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外包,是权宜之计,等到……”这句话,往往是众多中小型科技创业者的内心写照,也是钛媒体编辑走访诸多创业者时常常听到的无奈之言。
对于IT创业公司来说,在资金和市场压力下,“活下去”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缺乏资金,熬;决策失误,熬;前景黯淡,熬……有人多年媳妇熬成婆,有人则成了“僵尸创业者”——产出几近于无,投入却大得吓人。
根据艾媒咨询的一项资料显示,有60%的应用开发者表示,在盈利模式上遭遇了较大困难,同时,也有57%的开发者表示在推广方面困难重重:自己没钱,赚不到钱,初创公司、草根创业,想要运营自创的APP产品,不容易。
如何在困境中“熬”得有意义?如何保证资金链条的延续?绝大部分创业者,选择暂时放下自主项目,转向外包,维持生存。
权宜之计
外包能不能做大?这点毋庸置疑——传统的大型OEM公司就是明证。不过,外包是否可以作为一项长远战略,就各有见解。
对于很多年轻的IT企业来说,接单、制作、结款,这种运作流程简便、安全。与变幻莫测的市场相比,外包模式是持续获得资金、维持现金流的不二法门。
这一点,对西部的创业者可能更加有利:由于东部的IT行业普遍领先,其开发成本也是远高于西部——虽然西部的开发实力良莠不齐,但巨大的成本优势,依然让外包市场火热异常。
然而,绝大部分创业者,都不认为外包是长久之计:大家都想拥有自己的产品。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拥有自己的产品,意味着:摆脱“代工”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公司”;有机会吸引投资,获得风投,远离“朝不保夕”的创业环境;收益更加丰厚,不会再“为他人做嫁衣”。而且,在面对“别人的订单”和“自己的产品”时,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更何况,“拥有自主产品”,就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高成长性,“有发展的潜力与投资价值”——就这点来说,是代工很难达到的。
当然,也有专营外包,并以此为发展目标的公司。这些公司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对现金流也更加在意。对现金流的依赖,导致它们很难下定决心,做一款可能长久时间都看不到回报的新产品。
不过,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专营外包”虽然可以维持生存,但长此以往,公司的发展会遭遇窘境:外包公司很难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对创业者而言,这具有致命的影响——市场的波动会对公司内部架构造成巨大破坏。
创业团队最大的财富其实是人,如果凝聚力不足,人心涣散,一个新兴公司可能就此衰落:未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一旦外部压力增加,创业团队很容易分崩离析。
然而,如果不要这“权宜之计”,直接选择开发自主产品,不但需要“好的想法”,更要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投入,并在渠道、市场等方面下足功夫。
不夸张的说,如果新产品的盈利模式还不明晰,前期的投入就会因为缺乏方向而“难见成效”——时有创业团队在得到了风投之后,由于战略失误等原因而在市场中连连受挫,导致“钱已见底,一无所获”,最后只能黯淡退场。
当然,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具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流量变现的问题也是许多大型科技企业的困扰。不过,问题就在这里,巨头们有钱,能耗。1号店的于刚声称要先规模化,“暂不追求盈利”;英特尔也说“手机业务暂不追求销量”——前者是有大股东沃尔玛,后者更是财大气粗,说起话来,自然有底气。
对于中小创业企业,情况就十分不妙了:如果产品出炉,没有盈利、推广缓慢、缺乏市场,却被巨头盯上,巨头可以玩免费,创业者呢?谁能熬过谁?
这个权宜之计,恐怕还是少不了的。
“转型”之困
在有实力进行自营产品之前,培育自身的造血能力,“用外包维持生存,用自主产品打破困境”,这几乎已经成为中小型创业者的固定运作模式——外包得来的资金用以维持团队开支,最后依靠自主产品获取投资人的的青睐,在市场中“一战成名”,立稳脚跟。
然而,能走完这个历程的公司少之又少,有的创业团队失去了锐气,变成了真正的外包公司;有的则因为不能处理好外包项目和自营产品之间的关系而陷入困境。
不但如此,横亘在外包和自主产品之间的,还有开拓渠道、占领市场、攻克技术障碍、避开巨头等等问题,可谓是走错一步,满盘皆输。
如果创业公司没有技术优势,或者开发实力不足,过早选择运营自主产品,很容易遭遇瓶颈,黯淡退场;而就算拥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对市场了解不深、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变动,创业者也可能半途折戟。
上述的困境基本都源自于:创业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资金不充裕、团队技术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直接开发自主产品,无异于蒙着眼睛跑上街头——这时候接手外包,不但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也能够锻炼团队;如果只是有现金流的困惑,团队的其他方面都已具有足够的历练,外包,就是临时过渡。
所以,在积累了足够市场经验之后,寻求技术或项目合作,就成为了维持生存、酝酿自主产品的又一法宝。
通常,有实力进行技术或项目合作,大多是经过外包市场的摸爬滚打之后,对技术开发和新兴项目有一定见解,同时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用技术作为合作桥梁,并在运作过程中熟悉市场、了解渠道。通过这样的方式,创业公司也可逐渐摆脱“外包”的标签,为自营产品铺垫前进道路。
当然,从广义上来说,技术合作或者项目合作也是一种外包形式,它更加注重对团队的培养,也更加需要技术实力,要“拥有核心技术”。如果一家公司只是依靠外包维持生存,却没有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由外包转自创”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不过,实现这样的合作,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技术,机遇、人力资源、项目经验等等都不可或缺——等待时机,也需要在较长时间中平衡外包和自创产品的权重:不被自创产品的前景所诱惑而盲目跟进,不被外包项目所束缚而停步不前。
其实,外包和自研产品真的截然对立么?我看未必。目前国内大多数创业团队,能设计出好产品的其实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引进”国外的优秀产品。这点在制造业体现的比较明显,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从模仿、代工,再到自主研发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拥有足够的条件之前,就把外包项目和自研产品截然分开,实际上并不明智。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活下去”固然十分重要,但却不是唯一指标。仅仅“活下去”还不够——那些想一口吃个胖子的,深陷泥潭;那些被现金流所拖累、缺乏长远规划的,难以持久。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