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腾讯觅影发布 AI 辅诊开放平台,医疗信息化厂商与医院需要“工具箱”

当AI产品从放射科走入临床,试图覆盖诊疗全流程时,如何把庞杂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变成人工智能“可用”的结构化数据成为关键。

两年前,周旋刚开始做医疗 AI 产品时,受到最多的质疑是“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取代医生吗?”

这两年,医疗峰会、医疗论坛上,医学专家们开始畅谈AI和医学领域的结合创新,作为腾讯互联网+医疗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周旋觉得,“我想我们已经跟越来越多的医疗从业者达成共识:医疗AI 的作用是辅助医生。”

6月21日,继AI影像开放平台后,腾讯觅影又宣布推出AI 辅诊开放平台,定位为医院和医疗信息化厂商实现医疗服务智慧化的“工具箱”。

“我们花了 8 个月时间,把腾讯 AI 影像推向市场,但是做 AI 辅诊,我们花了20个月的时间。”在接受包括钛媒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周旋坦言,AI 影像可以理解成机器向资深医生学习怎么看影像片子;AI 辅诊则是让机器向资深医生学习怎么看病历、检验报告、处方和学习医疗知识图谱等。

作为腾讯在AI医疗领域的起点,腾讯觅影自去年8月问世后一直备受关注,马化腾曾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提到觅影的新进展,2017年11月,觅影承建了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次发布的AI辅诊开放平台,会以“工具箱”的形式提供给合作伙伴:智能 HIS 工具箱,给医院提供相应的病例质控、 疾病预测、诊断风控、辅助决策等能力,聚焦于诊室中的服务;智能 SV 工具箱,提供随访、自诊自查、慢病管理等能力,重点在诊室外的服务。正在规划中的还有智能 PACS 工具箱、智能 LIS 工具箱。

“腾讯觅影”AI辅诊开放平台提供的服务

在发布会上,腾讯辅诊开放平台与智业软件、金蝶医疗、广州海鹚、健康160以及山东顺能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医疗信息化厂商开放接口。此外,还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十家医疗机构签署了人工智能战略合作协议。

陈广域表示,“在庞大的医疗健康生态中,医院、医疗信息化厂商,以及专注移动医疗服务的解决方案厂商,都可以在 AI 辅诊能力的帮助下,为自己的医疗服务实现智慧化升级,甚至打造属于自己的‘医疗超级大脑’。 ”

智业软件利用 “腾讯觅影”AI 辅诊引擎,帮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线了 AI 导诊服务“小嘉医生”,患者只需等待几秒,“小嘉医生”可以帮助患者匹配科室和推荐专业相符的医生。

基于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执行院长许中表示,他期待医院的信息化打上越来越多的“Powered By 腾讯觅影”的标签,“作为大型三甲医疗机构,我们有数据,苦于大量的数据在现在的信息化社会中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怎么把非结构化的数据让它结构化从而人工智能化,这就需要大公司参与进来。”

在智业健康总经理侯浩天看来,大量的诊断系统都是依托于HIS电子病例系统,通过智业,腾讯可以和医院发生联系,“医院之前的信息化系统是封闭的,不同医院又是不同的企业承建,形成了壁垒。怎么样把医院的数据合理地外联、释放,怎样把外面大的互联网公司对行业的客户做赋能,智业起着连接器的作用。有的时候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好,间接联系更安全。”

腾讯需要通过开放的AI能力吸引更多信息化厂商,从而与越来越多的医院产生联系,也就有了获取更多医疗数据的可能。

与影像相比,辅诊需要更多元的数据。据周旋透露,辅诊的能力是基于海量医疗数据沉淀而来,这些数据包括资深医生、三甲医院医生写的病例、检查报告以及处方的文本信息,50 万的医学术语库,上千万的健康知识库,800 万高质量的医疗知识库,上亿的医疗百科数据。

今年4月份,钛媒体曾分析过“在投了那么多医疗公司后,腾讯自己做觅影和智慧医院”的逻辑,腾讯互联网+医疗业务负责人常佳告诉钛媒体,觅影的思路依然是搭建平台,联合行业内合作伙伴,“医疗AI范围非常大,病种范围非常大,可以进行筛查、诊断建议,还有机器人导航,这不是某家公司就能够做完,我们希望全行业共同努力,把腾讯在双创的资源开发出来。”

但对于平台化思维做医疗,行业内有观点认为,企业若是以平台化思维做医疗,例如将医院的数据收集起来,用户把片子上传到云端获得结果,这样的做法和临床结合并不多。

当AI产品从放射科走入临床,试图覆盖诊疗全流程时,如何把庞杂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变成人工智能“可用”的结构化数据成为关键。(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付梦雯)

本文系作者 付梦雯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