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今日(4月19日)有一场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重构未来的大讨论,有很多业内知名人士参与,我想就此先清晰梳理我的一些经验和认识,也算抛砖引玉。
日前,我在钛媒体上发表了《个性化阅读来了》(链接:https://www.tmtpost.com/29982.html),讲得并不完整,这一问题需要从整个行业历史和规律来看。
网媒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始于内容分发,我称其为内容与分发的一次大战。传统纸媒依靠阅读介质发行做了用户区隔,典型如晚报的国际版多有雷同,却相安无事。但是网站门户模式打破了这种区隔,雷同的内容自然优胜劣汰。
在内容和分发的二次大战中,个性化阅读重新定义了门户内容的组织方式。仅仅拥有内容的门户首先将在用户流量上被削弱,商业模式逐渐式微。这个趋势在SEO大战中就有体现,垂直门户领域,为百度凤巢打工的不在少数。
个性化虽然有移动互联的强势需求,但是用户数据需要积累,技术也需要普及完善,甚至资讯个性化的定义都还需要厘清。
但是腾讯、网易和新浪这样结构臃肿的大门户都开始尝试和探索的时候,个性化阅读其实已经不远。
对我们以采编为生的人来说,是时候考虑下个性化阅读时代的采编如何求存了。
显然,不论是什么阅读方式,内容供应都是问题。
不论是UGC、PGC(专家用户创造内容,例如财新网的博客)还是传统采编,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的供应方。他们之间的竞争在于效率。
但是效率在不同的新闻领域,不同的题材并不是一成不变。
比如现代新闻发源地美国,把新闻的最高价值定义为民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要面对的挑战不只是钱,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权利。
在1971年纽约时报与五角大楼的官司中,美国大法官斯图尔特这样表态:唯一真正能够对这样强大的行政有所约束的是,经过启蒙的,获得充分信息的公民大众,只有获得充分信息的持批评态度的大众意见,能够保护民主政府的价值体系。所以,警觉的、无所不晓的、自由的新闻界本身,对实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目的是最为重要的。
当新闻面对的题材是社会重大问题时,UGC的组织效率就远不及传统新闻媒体。即便是郭美美事件,也并不完全是微博这种UGC独立完成。
“四年呐!老袁跟我解释说,这些家长是怕等下就找不到记者了。这么些年来,好几拨媒体来了又走,家长们每次都饱含期盼,可是希望总是落空。”
这是《邵氏弃儿》记者手记中的一个段落。调查新闻的艰难并不亚于疑难案件的侦破,若非职业记者的专业勤奋、所在机构的鼎力支持,很难想象仅依靠用户自发可以独立完成。更重要的是,专业新闻机构赖以生存的正是其公信力。即便是@李开复 这样号称覆盖千万用户级别的自媒体,其公信力仍然无法同顶级的专业新闻机构相比。
2009年惠普笔记本的质量问题,因为央视315的报道而被消费者周知。在央视报道之前一年左右,愤怒的用户早就在论坛和垂直门户的文章评论里投诉。但是UGC中的单个用户势单力薄,其影响力还是很难盖过强势广告。
去年大众汽车水箱问题在论坛中也早有反映,直到汽车之家《漏水/"吹哨"非个案 大众水泵故障调查》报道出炉,问题才被公众周知。
中国的水军和五毛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的一部分,其实全球同此炎凉。典型的如烟草对健康的危害,面对世界卫生组织烟草税收不敌健康支出的结论,烟草公司就炮制了”老年疾病支出大大超过烟草税收“的谬论。如果没有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第一使命的专业新闻机构,政府、企业等强势机构在UGC内容博弈中将保持”常胜“。原因很简单,强势机构面对组织不力的普通公众,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和更强大的话语权。话语权在过去没有平等过,在网络世界也从来没有平等过。
一年前,在微博上热热闹闹的”小三大战“,一方小米手机以雷军为首,另一方则是360的周教主。作为自媒体的用户,周鸿祎和雷军两个阵营的交战有助与披露更多的信息,但是不会有人真相信他们会以公众知情权为第一使命。而微薄上技术手段或者水军漫骂的典型的打法,也充分暴露出UGC容易被操纵的劣势。
当然,传统采编一样要面临”有偿沉默“的挑战,也不乏垂直门户采编为公关公司干活多个为公司干活的荒谬。但是在新闻的长河里,专业新闻机构以此为生并发展壮大的例子没有。
就供应内容而言,UGC和传统采编不是替代关系,都有其优劣势和适用范围。当然,仅仅依靠第一现场和简单传声筒的采编,在用户自媒体时代必然受到挤压。
在内容和分发的一次大战中,不少传统媒体被门户消灭。但是门户也经历了从转载到采编并重的演进过程。门户并不天然是内容价值的毁灭者。
在构建中的新媒体,真正的问题不是传统采编有没有价值,而是传统采编和UGC如何各自改变,并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新闻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而这类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不能提供。所以不论是公民媒体还是传统采编都面临一个问题,财务资源来自何处?
传统媒体和门户由广告为独立采编提供财务资源。但是纸媒、传统门户都面临搜索引擎和个性化阅读门户的竞争,纸媒的内容其实并没有真的失去了读者,但是纸媒的商业模式被互联网媒体打破。比如我是财新的重度用户,但是对财新的财务贡献几乎为零。同样门户原创的内容也未必会完全失去读者,但是入口被搜索引擎和个性化阅读门户取代后,面临纸媒同样的困境。
传统的采编可以诞生内容皇冠上的明珠,然后仅有明珠不成其为皇冠。调查新闻更不可能成为奢侈品而独立存在。
编辑权的垄断与瓦解
丁丁老师做过一期思想家沙龙,要义是说这个社会越来越符合幂率。意思是财富、社会资源或者话语权越来越向极少数人集中。来自美国推特的研究一定程度证明了这个观点。推特上约万分之三的明星们制造了50%的话题。貌似社会化媒体一点也不平民,而是越来越精英。
即便倒退几个世纪,庶民的嘴也没有贴上封条,说的自由还有。问题是在哪里说,谁来听。
信息技术出现之间,纸媒、电台和电视都有最后的编辑权。其实传统门户也延续了编辑权。记者也好、普罗大众也好,都可以说,但是个人言辞被更多人知道的机会由少数人把控。如果论言论控制,恐怕编辑权的行使要远远比政府做得多得多。
但是UGC导致了海量信息的涌现,垄断行使编辑权在成本上不可接受。
回到微博的例子,微博上原创内容的数量不会超过20%,多数人微博都是以转发评论为主,原创为辅。而转发其实就是编辑权的行使。一条微博是默默无闻,还是被大众周知,取决于粉丝的粉丝是否转发,所有参与转发的人其实就是进行了一次挑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化媒体最本质的变化,不是有没有说的权利,而是传统媒体垄断的编辑权被打破。编辑权不再由少数人行使,而是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选择。
微博上为什么公共话题铺天盖地,原因也是参与者的共同选择。当然,顺便说一句,媒体生态的健康需要多样性。没有多样性,个性化就是缘木求鱼。
编辑权的旁落是每个媒体人要面对的趋势,仅靠编辑权不能存身,当然某些喉舌例外。
回到李开复的问题:自媒体的崛起会让媒体更警觉自律,还是更剑走偏锋?
答案不在李开复划定的选择范围内,而是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UGC与内容秩序
Digg是网友行使编辑权的先锋,Digg的机制就是网友上传新闻,网友挑选新闻。Digg陨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编辑权被少数人滥用,用户平等行使编辑权这个核心机制被破坏,用户迅速流失。
Digg的失利勾起了我们运营论坛社区的往事。2009年之前PConline的论坛很弱,用户参与度严重不足。在广州的某个咖啡馆,编辑部总结出两个问题:1、不能像做资讯一样做社区,这样有流量没参与;2、社区氛围是运营的核心。
我曾用两种社会来类比社区和采编:社区就像民主社会,管理者是服务者,其权利严格限制,社会的活力来自于成员意见的平等表达,时有冲突,但是有成熟的冲突化解机制,矛盾不会被激化;采编是集权社会,什么能说怎么说由少数人决定,在正确方向上效率极高,但是失去外部监督的闭环后,容易走偏,成为少数人自恋的东西。
不论是BBS、博客还是微博这种UGC社区,运营者不能替代用户进行内容好坏的选择。所以BBS的核心机制是时间线,发帖回帖都没有身份差别,都平等的更新每个帖子的时间线。微博是在BBS平等时间线机制上增加了一层用户筛选,就是所谓关注,同时140字的限制加速了信息的流传。
顺便说一句,2011年10月后,新浪微博迎来拐点。微博用户虽然继续增长,但是用户时长等数据已经开始下滑。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微博超级审核的存在,以及规则的不透明。
但是社区运营必须要维护好基本的秩序,比如BBS的广告贴这类垃圾内容,运营者必须要打扫干净。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恶意用户作弊,破坏社区机制。比如微博里的僵尸粉,转发抽奖这类低级营销,越来越糟糕的广告“@”。新浪专门有个技术团队在反垃圾,但是上亿用户的社区,其管理压力不轻松。
网易的跟贴是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贴也是一种UGC社区。这也是门户内容闭环反馈,门户特色和用户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几乎没有网站能避免UGC运营的挑战。话说回来,传统纸媒还要刊登读者来信,还要搞读者见面会,网络有更简便的互动形式,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
以上还是UGC的基础,UGC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内容秩序。
而对内容秩序的敏感,可以说是采编的强项。
社区的建立总需要种子用户,引入什么样的种子用户很大程度就决定了社区的调性和走向。内容秩序说起来很玄乎,其实无外乎就是用好内容来激发更多人产生好内容。良好社区氛围的第一条,就是见贤思齐,而不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其实传统采编的优势正好在这里。以财新为例,财新最重要的不光是共同信仰,专业高效的采编团队,更重要的是团队工作中形成的社会网络。优秀的传统媒体也不仅仅是做采访做内容,也会频繁做各种规模的交流活动。传统媒体缺乏的其实就是把这些用户变成种子用户,把线下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互动变成网络社区。
社区发展其实有很多可控的手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邀请码机制。最极致的莫过于Facebook早年发展常青藤大学用户的做法。
简单而言,广义的UGC社区有很多表现形式,经典的BBS是,微博、博客是,甚至文章评论也是。垂直社区是有性格和调性的,其性格调性的形成是依靠种子用户来奠定。
概括来说,新媒体的完整图景应该是这样的:
专业,其满足用户知情权的立场接受过充分的检验;善用技术手段,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闻需求;能够顺畅的实现全体用户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交流需求。
传统采编在建立媒体公信力方面仍然有独特的价值;UGC善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但是UGC要防止能力不平等造成的信息操纵;媒体用户的互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独家供稿钛媒体,并由钛媒体编辑)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互动!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跟我们下午的活动很搭嘛~
内容是王道!!!
就怕没有找到媒体发展的新路,却又忘了传统的媒体的老路,那就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