贷的整体交易量已经突破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过已有半数平台,在这场战役中“伤亡惨重”。
“最近,有四五家做车抵贷平台的来找我,想让我赶紧收了他们。”一个车抵贷平台的负责人说道:“这几个平台规模小的待收两三个亿,规模大的有10个亿左右,已经做了两三年了。”虽然过去未曾想到,但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疯狂的抢夺突然使得这种现象逐渐成为了常态。
零壹研究院监测到,在所有涉足车贷业务的1093家平台中,截至2016年底仍在正常运营的平台仅有有491家。也就是说,有超过55%的平台已经折戟在了车贷沙场。
“车贷平台的日子不再那么好过了。”许多车抵贷平台负责人认为。汽车大金融市场内几个势力更强大的“诸侯”,已经将车贷的淘金场瓜分得所剩无几。
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金融领域就已产生了18笔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了180亿元人民币。比如第一车贷仅用了1个月时间,就完成两轮共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大搜车完成了1.8亿美金的D轮融资;易鑫资本,与农行广东分行签署了高达100亿的一揽子战略融资框架协议……就连对我们进行广告轰炸的瓜子、优信、人人车等,也不约而同地表示要进军“金融业务”。而这其中,还不包括已经对接车贷、车险开始了平台化经营的BAT们。
巨头和资本正在齐齐霸占这片蓝海,这让P2P车贷腾挪的空间越发狭窄,然而即便是这样,车贷平台们还得将一半精力放在P2P领域内的“自相残杀”上。
“从今年开始,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获客愈发困难、成本急剧上升,而同时客户质量又在大幅下降。”某P2P车贷平台运营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应对一些进场大玩家的品牌效应;还要应付不按规矩行事、把市场越搅越乱的小平台。”
在他眼里,这些打着“转型车贷”旗号的小平台,大多都抱着“蹭合规”的心态,而对于整个汽车金融产业链来说,却反而导致了资产的逐步恶化。
《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2017报告》显示,虽然P2P车贷交易量急剧攀升,但资产的纬度却十分单一。不仅“抵押/质押”占据了80%以上的车贷资产,产业链内其他资产的增长量也十分有限。
“由于浸润整个汽车产业链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所以急于转型的平台,纷纷采用了二手车抵押这样的擦边球形式。”业内人士分析。
只要一把钥匙或者一个GPS,就可上线所谓的“合规资产”。这让大量的P2P平台蜂拥而至。这种过度的同质化竞争,不仅加剧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也使得P2P车贷再次陷入了非良性的资产抢夺的怪圈。
而对于已践行了多年汽车产业链金融的P2P车贷平台来说,获客变难还是其次,这种入侵式资产瓜分的现象,将很有可能引起市场风险的太高,从而导致又一次被动的“引火烧身”。
2.Bug丛生
其实,很多真正深耕车贷产业链数年的专业人士都知晓,P2P车贷这一年的猛增像极了过去的“大跃进”,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追求的都是眼前所看得到的“市场规模效应”。
“由于抵押/质押业务需要,众多车贷平台的线下扩张之路十分迅速。”某车贷平台风控负责人表示。
截止2017年年中,微贷网的员工数,已达1.5万;成立不到3年的美利车金融,员工超千人,合作经销商达4000多家;而与易鑫、第一车贷、优信二手车等等汽车金融的核心玩家一样,P2P车贷也选择了重的模式和玩法。
然而单一的人员扩张并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由于在短时间里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数百个线下门店难度太大的原因,很多承担着第一道实地尽调责任的线下风控点,往往采用了“加盟店”这样的形式。而这在很多业内人士眼里,是车贷核心Bug的开始。
为了尽可能多的抢夺资产端,大多数P2P车贷平台与加盟店采取了“佣金反馈”这样的形式,只要加盟店每推荐成功一单抵押/质押车辆,就可获得相应金额奖励,这让加盟店的不可控因素陡然猛增。
“很多车主只需提供一张行驶证复印件就可申请贷款,而短则1天,长则一周,这些P2P车贷平台就能轻松放款。”一位车贷平台风控人员表示。
而为了拿到佣金,一些加盟店甚至充当起了“骗贷中介”的角色。
“部分加盟店运营者,连同骗贷者一起将车辆抵押给平台获得第一笔贷款后,再通过熟人,又将同一台车再次质押给另一个放贷平台。”易港金融负责人表示:
“而倘若用户产生逾期,或是骗贷者不还钱,首次抵押的平台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追回车辆。但追讨的结果也往往无功而返。”
据悉,以易港金融为代表的一些车贷平台开始以“直营店”作为线下模式,以期从最底层开始控制风险分化。
一部分P2P车贷平台被加盟店困局和大量的骗贷拖垮到资金链断裂,但纵然是做好了直营门店这一理应更安全的线下配置,许多车贷平台还是会因为车辆鉴定问题,而为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在美国,每一辆车从出厂到报废,中间的每次事故和维修都有记录,而中国几乎没有规范和标准。虽然各家车贷平台,都号称有着颇为严格和透明的检测流程,但相互之间的数据和标准并未开放打通。
“这辆车究竟是否是事故车,是否对平台有其他隐瞒情况,其实我们很难查实。”某车贷平台风控人员表示。“首先市场本身就缺乏健全的信用体系;其次汽车金融行业内部的车辆信息并不透明。一旦贷款者连同其他鉴定机构对车辆实情做了一些改动,就很容易造成车辆实际情况与借款金额相差甚远的现象发生。”
而这一切,最终倒霉的却还是借款人和众多车贷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很大一部分P2P车贷平台都开始认识到了车贷行业如今面临的众多Bug。但受制于现实,一些思想的转变很难得到实施。
从网贷之家接触的多家P2P车贷平台得知,许多车贷平台已相继将目光瞄向了三四线车贷市场。在他们看来,来自三四线城市所产生的“利差”有可能改变车贷平台所面临的资金窘境。
某车贷平台负责人举例,目前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三四线城市,以选择车辆抵押业务6个月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为准,东北地区借款人成本为月息2.38分(1分为月利率1%),西北地区则为2.78分。而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地区借款人,普遍利率则仅在月息1.5-2分之间。很显然,三四线城市车贷借款人年利率要比一二线城市高出10%。
“影响利率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供求的关系。”这位负责人认为:“由于经济限制,三四线城市与北上广之间存在着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差别。而抵押物稀少程度和地区经济能力,则直接决定了还款意愿和利率的最终差异。”
不过,这种理论的概念,仍会受到线下资产配置的干扰。
行业人士指出,由于当前三四线城市正处于扩张期,所以如果要在这些地区开展车辆抵押业务,就意味着需要增加大量的线下直营门店。而这些门店的扩张,就很有可能给车贷平台带来新的资金问题。同时,考虑到三四线城市经济环境的影响,贷款人在融资过程中更会面临着被恶意中介机构侵入的可能性。
这两个限制条件使得渴望取得三四线市场的平台心生退路,而这其中就有一部分又转向了“新车金融服务”。
据一份内部研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国内每年大约有30%到40%的新车并不是由4S店全款卖掉,这些非4S店渠道销售的新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新渠道+新金融服务的下沉。
资本的走向,也似乎让P2P车贷平台看到了新车分期的期望。
6月底,易鑫集团提出成立“淘车”品牌的战略,新品牌将覆盖新车、分期、车险等服务。另外,优信集团旗下平台车伯乐更名为优信新车,发力社交类汽车电商;而大搜车旗下的“弹个车”项目也正运营得如火如荼……
那么,P2P车贷平台是否也能介入到新车分期场景中?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之前,P2P车贷平台还需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和汽车金融公司这两座大山。
“传统消费习惯对这些购车者仍保有影响。”某4S店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像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这样的传统机构仍然占据了新车贷款的大部分市场,而大部分新车购买者也依然倾向于使用信用卡这样的支付模式。
同时,随着金融互联网概念的递进,这些传统金融机构也通过官网或旗下平台开放了新车分期、贷款购车等业务。这些业务的开挖,也将一部分线下意向者转化为线上购车者。
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场景完全介入、消费习惯扭转前,P2P车贷平台对于新车分期的掌控力仍不足以撼动当前的市场。而在重资产、重线下的当下,P2P车贷平台的未来似乎也依旧牢牢掌握在“资金”手里。
有能力铺展渠道和场景者,方能得始终。而对于那些草根来说,车贷后江湖,已不再是那个随便淘金的红利场了。
3.车贷2.0
所有人都知道,P2P车贷正迫切需要一个2.0版本,尤其是当李彦宏坐着他的百度无人汽车驶上五环后。
几乎大部分的巨头和创业者都透露,2020年前后,无人驾驶汽车就将陆续投入生产之中,而科技的变革似乎在告诉所有P2P车贷平台,这个万亿级的汽车市场即将要被打破、重构,尤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车辆抵押/质押业务。
未来,一大批共享租车平台将会出现。一旦有人要用车,附近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就会启动马达迅速接人。所以一旦C端个人角色抽离,诸如新车消费、融资租赁等建立在大众消费者基础上的行业都将不复存在,同时二手车金融和车抵贷的日子也很难好过,大量依附于此的P2P车贷平台将遭遇资产严重缩水的险恶困境。
于是,“深入”和“跨界”就很有可能成为车贷2.0的主旋律。
“单一的抵押/质押业务,显然已养不活一个P2P车贷平台。”某车贷平台战略负责人认为,“依附于整个汽车交易体系而诞生的汽车金融产品和多样化的资金供给方案,或许才是众多平台未来应该吃准的方向。”
一些像易港金融这样多数较长的车贷平台,开发了深入产业链的汽车金融模式。既包括了为个人提供的车辆抵押融资融资服务和分期业务、为汽车经销商、二手车商提供相关的融资业务、还将包括汽车融资租赁、汽车众筹等一系列系列化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嵌入,交给P2P平台的唯一选择就是,与强大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展互利合作,或者干脆背后直接站着一个不差钱的金融操盘资金方:既能输血,也能提供丰富的产品品类。
例如滴滴背后站着雄厚资本期待稳定估值等待IPO后变现,手中有粮;神州自有重资产,与商业银行以及网络巨头搭台唱戏,使之有继续深耕汽车金融的筹码等等。
也许未来交于P2P车贷的将是一个可深耕的肥沃土壤,但不论是在P2P行业,还是汽车金融领域,风险控制,依然是所有企业逃不脱的死穴。
“在服务了一定量级的车主后,P2P车贷平台应当学会利用大数据对他们二次深度分析和挖掘。”某平台风控总监表示:“如何通过反欺诈、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将这些数据沉淀为数量级模型,并再次利用这些数据为其匹配一系列有可能涉及的汽车分期、车险、贷款等服务。”
而只有满足这些服务,才有可能从根本意义上打破场景、资金的局限,为P2P车贷平台带来2.0的转型时代。
场景之难、资金之困、风控之痛,造成了P2P车贷今日的窘境。虽然在汽车交易的流通中,市场给予了大量可见的机遇,但谁才是最后的“巨头”,一切还看最后。
【钛媒体作者:七月的MiuMiu 微信公众号:江湖Miu论】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