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 AI 的圈地运动中,媒体从业者除了颤抖还有哪些机会?

在这场人工智能的圈地运动中,腾讯又来放大招了!

Dreamwriter

Dreamwriter现场写作展示图,来源:腾讯

AI 写稿的进步速度似乎已经超越想象。

当路透(牛津)新闻研究院主任大卫·利维(Dr. David A L Levy)的英文演讲话音刚落几秒内,钛媒体编辑手机上接到了微信的推送的中文文章《David A L Levy:社交媒体仍是新闻的重要来源》,文末署名“Dreamwriter”。

Dreamwriter 在腾讯2015年正式开发的智能写作平台。事实上,机器写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钛媒体去年也有报道,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在3-5秒时间内自动生成全面综合地震速报内容,并由资讯APP在10秒内进行推送。

然而这一次让人感到惊叹的是,以这两篇稿件对比,如果说以前的机器撰写稿只是客观信息的堆砌,那么 Dreamwriter 已经可以配合机器实时翻译,解读人类演说的逻辑,并且自动剪辑小视频和自动配图,形成完整且素材丰富的文章。

11月16日,2017腾讯媒体+峰会上,Dreamwriter 负责写稿,微信智聆和翻译君负责语音转文字和同声传译,三个 AI 撑起全场。

(Dreamwriter 在会场大屏幕实时展示“写稿”,以上短视频内容是钛媒体在展台附近拍摄较为清晰的效果)

基于机器学习,Dreamwriter 结合大数据资源和交叉算法技术,第一时间准确输出完整稿件。它平均单篇成文0.5秒的速度优势,已建立对赛事、行情等的全方位监控和24小时自动播报,形成了一套高效互联的内容生产、分发传导链条,零时差抢占报道先机。

目前,Dreamwriter 财经和科技应用的发稿量超过2000篇/天,体育稿量500篇/天,包括每天行情报盘、上市公司公告精要报道,以及体育赛事每轮每场的消息。写稿机器人背后的核心技术,主要涉及的有包括智能撰文技术、内容抽取技术、要闻萃取技术这三项。

“微信智聆”是微信 AI 团队刚推出来的AI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现现场同传、语音实时转文字,2013年投入使用经历亿级用户的考验;而“腾讯翻译君”也是腾讯近日推出的实时对话翻译软件,支持中英日韩四门语言。

就整场会议全部稿件内容质量而言,钛媒体发现,这一次 Dreamwriter 发挥水平还有些参差不齐,这也可能与演讲者本人水平和发挥相关,不过,短短两年时间,Dreamwriter 已经可以达到如此水平,其学习能力也足够让人震撼。

可以说,腾讯办的这一场面向内容行业的峰会,实实在在秀了一把腾讯技术的大肌肉,想必也给了现场媒体的底层从业者们一记狠狠敲打。

在推送完机器人写的腾讯公司副总裁讲稿后,腾讯官方微信公众号小编还自我调侃,“刚刚,小编昨晚写到2点半的稿子,被机器人‘干掉’了”。 

也不必担忧,在未来,掌握信息分发权的一定还是人类,只不过它是属于那些拥有 AI 所有权和支配权的群体,就如同掌握纺织机器的工场主的群体之于纺织工人。

当然啦,即便机器来写稿,算法去分发,在服务于人的内容行业中,人类是有发挥余地的。从当天发布的《2017新媒体趋势报告》中,我们可以总结分析出媒体产业的趋势,并且还可以从这些变化中,去验证自己的判断和洞见未来,明白在这场人工智能带来的大变革中,内容从业者需要做些什么?

结合今年行业的热点风口,钛媒体也在这份长达73页的报告中发现了内容产业今年一些有趣的趋势。以下从用户、内容、技术和商业四个角度,对报告进行拆分解读。

日均消费时长67分钟,“床上”成为最多场景

兴趣导向,社交伴随,全移动化的日常、弱目的性的阅读,已经构成了现在内容消费者的重要特征,并且在向全年龄段加速扩展。

报告调查发现,2017年,中国网民每天用在新闻资讯上的时长2017年约为67分钟,其中日均超过2小时的用户,占比达到14.6%。
内容消费群体媒体的时间

内容消费群体每天浏览新闻资讯内容的时长

对比CNNIC发布的中国网民日均手机上网时间,资讯消费占据网民手机29%的时间,属于全网的刚需消费。

在渠道分布方面,第一阵营内部已经形成了阶梯差距。超过七成的网民目前主要通过新闻类网站和APP获取资讯。社交应用的占比排在第二位,电视排名第三。

越来越多用户拥抱视频资讯,网民从视频网站的获取资讯的人数相对去年增长到了228%

广播成为最大的一批黑马。虽然其网民中的渗透率虽然尚未达到10%,但相比于去年,其用户占据份额增长了367%。不过,音频类内容消费时长占比不到十分之一。

浏览器在信息流新闻中崛起,信息流模式压倒目的性搜索。有约四分之一的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作为看新闻的渠道之一,这一点在三四线城市用户中覆盖更高。所有使用这一渠道的用户中,有约八成用户主要看浏览器推荐的信息流新闻,而非主动搜索。

而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是,大部分用户看新闻资讯最多的场景是“床上”,其次是客厅和书房等活动区域。
用户消费资讯的场景排行

用户消费资讯的场景排行

而在当天路透(牛津)新闻研究院主任大卫·利维(Dr. David A L Levy)发布的《2017环球新媒体趋势报告》(研究对象除中国大陆外地区)中,新闻消费场景排第一的是汽车,第二是卫生间。

从这这些消费场景可以发现,用户可能更乐意自己感兴趣且相对轻松的内容。

内容爆炸与价值回归

报告发现,新闻资讯边界正在拓展,传统的新闻报道依然是核心,但以知识科普的代表的软资讯,和以评论性文章为主的自媒体观察性内容,均得到了超过半数网民的“资讯认可”。

表态者和围观者比例为1:7。超过70%的人经常浏览网友评论,经常发表评论的资讯的用户占比约13%。激活、管理好这部分用户,是资讯产品互动生态中的关键任务,直接影响整个互动的质量和活跃。
用户看评论的理由和生产评论的原因

用户看评论的理由和生产评论的原因

内容洗牌即将来临。与海量的内容创作者涌现和成长相比的是,2017年超过三分之二的用户,关注的自媒体账号数量不再增加,其中四分之一还有所下降。

分享的欲望也在冷却。近30%用户比上一年减少了分享自媒体文章。自媒体用户红利接近触顶,接下来,在内容专业化洗牌,和平台推荐体系升级后,现有用户将重新用脚投票。

新闻反转现象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事件的复杂性和一次性取证难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泛媒体生态下,创作者有可能为了过度追求时效和眼球效应,对事实真实性考察有所缺位。

随着用户兴趣类内容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是,高价值的内容获取难度加大,深度独家报道以及事件的全面报道已经超越了兴趣类报道获取的难度。

被自媒体广泛应用的幽默式文字表达,已经为用户消费内容建立了新的审美习惯。接近六成的自媒体读者偏好此类文风,胜过冷静的传统风格。

而这种文风偏好也影响了传统新闻资讯的审美方向,44.2%的用户期待在新闻资讯中看到更多幽默文风,这一比例超越报告调查和研究者预期。

算法超越编辑/社交,兴趣超越时效性

2017年,算法首次在用户感知上超越新闻和社交推荐,其推荐不准确的比例最低。但从整体看,算法推荐仍有提升空间,不感兴趣内容超过半数并且影响体验的用户仍有44.5%。

同时,编辑和社交推荐也有其命中区域,如何融合各自所长,是未来的挑战。

以兴趣导向的资讯消费,相比于传统的时效性的强资讯,在年轻人中首次实现超越。

今年用户对于新闻产品功能的需求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新闻推送跃升至第一位。这个在过去扮演突发事件播报的功能,如今承担起离线用户的周期性唤醒,和更大范围资讯内容的定向分发。
功能

用户最看重新闻资讯应用的功能

报告分析,在未来,依托精准分发的个性化推送和全网推送,有望成为用户阅读新闻的常规方式。其既可以扮演效率诉求用户的阅读工具,也可以成为沉迷诉求用户的消费引导。

在推送排名第一之外,评论成为了用户看中的第二重要功能。不过,目前的主流新闻平台,对评论的处理依然延续PC时代的模型,并没有进行定制化的升级更新。

短视频广告首超图文,资讯付费意愿低

评价不同类型广告形式的体验时,有40.8%用户认为短视频广告的体验相对更好,以0.6%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越图片广告。体验最差的是植入式软文广告。
用户广告体验

用户广告体验

在内容付费方面,过去一年,中国新闻资讯用户中,有过资讯或知识类内容付费行为的占比约为16%。其中高收入群体渗透率是低收入群体的2倍。
用户的资讯付费意愿

用户的资讯付费意愿

相比于知识性内容付费,新闻资讯付费意愿十分低。对于新闻源的忠实用户,有付费订阅可能的约为20%,其中意愿强烈的在忠实用户中仅为3.5%。

报告认为,尽管知识付费的普及尚远,但首批头部用户已经完成了市场培育,这些份额足以支撑相当量级的个体或机构生存并继续探索。(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程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我觉得,关于新闻这种要求时效性及真实性以及客观性的信息产物,其价值一般是被低估的(报纸几毛钱,网络新闻惯例来说不要钱)。但是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高于同济,那么其实你还是很有价值的,也会有客户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去购买你的服务。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么做无异于自寻死路。

    回复 2017.11.20 · via pc
  • 文字里读不出同理心,越长越浪费我的时间

    回复 2017.11.17 · via pc

快报

更多

14:39

广东沙尘天气预计至4月17日结束

14:12

陈雨菲女单夺冠、刘圣书/谭宁女双夺冠,亚锦赛国羽双金收官

13:45

北京轨道交通已全线恢复正常运营

13:05

国医名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创始人蔡瑞康逝世

12:56

孟加拉国将大型工业用户的天然气价格提高33%

12:21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周道许:解决培育耐心资本问题,政策工具要从直接输血向间接赋能转变

12:18

4月13日新闻联播速览23条

12:12

下周(4月14日-20日)市场大事预告

12:04

两部门:推动乡村地名信息服务与寄递物流下乡、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深度融合

12:01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准备尚未就绪

11:33

中航光电:大宗原材料尤其是黄金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本影响可控

11:09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答记者问

10:57

印度药企负责人:美国若对药品加征关税,成本将最终转给美国民众

10:51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增持分红热潮,“护盘”资金上限超千亿

10:51

财信证券:当前A股市净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10:37

汉威科技:取得人形机器人5亿订单为不实信息

10:18

中信建投:短期内美债利率中枢或上移,宽幅震荡

09:46

3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

09:45

中欧双方团队就电动车谈判开始接触

09:43

鄂霍次克海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360千米

218
2
21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