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算法为王的一年过去了,资讯分发APP们还有哪些独辟蹊径的机会?

无论是主打纯净阅读体验,还是杂志式的排版,抑或是人以群分的“众包筛选”,这些资讯应用都各具特色,吸引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受众。

2017年,今日头条继续不断蚕食人们的时间,头条模式全面席卷资讯客户端,微信公号分发方式数年未优化,信息荷载早已令用户不堪重负。

在今日头条的算法分发和微信公号的“社交分发”之外,在信息食谱全拱手于算法与菜品全由自己搭配之间,依然有一些追求设计感、探索人工筛选的资讯类应用,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和拥趸——它们既不像今日头条那样,追求海量信息的狂轰乱炸,通过算法不断强化用户“偏食”的胃口,使其埋头“信息食槽”越来越久,也不像微信公号那样太过于依赖社交关系链,阙乏集中订阅入口,内容发现路径过于曲折。

一定意义上说,微信公号、今日头条这样的“去中心化”分发方式,给了Flipboard、Zaker、轻芒、收趣、即刻们的生存空间。而在新闻客户端纷纷“头条化”的时候,一大部分挑剔型、追求精品内容的用户也逃离到了这些应用上。

它们有的是比微信、头条还早问世的上一代资讯聚合应用,从媒体时代到自媒体时代几经沉浮进化,成为那一代中硕果仅存的幸存者。有的在传统的编辑模式土崩瓦解的今天,依然希望内容分发保留人性的温度。有的则尝试超越传统的图文、视频,做全网内容的聚合和再分发。

无论是主打纯净阅读体验,还是杂志式的排版,抑或是人以群分的“众包筛选”,这些资讯应用都各具特色,吸引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受众。

老牌“阅读器”的新生

作为资讯聚合类应用的鼻祖,Flipboard开创了“移动杂志”之先河,在自媒体尚未蜂拥而起之前,用户只需要订阅每个领域的精选媒体,一份专属的“杂志”就被送抵手中,在茶余饭后悠闲翻阅。

然而,各领域自媒体的不断细分,用户兴趣颗粒的不断细化,在瓦解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的同时,让Flipboard这样的“媒体精选”不再那么有吸引力。

好在Flipboard并未固守旧路,2014年将主打标签订阅的“死对头”Zite收归囊中。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又适时引入高品质自媒体内容,凭借独具特色的翻页模式,成为逃离算法推荐、追求纯净阅读体验的读者手中的“阅读器”。

然而,Flipboard最近两年通过改版不断加大推荐内容的比重,意味着它并不甘心于只做“阅读器”,而是努力向精品版今日头条靠拢。作为中国版Flipboard的Zaker则与各地媒体合作,增加了本地内容的比重,并像今日头条的“微头条”一样装进了一个微博。

这两个传统资讯聚合应用扮演的都是“阅读器”的角色,重在聚合、分类、精选。新一代的资讯应用的侧重点则在于信息的过滤和分发,既然在算法推荐方面无力与今日头条抗衡,那么就在信息过滤和呈现方面开辟新路。

从马克到收藏的“众包筛选”

从豌豆荚独立出来的轻芒团队,虽然也有自己的“阅读器”产品——轻芒阅读,帮助用户一站式关注500多个应用的内容,但他们全力主打的产品则是文艺生活风的资讯发现、分享应用——轻芒杂志。

如果说Flipboard的“杂志感”体现在独创的翻页式阅读方式,那么轻芒杂志对于“杂志感”的追求则深入到内容搭配、图文混排、阅读节奏等肌理层面,更体现在如传统生活类杂志一般的内容、形式高度统一。在内容上,避开了娱乐八卦与时事热点,偏向于家居、生活、美妆、人文、科技等内容;在形式上,追求双向滑动的闲逛感,排版的呼吸感和节奏感,而不是今日头条那般刷新急急如催命。而在碎片化内容与图片、视频、长文的搭配方面,轻芒也在努力把握传统杂志内容编排的“精髓”,而不是简简单单分频道呈现了事。

轻芒杂志之所以在阅读体验上如此像素必较,跟他们的定位密不可分——服务于10%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年轻人。既然要在手机上完美“复刻”杂志的体验,那么杂志的“精英主义”编辑方式该如何继承呢?轻芒杂志最近一次的改版用“众包投票”+专家推荐的方式作出了解答。

新版轻芒杂志让用户通过马克(mark,即标注)的方式来为内容投票,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推荐。为了表示对于算法推荐的坚决“排斥”,轻芒杂志内容推荐池100%来自于用户马克的内容。用户不仅可以马克一篇文章,还可以马克一句话、一张图片、一条视频,相比于点赞、喜欢、鼓掌(今年,Medium 将其文章的喜欢机制改成了鼓掌机制),马克这种操作可以让用户变成碎片化内容的curator,变为轻芒的“外包”金句、热图编辑。

虽然轻芒已经把马克的易用性做到了极致(点按自动断句、智能分词),然而相比于点赞,马克仍需培养用户习惯。目前,轻芒上每位用户平均每天马克2.1次。为此,轻芒请来了各个领域的106位兴趣专家来为用户马克内容,就像知乎的投票机制一样,这些专家马克在推荐算法中的权重也会更高。而轻芒团队也亲自上线,比如Google频道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王俊煜自己马克出来的。

与轻芒杂志思路相似的,还有我们去年曾经报道过的收趣,它利用数十万核心用户的收藏爱好,从微信、头条、知乎、豆瓣等内容平台筛选出有价值信息,再分门别类呈现给用户。

用户收藏时主观上是为了自己read it later,客观上则是做了信息筛选工作。随着今年Pocket在中国市场被“下架”,收趣几乎成了互联网“收藏癖”们的唯一选择。而与马克一样,收藏相比于点赞,是对内容更深思熟虑的“投票”。

轻芒杂志的马克仅限于“杂志”内容,而收趣则是把收藏按钮“嵌入”了浏览器、通知栏和各个内容平台中,可以收纳百家精华与一处。这使得它的内容范围更加广泛,从自我成长、家居育儿、旅行摄影到财务会计、时事历史、商业科技不一而足。

对于信息管理意识较强,有自主阅读兴趣的用户来说,热门推荐不一定能令他们满意。收趣目前仍未摆脱“稍后阅读工具”的定位。虽然收趣已经尝试了用户“阅读食谱”的解析,并设为收费功能,然而如何根据用户的收藏列表进行个性化推荐,仍然是收趣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信息管家”也可以订阅

近两年来表现最为抢眼的资讯聚合应用当属即刻了,与上述传统型资讯应用不同的是,即刻在传统的订阅机制与推送机制之上进行了颠覆性创新。在即刻上,你订阅的不是信息源,而是类似于IFTTT(即刻背后的开发团队就叫If Tech)的“推送触发机制”,订阅的不是内容生产者,不是兴趣标签、频道,而是颗粒度更细的“兴趣点”。

你订阅的是类似“有新的虐童案发生”、“共享单车又有跑路事件”、“豆瓣有8.0以上的电影”、“洋葱日报社假新闻有更新”这样的“推送开关”。即刻上的每一个订阅主题背后都是一名“信息管家”,帮你梳理、跟踪某个兴趣点的资讯,你订阅的是他们的服务。一开始是即刻官方在充当“信息管家”的角色,后来放开了用户创建主题。

即刻之所以受到追捧,说明了“按主题整理全网信息、打包为订阅服务”的信息需求远未满足。无论哪一个内容平台的兴趣标签筛网都过于粗疏,算法推荐也做不到这么精准,这种事情只能由人工来做。

而对于扎根于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的自媒体来说,即刻赋予了它们超越平台的推送权限,逃离了在汹涌滚动的信息流中被淹没的命运,也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整合各渠道“特别关注”的一站式平台。

然而,由于即刻高昂的主题发现门槛,低频的推送触发机制,对于用户主动性的要求,即刻一开始并未走出小众群体。而且随着用户订阅的主题越来越多,“信息管家”殷勤的推送越来越不堪其扰,本来是逃离其他平台信息负载来到即刻的用户,在这里再次陷落。

所幸,即刻团队从去年开始开始调整方向,向微博学习加入热门、热搜、推荐页、排行榜,降低用户发现门槛,转身成为一个“新鲜资讯、热门视频、精选八卦什么都有”的“全网热点聚合平台”——网络热门搞笑视频、今天有什么好笑的、当天转发最多的微博、抖音热播视频、B站热门三次元舞蹈……这也使它打出了“删光其他app也一定留下即刻”的口号,还把广告打到了快乐大本营的现场。

只是订阅主题的“马太效应”和“微博化”倾向,让一些用户感觉怅然若失:一款信息IFTTT工具的大众化之路注定要如此吗?(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张远)

本文系作者 竹光侍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个人觉得目前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推荐模式可能会在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牢牢的占据着互联网信息内容分发的主流地位,直到高效能人机合体那一天的到来这样的模式才有可能被再次颠覆。

    回复 2017.12.28 · via pc
  • 对于今日头条的算法利弊共存的,维爱——帮助、解决一切婚内外情感咨询维爱

    回复 2017.12.22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