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拾屋子,翻出一张年代久远的DVD光盘,是2003年CCTV5制作的WCG2003,俗称“电竞奥运会”的专题节目(播放链接在文中)。
对像我这样已经“一把年纪”的80后玩家,尤其是电竞爱好者来说,央视《电子竞技世界》和它的主持人段暄,配得上“一代人青春回忆”,这种略显矫情的名号。
要知道,那会儿但凡同游戏沾边,免不了被扣上“精神鸦片”的帽子——当然现在游戏的名声也谈不上特别好,但相比当年已经算是上岸了。除了广大“网瘾少年”之外,电子竞技在主流舆论中只有被嫌弃的份儿。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整个产业的凄凉局面:没有愿意投入的赞助商,没有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没有专业分工的产业化,甚至谈不上有正儿八经的从业者——太多人都是凭着一腔热血投身其中,入不敷出。我还记得有个新闻,说某职业选手和一家网吧签了月薪600元的合同,激动得潸然泪下。到了最后,连600元也不给了。
因此,代表官方的央视推出这一档节目后,相信很多人和当时的我一样,有一种苦尽甘来的畅快。就是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主流认同了,自然很开心。
视频中的这期节目,是针对当时的“电竞奥运”WCG2003的报道,其中出现的许多面孔和他们的游戏ID,对许多电竞爱好者来说,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不只是对他们游戏中神一般的意识和操作的膜拜,还有对主流舆论蓄谋已久的反弹——玩游戏怎么了,老子照样能为国争光,还能站着把钱给挣了。
梦想成为了现实,但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2004年,一则通知抽掉了最有希望的商业化媒介——电视,《电子竞技世界》也宣告寿终正寝。至此,效仿韩国电竞模式的路被彻底封杀,中国电竞在产业化层面再次陷入了黑暗时代。期间,Sky代表中国完成了WCG双冠王的壮举,成为了中国电竞的标杆式人物,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改变电竞在主流舆论上“被嫌弃”的局面。
好在电竞从不缺乏爱好者,有人流就有现金流。“视频+淘宝”的模式,让电竞自力更生地活了下来;王思聪、周杰伦、鹿晗(今天刚宣布进军电竞)的介入,让电竞尝到了什么叫“家喻户晓”;直播平台和赞助企业的蜂拥而入,彻底开启了电竞的商业化浪潮。
2017年英雄联盟总决赛,Esports Charts数据显示中国地区的观看人数超过1亿;2017年王者荣耀KPL秋季总决赛,1万张现场门票供不应求,因为总计有600万人在线上抢购,女性观众数超过男性;同样是2017年,DOTA2 TI7国际邀请赛总奖金数为1.6亿元人民币,其中冠军独占6700万元……另外还有和娱乐圈、体育圈类似的,各种撕X、假赛、外挂、经济纠纷等丑闻。
这样的数字和盛况,应该是2003年的他们想不到的,也不敢想。而当年为了电竞怼天怼地怼众生的我,好像也开始对这样的狂热惊愕不已了。
有个从业电竞至今十年的老友,很中肯地说了句:电竞这个产业,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好过,但也没像现在这么烂过,不过这就是发展规律。
无论如何,从梦想驱动到资本驱动,电竞摘掉了“被嫌弃”的帽子,这都不是坏事。因为最重要的东西,在15年前就有了。
谨以此文和视频,献给一代电竞天才“CQ2000”郭斌,永远的“人皇”Sky李晓峰,纪念逝去的电竞故人茅侃侃,献给所有为电竞产业奋斗过的人。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