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金融版图看,阿里金融为什么和建行分手?

阿里金融跟建行分手,跟工行也已基本分手,原因很多,本质上是建行、工行对阿里的客户群体的风险特征的不熟悉和陌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风险评估的复杂所导致。毕竟商业行为是为股东负责,而不是对社会公众负责。

2007年B2B在港上市时情景

金融越来越成为阿里整个生态布局的重要部分。

钛媒体曾有过一篇文章专门剖析并梳理了阿里金融十年来的大布局(链接:https://www.tmtpost.com/19701.html),并将其十年历程制图。此文则更进一步把阿里金融版图布局深化,看阿里金融的未来。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问题

这个问题,想到最后,其实也是个文字游戏罢了。无论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都是个称呼罢了,回到最后,无非是怎么做金融的问题,我们大抵很多时候说,用金融的思维做互联网,或者用互联网的思维做金融,回到这个问题上,无非是谁服务谁的问题。阿里巴巴从逻辑上来看,金融的思维做互联网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阿里巴巴是互联网行业的龙头老大,对于金融至少目前来看,肯定是门外行,所以谈金融互联网必然是扯淡的事情。也就是说,只能是做互联网金融,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金融。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是验证马云那句话的,他说,如果银行部改变,那么我们就去改变银行。

这话很霸气,他代表了大多数的民众对银行效率低下和垄断性地位的集体性的不满,从这个角度来看,马云善于迎合民众的心理一直其实都是其长袖善舞的优势。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我在其他文字里也都说过了,之所以出现互联网金融,例如P2P、众筹,乃至互联网企业涉足进入金融业的背后,其实都是对我国银行体系过于集中和庞大所形成的低效率的一种必然出现的市场行为,因为银行无法满足更多的民众需求,自然就需要有人来提供,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其实是不可逆转的,我曾经在给凤凰财经写年度文章的时候,把互联网金融作为2012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非常的具有历史意义。

金融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他带有极大的风险外部性,这个风险外部性就使得金融必须纳入一定的监管之下,才能避免金融由于外部性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金融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也就是所谓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会急剧的引起社会动荡和不安定,97金融风暴是最典型的历史回忆,所以金融要进行宽泛而不严谨的管理,必然是不现实的,民众虽然都是在呼吁放开金融的行业性准入,但是在我国监管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的情况下,一下子放开金融监管,难度过大,但是逐步的放开,则是必须的,否则严格的监管,一方面会使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处于缺乏有效竞争的状态,从而金融机构越做越死,越做越烂,越做效率越低,很多人反驳这个观点会说,我国过去几年的监管无力下,我国的银行业不照样快速发展了么?工行还成为了全球第一大行呢。

这个观点我以前驳斥过,其实就规模而言,中国任何一个机构在政府的强力呵护下都能成为宇宙第一大,问题是这种大意义不大,缺乏有效率的竞争的状态下,如同养成了胖子的肥羊,扔到狼群里,照样是头羊,养的越肥,只会死的更快。我国的分业监管模式所形成的行业壁垒,让这些羊可以肆无忌惮的成长,不需要太大担心外部狼群(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也不需要担心内部的羊群争夺草地(大量民资),同时由于过去十年的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经济高速增长),使得这些羊群都不用担心没草吃,躺着伸伸脖子就可以有东西吃。

所以在自身能力积累上,其实是一直乏善可陈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老天不可能一直天公作美的,经济高速增长停滞的情况下,羊群里草地有限的时候,内部开始必然要争夺粮草,竞争失败的,则要走出羊群,外部寻找草地,内外部竞争都要开始,这个时候,竞争就必然出现,未来的银行业的竞争,就开始进入了真正恶战的时候,这个时候,银行的竞争才是惨烈的时候,竞争才能使得银行真正开始关注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从各方面来完善自己,做大做强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民间机构尝试突破金融壁垒的一种意愿和尝试,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金融这个准入的市场,而且由于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同时没有内部庞大和臃肿的官僚机构的形成,决策更贴近市场,使得他们更能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从而设计和研发出优越于银行的机制和市场模式,所以这几年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这里面其实也是存在利弊之说,缺乏有效的监管,决策快速的另外一面可能就是风险的不断增加。

我在《也谈第三方财富管理》的文章里提到过,金融是个特殊的商品,他带有商品特征的属性,也带有非商品特征的属性,就是极大的风险属性,商品的销售是以产品售出为生命终结的,而金融商品则是在销售之后才开始生命历程,是以商品的安全收回才为目的的,一旦第一步走出去之后,你就很难停得下脚步来,我很多时候比喻发放贷款的机构,其实是一条腿在棺材外面,一条腿在棺材里面,你永远不知道那条腿是你的。

在这里如果还要作区分的话,也可以区分几点,如果是以自有资金进行放贷的机构,则相对还好点,大不了截肢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是带杠杆进行放贷的话,那就这辈子可能都停不下来,那天停下来,基本上就算是崩盘的时候了。但是问题是目前的放贷机构,谁不想着法子到处吸储来进行放贷呢?很多人不明白,没事,以后可以单独在阐述。先不扯。

这段,我想说明的主要点的是,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对我国金融机构低效和无能的一种反击,虽然带有很大的风险属性,也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乱局,但是我个人感觉对我国金融的有效发展还是具备极大的意义,一方面在观念上冲击了金融机构的盲目自大和对社会需求的集体性的不重视,另外一方面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也对我国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实质意义,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生存处境也会不断的恶化,本身就是边缘上游走地带,抢夺的也是大型机构所忽视和不重视的区域,在这些机构醒悟过来,或者竞争中落魄到一定程度不得不来抢这口饭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机构面临的生存困境也就日趋增加了。尤其在互联网金融如果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有效冲击的时候,政府不可能不将其纳入监管,纳入监管,一方面是好事情,但是某个意义上来看,也就限制了互联网金融很多业务模式和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具有很大的负面性。

 

阿里金融跟建行的分手原因

阿里金融跟建行分手,跟工行也基本分手,原因很多,其实本质上,其实是建行,工行对阿里的客户群体的风险特征的不熟悉和陌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风险评估的复杂所导致,从某个角度上来看,真要对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话,我们可以说较好的风险评估还是能做的到的,但是问题在于风险评估的成本过高而带来投入和产出的极度不成正比,银行以及银行客户经历都是趋利的,在投入过大,产出有限的情况下,不愿意进行操作,也是非常的商业逻辑,从道义上进行谴责意义不大。毕竟商业行为是股东负责,而不是对社会公众负责。

阿里巴巴跟建行和工行的合作的成果非常有限,几百家B2B客户,能进入银行视野的客户估计不会超过十家,在这过程中使得当初双方都规模浩大的业务模式,成为了一场政治秀,为了让这个政治秀能继续表演下去,建行,工行都不得不从自身的客户群体中,选出客户,让他们加入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成为阿里巴巴的客户,然后在给予贷款,作为充业绩使用,这种模式也就是毫无意义。

时过境迁,双方都开始反思这个过程,单飞就成为了阿里巴巴的自身选择了,银行无法完成的行为,阿里巴巴想通过自身完成,阿里小贷就这么成长起来,这里其实有个很大的前提和问号就是银行都不敢或者不能对阿里巴巴的客户进行成本有限的情况下的风险充分揭示?阿里巴巴能做到么?这个是个庞大的命题。阿里巴巴能做到么?

我在《也谈阿里巴巴做小贷》里面其实是谈过这个问题的,阿里巴巴要解决小成本风险评估的模式,所采取的的应对办法其实就是所谓的“量化放贷”的模式,就是利用手头上的大量汇集的内部数据,外部数据,设置信用控制系统,对手头上的客户进行量化,然后采取系统化的放贷设置来大大降低尽调成本和放贷成本,甚至催收成本。为此,阿里巴巴也是大手笔的组建了400人的阿里金融的工厂团队。

阿里金融盘点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4月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小贷公司到2012年底,阿里金融累计为超过20万家客户提供了融资服务,累计贷款总额超过500亿元,其中淘宝和天猫上的卖家占多数。而且人均贷款大概数字在7000左右,传统金融机构必然是做不了这样的事情的。我也看到很多微博都在传阿里金融操作每笔贷款的成本就3.2元,而传统金融机构操作成本要2000多元,来验证阿里的神奇之处。

我对这些段子,开始的时候还会反驳几句,见传的多了,也就懒得多说了。媒体不怎么写,估计也没人看,所以也就释然了。这里面其实是有点偷换概念的意思在里面,阿里巴巴的累计操作余额500亿,如果按照2年计算操作了累计500亿,那意味着每年要操作250亿,其实这里其实是总额的概念,而不是余额的概念。就是累计操作,而不是日均余额,很多人问这个有意义么。我觉得还是有点意义的。举个例子了,我今天借50,明天还了50,后天又借50,总额的话,我其实是借了100,余额的话,我其实是只有50。那区别在哪里呢。在收益上,阿里巴巴累计500亿,并不意味着收取了500亿的利息,而只是收了余额的利息,余额可能是多少呢。

其实从最大值计算,阿里小贷最大能操作的规模大概也就是25亿左右的余额,最多收取的利息也就是25亿的18%的利息,一年4.5亿的利息收入,如果按照阿里金融自己说平均借款利息为6.7%计算的,1.608亿利息收入,这个收入,不扣除拨备,不扣除人力成本,都为纯利息收入。也就是即使每天都把钱借足了阿里金融的总数余额也就只能借到25亿,如果要多借的话,阿里小贷就必须增加资本金。看上去利息收入很高,但是实际如果仔细计算,人员成本、机器损害,甚至拨备计提,以及资金成本一旦含进去,这个收入能否打平也就可是可能存在较大的问号了,由于具体数字无法获得,也只是瞎猜了,前段时间说阿里小贷亏损,我个人觉得可能性是有的。其中具体的最大变量值在于坏账率,坏账率每上升一个点,其实就是对阿里金融利润的侵蚀。

所以从这个数字来看,我更倾向于余额计算,因为余额计算是实际放贷的最大制,你说五千亿也好,说五万亿也好,意义都不大,上限放在那里。至于人均操作成本3.2元一笔,意义就更不大了。有意义么?!

很多人都来驳斥说,那只是现状而已,随着阿里金融不断的发展,贷款余额可以不断上升,而人数却不会增加,所以边际成本其实是递增的,现状操作25亿用了400个人,操作250亿,也就400人,等到了25000亿,也就是400个人,到那个时候阿里的威力就出来了。

话挺有道理,在这里,我到是想阐述下我自己对阿里金融一些基本点的看法,从几个方面吧,想到哪里讲到哪里。

第一点,阿里小贷的评估模式的形成,其实必然的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的,在阿里的体系内,理论上其实存在四个层面的贷款客户来源,阿里巴巴的B2B、淘宝的C2C,天猫的B2C,以及支付宝的客户。从实践来看,B2B和B2C意义不大,前者注定是个被淘汰的产品,而且数据非常有限,阿里小贷本身对这个模式也很头疼,前段实践爆出说有客户申请100万,最后只给了5万,而且期间耗时很长,而且对该客户的内部资料翻了个遍,最后给了5万,让客户很生气,最后说,阿里金融,看上去很美。其实他说的这个现象,主要是针对B2B这个客户,目前阿里小贷对B2B的确很头疼,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方式,所能采取的,也就只能跟银行类似的上门审查的方式,而这方面阿里金融其实是缺乏任何优势的,无论从人力成本、风控经验和区域布点上来看,都是没有优势的。

目前阿里巴巴这块业务一般都是通过外包公司进行上门调查,然后集中到阿里金融总部进行后台审核。这块业务很难进行批量化放贷,因为缺乏基本的数据特征。至于B2C,天猫店的客户都是较为庞大的商家,对于商家而言,一是现金流较好,基本不需要贷款,二是如果需要贷款,对贷款的需求都很大,阿里小贷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在大金额领域,银行能提供的服务比阿里金融要贴切和充分的多,说句难听点的话,就是纯粹比价格战,阿里金融也比不过银行。所以B2C,也不太可能进入阿里小贷领域,唯一可能进入阿里小贷领域的就是C2C里的大量小卖家,还有就是支付宝里的一些个人客户。

这里面的客户阿里金融具备两方面的优势,第一是交易数据相对完整,第二是客户的需求都较为零散,周期性特征明显。第三是风控措施相对完善。可以采取支付宝扣款以及存货处理较快的方式进行追偿。

阿里的批量放贷在这个领域里就如鱼得水,具备了基础性应用环境了。批量放贷的背后其实是最近很热门的大数据。大数据,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看到一些P2P公司也在扯说他们能做大数据,其实吧,不是取笑别人,我自己肯定也非数据专家,我也只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大量的历史的数据,对未来的确是具备极大的可复制性的,一个历史反映讲究诚信的人,对未来必然也是高概率诚信的,一个各方面都看上违约成本很高的人,例如有车有房有娇妻美女的人,理论上去刻意违约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逻辑上来讲,越是能通过数据证明一个人的诚信度和违约成本高的情况下,就越能降低发放贷款的坏账率。问题是需要多少数据才能证明这点呢?阿里金融的数据足够了么?

我上次说淘宝自身所能形成的排他性的数据,也就是卖家的交易历史数据,涉及交易相关的数据,其他的数据沉淀,其实是相对有限的,通过淘宝卖家的这些交易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是否足够可以判断出一个贷款用户的违约度呢?我觉得是不够的,阿里金融自身肯定也是认为不够的,所以他们也在考虑引入很多外部数据,例如国政通的身份证信息数据,水费、电费数据,社保数据,等等。马云多次提到要分享数据,数据分享的越多,越值钱。显然马云也意识到,所谓大数据,肯定是要具备几个特征的。

第一个特征其实是大,足够的大,淘宝按照目前的交易额是1.2万亿,大是足够大了,海量的数据存在可挖掘的可能性。但是大数据的第二个特征其实是多维度,光交易数据其实是不够的,通过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简单的人力劳动,都是可以更改交易数据,淘宝到现在其实也无法解决刷砖的问题,也就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交易数据的造假在根本上是无非改变的,只有引入更多的非交易数据,交叉验证,而引入的数据越全面,则越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特征,从而将违约概率的分析度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准线上,但是淘宝本身的数据我自己认为是远远不够的,而一旦需要引入外部数据,则必然也将提高淘宝放贷的交易成本。

即使解决了数据特征之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跟踪模型的数据,因为不同的周期里,同一个数据所反映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身价五十万的人在大周期好的年代里不会去做违约的事情,但是可能在大周期不好的年代里,也一样会去做违约的事情。而这个模型的跟踪和设定的背后其实跟系统性风险是成正相关的,一个看上去很微小的数据调整,在做大金额规模的情况下,所引发的违约率可能是相差巨大的,而违约率每上升一个点,给阿里巴巴带来的风险都是致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其实是可以理解为什么阿里金融做了五六年的数据模型,到现在规模其实也就只是做到了不到25亿的规模。第一评判是阿里本身其实也是很紧身的对待金融风险,也不愿意步子走的过大。

第二评判其实就更有意思了。淘宝和支付宝的客户事实上,也做不了太大的规模。这个观点,其实我在《也谈小微企业融资》里提到过,小企业融资难其实是个伪命题,什么意思呢?不缺钱的企业不会借钱,整天发愁钱该去哪里投资,缺钱的小企业,违约率普遍都很高,不一定是诚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你对他的评价难度也很大,成本也很高,回到最后,你看不准,也不敢给。

我在跟商业周刊贾晓涛那篇文章论述的时候,有个观点是说,在阿里金融设定了基本上的批量放贷模型之后,其实碰到了两难,如果按照严格的放贷模型,找不到太多的模型客户,而如果更改模型,那么就担心大面积违约的出现,两难就是这么出来的。事实上,其实也可以看出这个两难的,阿里自己号称2200万客户,自己给了20万的客户发放了贷款。1.2万亿交易额,事实上只给了不到25亿贷款。这个数字是怎么都跟阿里金融想担负起的宏伟重任相匹配的。数据其实是很寒碜的,虽然阿里金融可以用总额,累计客户数来进行诠释。但是事实上,也掩盖不了阿里金融短期内的业绩很一般吧。

其实这里在深入下去,更致命的问题其实有两个,第一个是我们放开阿里小贷的风险评估模型,让阿里放开手脚去做贷款,这个规模到底能做多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其实也表示不太乐观,淘宝是个看上去金灿灿的金矿,无数个人、企业在这里,每天都让一堆人看着流口水,但是这个东西的转化其实难度太大了。这里我来阐述下,我自己对贸易流通行业的看法,我们先问个问题吧,一个人在淘宝上卖衣服,每个星期进货一次,进货价格1万,一个星期销售完毕,销售价值大概在2万左右,请问他年总销售额多少,如果需要贷款的话需要多少?简单的计算的话,他一年销售额大概在100万左右,需要贷款多少呢?1万。这就是商贸流通行业的计算方式。当然只是为来阐述贸易流通行业的特性做的极端例子。

商贸流通业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业,他的典型特征,一般是靠周转速度盈利,低买高卖,很多时候都是追求绝对的数量,而单笔交易都是较低的利润,周转率越快越赚钱,每次赚一块钱,周转个一千次就是一千块。越是大宗物品可以月看出这个特性。所以在这个领域里,对资金周转的速度要求是很高的,而周转速度的另外一面,其实就是容易把规模做起来,实际上一个注册公司一百万的公司,在不需要贷款的情况下年销售额可能做到几千万。

一般来说,正常的货物周转速度都不会超过三个月,一年周转四次,相对正常,那也就是说一个1000万销售公司的实际需要资金大概在250万左右,扣除自有资本大概借款最多也不会超过150万。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其实1.2万亿的淘宝,最多衍生出来的实际资金使用大概也就是4千亿,4千亿的市场里,真正的资金需求会有多少?扣除大型商铺(销售过亿的商家),扣除自由资金充足,扣除临时性周转的情况下,余额要做的很大的可能性其实的确也不大。能符合小贷特征的商家数量可能很大,但是绝对规模肯定是不太起得来的。

第二个致命危险是什么呢?第二个致命危险,其实是跟大多数人的论点相反的,我个人觉得淘宝日趋去C2C化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淘宝其实日益会走向衰落。淘宝最早是大量个人力图创业的销售平台,但是发展到今天,其实淘宝成为了大象跳舞的地方,在那么多的卖家里面,你要脱颖而出,必有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大量的个人要在这个地方立足,已经是不太现实了,虽然看上去是不需要支付租金,但是在营销选产推广方面的投入,已经是越来越大,而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就很难形成必要的人流量。导致无销售可做。而资源日趋向小部分经营优秀的商户集中,而这些商户,则开始日趋正规化,形成了小型的B店,从而对C2C本身的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一旦B店日益规模化之后,线下线上之争的矛盾会日趋集中,如果原先单个人方式的操作,还可以有免税的理由的话,一旦形成了小型的B店之后,税负一致的要求也就成为正常的商业诉求了。淘宝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加上淘宝一直维系的免费策略,使得淘宝运营难度也会不断的增加,这种情况下,淘宝能否实现快速增长,我个人认为也是个很值得担忧的事情。而淘宝日益退出阿里的核心平台之后,建立淘宝基础上的阿里金融和支付宝,其实都面临着丧失基础性平台的优势,甚至天猫,离开了淘宝都还会面临流量导入的困境。

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问题里最致命的问题,我说马云一直奉行的是所谓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核心的基础点都出现问题的话,其他平台上的产物可能都很麻烦。

 

阿里金融跟国有银行的关系不大

今天看到牛文文说,阿里金融让国有银行很动摇,隐含的意思是可能国有银行会通过政策层面来打阿里,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我国其实试图建立的是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针对不同的区域建设不同的金融服务机构,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跟阿里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会构成正面的竞争,但是有没有所谓的动摇呢。

我想在思想观念上是有的,但是现实业务上,基本不构成正面冲击,前面说了工行和建行,跟阿里的分家,其实很明显就看出来国有银行对阿里的业务本身也并不是很看好,反倒是反过来看一个问题,如果阿里进入银行领域所受到的竞争,其实要大大高于银行自身受到互联网业务的冲击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的,因为阿里的客户中95%的客户其实一直没有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换句话说,本来就不是银行的客户,阿里在一亩三分地上折腾,对银行造成的冲击来自于哪里呢?

但是反过来看,银行在不断受到资产管理行业券商信托等影子银行以及内部之间的竞争激烈,而随着经济形势的不在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反倒会开始进行差异化竞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建立到是有了契机,兴业进入同业,民生进入小微,都是这种大背景下的无奈选择,在面对民生银行进入淘宝客户的时候,阿里金融和民生的优势谁更强呢?!这个命题就丢给大家自己去评判吧。不多扯了。

 

阿里金融的未来之路

阿里金融其实并不单指阿里小贷,也包括了阿里的虚拟信用卡,阿里的在线保险销售,还有在阿里平台上的金融产品的零售,至于阿里的所谓资产证券化,我到是更多放在阿里小贷的层面上,个人感觉意义不大,没有足够的小贷规模,谈证券化只是噱头罢了。

阿里金融的未来到底做什么呢?阿里其实也曾经申请过银行牌照,但是监管部门,并没有予以审批,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我到是觉得监管部门其实可以审批个牌照的,哪怕你在确认阿里玩不好金融,也是要给人家玩金融的一个机会的。当年李书福到北京说要造车,监管部门跟他说,你造不出车的,你这是找死,李书福说,那我要死,你就给我一个死的机会罢了。金融当然跟造车不一样,因为造车,死了也就死一个厂,但是金融可能带来很大的外部效应,尤其是银行,完全可能会死一批储户,但是,通过更好的监管等方式,其实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总部能因为担心会出事情,就一直死守牌照,没意义。

我一直在说,某个意义上在中国没有牌照,基本上就屏蔽了做金融的可能性。所谓草根金融,无非只是民间高利贷的好听点的称呼罢了。牌照在中国是个免死金牌,没有牌照做金融,做好了,也就做好了,做不好的时候,就是非法集资的另外一个定义。以马云的家大业大,去做没有牌照的金融,肯定是不会去做的。想来意义也不大,但是打着金融的牌子赚点估值的事情,他是会干的。但是解决实际意义的可能性基本上很小。

那不做金融,阿里金融做什么呢?我觉得阿里金融,做金融服务的成功概率其实要大于做金融的概率的,金融服务是无风险业务,而金融却是带有极大的风险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服务,可能还是后者更靠谱。互联网的思维去做金融,不敢说九死一生,但是也差不多好不到哪里去了。但是互联网做金融服务,却可能成功概率更高。

阿里可能是这个国度里继央行等一些国有机构外,拥有数据最多最全的公司之一吧,与其去集成别人的数据,为什么不去分享自身的数据,然后收取数据收益呢?而且如果说当年跟工行,建行合作失败就屏蔽了当初这种模式,其实现在看来也是挺可惜的。大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件事情,其实是有不同的结果的。06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躺着金子身上发大财,也看不上阿里的客户,但是当银行被内争外斗到当下的情况的时候,其实有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实对阿里的态度,依然发生极大的转变了。阿里跟金融机构的合作其实完全又可以上升到一个层次了。又何必去自身进行信贷操作呢?!

本文系作者 江南愤青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8:29

印度11月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2.6%

18:27

中办、国办: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

18:26

中办、国办:持续实施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18:23

中办、国办: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18:23

中办、国办: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18:22

中办、国办:稳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自然垄断环节改革

18: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18:20

完美世界:出售乘风工作室在研游戏相关资产及员工

18:19

上周无新增IPO申报企业

18:15

三部门:严格治理整顿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等问题

18:14

内蒙一机:全资子公司签订5.42亿元铁路货车采购项目合同

18:14

苗圩:“十五五”期间国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8:04

山西高速:拟6025.67万元收购太原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

18:03

中证常州新能源产业指数将于12月24日发布

18:03

致18名小学生受伤,湖南常德驾车冲撞小学生被告人黄文一审被判死缓

18:02

印度SENSEX指数在收盘初步上涨0.6%,至78,542.64点

17:59

香港特区政府:美国和英国部分地区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

17:58

美团旗下团买买将于2024年12月31日24时起停止运营

17:55

豪鹏科技:上调再次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为77.56元/股

17:53

国家药监局公布4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