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企业从未有如此迫切的需求即实现数字化转型。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驱动的商业创新——数字化转型正为各行业的企业用户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他们正在寻求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密切的客户沟通、赋能员工、优化业务运营和转型业务模式的方法。
据Gartner调查报告,截止2016年底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到2019年底这一比例将上升到83%。与此同时,IDC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IT市场10大预测中说到,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所有企业未来10年的主旋律。
而在国内,从零售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到医疗、教育乃至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每一个行业都在经历着数字经济带来的冲击。业务部门高管必须适应竞争的新规则;加速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信息部门高管必须进入转型的新角色:把IT部门转变为业务强有力的技术合作伙伴;技术厂商高管必须了解用户的新需求,领导公司从技术供应商转变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
今年,钛媒体长期走访深入传统企业内部,去感受他们所遭遇的数字化所带来的压力,与面对数字化转型所做的实践。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从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到2017年三季度在新兴市场(以中国为代表)销售额达45.19亿美元,然而在面对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如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所有环节的时候,却无法以一己之力实现全病程管理。
病人的全病程管理离不开精准用药,而精准用药的前提是精准诊断。在整个疾病诊疗的过程中,医生及病人需要使用相关设备辅助诊断和治疗。因此,模式创新就成为阿斯利康的头等大事。
2015年阿斯利康首创了3D创新战略。所谓“3D”,即诊断(Diagnostics)、器械(Device)与互联网(Digital)。通过3D创新理念,阿斯利康希望能够把疾病诊疗的各个环节从孤岛连接成大陆,为患者打造端到端的全病程解决方案,满足患者在每一个诊疗环节中的需求。
同时阿斯利康联合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整合各自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并围绕阿斯利康重点疾病领域寻找双方的兴趣交集,从而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合作。如阿斯利康与微医集团合作推出“中国消化分级诊疗平台”,并在基层医院开展消化类疾病的教育和规范化治疗;与丁香园、杏树林、好大夫成立“中国呼吸联盟”,针对哮喘和慢阻肺病人开展长期的患者管理活动;在心血管领域,阿斯利康携手春雨医生支持中国健康促进协会的“心接力行动”,改善心血管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疾病管理。
在2017年,作为阿斯利康CIO的徐晶和其带领的IT团队积极突破创新的同时,广泛利用外部资源,使得阿斯利康建立了数据闭环,并在无锡建立了商业创新中心。阿斯利康与医院合作,部署物联网于包括雾化治疗仪在内的医疗器械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知道附近医院的机器预约情况,医院也避免了机器闲置,解决了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移动应用,阿斯利康掌握了患者的用药信息及疗效反馈,相关数据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依据……这些都使得徐晶管理的信息部门有了业务绩效,信息化与业务真正相连,她也成为新一代的CIO(首席创新官)。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农信互联),是大北农集团的子公司,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即将互联网的信息沟通与连接、电子商务以及金融服务功能,与农业产业的自身特点相结合,来实现农业互联网化。
目前,农信互联主要专注于生猪养殖的猪联网。同时也在探索种植领域的“田联网”、水产领域的“渔联网”、蛋鸡养殖领域的“蛋联网”以及为涉农企业做互联网服务的“企联网”。
而鉴于养猪场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技术落后、自配饲料、深受疾病困扰、资金短缺以及“猪周期”的出现(主要受供求关系波动的影响所致),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相对零散,由于缺乏对市场宏观走势的判断能力,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跟风问题,产量极不稳定导致过往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等诸多痛点,农信互联通过将生产过程数字化,即在手机端通过一套SaaS系统,将农户的生各个生产环节记录下来,让全程可追溯,同时给予农户一些养殖操作方面的指导。
例如而应用了农信互联SaaS系统的猪场,都会在猪舍里安上体温传感器,猪舍被划分为采食区和休息区,到了吃饭的点,猪会被分拨带去它们的“食堂”,经过体温传感器下会采集它们的体温数据,同时结合采食量,就能判断母猪是否到了发情期。
然后系统会提醒管理员去做配种,管理员只需在手机上将适合配种的母猪ID拖拽到相应选项中去,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就会收到提示,然后进行相应操作。同时,农信互联还打通了农业的数据、电商、金融三个闭环,通过农信互联的生猪交易所平台,农户可以把将要出售的猪的信息上传到平台上:包括猪的品种、均重、出栏时间、出售价格等;收猪的人可以在通过手机看到周边在售的猪,双方在线沟通即可达成交易。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已经形成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四大产业集团,2017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380名。截至2017年6月30日,企业总资产8826.4亿元,2017年上半年收入1348.5亿元。
2016年下半年,万达依托于其内部信息化拥抱互联网海量存储、高速互联以及安全管理的万达混合云平台,正式对外推出万达BIM总发包管理模式信息化集成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代替人工,进行模型合规性检查及成本快速算量,提高工作效率及准确性,实现了多方同步协调管理,将现有项目管控体系进行信息化集成,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是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具有管理前置、协调同步、模式统一的三大特性。
BIM总发包管理模式是配合万达商业地产2016年转型的重点工作,是万达商业地产2016-2020五年计划的重要内容,被王健林董事长誉为“全球不动产开发建设史上的一次革命”!
此外,万达于2017年上海国际商业年会发布了创新加速器,该孵化器将通过开放万达的线下资源,招募全球初创公司的最新技术、产品,在万达的实体场景试点应用并提供孵化平台,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新零售、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ToB企业应用、BIM技术、IT基础设施这八大领域,成为大型企业整合社会创新力量,增强创新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新范例。
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
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下称广汇汽车)是全球乘用车经销与服务行业中的领先企业。2015年6月,广汇汽车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6年6月,成功要约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宝信(现更名广汇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广汇汽车财报显示,2016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54亿元,新车销量约82.6万台。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建立了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全国性汽车经销网络,共运营近800个营业网点,包括690余家4S店,其中超豪华、豪华品牌店面超过160家,中高端品牌500余家,经销50多个乘用车品牌,员工共计约6万人。
根据2017年5月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7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显示,广汇汽车营收达到1354.22亿元,全年销量为91.5万辆。同时,排名前五名的经销商广汇汽车、中升集团、利星行、庞大汽贸、上海永达营收皆超过500亿元,前五名全年销量(含二手车)累计突破200万辆,占中国汽车行业销量的1/10,百强经销商集团新车销量达到703万辆,占全国新车销量的29%。
事实上,在目前国内新车需求放缓、各城市新车限购政策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库存量长期处于高位。根据行业通行惯例,汽车库存系数大于1.5,便处于警戒线以上。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6、2.25、1.66和1.92。为了使经营状况得到改观,各经销商开始通过转型寻找新的赢利点。
以广汇汽车为例,去年收购宝信汽车、大连尊荣、深圳鹏峰等汽车经销集团,填补超豪华和豪华汽车品牌的空缺,品牌数量达57个。同时,在经销商利润来源之一的售后服务上,广汇汽车维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2.24%。此外,在经销商转型重要一环的衍生业务上,广汇汽车佣金代理业务同比增长88.4%;二手车业务全年代理交易超9万辆,同比增长97.59%;汽车融资租赁量为16.6万辆,同比增长46.58%。
广汇汽车IT总经理刘澄向钛媒体表示,随着汽车经销服务体系的不断成熟,现代意义上的汽车经销服务商,特别是广汇这样的大型汽车经销服务集团已经成为了涵盖从新车销售、售后维修、保险、精品装饰、汽车租赁、二手车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提供商。目前,从广汇汽车整体毛利结构来看,约25%来自于整车销售,约75%来自于整车销售以外的服务。未来,公司在稳步促进新车销售增速的同时,将注重业务转型升级,逐渐由“重销售”向“重服务”转变,大力发展对公司毛利贡献较高的乘用车售后、衍生业务、金融、二手车全产业服务周期中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广汇汽车也将继续通过寻求收购机会及内生发展扩张,全面增强公司全国性网络覆盖,优化豪华及中高端品牌覆盖,进一步发展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和二手车交易代理业务,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致力于成为最优秀的世界级汽车经销服务集团。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海亮集团是一家以铜加工为基业,并以有色材料智造、教育事业、健康产业(生态农业、医疗、养老)等多产业布局的国际化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拥有境内外3家上市公司,员工1.4万余人,总资产711亿人民币,2016年营业额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面对严峻的数字经济带来的压力,从单纯的加工型企业到复合型集团,海亮多元跨界,以卓越人才和领先技术,致力于解决最具挑战的议题。为了更灵活快速地适应外界的变化,让IT与业务更加紧密地融合,海亮集团的CIO丘立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取消集团CIO的职位,将集团IT的职能打散到集团下属各个分支结构中,同时引入交易市场的机制,整个集团采用松耦合的架构,利用搭建好的信息化应用部署平台, 更快地对接外界的创新资源,也让IT与一线业务更加接近、更能够及时做出反应。而丘立涛本人,也直接转去负责海亮集团一个上市公司的教育业务板块。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大通是英国百年品牌,于2009年被上汽集团全资收购,成为上汽集团下属自主品牌。目前上汽大通在无锡、溧阳和南京设有三个生产基地,截至目前上汽大通产品线包含中高端MPVG10、宽体轻客V80、皮卡T60、房车RV80、全尺寸智能定制互联网SUV D90等。在海外业务方面,上汽大通围绕公司“国内”&“海外”两翼发展战略,在海外市场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土耳其、马来西亚、泰国等42个国家地区。
成立于2011年的上汽大通,并没有赶上中国汽车市场最好的时候,相反,其每一款产品的推出几乎都是在虎口夺食。现如今小红书、聚美优品、天天果园、悟空找房、淘宝、京东以及各种“宝“等,使得中国的消费者逐渐形成”所见即所得“的用户习惯。而对于中国体量庞大的汽车整车行业,横亘在OEM与消费者之间的却是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制作公司、经销商等众多环节,使之形成“我买了你的车,你却不知道我是谁”?
上汽大通于是开启一场一场从最终用户到后台生产、采购、供应链环节的整体C2B大转型。
在上汽大通不断地进行业务信息化和数据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汽车产品不断迭代、分析、挖掘,让这些数据产生有用的价值,反过来驱动业务的发展?上汽大通给出了答案,那便是实现与用户的数字化直联。这种数字化直联的理念在上汽大通8月8日发布的首款C2B大规模智能定制化的SUV产品-上汽大通D90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完全由用户来驱动业务、用户参与决策的一款产品。
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定制、按需支付、全时跟踪、原厂认证、用户直联,这整个参与过程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也实践了车厂去权威、去中心化的理念。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
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时代的技术风潮让餐饮业愈加红火,一批餐饮新业态、新物种也在狂热地吸引着尝鲜的味蕾,在一片“互联网+餐饮 ”狂欢过后,餐饮业开始重新思考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的关系。
海底捞自1994年以四川简阳为起点,20余年来,从西安、郑州到北京上海,再到日本、美国,其火锅版图不断扩大。目前全球共有200多家门店,其中190家分布在大陆57个城市;海外已有11家,分布在:台湾2家;新加坡4家、美国洛杉矶1家、韩国首尔3家和日本东京1家。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底捞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内地门店数量年增量约为20%-30%,预计到2018年海底捞门店数量突破300家,销售额将突破百亿,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百亿级餐饮连锁企业。然而快速增长的背后,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对于海底捞来说,也正经历着连锁餐饮在业务层面与IT层面普遍共性的一系列痛点,例如:
在业务层面,店多难管、人多难管、人才缺乏、增收不易,甚至食品安全所带来的高风险以及准入门槛低、利润率低以及员工收入低的“三低”现状;
在IT层面,其主要突出痛点首先表现在软件系统五花八门、烟囱式建设。如前中后台流程不畅、数据不通、孤岛现象严重,很多系统与数据关系混乱,严重阻碍企业发展。其次软件系统落后,维护成本高。厂商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业务开展。IT采购、部 署、运维效率低、成本高。最后软件重功能、轻运营,数据不实时、不集中、不系统,跟不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
餐饮企业正在面临新形势下的升级与变革,如服务升级、大数据运用、精细化运营、智能化管理等。而构建于云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信息化部署,通过搭建旨在打通餐饮产业链、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构建面向未来演进方向的信息化平台,则成为当下一些领先的餐饮企业的必要战略选择。
围绕海底捞应用需求,红火台以用友餐饮云服务平台为基础,在菜品食材、消费者、行业及交易等大数据支撑下搭建门店运营、连锁运营、会员运营等服务内容,用标准化手段提供个性化服务,运用大数据优化并改变成本结构,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行业信息化滞后是业内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不断扩张的企业规模,一方面是越来越多元发展的业务格局,原先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一个个信息孤岛显然难以支撑企业的经营和业务发展。
蓝光地产金融集团就面临这样的瓶颈。数据不通、流程不标准、板块割据严重、半人工和机械化的运作模式依然横行……为了打造地产生态,向房地产第一梯队企业挺进,集团CIO马绍秋带领IT团队制定“地产+金融”的信息化整体战略,开启了一场蓝光内部流程和管理自动化的变革。
为了让经营更透明,蓝光打造了一个管理驾驶舱,通过对底层业务数据集成的一个主数据平台,可以借助经营模拟,查看各项业务经营指标,辅助企业决策。蓝光还实现了全面预算管控,通过对营销系统、成本系统、投资系统、生产系统的整合,形成一个涵盖合同管理、采购招标、利润管理的闭环,有效控制资金流动,缩减开支。
针对蓝光业务条块多、历史系统整合难的特点,蓝光提出了一个“大中台”的构想。一方面,蓝光经过30年的发展,已积累200多万用户,300多个社区以及4万多名员工,中台可以将这些企业多年积累的数据资产数字化,通过数据治理,建立类似常规意义上的数据仓库;另一方面就是基于这些核心数据的资产化,即挖掘外部连接客户数据的潜在价值,形成客户洞察。
目前,蓝光已完成了第一阶段一些图形的打造,在为公司客服、客户洞察、精准营销、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微创新服务。未来,蓝光还将打造“未来生活实验室”,即以互联网创新中心为原点,基于大中台的赋能作用,在公司内部投资孵化一些创新业务单元,从点到网地取得突破。在外部商业生态上,蓝光也在积极布局社区O2O,互联网家装,以及物联网、水果侠社区乐园等业务,以产业结合的方式驱动蓝光业务价值链的延伸。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传统的集中式供电产业在能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家电气改革政策的出台及分布式能源的到来,这一旧有的固化格局完全被打破,以往由供给侧为主导的市场格局转变为以消费侧为主导,这就意味着,企业特许经营的模式将被瓦解,企业亟需在消费端寻找更好的价值空间。
新的游戏规则下,如何通过能源物流体系和交易系统,完成新的产供销交叉循环?如何利用IT优化流通途径,让电网、油气管网、热网等,在最短时间内或最短路径内,完成配送?作为新奥集团底层技术支撑的操盘手,毛新生带领近千人的IT研发团队,为新奥制定了两大战略:一是面对2000万家庭用户的“e城e家”App计划;另一个是打造能源行业生态的新奥能源和泛能科技生态圈。
“E城e家”改变了传统的维修人员上门检查、抄表的单一服务模式,而是延伸为包含厨房、卫生巾、家用电器等200多项家庭相关服务的打包模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的智能调度模型,这些维修人员的行程减少了将近20%,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
通过收集每一个业务环节的数据,形成高价值的能源数据资产,毛新生也打造了一套能源物联网体系,服务于线下B端用户,有效降低了工商户、园区、城市政府单位的燃气库存甚至0库存,从而将整个能源网络的成本降低30%,运作效率提高50%。
中国太平保险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太平”,是管理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险集团。目前中国太平拥有33万名员工、25家子公司和近2000家各级营业机构,经营区域涉及中国内地、港澳、北美、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互联网保险、资产管理、证券经纪、金融租赁、不动产投资、养老产业投资等领域,业务种类齐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然而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也越来越成为传统金融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以中国太平为例,就率先推出能与客户进行积极的语音互动,快速应答,语气和内容高度拟人,具有服务品质稳定、自主思考、能听会说等特点的智能机器人“小慧”,即使客户打断或者信号间断,也可以自然地再次展开交流,客户体验与人工自然语音交互无异。
据了解,2017年4月,为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响应中国太平打造“科技太平”的号召,利用构设“智慧客联”的先发优势,太平金科正式确定与科大讯飞共同组建人工智能语音实验室,创建了金融行业服务专家+人工智能行业技术专家强强联合的跨界合作平台,基于多年积累的保险客服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研发经验,成功研发出了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小慧”。
9月开始,“小慧”率先应用于太平财险的车险结案回访场景,从少数大中城市开始试点,目前回访成功电话已突破一万通。截至目前,“小慧”已经逐渐将中国太平人工客服从部分简单、重复、低价值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更多从事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或提供更高端的客服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服人员的产出效益,优化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太平金科实现了将“小慧”的语音数据向文本数据的高效转换,丰富了传统大数据分析无法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并进行标签化,为一线精准营销和服务提供了数据决策支持。
太平金科方面表示:“我们与科大讯飞共同产出的是应该是行业的解决方案,可以与金融业其他领域相契合的行业解决方案。未来,中国太平将凭借在行业中积累的经验,与科大讯飞一起,加速“小慧”在整个金融业的落地应用,比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中国太平要从“小慧”的首家使用者(客户)身份变身为“小慧”的销售厂商(渠道)。”(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徐有伟)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