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拆分和更名两个月之后,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在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完成了首次亮相。
4月28日,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正式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拆分后新公司改名为“度小满”,实现独立运营。百度高级副总裁兼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总经理朱光出任度小满金融CEO。
李彦宏将百度金融的分拆称之为“继爱奇艺上市后,百度 AI 生态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在百度金融更名后的首秀上,朱光将度小满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表示“做金融资产不是强项”。如何将AI技术“开放”给金融机构,是朱光展示的重点内容。
潜移默化之中,金融科技行业的热词已经从“赋能”嬗变为“开放”。后者显然更展示了平台方的低姿态。
梳理朱光向外界展示的数据,有三点最值得关注:
- 与500多家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达成合作,包括中信银行、百信银行、南京银行、温州银行融等机构。
- 与近30家金融机构在主打消费金融的云帆开放平台项目中合作,半年时间已经生成数百亿资产,坏账率低于0.5%。
- 为114万人提供了超过130亿元的教育消费信贷,其中近70万人是大专学历以下人群,有钱花信贷业务服务的客群中,有34%是小微企业主。
除此之外,身为度小满技术负责人的许冬亮宣称,“百度拥有10亿+移动设备,可授信用户数已有3.3亿,信贷注册用户数6600万,申请用户数达1700万,未来可服务用户群体达3亿以上。”
直观来看,搜索入口地位带来的海量数据,以及“All in AI”口号下的AI开放能力,是度小满倚重的两大“法宝”。
但与今日头条类似,百度在金融领域也一直受到流量转化效率低的质疑。
与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等巨头相比,百度在金融领域的渗透并不充分。公开资料显示,度小满仅拥有银行、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和金交所的牌照。直观来看,其牌照方面与蚂蚁金服和腾讯相比并不占优势。
不过,在如今的强监管带来的新金融业态之中,互联网公司正在逐步剥离金融资产,而愈发强调“技术输出”。
机遇摆在百度金融业务面前。
百度的金融路
支付是所有互联网巨头切入金融行业的启蒙业务,百度也并不例外。2013年,百度拿到支付牌照,同年上线百度理财平台,这是百度金融的萌芽阶段。
但与阿里腾讯京东相比,百度在电商、社交以及O2O等方面的多次尝试均不顺利,这也直接导致了百度在金融业务显得先天不足,使用场景稀缺,百度支付的存在感很低。毕竟,在百度平台上,用户既没有购买东西的必要,也没有社交随喜的欲求。
这一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百度钱包的市场份额为0.27%。
百度真正开始发力金融业务是在2015年。
当年12月,百度宣布组建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由此,消费金融业务、钱包支付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为主体的整体框架基本稳定下来。同一年,百度先后宣布与中信银行发起百信银行、与安联保险和高瓴资本共同发起百安保险。
2016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有关金融业务的Fintech分论坛首次出现,朱光也第一次对外提到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的未来版图和方向。
这一年的世界大会上,身份识别认证、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量化投资、金融云被作为百度的金融科技五大方向。从当时朱光的表态看,百度在这一新事业群成立肇始就决定从技术切入。
不过,在两年之后的AI开发者大会上,朱光并未对于这五大方向展开更详细的阐述。
在新业务层面,2015年底开始发起的百信银行在近两年后的2017年末终告开业。今年4月,朱光透露,截至2018年3月底,已授信用户数超100万人,累计放款额超150亿元,4个月放款余额80亿元。
可以对比观察的是微众银行。
这家由腾讯发起成立的互联网银行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开业至今已运营两年有余。腾讯年报显示,微众银行主打的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截至2017年年底管理的贷款余额逾1000亿元。显然,从放贷数据看,百信银行150亿元放贷余额只是刚刚开始。
相对而言,与百信银行先后成立的百安保险则近乎销声匿迹,多数关于其的公开报道仍然停留在2015年。
在这一阶段,以“有钱花”为代表的消费信贷,尤其是教育信贷,是百度金融的主推产品。朱光在演讲中也特意提到了这一信贷产品阶段性成果,“现在度小满金融已经为114万人提供130亿元的职业教育贷款,其中70万人是大专以下学历人群。”
不过,这个成绩距离一款爆款产品显然还有一定距离。
2017年,百度的AI技术“开放”战略开始落地。
当年6月,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农行金融大脑以及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客户信用评价、风险监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六方向具体应用。11月16日,双方合作的AB贷产品上线。
同年,度小满还发布了三类开放平台——消费金融开放平台,ABS云平台以及大数据风控平台“般若”,宣称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
而从今年百度释放的最新消息,除了将“般若”升级为“磐石一站式金科平台”之外,这一产品矩阵基本延续至今。这三类平台也成为百度开放AI技术的窗口产品。
流量变现难题
与引以为傲的AI能力相比,流量数据的转化是百度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业态来看,以第三方支付为主导的账户体系是基础架构。但百度核心的搜索业务并不需要账号,百度系其他产品诸如贴吧、糯米、爱奇艺等虽有账号体系,但并未彻底打通。相对而言,阿里系的淘宝与支付宝,腾讯系的微信、QQ及钱包,各个产品都实现了账号打通。
工具属性带来的低留存、账户体系的薄弱等方面的掣肘,导致百度为金融业务转化的流量有限,C端金融产品难以诞生“爆款”。
而当把注意力转向服务B端金融机构之后,百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搜索数据真的能体现用户的金融行为吗?
在发言中,朱光对这一问题有专门回应,“百度有一个天然的场景,用户在百度生态里真实地表达着自己来自购物、旅游、读MBA、学习职业技能、租房、装修、结婚等各种大额需求,同时,用户还有很多包括理财、基金投资、财富管理的需求。”
朱光进一步说明,“受限于业务范围、资金等各方面因素,我们评估后发现,在百度场景中产生的金融需求,只有1%得到了满足。”
言外之意是,度小满并不缺少识别用户金融需求的能力,而是金融供给不足。
市场估值是另一个参考维度。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胡润百富中国独角兽指数》报告,从估值而言,蚂蚁金服排名第一,以4000亿元以上的估值位居榜首,京东金融估值500亿元以上,陆金所的估值也达到1000亿元以上。
而据路透社报道,百度金融在完成今年初的融资后,估值为224亿-240亿元人民币。从这一角度看,度小满与行业巨头相比的差距还较为明显。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朱光曾向媒体表示,“未来分拆后,百度金融并不会谋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权,只会获得必要的未来’试验田’以验证金融科技能力。”
百度从来不缺流量,如何用精准的流量“灌溉”这些“试验田”,是摆在度小满金融面前的难题。(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作者/蔡鹏程,编辑/葱葱)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